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王冠-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理由比较可能。
黄昏猛然想起一事来:朱元璋要修一本《类要》。
因为驾崩不了了之。
然后建文帝找方孝孺等人在建文二年开馆,欲续修《类要》。
这才是朱棣修《永乐大典》的真相。
莫慌。
镇定。
思绪急转,很快想到说辞,“殿下将登大宝,未来的天下在殿下治理下,必将万世安乐,煌煌盛世即将启幕,以浩瀚国力修一本全书,若能超越太祖欲修未成之《类要》,必能彰显殿下灿若明月的天子之才。”
修一本全书,确实不是说说而已。
需要庞大的人力和财力。
一般君王,真不愿意干这种吃力又讨不了多少好处的事。
朱棣心头一颤。
徐妙锦说过,黄昏说修的那种全书,共两万多卷,约三亿七千万字,汇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内容包括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等。
这是何等不可思议的一本全书。
耗费的人力和财力极其庞大,而且耗时极久,朱棣仅是想一下就觉得头疼。
但黄昏说的在理。
自己登基的方式确实有些不光明,要用丰功伟绩来证明自己比建文帝强,更不比老爹弱,武功方面不敢奢望,老爹实在在牛逼。
但可以文治。
由此证明,大明让我朱棣来掌控是最正确的方式。
这是朱棣的压力。
修书是个好主意。
何况,建文帝欲修《类要》未成,我修一本超越《类要》的书,岂非越发证明我朱棣靖难得天下是伟光正的?
于是又笑了,“也罢,算你聪慧,竟能猜中我之心意。”
黄昏心里一阵腹诽,他已经明白过来怎么回事,永乐年号,朱棣肯定会用,正是因为和自己这一番谈话,他才定下年号。
《永乐大典》,朱棣会修,原因一样。
或者说,因为自己的出现,提前让朱棣生出了修《永乐大典》的想法。
也笑道:“不是草民聪慧,实在是殿下之雄才伟略世人尽知,稍微想想,便知陛下为世间读书人着想的苦心孤诣,修书一事,也不过是陛下今后治下煌煌盛世的锦上添花而已。”
给你个台阶。
朱棣收敛笑意,冷声呵斥道:“那么你倒是说说,为何要招摇撞骗,说自己是全知的穿越者!”
还骗到了我小姨子身上。
小子不长眼啊。
黄昏心中一跳,来了来了,重头戏来了。
在被押送回应天的路上,黄昏已经想了无数说辞,然而事到临头,脑子一热,竟然沉声说道:“草民没有招摇撞骗,草民真的是穿越者,这只是一个职业。”
穿越者是什么?
除了自己,没人知道。
那么我黄昏就在大明天下,把穿越者塑造成一种职业——忽悠公元十五世纪的永乐大帝,应该不难,毕竟有《推背图》在前。
第十一章 智斗永乐
职业?
朱棣蹙眉,绞尽脑汁深思了一阵,发现在自己几十年生涯中,三百六十五行里,根本没有穿越者这个职业。
朱棣抬起头,冷笑道:“你知道欺君之罪会怎么判吗?”
老子离君王,就只差一步。
你敢骗我?
黄昏已经猜到朱棣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不卑不亢的道:“草民说的句句属实,殿下不知,便要说草民欺君,着实让人难以信服。”
马屁拍了,该有的傲气还是得有。
朱棣乐了,哟,小子还挺有傲气。
笑道:“还有我不知道的职业?”
黄昏说了一句何不食肉糜。
朱棣懂了,但还是不明白,“三百六十五行里,确实没有穿越者这个职业,并非是我处于王府深宫而不知民间事。”
黄昏早有对策,“所谓穿越者这个职业,在古往进来的历史中确实很罕见,一般是由某个某个机构的宅男宅女打造出来的……什么叫宅男宅女?就是那种呆在家里几乎不出门的年轻男女,这种人打造出来的穿越者行业,几乎遍及我们所知的各个位面和时空。”
本想说新朝的王莽就有可能从事这个职业,没敢说,怕朱棣疑心自己想效王莽。
朱棣疑心重。
话说回来,哪个帝王疑心不重?
这些话太莫名其妙。
朱棣听的是一脸懵逼,完全不知道黄昏说的什么,但又觉得他言之凿凿,不像是胡编乱造。
况且……
他真敢欺君不成。
黄昏继续道:“当然,上面说的那种情况是小说世界,现实的真实情况却是我作为一个穿越者,是靠自己人品、能力进入的这个行业,怎么说呢,好人有好报吧。”
因为救人才穿越的。
朱棣沉吟半晌,“你真能预知未来?”
全知的人……
不就是神么。
黄昏摇头,“我可以预知一丁点的未来,有些类似大唐的《推背图》,但也不是全知,且预知会透露天机,容易遭天谴,所以……”
全知我一个人就够了,永乐你也别想。
你都知道了,还要我干嘛。
君王手段,卸磨杀驴不要太炉火纯青,李景隆不就是这个下场么。
朱棣知道《推背图》。
作为统治者,他的见识犹在黄观、吴溥之上,闻言倒是相信了大半,笑道:“感情说了半天,穿越者不过是相士的一种而已。”
黄昏嗯嗯点头,“对对对,差不多就是这样,只不过比一般的相士知晓更多的天机。”
朱棣想了想,“暂且信你。”
按说,黄观、齐泰、黄子澄之流都要灭族才能消心头恨,也才能证明靖难的光明正大——朱棣婊子要当,牌坊也要立。
抢江山是婊子行为,靖难理由的伟光正是立牌坊。
那么如何处置黄观这个侄儿?
