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王冠-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逃,肯定逃不掉的。

    人哪能跑赢马。

    打?

    许吟再强,步战面对十余骑兵,也是等死的命。

    徐妙锦一声轻叹。

    完了。

    朱棣的人追到安庆,意味着在应天的兄长徐辉祖下场不好。

    自己也完了。

    黄昏也有些懵逼,我擦,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老子创业还没起步,就要挂在未来老板朱棣手上了么。

    不甘心啊。

    身披银甲的武将一骑当先而来,骤然勒住缰绳,胯下战马踢踏前肢半仰而起,溅起阵阵泥泞,无视按剑而立的许吟,看着徐妙锦抱拳为礼,道:“陛下请徐小姐回应天。”

    又斜乜一眼黄昏。

    略有不可思议的神态,暗道你小子莫非想拐徐妙锦私奔?

    有想法。

    有胆量。

    可惜没前途。

 第九章 永乐大帝

    黄昏担心会被顺藤摸瓜,把黄观也逮住。

    倒是多虑了。

    那位武将率领麾下骑兵拱卫着徐妙锦回应天。

    黄昏也没能幸免。

    被一位年长的骑兵押着,跟随数百精锐骑卒的大部队,浩浩荡荡的回京复命,可见朱棣对徐妙锦的重视。

    男人啊……

    都想着小姨子的善良。

    言辞之间,黄昏知道真相后哭笑不得。

    你妹!

    感情老子被逮个正着,是受了徐妙锦牵连,当初送徐妙锦出城的是徐辉祖和她的小妹,嗯,那个小妹今后会成为安王朱楹的王妃。

    这豪华阵容出城,朱棣能不知道?

