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王冠-第6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来说去,都是因为水泥官道保证后勤带来的底气。

    而瓦剌大军那边也有足够的耐心和底气。

    首先,大明的北伐大军从瓦剌来到鞑靼区域了,这就意味着家乡那边没事,只要能坚持过这最后的大决战,再差入冬后也能回到家乡去。

    最好的局面,就是这一战将大明北伐精锐打光,然后瓦剌就可以占据整个鞑靼区域,和瓦剌区域连成一片,这样一来,瓦剌势力大增,以后大明再想北伐,没个三五十万人根本别做梦。

    这底气来源于地利和天时。

    而地利……

    瓦剌的大军妹妹看到撒儿都鲁那城市群高大的钢铁城池,已经城市里那些大多都是水泥钢筋修筑的建筑。

    这样的城市实在太强大。

    守,无惧火炮。

    更无惧火攻。

    草原上也不会有水攻的机会,而且城内也有无数的水井,不怕对方断水,粮草则可以以镇北和归南为据点,去周边区域强征。

    何况马哈木还派了人去女真那边。

    马哈木希望女真也趁机搞事,这样的话长平布政司和奴儿干那边,就要自顾不暇。

    撒儿都鲁那边,战事很少。

    战事不断的地方在延平。

    延平作为两座布政司之一,靠近独石关,现在成了瓦剌大军的门户,最后的大决战中,延平的地位极其重要。

    所以延平那边开始承受吴哥三万大军和大明从边关抽调出来的兵力,共计五万人的猛攻——当瓦剌大军进入城市群后,大明已经不担心太平和暖答失会绕路去奔袭独石关了。

    所以独石关等地的守兵齐出。

    当然,延平的战事还有一个目的:转移瓦剌的注意力,确保另一个大计划的实施。

    徐辉祖的北上。

    徐辉祖不是一个人北上。

    是一支军队。

    而这个军队人不多,确却的说兵力很少。

    只有五千人。

    其中战斗人员只有五百人左右。

    剩下的四千五百人都是为这五百人做后勤保障。

    但是现在,整个大明的目光中心其实都在这五百人身上,都在等待着黄昏打造出来的这五百人能否成为大明放弃延平和顺平的底气!

    如果成功,大明雄师将成为古往今来最强军队。

    然而徐辉祖北上走得很慢。

    很慢很慢。

    ……

    ……

    应天,洪继来站在火炮场,看着远处那一个无比巨大的凹坑,如今作为军器院的军器令,洪继来是这个世界上最懂火器的人。

    他知道,世界变了。

    随着徐辉祖北上,之后的世界会进入火器时代。

    而带领世界走入火器时代的人,不是自己。

    是黄昏。

    而自己要做的,就是利用黄昏的理念,设计研发出更多的火器,以确保大明雄师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霸主地位。

    想到这洪继来看着手上的一叠纸张,有些振奋。

    手上的也是一件火器设计图。

    只是设计图而已。

    里面运作的各种元件,都还需要军器院按照设计的方向投入巨资去研发,一旦研发出来并且量产配备军中,战争将变成另外一番姿态。

    而现在,自己就要去觐见陛下,说服陛下从国库拨钱。

    这很难。

    因为研发这件火器需要的钱将是一个无底洞。

    而且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成功。

    但洪继来没想到的是,来到乾清殿,朱棣接过设计图看了约莫小半个时候后,没有说是否投入财力和人力研发的事情,而是说道:“所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黄昏作为北伐主帅,一直被冠于军事庸才的称呼,但其实大家都错了,黄昏善战。”

    不是行军布阵的善战,而是善利器物。

    朱棣已经想到了黄昏心目中对战争最理想的状态:是军事能力、军事素质、军事装备和军事理念,以及财力、后勤、兵器全方面碾压的战争。

    绝对不是用人和鲜血去堆一次战果出来。

    这样的战争……

    是以前从没有过的。

    这一次的北伐是如此,但是下一次出征其他国家,万一其他国家也有火器了呢?

    所以黄昏未雨绸缪。

    所以才有手中的这叠设计图。

    而且朱棣相信,这些设计图虽然洪继来现在才拿出来,但黄昏的时代商行肯定已经抢先一步在研发核心部件了。

    不得不承认,从某些方面来说,黄昏是个战争狂人。

    也是善战者。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这一次北伐,朱棣忽然间就志在必得了。

    (

 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战争之王 坦克

    朱棣精神振奋起来,对洪继来道:“北伐那边,基本上不用你们操心,军器院那边,继续生产大量的火铳,以便实现全军配备火铳的宏大目标,另外,朕会着令刑部那边出台相应的律法,确保火铳不会在民间流传。”

    对于封建王朝,对于这个管理是非常有力的。

    火铳不能在民间广泛流传。

    否则治安方面会出大问题。

    朱棣继续道:“军器院那边,目前正在准备的最大任务是什么?”

    洪继来想都不想,“是一种火铳,嗯确却的说,有点超越火铳了,微臣也不知道怎么说好,不过黄昏给它取了个新名字,叫枪。”

    枪?

    不就是突火枪么。

    这有什么不好说的,关键是突火枪明显不如当下的三眼火铳,只不过这既然是黄昏提出来的,那么肯定和宋朝的突火枪有截然不同的地方。

    想到这朱棣问道:“你说说看。”

    洪继来道:“确实,我最初也很意外,突火枪哪有现在的火铳威力巨大,不过黄昏说火铳既然是在突火枪的基础上发展过来的,那么以后可以将所有的火铳都命名为枪,再根据型号来决定具体的细节名字,比如在他的指导下,我们正在研发的有连珠枪,嗯,黄昏说连珠听着不够高大上,将之定名为机枪,同时我们还在研发步枪,步枪这个主要是给步卒用,其实和火铳差不多,唯一的差别,也是所有枪类都需要的共同点:黄昏要我们研发出一款新式的枪的子弹,而且我们已经成功了!”

