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王冠-第4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顿了下,“这些操作你知道吗?”

    老梁终于长出了口气,笑道:“我还以为有多复杂,不就是和我之前的种植方法一样吗,这我就心里有数了,东家您放心,只要种子没有问题,我保证让它们茁壮成长!”

    这个事,整个京畿,我老梁都不行那就没人可以了。

    这辈子啥都不会,就擅长这个。

    黄昏大喜。

    果然,术业有专攻啊,又不得不说,老梁之所以每年能丰收,确实是因为有着更为优秀的种植方法——自己说的这个方法,当下大明并没有普及。

    老梁又道:“其实东家你还遗漏了不少需要主意的东西,种植期间,也要主意作物根部泥巴的干湿度,以及随着气温的变化,想办法找到这些作物最喜欢的温度等等……”

    黄昏愕然。

    旋即大笑。

    实验田有你老梁,我放心了。

 第六百八十三章 我愿栽在美人计上

    起身,拍了拍屁股上的泥土,准备回城,却不料一个趔趄,摔了个狗啃屎。

    缓了一会儿坐起来。

    盯着长衫陷入沉思,这尼玛长衫儒雅是儒雅,但确实有诸多不便。

    改革!

    你妹的,封建时代不合理的东西,统统改革掉!

    不过这个改革难度很大。

    毕竟要在迂腐的封建时代来推广短袖t恤和超短裙什么的,面对的可不止是皇权,话说,也不是没有过前例。

    疑似穿越者王莽就干过。

    王莽干了很多事,让后人怀疑他是穿越者,比如王莽设立了廉租房,设计游标卡尺,田产承包制等等措施,甚至还全国到处找刘秀想要把他提前干掉——这个事有待考究。

    如果王莽知道他输在位面之子刘秀手中,那就说明在王莽穿越之前就有个王莽已经穿越过去了,这里面的问题不是黄昏这种半灌水可以理解的。

    但历史上的王莽,好像确实被一个叫刘秀的人刺杀过。

    至于有没有在全国范围寻找叫刘秀的人,以此把位面之子扼杀在摇篮中,大概就是以讹传讹,但有一说一,有可能是王莽被一个叫刘秀的人刺杀之后,传出了什么“预言”,所以他才要大肆搜捕刘秀。

    然而讽刺的是,位面之子刘秀,最早的名字并不是叫刘秀!

    也就是说,有可能真正的刘秀已经死了,被穿越者王莽干掉了,但时空管理者可不能让这段历史崩溃,于是让另外一个刘家子弟改名刘秀继续当位面之子。

    人人都可以是刘秀!

    这和《神话》中一样,类似的传说还有李二,太宗似乎也曾在全国搜查捉拿姓武的人,只不过他没想到这个姓武的会是个女人……

    这些都是传说。

    但存在的历史资料表明,王莽真的干了许多类似穿越者的事情,其中就有一个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情:给他老婆设计了一套齐膝的短裙!

    所以黄昏觉得这个事情还是有操作空间,话说回来,就算不能全国推广,我在自家一亩三分地上,让我妻妾穿超短裙包臀裙,不香吗?

    此事暂且按下不提。

    目送东家回城准备下午去领板子,梁大缓缓扫视了一眼身前的这片沃土,忍不住发出一句内心的感触:“有钱任性真好。”

    东家有钱,也有权。

    所以他能用这么大一块良田来种植这个什么番椒,关键是这一次种植的番椒显然是用不完这一大块良田的,剩下的田地都浪费了。

    要知道浪费的这些田地,若是种植水稻,收成好的话,可供五口之家一年的口粮。

    不过梁大有些不解。

    东家这样的人,为何如此熟谙农事?

