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王冠-第6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我们是兄弟。

    我们之间相互斗个你死我活,那是兄弟之间的争斗,但绝对不容许外人欺负到我兄弟头上,这是作为天家皇室的傲气。

    现在倒好,三弟死了,黄昏还逍遥法外。

    关键是父皇没有惩处黄昏的意思。

    这让朱高煦很内伤。

    也很扎心。

    如果有一天,自己也死在了黄昏手上,父皇是不是也会如此?

    不过真正让朱高煦烦躁的,还有个更大的原因。

    老三和自己其实一直在搜集老大的笔迹,而根据从赵王府那边得到的线报,老三在去追击时,曾让王府长史顾晟送东西回顺天。

    朱高煦分析了很久,觉得老三让他最得力心腹顾晟送的东西,肯定不是什么寻常玩意儿,很大概率是一封伪造的书信。

    老大的书信!

    因为只有这样,老三在杀了黄昏之后,还能把老大也拉下马。

    只是结局万万没想到而已。

    顾晟现在还在赵王府,也就意味着老三让他送的东西已经到了父皇手中,可父皇这个时候了都没发作,难道是老三伪造老大的笔迹露馅了?

    应该不可能。

    因为老三和自己一样,都想法设法的从老大书房的废纸篓里找到了老大的笔迹,又用最有本事的读书人仿照老大的笔迹写信,按理说绝对不可能穿帮才对。

    所以这几日朱高煦很是烦躁。

    父皇到底什么时候对老大动手呢?

    一旦动手,自己的人趁机进言、弹劾,若是老大太子位置不保,那么很可能的操作就是废储重立太子,老三已经死了,这样的情形下,太子只可能是自己。

    朱瞻基?

    不可能,除非父皇想和太祖一样,在九泉之下看着自己的儿子靖难。

    和烦躁的朱高煦不同,甘肃都司都指挥使靳荣很淡定,多年过去,他借助朱高煦,已经从武军都督府的一个小官爬到了地方都司的都指挥使。

    升迁速度之快,世所罕见。

    作为既得利益者,他现在和朱高煦绑在一起,不过对于争夺皇位一事,靳荣现在不急了,反正只要自己不被人抓住把柄,就算朱高煦当不了天子,自己也依然是武军都督府的高官——大不了就是被排挤出权力核心圈子而已。

    荣华富贵还是有的——太子仁厚,不会赶尽杀绝。

    所以笑着对脸色阴郁的朱高煦道:“殿下不要急,你要相信陛下,当初梅殷反叛和纪纲叛乱,陛下可都是忍到了最后,何况现在还牵扯国之根本的太子,陛下肯定也要思忖周全,毕竟太子监国多年,培养出来的太子党势力已经很丰满了。”

 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太子的城府和心机

    朱高煦无奈的摇头叹气。

    靳荣想了想,忽然压低声音,“殿下,现在三殿下薨天,整个天下就只有您和太子……嗯,太孙有资格继承皇位了,以前您们几位皇子争夺储君,其实彼此掣肘,何况那时候纪纲也没真正拥护您和三殿下,尤其是你和三殿下,从没真正一心同力过,但如今不同了,另外,有些手段还是可以用一下的。”

    朱高煦不解,“什么手段?”

    靳荣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

    和朱高煦不同,作为选择了站队的人,巴不得这几兄弟出手狠一些,只要自己选择的人赢了,其他的两个皇子是死是活,谁管他呢。

    朱高煦倏然睁大双眼,“这……不好吧。”

    靳荣笑而不语。

    朱高煦沉默了。

    此时院内忽然传来护卫的禀报声:“殿下,陛下宣召。”

    朱高煦起身。

    靳荣也缓缓起身,在朱高煦身后轻声道:“殿下,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古往今来通过争储坐在那个位置的,无一不是枭雄大丈夫。”

    必须够狠。

    朱高煦缓缓回首看了靳荣一眼,拍了拍他肩头,负手在手,睥睨自信的离去,嘴角微微扯起,笑意阴狠。

    靳荣长出了口气。

    也有些疑惑,怎么这一次朱高煦这么愉快的就接受了自己的建议?