    朱棣进城之后,就已经命令心腹士卒盯着徐家,迟早要清算让他吃尽苦头的徐辉祖,你倒好,大而化之的出城送别……

    不追你追谁。

    也就是徐辉祖没走,徐辉祖要走,只怕在折柳亭就会有刀兵现身。

    黄昏放下心来,如此黄观反而安全。

    回到应天。

    徐妙锦被直接送进紫禁城去见朱棣,黄昏和许吟两人,暂时看押在紫禁城内洪武门外,至于怎么处置,要看徐妙锦下场如何。

    士卒们对两人倒还是客气。

    以为皆是徐家扈从。

    虽然徐辉祖让燕王吃尽了苦头,可终究是开国功勋的徐家,徐增寿因为支持燕王殿下被建文帝所杀,所以徐辉祖才会从战线上调回应天。

    徐家出的这件事在燕王那边多少有些情分在,何况燕王王妃徐妙心也是徐家人,是今后的大明王妃,谁敢得罪她的家人。

    不见燕王发令时,同的“请”字么。

    大家都是男人。

    懂。

    咱们这位即将登基的陛下,惦记着徐妙锦呐,小姨子的善良,古往今来都是很有诱惑力的。

    所以徐家没准会继续辉煌。

    黄昏在归来途中,绞尽脑汁的思索,如何在朱老板的屠刀下逃过一命,办法倒是想出了很多,就怕朱棣这位钢铁直男不按套路出牌。

    见过徐妙锦后,问都不问就把自己喀嚓了。

    而且可能性很大。

    他一个坐拥江山的君王,哪去管你一个黄观侄儿的生死。

    时间过了很久。

    黄昏几乎以为朱棣已经带着徐妙锦和徐皇后去吃火锅了,直到快要日落西山时,徐妙锦才施施然从洪武门内出来。

    随同的还有一位太监。

    朱棣没带太监来应天,这是建文帝的内侍太监。

    徐妙锦出了洪武门,对许吟点点头,示意回家。

    许吟长出了口气。

    没事了。

    黄昏惴惴不安,望着徐妙锦,希望她能说点什么,徐妙锦却带着许吟直接走了,走了不远,又回头,掀起白纱,对黄昏莞尔一笑。

    很是狡黠和捉狭。

    让你调戏我。

    看你等下怎么应付朱棣。

    黄昏心里有一万只小鹿在冲撞,虽只惊鸿一瞥,却像是赵敏回头看张无忌,让人遐想非非,又确实证明了一件事:徐妙锦很美。

    很美的意思……

    是黄昏真的找不到任何词语来形容那张脸。

    是黄昏见过最完美的一张脸蛋。

    后世那什么网红脸在她面前,就是个笑话,什么四千年一出的美女,在徐妙锦这张美到词穷的五官之下,只显得讽刺和无知。

    这样的美,根本不应属于人间。

    或者说,用美来形容徐妙锦的容颜,都算是对她的侮辱。

    黄昏沉沦了。

    他找到了久违的心跳感觉。

    我恋爱了。

    可惜,被耳畔尖锐的声音打断了幻想,肩头被人拍了一下,“别看了,你是活腻歪了么,她也是你能看的?”

    黄昏回头,略有不服气。

    老子凭什么不能看。

    不仅要看。

    还要抱。

    还要睡!

    我说的,这老婆我和朱棣抢定了。

    那太监转身对看护黄昏的士卒尖锐着嗓音喊道:“陛下有旨,宣,黄昏觐见。”

    黄昏心中一跳。

    来了!

    跨越六百多年的时空,这时代最伟大的两个人即将在大明王朝见面,注定会是一场名垂青史的会晤,也是自己创业的契机。

    紧张之余,黄昏有些飘。

    深呼吸一口,跟随在太监身后走入洪武门。

    一路前行。

    路过奉天殿时,一片狼藉废墟,被建文帝一把火烧掉,大概要过些时日才能重建。

    直奔谨身殿。

    谨身殿是明朝皇帝上朝更换朝服以及册立皇后、皇太子之处,皇帝亦在此殿受贺,殿名为帝王提醒加强自身修养之意。

    坐落于三台之上华盖殿之后,面阔七间,进深五间,殿左为后左门,殿右为后右门。

    朱棣刚进紫禁城,暂时在此处办公。

    到了正殿门口,宣旨太监垂首垂手站在一旁,示意黄昏自己进去。

    黄昏进殿。

    没杀过猪还没见过猪跑么。

    眼尖余光看见桌椅后坐了个人,于是行礼。

    跪礼。

    这个没办法,面前的是永乐大帝,该跪就得跪。

    在宋朝时,臣子见皇帝是不用跪的,元朝要跪,朱元璋当了皇帝后,觉得跪礼可以保留,这样能彰显天子之尊嘛。

    黄昏要融入历史,就得暂时接受这些封建陋习。

    行礼伏首。

    等待着朱棣说话。

    许久,朱棣才轻声道:“黄昏,按照妙锦所言,你是黄观的侄儿,怎的你叔母畏罪而携家眷投河,你却独活了下来?”

    黄昏有些紧张。

    面对君王谁不紧张,何况这是永乐大帝,不紧张才是怪事。

    控制住紧张情绪,不轻不重不卑不亢的道:“严格来说,草民已死,不过到阴曹地府走了一圈,阎王觉得草民无罪枉死,还可以再拯救一下,且陛下的江山也需要草民这样的人才,所以又回来了。”

    朱棣:“……”

    没好气的道:“免礼罢。”

    黄昏起身。

    这才敢抬头,却不能直视——这是规矩。

    臣子不能直视君王。

    也有例外,比如谏官劝谏天子时,要是情绪来了,别说直视,骂都敢——当然,直视天子每个朝代都有,骂天子还是大宋朝居多。

    宋朝不杀文臣,所以宋朝的读书人都是牛气冲天的,天子反而极为受气。

    眼角余光微微打量。

    朱棣身材颇为雄壮,留有短须美髯,极有钢铁直男的气质,双眉浓长鼻子挺直,双眸深邃明亮,卖相极佳。

    这就是朱棣。

    永乐大帝。

    活的!