    ……

    ……

    来到实验田下边河畔的道路边,对站在周围的南镇抚司缇骑笑了笑,示意大家辛苦了,几个锦衣卫缇骑这才松了口气。

    辛苦倒是不辛苦,就是胆战心惊。

    因为咱们的小宝庆公主此刻就坐在河边的一块青石上,万一掉了下去,淹死是不可能的,大家都是浪里白条,但这开春的天气并不暖和,反而有倒春寒的迹象。

    身体本就不好的小宝庆再被冰水一泡,大家就准备承受陛下的万均雷霆罢。

    好在黄昏终于忙完了。

    黄昏走到望着水面发呆的小宝庆,笑道:“宝庆,回了。”

    小宝庆扭过头,嫣然一笑,“好咧,小昏子。”

    黄昏:“……”

    反正都习惯了,别说,现在小宝庆似乎真把自己当成了贴身太监来使唤,而自己是不是有受虐倾向,竟然觉得有点甘之若饴。

    贱啊。

    回城吃了饭,黄昏费尽心思才把小宝庆安抚好,让她留在西院和重新认识了一次的娑秋娜等人玩耍——其实也没什么可玩耍的。

    娑秋娜喜欢看书,打马吊,小宝庆现在喜欢发呆。

    已经没有共同爱好了。

    黄昏来到五军都督府,本来是打算直接去找李景隆,不料迎面遇见了后军都督府都督佥事靳荣,官大一级压死人,黄昏只好见礼。

    靳荣看着黄昏,温和的笑了笑,“不用担心,曹国公已经安排好了,三十杖责,雷声大雨点小,想必陛下也心知肚明的事情,满堂文武亦有预估。”

    黄昏愣了下,心头敲起警钟。

    别看这个靳荣温和笑着说话,看起来好像是站在自己这边的,其实他这番话用心险恶,摆明了说这三十杖责会是虚张声势,让自己放心,其实是在将军。

    如果,仅仅假设是如果,自己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像叔父黄观或者方孝孺那样的读书人,是个有骨气的读书人,被这么一将,很可能会为了气节,让李景隆真的杖责三十。

    这样打下来,自己就算不落个半死,也得在床上睡个一旬两旬。

    但是——

    老子不是正儿八经的读书人啊,在疼痛和折磨面前,老子毫无骨气可言啊,黄昏甚至觉得,如果被漠北俘虏了,漠北那边只需要随便上个酷刑自己能全招。

    当然,如果真有那么一天,黄昏更愿意坚持一下然后栽在美人计上。

    这是一般人,。

    不过人真的到了某种处境后,心态和毅力都会随之改变,尤其是有信仰的人。

    笑道:“靳佥事倒是一番好心啊。”

    靳荣笑了笑,不置可否的离开,他自诩是整个应天最了解黄昏的人,所以他根本不对这一套激将计抱有任何想法。

    黄昏不是那种为了面子而丢了里子的人。

    黄昏盯着靳荣的背影陷入沉思,自己什么时候和他有过节的,应该没有,那么这个靳荣会是朱高煦的人还是朱高燧的人?

    要提防他!

    来到中军都督府,找到都督佥事李景隆,寒暄之后,李景隆笑眯眯的道:“刚才靳荣来过,言辞激了我一番,想让我在这三十杖责上动真格的,被我看穿了,也是搞笑,我李景隆现在已经沦落到要和靳荣这等货色斗智斗勇了么?”

    他还不配!

    黄昏摇头,“怎么着,他现在很有势力了?”

    李景隆苦笑,“当然,我不知道他背后是谁在支持,有可能是丘福,也有可能是两位王爷,靳荣从一个指挥到都督佥事,只用了一两年时间而已,所以有时候我很是不解,太子兼国期间,他都没有遏制一下靳荣?也不知道太子和那一群东宫属官是怎么想的。”

 第六百八十四章 火器部队成型

    虽然有上帝视觉,但又不是百科全书,黄昏也没有将明朝历史倒背如流的知识量,像景清、方孝孺、黄观、吴与弼之流,很容易。

    前两者一个是诛十族的主角,一个是瓜蔓抄的主角。

    后者黄观六首第一三元状元,而吴与弼则是崇仁理学的开创者。

    靖难功臣里,也就知道一些张玉、朱能、张辅、火真、郑亨、丘福之流,其他小渣渣谁会去记,像靳荣、李远这样的人,他真不知道。

    闻言笑着说道:“无妨,总会露出狐狸尾巴的。”

    李景隆笑道:“那就办正事?”

