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王冠-第5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既然有卡西丽去说,黄昏便抽空去找吴与弼。

    吴与弼这一次被吴浦和张红桥说服去参加科举,但也仅仅是去参加而已,并不会为了科举中第而认真努力,所以黄昏需要钱点拨一下。

    没办法,教育改革的事情非吴与弼莫属。

    黄昏去时,吴与弼正在练字——和以前找吴与弼不是在看书就是在编字典不一样,现在吴与弼空闲了许多。

    因为那本字典花了他十一年的时间,终于编好了。

    但也就是编好而已。

    校对审核等其他事情都还没进行,吴与弼打算花五年时间慢慢做完这些工作,黄昏也是如此认为——这本字典,现在牵扯到了教育改革。

    而教育改革,已经不仅仅是触及读书人利益的事情,是会影响整个大明的社会形态的事情,一旦教育改革施行并且成功,到时候的大明百花齐放,很可能进入真正的工业社会。

    马虎不得。

    已经成婚,且要当爹的人了,当吴与弼看见黄昏,还是透着亲热,并且依然以小弟自居:“你怎么来了,有事让人来通知我就行。”

    黄昏在桌子边坐下,“刚从乾清殿回来,陛下说起来你要参加科举的事情。”

    吴与弼很是吃惊,“陛下连这些小事也知道?”

    黄昏笑了笑。

    不知道才怪。

    你要知道,朱棣是大明的君王,拥有锦衣卫和东昌提督这样的直辖力量,他对信息的掌握绝对是这个天下的第一人。

    整个大明大概就没有他不知道的事情。

    这才是真实的历史。

    像《琅琊榜》那种,一个江左盟就能凌驾梁帝的信息力量,这放在历史上,就嘉靖几十年不上朝那种君王都不可能,换成朱棣是梁帝,梅长苏还没走出江左盟,就被朱棣派大军给剿灭了。

    大明境内,绝对不允许有如此强大的江湖势力。

 第一千零五章 我要这大明天下遍地读书声

    吴与弼放下笔豪,走到旁边,先给黄昏倒上一杯温茶,又给他自己倒了一杯,这才撩了撩衣衫,缓缓在一旁坐下。

    黄昏平日里忙成一团。

    别说他吴与弼,就是徐妙锦和黄豆芽、黄豆苗,这些日子都难得见到他一面,这大下午的却出现在这里,显然有大事要说。

    吴与弼问道:“陛下知道我要参加科举,怎么说的?”

    黄昏陈述事实:“陛下说你若是参加科举,只要能进殿试,他保你一甲中第。”

    一甲,状元榜眼探花。

    每一届科举的天下前三人,这个荣誉很高。

    而且硬。

    吴与弼笑了笑,并不兴奋,对于他而言,参加科举一方面是尽孝,免得每日里被父亲嘀咕,另一个是让妻子张红桥顺心一些,也顺便给未出世的儿子谋一个未来。

    至于能考到什么位置,是一甲还是二甲,还是同进士,吴与弼真不在意。

    当官有什么好?

    风险大还累。

    你看看王艮景清他们,还有方孝儒,这些读书人落了个什么下场。

    远的不说,你看黄昏当官后,累成什么样。

    不值得。

    所以最好考个同进士,然后被朱棣丢进翰林院闲置一辈子,又或者是丢尽国子监的太学,那是最好,也算是给父亲妻、妻子和儿子一个交代了。

    黄昏知道吴与弼的小心思。

    今天就是来打消他这个心思的,咳嗽一声,掂顺了思绪,这才缓缓地道:“与弼,在很早以前,我还没闻达于朝堂,也还没振奋于工业之时,我对你无心功名的态度是支持的,不过今日不同往时,你也看见了,当下大明威加海内,我们已经打下来鞑靼、安南和八百大甸,这些地方都已经成了我大明的布政司,大明的疆域,扩大了三分之一还多,这几年陛下在朝堂和地方上的捉襟见肘你也看见了,连老和尚姚广孝都被逼得不的不去澜沧那边老带新,希望于谦和刘宁然早日成才能支撑大局。”

    吴与弼颔首,“太学双璧的才华,我自人不如。”

    黄昏摇头,“非不如也,是你们在各自领域的擅长不同,太学双璧,皆擅国政,而与弼你这些年醉心于书本,治政才华不如这两人,但你的知识厚度,却是这两人远远不及的,说句毫不客气的话,这个天下论对各项书籍的掌控,论知识量,你吴与弼说是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这十年吴与弼为了编修字典,什么书没看过?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吴与弼现在腹内才华,就是一位大儒,只不过他还沉寂在黄府之中,尚未让他满身才华散发的书香气震惊天下而已。

    吴与弼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笑。

    读书人相轻。

    黄昏其实也算读书人。

    但吴与弼知道,黄昏说的就是事实,这不是吴与弼狂傲,实在是编修这本字典,吴与弼这些年看到书太多太多。

    像他这样的人看书,可不是一目十行。

    熟读。

    且要知其义。

    而解惑。

    这才是真正的看书。

    黄昏继续道:“你有才华,如果不愿意功名社稷,做一个陶渊明,其实也可以,可是我大明当下的境况你也看见了,人手短缺至极,连地方官学中的杰出人才,都被破格录用为官吏了,每一届的科举进士,也几乎都直接被用在地方,没几个被丢进翰林院国子监去磨砺,因为没有这个时间,陛下需要人才,或者说,我大明的千万百姓,需要人才来带领他们走在光明的道路上。”

    吴与弼微微颔首,“道理我都懂。”

    黄昏笑了笑,“所以,像你这样的人才,一身才华,若是用在官场上,自然是大材小用,是天下最可耻的浪费”

    吴与弼眼睛一亮,“你也觉得我不应该去参加科举?”