    以前可没这么听话。

    入殿,行礼。

    朱高煦在免礼后起身,扫视一圈,大感讶然。

    出什么事了。

    怎么来了这么多人,母后在一旁拉着侄儿的手聊天,黄昏带着个小姑娘,嗯,应该叫唐赛儿,是明教教主唐青山的种。

    这两人似乎刚和父皇说完话。

    却听父皇说道:“老二,关于老三在长平薨天的事情,你之前错怪黄昏了,这都过去了,便不提了,不过有一件事你可能不知道,老三在薨天之前,送了一封密信来到顺天,那封密信不是老三写的,是老三从长平那边获得的。”

    朱高煦心中一跳。

    懂了!

    旋即心中狂喜,老三啊老三,你总算没有白死,这么多年搜集老大的笔迹,终于派上用场了,不用猜,这封密信肯定会把黄昏、老大和兀良哈残兵牵线连在一起,如此一来,只要父皇相信这封密信是出自老大之手,那么老大的天子位置必然被废,黄昏么……也不好过。

    关键是老三死了。

    这就意味着只有立自己当太子!

    天意啊!

    老三这一手嫁衣神功练得端的是炉火纯青。

    想到这朱高煦立即问道:“陛下,这封密信很重要吗,想来三弟在危机关头送出这封密信,必然是这封密信来历非同小可。”

    朱棣颔首,“是的,这封密信来历非凡。”

    一旁的黄昏有点蒙。

    朱高燧那货在临死之前还做了什么,怎么又冒出一封密信来,转念一想,雨女无瓜罢,如果真和自己有关系,朱棣早拿出来用作证据收拾自己了,就算不杀自己,也得用来作为把柄震慑自己,不过从始至终朱棣都没说这封密信的事情,那绝对和自己没有关联。

    而正在和徐皇后聊天的朱瞻基,其实一直在听着这边的动静,听到朱棣这么一说,心里咯噔一下,有种不好的感觉。

    徐皇后知道这封信,见状也不说话,任由朱瞻基去听那边的动静。

    朱棣眼角余光看见朱瞻基在听这边的动静,心里暗暗笑了笑,这正是他想要达到的目的,今天的事情,老大还是知道的好。

    咳嗽一声,“老三说,这封密信是他从长平获得的,至于这封密信是谁的,想必你也猜到了,没错,从落款和笔迹上来看,有可能是你大哥写给兀良哈残兵的,让他们归顺于黄昏,以后为东宫效力。”

    此话一出,雷霆天降。

    黄昏懵逼,朱瞻基也懵逼了。

    黄昏懵逼是因为他完全不知道这回事,朱高炽这蠢货,竟然通过他的关系写了封密信到长平去,还把老子给拖下去了?

    关键是写给长平的谁?

    又怎么落到朱高燧手中的?

    这里面疑点重重啊!

    朱瞻基懵逼,是他完全没想到三叔的薨天,竟然连自己父亲都被牵扯进去了,要是皇爷爷再去查一下,发现三叔的薨是父亲的手笔,那才是真正的全家完蛋。

    愚蠢啊!

    父亲怎么如此愚蠢,那一群东宫属官是傻子么,竟然会出这样的馊主意。

    朱高煦则是大喜。

    从没想到,苦苦想要扳倒的太子和黄昏,竟然因为这个事情要倒台了,而自己根本就没怎么用尽全力,真是天公作美,得来全不费工夫!

    急忙道:“父皇,请一定彻查啊,三弟送出这封密信就薨天于长平,这其中必然有联系,会不会是被人杀人灭口了?”

    朱棣冷笑一声,“谁敢杀吾皇子灭口?!”

