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王冠-第4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封圣旨,阿鲁台越发相信徐辉祖溃败的真实性。

    对徐辉祖越发鄙弃。

    真不知道儿子马哈丹去年是怎么在榆木川输给这人的。

    但阿鲁台没想到,朱棣根本没再降下圣旨。

    ……

    ……

    朱棣密令朱高煦部按捺不动,只小规模的试探着攻击驻扎在前方的鞑靼兵力,同时传令丘福,要竭尽全力一战,不能让鞑靼将右翼也切开了。

    若是右翼被切开,鞑靼就可以绕路迂回,之所以如此,是逼迫阿鲁台重新回到前锋这边来,或者让阿鲁台分兵绕开朱高煦的前锋,从明军左翼徐辉祖与中军之间穿插,来袭击中军。

    擒贼擒王。

    想必阿鲁台肯定有这个想法:一击击溃中军的朱棣,那么这场战事就胜负已分。

    有朱棣旨意,丘福岂敢不尽力。

    何况还有张辅。

    张辅是张玉的长子,征讨安南就独掌大权,是经历过沙场检验的将军,丘福对其也信任有加,一老一少的搭配,极其的相得益彰。

    是以右翼明军极其凶猛,正面和阿鲁台主力大战,寸土不让。

    而明军前锋依然被阿鲁台的少量兵力牵扯着无法分兵去支援右翼,一时间整个捕鱼儿区域都是刀光剑影。

    巴尔斯和坦的徐辉祖收拢部队,建立据点开始抵抗阿鲁台一部分兵力的撕咬和骚扰,但也没有继续出兵的迹象。

    不过阿鲁台知道朱棣绝对不止如此,所以他很快派出兵力,切割掉丘福、张辅部和朱棣中军大营的联系——除非朱棣派重兵打通通道。

    不过让阿鲁台松了一口气,因为朱棣似乎放弃了右翼,开始让朱高煦率领的前锋进行整兵,要大规模出击。

    阿鲁台岂能让自己陷入这种困局。

    草原铁骑,别的不擅长,就是跑得快? 所以阿鲁台很快摆脱和丘福、张辅的厮杀,将兵力撤回到捕鱼儿海区域? 同时分出大量兵力? 增援巴尔斯和坦,想要一口吞掉徐辉祖部。

    徐辉祖拒守不攻。

    战事陷入僵局。

    期间阿鲁台尝试着率领骑军,从巴尔斯和坦和捕鱼儿海之间? 向大明后方穿插? 想要偷袭朱棣所在的中军? 不过被朱高煦分兵阻止,不得已改变战略,以部分兵力纠缠朱高煦,然后全部军力压道巴尔斯和坦,打算一举歼灭软柿子徐辉祖。

    但是……

    打了徐辉祖半个多月? 阿鲁台骂娘的心都有了。

    徐辉祖这怂货。

    好像彻底被阿鲁台杀破了胆子? 无论阿鲁台怎么叫阵? 他都重兵拱卫不出战? 对此阿鲁台徒呼奈何,只能继续切断徐辉祖的后勤路线。

    按照估算? 徐辉祖的后勤粮草,最多还能坚持半个月。

    但阿鲁台做梦也没想到? 他确实等来徐辉祖的粮草殆尽? 也让徐辉祖部陷入绝境,一时间阿鲁台连战连胜,斩获大明将士首级过万。

    徐辉祖部已经完全溃不成军,零零散散分布在巴尔荷斯坦区域,根据斥候谍报,徐辉祖身边已经只有三千大明骑军,只要追上,徐辉祖必死无疑。

    阿鲁台看见了大胜的希望,一旦摧毁全歼大明左翼兵力,那么朱棣肯定会让前锋、中军和后翼回缩,体量庞大的大明军队就像断了一只脚的猫,自己军队则是一只自由飞翔的苍鹰。

    局势一片大好。

    但他做梦也没想到,会迎来大明雄师的合围!

    在那一刻,阿鲁台是懵逼的。

    他怎么都想不明白,朱棣率领的明军中军是怎么在这个时间点出现在他的后方撒儿都鲁的,完全不可能的事情,斥候根本没得到一点消息!