    如果连黄昏都支持自己,那自己就可以有借口理由去给父亲吴浦、妻子张红桥解释,可以正大光明的不参加科举了。

    黄昏摇头,“不,我要你去参加科举。”

    吴与弼糊涂了。

    黄昏忽然顾左右而言其他,“与弼,天气已经暖和了起来,今儿个一大早我出黄府之后,看着满街走的小娘子,一瞬之间我有一股错觉,怎么回事,怎的我大明京畿已经满街满城尽旗袍了?须知早些年,在我和鲜衣布庄的何必在联手推出旗袍后,也只有烟花巷的女伎喜欢穿旗袍,所以当时我第一错觉是怎的我大明京畿满城尽女伎?”

    有的旗袍清纯,所以黄昏那一刹那的错觉很诡异,觉得女伎也走清纯风了么,大明的烟花生意已经达到后世水准?

    而且女伎这么一大早就起来了?

    吴与弼呵呵一乐。

    这些事情他不太关心,但也确实知道,随着女伎带起潮流,以及黄府众多女子牵头,京畿之中权贵人家的女眷也开始穿旗袍后,随即传到寻常百姓家。

    如今旗袍已经成了潮流,和襦裙一样,是女子最为寻常的衣衫。

    黄昏继续道:“待我清醒过来,我很是欣慰,这正是我当年推出旗袍的初衷,接下来空闲后,我还会推出唐装、衬衫、T恤、西服、皮鞋等一些列衣服,让大明的服装化变得丰富多彩,我要天下百姓,在服饰化上享有高度的自由!”

    吴与弼略微茫然,“这和我参加科举有什么关系?”

    黄昏斩钉截铁,“关系很大!”

    吴与弼洗耳以闻。

    黄昏端起温茶喝了一口,看了看外面天色,已经暗了下来,知道今天没有时间去忙其他事情了,在吴与弼这边出去,还要去找徐家四妹交心聊天。

    搞不好晚上还得用实际行动来宽慰徐家四妹。

    于是也便不急了。

    缓缓的和吴与弼说了很多关于今后大明的工业、政治走向,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告诉吴与弼:不论大明的工业还是政治需求,大明都需要很多的人,尤其是读书人。

    吴与弼渐渐有些明白了。

    黄昏最后说道:“所以,要有更多的读书人,势必要牵扯到教育改革,而我让你编修的那本字典,就是教育改革的一个神器,但它的推广,不仅需要朝堂的力量,也需要有名气的大儒来推动,叔父黄观不行,你爹也不行,黄淮这些人也不行,我们需要一个熟读这本字典后参加科举中第的一甲状元来推广这本字典,更需要这个一甲状元来担任起教育改革的重任,这个状元他今后的余生,都不会是在仕途,而是在教育天下,他会是一个教育家,一个读书人,一个名垂青史的教书先生”

    说到这里,黄昏沉默了一阵。

    外面天色已经黑了。

    差不多了,吴与弼是个读书人,但不迂腐,而徐家四妹那边还需要自己去下最后一味药,否则这娇好女子真的会变成林花谢了春红,人生太匆匆。

    黄昏起身,缓缓向外走,吴与弼也起身相送,黄昏走到门口,才轻轻的拍了拍吴与弼的肩膀,轻轻地道:“与弼,百年大计教育为先。”

    目光深沉望向外面的万家灯火。

    “从一开始,我要的就不仅仅是一本字典。”

    “我要的,是这大明天下遍地读书声!”

    “我要的,是这天下遍地读书人,都能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都能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才是繁华盛世!”

 第一千零六章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吴与弼看着黄昏走在灯光下的背影,忽然觉得那背影有些孤单。

    让人想起了那年那天,黄昏从溺水中醒来,当时的他不知身在何处,夜半时候,两个还一起分了当时还不是后娘的周婶儿送的糕点。

    十二年过去了。

    他在独行。

    为了江山社稷,为了天下亿万黎民,从锦衣卫的刀光剑影中,在朝堂的尔虞我诈中独行,走到了今日,也塑造了一个吴与弼无法想象的盛世出来。

    而我吴与弼在做什么呢?

    我在编修一本字典。

    仅此而已。

    做的远不及黄昏的百分之一。

    佛家有云,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何况只是科举,何况科举之后自己做的依然是学问,以及教书育人,这算什么地狱的刀山火海。

    我吴与弼有何惧怕的?

    想到这吴与弼哈哈大笑,旋即狂笑不止,一袭青衫在夜风中飘摇。

    书生意气睥睨而出。

    吴李氏搀扶着肚子略微隆起的张红桥恰好来叫吴与弼吃饭,看见这一幕,两婆媳对视一眼,吴李氏悄声对张红桥道:“你看与弼这神态,像不像书中说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张红桥眼里光彩熠熠。

    点头。

    抚摸着肚子,满身心的幸福。

    ……

    ……

    黄昏去西院,卡西丽和娑秋娜在交易怀孕心得,见大官人归来,卡西丽上前如此这般一说,黄昏微微颔首,旋即嘿嘿贼笑道:“我记得你当初可没这么痛,可是快乐得很。”

    卡西丽娇小,甚至比小宝庆还娇小。

    但是那种敏感体质。

    一碰就要春意盎然的那种。

    根本不需要太多的戏份,就能迅速进入水月洞天的节奏,毫无生涩,感觉甚是完美。

    卡西丽也不羞涩,“人和人不一样啊大官人。”

    就如娑秋娜,虽然大家学的同样的媚术,但她天赋异禀,就靠那天赋,说让大官人你什么时候投降,那你就得什么时候投降。

    无关媚术。

    仅仅是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