    朱棣来了兴趣。

    不管怎么说,大明的火器越发达,大明的国祚就越稳固。

    他现在是吃到黄昏发展火器的红利了。

    尝到了甜头,自然要继续。

    何况朱棣本来就是一个钢铁直男,军事方面的发展他绝对支持,问道:“先说一下机枪,这是个什么东西?”

    洪继来笑道:“可惜微臣没带来设计图,不过可以大概说一下,黄昏设计出来的机枪,大概形状和咱们用的火铳差不多远,不过它有两种模型:一种是加了一个圆盘在枪身上,而这个圆盘就是装子弹的地方,按照黄昏的设计,一个圆盘装几十甚至上百枚子弹,另一种就是不加圆盘,但是要将子弹并排连成一个长串。不过这两种机枪的设定,都需要子弹的改进。”

    现在的子弹是圆的。

    而按照黄昏的机枪和步枪设计图,子弹要改成圆柱加一个椎体。

    圆柱内存放火药。

    爆炸后给椎体提供速度,而椎体就是杀伤器。

    朱棣作为马背皇帝,尽管这些年沙场去的少,但对火器的了解也不少,闻言问道:“这个有研发的成功性么,有多大?”

    洪继来想了想,“其实设计图有了,原理也有了,主要是一些小结构的设计,这个我们军器院那边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唯一的难题在于冶金工艺。”

    子弹好解决,而且已经解决了,但枪管的冶金工艺还有点小问题。

    生产枪管配套设备需求的特种钢也是问题。

    按照黄昏的说辞,枪管需要用钢材,既要保证能耐高温,还要保证枪管本身没有瑕疵也就是说不能有一丁点的缝隙。

    黄昏将这种钢材命名为无缝钢管。

    朱棣嗯了一声,“这方面,我记得工部那边成立的炼钢厂和时代商行的炼钢厂,似乎都成立了项目在研发,你多和他们沟通一下,按照你们的需求,对他们提出要去即可。”

    洪继来笑道:“已经和他们沟通了,他们也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研发,不过成果不太好,估计还要点时间才能有所成果。”

    朱棣嗯了声,问道:“黄昏说的这种子弹,是不是因为中南半岛战事中,雄霸利用雨林困顿我两万神机营后,他受到启发才想弄这种可以防潮的子弹的?”

    洪继来摇头,“微臣不知道,不过要研发黄昏设计的两款机枪,微臣想了许久,确实这种新型子弹是必须的,陛下能想见这机枪的威力吗?”

    朱棣一时间没转过弯来,“不就是和三眼火铳一样吗?”

    洪继来摇头,“不是的陛下,您想一下,有转盘的机枪,转盘里面存放了上百枚子弹,意味着枪手可以一次性射击上百次,然后打完一个转盘,迅速更换转盘,又可以继续射击上百次”

    朱棣猛然站了起来。

    他倏然明白了这种机枪的恐怖之处,这意味着一个枪兵,可以当一百人左右的火铳兵,如果有一百个这样的枪兵,在保证弹药的情况下,可以持续不断的射击

    这已经不是兵力的问题了。

    是绝对的神器。

    不论敌方有多少兵力,只要一百个转盘机枪兵能保证射击,那么敌人永远也冲不到阵前来,己方几乎是立于不败之地。

    而那个子弹链成长串的机枪也是如此!

    朱棣又坐下。

    不得不承认,黄昏这个超越了时代的设想,简直就是天生为战争而诞生的杀人机器,一旦研发出来,大明雄师将不可能再遭受哪怕任何一场挫败。

    除非敌方有对等的军事装备。

    但这怎么可能。

    现在大部分国家,甚至连火铳都无法真正的成军,而黄昏已经在构思并且实施超越火铳的机枪了等其他国家也有了机枪,也许就是桌子上那叠设计图上的战争利器面世的时候了。

    黄昏用心良苦啊。

    他是要让大明在火器运用到军事上的进度,始终超越世界一个时代。

    兴奋的笑了几声,“那这个设计图纸,你们军器院有几份?留一份在朕这里。关于机枪的研发,你们军器院就全力以赴,要钱,去找户部,或者去找大明皇家银行,要人,去找吏部。不过我们最大的问题还是钢铁产量有可能跟不上需求这个的话嗯,交给朕了,朕会不余遗力的开采中南半岛的铜铁矿并炼成钢铁运送回国内。”

    先打了中南半岛,真的是自己登基以后最为明智的一着棋。

    有中南半岛的矿产资源支撑,解决了极大的资源需求。

    当然,大明本身如果也这么疯狂的开采,其实够用,但黄昏说的好,有限的东西,还是要留给子孙后人一些,先用自古以来疆域之外的资源,多给后人留一些福利。

    洪继来大喜,“遵旨。”

    朱棣看着桌子上的设计图纸,仿佛看见的不是一个图纸,而是整个世界的地图上,都写上了一个大大的“明”字。

    他想起了沿海的几家造船厂。

    想起了为了配备钢铁战舰新修的那些火炮铸造厂。

    然后他想起了黄昏说过的话:我们的征途,不仅仅是中南半岛、漠北和亦力把里、西域,而是我们脚下的整下大地,以及大海之外,甚至星辰之中。

    当时觉得他在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