 第十章 永乐好忽悠

    朱棣其实是有些惊讶的,黄昏那一番话看似胡言乱语,作为初次觐见君王的臣子而言,犯了轻浮不正的大忌讳。

    即使是对不太亲近的长辈,这番话也很是不妥。

    但极有技巧。

    以迷信的手法说他无罪,实则也在说黄观及其家眷无罪,隐晦辩驳的同时,又很是没有节操的自我吹捧。

    同时故意留下一个台阶给朱棣。

    朱棣若是不爽,大可以借这个妄言乱语将黄昏赶出去,若是觉得还行,也可以趁机下台,免了黄昏被株连的罪。

    是个聪明人。

    而且极为谨慎、稳重,一点也不似十五六的少年,更像是饱经世事的而立之年。

    朱棣笑了。

    轻轻挪了挪手上的那张折子,放旁边那一撂上,问道:“听妙锦说,你在安庆城和她相遇,叙旧之时,曾言说我会定年号永乐?”

    斜乜了一眼那张折子。

    这是今日那些“识趣”文臣送上来的折子,早早的便拟定了一些年号留待年底备用,以昭告天下,其中并无“永乐”。

    倒是有趣。

    即位诏书都还没写,年号先出来了。

    黄昏心中大骂。

    徐妙锦这憨憨,嘴上无毛办事不牢,这种事怎么能告诉朱棣。

    事已至此,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道:“永乐不好?”

    朱棣沉吟半晌,“永乐年号,前凉桓王张重华曾以此为年号,共八年;南汉循州反贼张遇贤以此为年号,共两年;宋反贼方腊以此为年号,共两年。”

    你让我用这种不祥年号?

    黄昏心里一咯噔,有些扎心,暗想就算我不说,你最终还不是选定了永乐。

    怪我咯。

    面上不动声色,“何谓永乐?”

    朱棣面无表情,不言不语,倒要看你如何舌绽莲花。

    黄昏继续道:“永乐者,大明王朝‘永世安乐’也,没有什么年号比这有更好的寓意,什么天佑、嘉佑在永乐面前,都不值一提,难道不好吗?”

    朱棣就说两字:“不祥。”

    黄昏:“……”

    你朱棣是个迷信的人吗?

    骗鬼。

    深呼吸一口气,不行,要想在大明创业,必须把这位风投老板的马屁拍好,摆出一副仰慕神态,大袖一挥,“殿下之神武千古仅有,前溯千年不输汉武,后望千年,何人可居右?难道在殿下心中,仅自诩类如那三人么?”

    这话其实有点违心。

    永乐很牛,但还没牛到千古第一人的分上。

    朱棣眼睛一亮,心中微悦。

    这话有意思。

    想来也是,我堂堂朱棣,大明燕王,如今更是大明天子,驰骋沙场何等神武,将来一番丰功伟绩,直追秦皇汉武,岂会压不住这区区永乐年号,成了方腊之流?

    笑话!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朱棣明知黄昏在拍,还是觉得浑身舒爽。

    于是觉得永乐这两字听着分外赏心悦目。

    暗想年号就它了?

    黄昏看着朱棣嘴角的微微笑意,知道闯过了这一关,暗暗松了口气,哪知又听朱棣道:“你还说,我会修一本全书?”

    现在刚入主紫禁城,屁股都还没坐热。

    盛世修书乱世修典。

    现在哪会去修书,黄观这侄儿怎的胡言乱语,说定年号为永乐,也便罢了,毕竟有猜中的几率,尽管这几率微渺到不可计。

    可现在就说自己要修书,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我自己都不知道。

    黄昏看朱棣的神情,心里有些懵逼,我擦,《永乐大典》是永乐元年年开始编修没错,可此刻朱棣的表现,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意思,不像是造反之前就有这种念想。

    难道是杀了方孝孺后,忌惮姚广孝说的那句读书人种子绝了,所以修一本全书,造福天下读书人?

    这个理由比较可能。

    黄昏猛然想起一事来:朱元璋要修一本《类要》。

    因为驾崩不了了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