    黄昏从怀中掏出神机营中军指挥的符印递给李景隆,“烦请国公递还给陛下。”

    神机营不隶属于五军都督府。

    所以这个符印还是得交还给朱棣,至于谁来接手神机营中军指挥,黄昏隐约有个预感:大战在即,不可能让其他人去接任,这个指挥很可能是神机营中军里的把司官中去擢升一位。

    李景隆接过符印,不着痕迹的道:“之前陛下问过我,关于神机营中军指挥的人选,我说了个识大局的林东来是个合适人选。”

    林东来,本来只是一个百户。

    当初在杭州钱塘于家埭那边,北镇抚司要围杀明教教主唐青山,黄昏率领中军两司去往于家埭练兵实则接应唐青山和南镇抚司的时候,说服林东来等人一起解决了中军把司官周启然和赵高,之后林东来与另外一位百户顺利升为把司官。

    基本上算是黄昏的嫡系。

    黄昏笑道:“陛下采纳了?”

    李景隆笑了笑,“不清楚,大概会罢,不管林东来是不是还会支持你,但当初杭州那件事,林东来其实已经简在帝心了。”

    识大体重大局,能为麾下儿郎着想的人,当然值得重用。

    黄昏不太在意。

    当初是想把神机营拉拢一部分到麾下,但现在自己建立了蚍蜉义从,已经不再对神机营有多少觊觎,索性不去在乎,免得朱棣忌惮自己。

    道:“谁当那个指挥都一样,办正事罢。”

    李景隆颔首。

    黄昏准备去领军杖,走了几步回头,“国公,不会害我罢?”

    李景隆哈哈一笑,“放心。”

    靖难之后,自己位极人臣,但随着靖难功臣的遍布朝野,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乃至于在陛下心中的信任,都在飞速跌落。

    在那样的局势下,只有一个人无所畏惧的和自己亲近过。

    黄昏。

    而且李景隆也清楚,黄昏能够走到今天远远还没到巅峰,只要他继续这样在陛下那里受到信重,黄昏的巅峰就还早。

    极有可能问鼎尚书——到了现在,其实也还没多少人看出来内阁的地位有多重要,大多人还是认为尚书才是权官的巅峰。

    在军杖处,除了两个执行杖责的士卒,还有四个监察的小吏。

    黄昏看清楚形势后,来到杖责用的长板凳前,刚弯腰准备趴上去,从怀里掉出一堆信封,黄昏啊呀了一声,“哎呀,是不是你们哪位的东西掉了?”

    说完弯腰拾起,来到负责军杖诸事的那位小吏面前,赛到他手里,“物归原主。”

    一大堆!

    那小吏看了看手中的信封,面不改色,对黄昏笑了笑,“大官人,请罢。”

    说完看了看其他人,微微颔首。

    大家懂了。

    人人见者有份,那一堆信封少说也有二三十个,而以大家对这位权臣土豪的了解,他出手从来不小气,也就是说每一个信封里至少都是一两宝钞。

    六个人,每个人至少能得到五两!

    这诚意很够。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有人偷偷收买了杖责的军士,也会手下留情,所以三十军杖下来,黄昏屁股上虽然血迹殷然,但站起来就能活蹦乱跳。

    当然,样子还是要做的。

    回到黄府,黄昏就开始卧床,但有访客,皆请到卧寝商谈,消息传到大内后,朱棣是哭笑不得,他才不信黄昏会真的挨得有这么惨。

    倒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