    这就不提,就算朱棣率领的是骑军采取大迂回,可他的粮草辎重跟不上,他凭什么敢如此迂回,他就不怕因为粮草问题而军心溃散么。

    关键就算如此,朱棣也比自己预算的时间早了三五天左右!

    朱棣是何等的狠心,竟然真的放弃了徐辉祖率领的七万人马,以这七万人马作为诱饵,为他的迂回合围争取时间。

    够狠!

    这正是朱棣的高明之处。

    只要阿鲁台肯战,他就不用担心阿鲁台跑了,所以徐辉祖那边不断溃败吸引了阿鲁台的注意力后,朱棣命令朱高煦和丘福两部,分出兵力去佯装增援徐辉祖,让阿鲁台误会大明不敢舍弃左翼的徐辉祖部,但其时朱棣已经率领神机营从右翼大迂回,绕了一个巨大的圈子,从曾经的齐王府那边出击,迅速攻破鞑靼驻牧地撒儿都鲁,然后挥师直逼阿鲁台的后面。

    形成了合围之姿。

    朱棣率领的是神机营的骑军,第一次露相草原,至于粮草问题?

    有方便面!

    直到这一刻,朱棣才拿出杀手锏,形成合围之姿后,中军分到右翼丘福部的神机营步卒迅速靠拢,同时丘福也分派了两万步卒增援,如此一来,只要增援兵力一到,朱棣麾下便有三万余步卒和数千的神机营骑军。

    坚不可摧。

    草原很大,可巴尔和斯坦区域并不大,双方几十万人陈军在这个区域,阿鲁台再想跑,已经没有战略纵深了。

    尤其这时候徐辉祖开始强势反击。

    阿鲁台只有选择决战,然后突围。

    阿鲁台经过严谨分析后,选择了回身和朱棣正面决战:远奔之师,疲劳过度,战力大减,又受限于粮草约束,绝对挡不住自己的骑军冲锋。

    而且必须要快。

    要趁丘福增援的兵力没赶到之前出击朱棣,让他为自己的狂傲付出代价。

    阿鲁台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他派出了最精锐的骑军两万人,也派出了最信任的勇士,万夫长巴根和失捏干,两人各率一万人,直击朱棣。

    杀了朱棣,则一切尘埃落定。

    朱棣麾下虽然只有八千左右的神机营骑军,但他丝毫不惧,能不能全歼阿鲁台,就看自己能否守住这道口子,若是被阿鲁台撕开口子,想再全歼对方,基本不可能。

    至少今年没有机会了。

    所以……

    决战!

 第七百零七章 听我大炮轰鸣

    一直在败的徐辉祖大概没想到,他竟然会因为这一次会战的不断战败而被后世评价为“神之隐忍”,在后世所有的史书中,关于此战都提及到徐辉祖和朱棣之间没有明确的沟通,但徐辉祖完美领会了朱棣的意图,一直隐忍实力,选择挫败后退来吸引阿鲁台的注意力。

    其远见和隐忍功夫,以及无惧面临战败会受到军法处置的大无畏气魄,让后世的军事学者忍不住拍案惊奇。

    当然,后世拍案惊奇的不止是徐辉祖的以败取胜,还有他在形成合围之后那神奇的“闭花”战术——后世认为,这已经是沙场将军对麾下雄师掌控力的极致体现,古往今来再也不会有了。

    因为之前一直溃败,徐辉祖麾下的七万兵力早就被阿鲁台的人打散,零零散散毫无规律的“流亡”在巴尔和斯坦区域。

    当朱棣攻破撒儿都鲁的消息传来后,徐辉祖终于露出了獠牙。

    短短一天之内,那些散落在巴尔和斯坦区域的五万多兵力,陆续等来了浴血杀过来的斥候传来的消息:按照计划出击!