    从桌子上拿起一封密信,丢给朱高煦,“你看看,这是不是出自老大之手。”

    朱高炽那颗兴奋的心指挥着颤抖的手拿起密信,打开一看,做仔细端详状,实际上一目了然,暗道一声没错了。

    这封密信的笔迹确实和自己这些年收集的老大的密信如出一辙。

    不过当然不能透露出这个信息,朱高煦略微犹豫的道:“陛下,儿臣很少看见太子殿下的亲笔手书,所以不太确定。”

    朱棣呵呵冷笑一声,“不确定?你确定你不确定?”

    黄昏见状,心里暗暗奇怪。

    朱棣这反应有点奇怪啊,这不像是要收拾太子,反而有点像要敲打朱高煦,然后同时再敲打一下太子,稳固他自己的威望。

    朱瞻基在一旁看着干着急。

    朱高煦也愣了。

    朱棣继续道:“老三在长平那边,一眼就能确定这封密信出自老大的手笔,然后让顾晟送了回来,他以为朕不知道,这些年你们一直搜集太子的各种信息,所以他以为这封信会以假乱真!”

    朱高煦额头出了一层密汗,“儿臣没有。”

    朱棣沉默了一阵。

    忽然喟叹一声,“两个蠢货,真以为老大那太子是天上掉馅饼砸在他头上的,那是能力使然,是心机和城府,而这是一个太子需要的能力,你们以为去王府或者太子东宫搜集老大书房里的废纸篓,就能模仿出老大的笔迹?”

    顿了口气,“蠢不可及!”

    起身,从朱高煦手中拿过密信,一把撕了个粉碎,斩钉截铁的道:“这根本不是老大的笔迹,虽然这种笔迹确实出自老大的书房,但不是他写出来的,懂了吗?”

    老大这是故意麻痹你们。

    故意让你们搜集假的笔迹,目的就是提防今天这种状况出现。

    此话一出,在场所有人懵逼。

    只有徐皇后例外。

    因为她一早就知道,那封密信并不是老大的笔迹。

 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干得漂亮

    那封密信,朱棣给徐皇后看过,所以徐皇后一早就知道根本不是老大的笔迹,虽然也很像,但其中的神韵和一些习惯,却差了十万八千里。

    徐皇后都看得出,朱棣又怎么可能看不出。

    最先从懵逼中醒悟过来的是黄昏。

    暗道一声还是小看了咱们的仁宗陛下。

    果然,能争储成为天子的人,就没几个弱鸡,如果是弱鸡,又怎么辅佐朱棣打造出永乐盛世,虽然朱棣很厉害,但也得承认永乐盛世有一半的功劳在监国多年的太子朱高炽身上。

    太子这一手玩得非常漂亮。

    断绝一个隐患并保护他自己不说,无形之中还打击了要针对他的两个兄弟,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有时候细节真的可以决定成败。

    朱瞻基也醒悟过来,对那个身体臃肿连行动都不方便毫无天子仪态,又总是对皇爷爷赔笑的父亲,钦佩敬重之意再上层楼。

    朱高煦最后反应过来,不甘心的道:“这封密信会不会是老大找人写——”

    话音未落,朱棣冷哼一声。

    是你朱高煦太精明,还是我朱棣太蠢?

    朱高煦不敢说话了。

    朱棣冷声道:“这封信怎么来的,朕给某些人留点面子,就不去追究了,当下还有个事,赵王因病薨天,却不在他自己的防区,而是在长平,这事在朝野之间非议极多,说说看吧,如何解决,总不能让老三背个恶名去见太祖。”

    还是得给儿子一个好名声。

    毕竟没有兵部和五军都督府的调令,也没有圣旨,就直接从一个防区跑到另外一个防区,若是这个事情不粉饰一下,将来搞不好就会被别有用心的人抹黑。

    连谥号都不好整。

    朱高煦心里无比失望。

    还以为今天是什么事,感情是给老三擦屁股。

    也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