    仅仅是为了传达这个消息,徐辉祖派出去的斥候,死了将近三百人。

    然后……

    隶属于徐辉祖部的大明“残军”,在憋屈隐忍了一两个月后,在粮草即将消耗殆尽的时候,在李远和火真的率领下展开了背水一战。

    巴尔和斯塔区域处处见烽烟。

    从大地之上俯视,你会惊奇的发现,徐辉祖麾下零散的兵力,看似都在无意识的溃逃,但最后落脚点连起来,就像一朵巨大残花的花瓣,恰好封住了鞑靼大军向西方草原深处逃窜的路线。

    尤其合围之后,这五万多兵力就像害羞草的花,被人触摸一下,立即开始闭拢花瓣,彼此之间迅速打开通道衔接在一起,形成坚不可摧的防线。

    阿鲁台若是大举进攻,也可能会摧毁这层防线,但就会给朱棣、丘福、朱高煦他们时间从背后来夹击。

    徐辉祖这一着战术,堪称兵神!

    而身在战局之中的朱棣大概也没想到,他这一次的大迂回会在史书上留下和“火烧赤壁”一样高度的评价,更是成为了后世迂回作战的典范。

    大队兵力牵制,精锐尖刀迂回封堵、斜插,看似简单,但在战场上若是灵活运用,对局势的改变绝非字面上这么简单。

    不过,朱棣这一步棋走得很险,因为是用左翼上万大明将士的鲜血来造就最后的合围优势,为全歼打下基础,敢于如此布局,需要对自己麾下雄师的战斗力有绝对自信。

    朱棣当然自信。

    可被合围的阿鲁台还没发现他已经成了笼中鸟,再也无法高飞,他的骑军被合围之后,失去了战略纵深,就如苍鹰没了翅膀离开天空落地。

    但他很快知道了。

    巴根和失捏干率领的两万骑军直扑朱棣率领的骑军,信心爆棚,朱棣率领的大明骑军不足万人,又是远奔疲劳之师,且大明骑军战力不如草原铁骑,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两万打八千,分分钟踏碎。

    巴根和失捏干分成两线,各一万铁骑,成犄角方向,欲要将大明骑军撞碎,同时不给朱棣撤离的空间和时间。

    一切多很正常。

    除了朱棣的布阵让人看不懂,如果按照以往的经验,巴根和失捏干认为朱棣会选择用少量兵力牵制,大部队撤向丘福的援军方向,避战等待增援,同时也能继续保持围堵己方后方的大势。

    但朱棣没有。

    朱棣竟然摆开了阵型,八千人两分如牛角,也便罢了,毕竟以少量兵力迎击优势兵力,牛角型的以点破面阵型确实容易凿穿敌军的进攻线,但是朱棣的骑军极其怪异。

    散得很开!

    就像一张千疮百孔的网,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这完全是在找死。

    巴根和失捏干没有时间想那么多,为了身后十数万儿郎,必须冲破朱棣这一面骑军的围堵,才能绝境逢生。

    朱棣和郑亨,各在一条牛角前。

    朱棣身后,是成队形展开的神机营骑军,人人手执火铳,还背负一支火铳——为了达到更强的战力,在大迂回之前,从步卒中调用了九千支火铳,可惜,因为长途奔袭,非战斗减员了几百人。

    身后的队形很奇怪,犬牙交错。

    眼看着一群黑压压的铁骑冲了上来,大地声如雷,草皮飞舞,泥屑激射,天地之间一片萧杀,朱棣没来由的感觉到热血沸腾。

    久违的感觉涌上心头,如此熟悉。

    但是朱棣没有动。

    尽管他此刻已经可以看见对面铁骑的骑卒搭上了弓箭,抵达差不多的距离后就会齐射,他还是不急,只是挥起手,示意身后儿郎做好设计姿态。

    眼看敌军越来越近,接近八百步左右,朱棣对身边的传令官低吼一句,“开炮!”

    在大迂回的同时,朱棣就把大炮往这边调,尽可能的在己方步卒掩护下远离敌军的斥候,是以也绕了不少的路,非战斗减员达到了恐怖的两成。

    毕竟运送大炮太过艰辛。

    也正因为火炮已经落位,所以朱棣才敢肆无忌惮的率领八千铁骑堵住阿鲁台的后方退路。

    传令官立即转身挥动手中的红黄旗子打出旗语。

    十几个呼吸之后,在神机营骑军的后面响起了震耳欲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