沉吟半晌,朱棣问道:“你去安庆作甚?”
黄昏想都不想,“逃命啊。”
朱棣信了他的邪。
你要是想着一心逃命,还敢去忽悠我家的小姨子,色比命还重要?话说,你一个十五六岁刚束发的少年,竟然觊觎二十二岁的妙锦……
简直不知自己是哪根葱。
妙锦能看上你?
她连我都看不上!
挥手道:“按说,我应将你押入天牢,等待黄观归案之后一并查办,不过念在你一路护卫徐妙锦有功,功过相抵,暂且饶你一命,由你暂住应天府,每旬到衙门报道。”
君王要杀一个人,很简单。
理由随便编。
君王要放一个人,更简单。
理由还是随便编。
在安庆和徐妙锦呆了一会儿,半天不到,黄昏就成了护卫有功,这操作也是让黄昏叹服,越发觉得权贵集团的舒爽。
心里又暗暗腹诽。
这尼玛不就是把老子弄了个留案观察的缓刑么……
得,比押入天牢好。
至于锦衣卫的诏狱,那不是谁想进就能进的,黄昏目前的身份,诏狱什么的就别想了——想也不敢去,进了诏狱,生不如死。
朱棣又问道:“黄观家眷已死,府邸、家产充公,你现居住于何处。”
黄昏犹豫了下。
要不要坑一下吴溥?
坑吧。
反正就算没有自己穿越,吴溥最后还是要在永乐朝当官,是《永乐大典》的总裁之一。
此总裁非彼总裁,相当于编辑组长。
大声道:“草民目前居住在吴溥府上。”
朱棣点了点头。
他刚入主应天府,鬼知道吴溥是谁——区区高考文科第四名,又被丢进翰林院,在这几年的动荡之中,哪能入君王正眼。
正想打发他离开,忽然想起一事,意味深长的道:“你既然能预知,那你可知道,等下我将召方孝孺来写即位诏书,他会不会如解缙一般识时务。”
黄昏诧然。
原来徐妙锦并没有对朱棣说方孝孺的事情,略略失望,如果朱棣听说之后,作为天子的傲气,会不会生出逆反心理?
反而不杀方孝孺。
现在也是机会,救一下?
转念一想,救不了,方孝孺的脾性没法改变,依然会把朱棣骂的狗血淋头,朱棣这个钢铁直男脾气一起来,哪管你天王老子。
须知姚广孝都没保住方孝孺。
姚广孝是谁?
朱棣这一生中,唯一的一个朋友。
朱棣最恐惧的事情便是建文帝的归来,在姚广孝临死之前,请求朱棣放了一个叫“傅洽”的人,而这个人知道建文帝的消息,按照朱棣的性情,这个人要么被一辈子关在诏狱,要么最后被灭口,绝对不可能放出去的。
但朱棣放了。
可想而知,姚广孝在朱棣心中的地位。
但姚广孝都救不了,何况自己一个戴罪之身的穿越者。
叹了口气。
这就是无奈之处,穿越者也不是万能。
依然受限于皇权。
颇有些失落的道:“以方孝孺的性情,殿下让他给你写即位诏书,这不是自己找不自在么,何不换个人写呢,解缙、胡广如何?”
一个有名,一个有才。
这句话其实在给方孝孺争取活命机会,反正试一下又不会怀孕。
朱棣冷眼无语。
黄昏叹气,得了,没得救,只能叹道:“殿下让方孝孺写即位诏书,就已经预示了这位大儒的结局,必死无疑,老和尚保不住,读书种子要绝,其余的,草民真不能说了,最多便是劝殿下一句,多念无辜少杀人。”
这句话已经很大胆了。
果然。
朱棣愣了一下,黄昏怎么知道姚广孝为方孝孺说过情,旋即脸色一沉,“你说我会是个暴君,嗯?”
鼻音很重。
杀意更浓。
第十二章 大明我真的来了
什么叫君王之威。
这就是了。
本是酷暑七月,但谨身殿在一刹之间,如坠寒冬,若是寻常臣子,哪怕是权倾朝野的宰辅,也得遍体冷汗。
黄昏没有。
只是安静的盯着朱棣,“殿下是否想当一个暴君呢?”
作得一手好死。
朱棣几欲就要说“拖下去”三个字,关键时刻隐忍了下来。
他当然能忍。
靖难时机没到的时候,敢装疯子的人,岂非没点心性。
挥挥手,“退了罢。”
黄昏行礼而出。
朱棣目视黄昏背影消失在转角,嘴角浮起阴沉笑意。
这少年有点意思。
穿越者?
全知的相士?
倒要看看,你能给朕的大明带来什么。
没错。
是朕!
因为从我朱棣踏入应天府那一天起,便已经是这天下之共主。
黄昏出了紫禁城,心头略有些沉郁,虽说早知方孝孺这事是个死结,但事到临头没有救下这位大儒,多少有些愧疚,那可是数百条人命啊。
正阳门外,有人等着。
徐妙锦身畔站着许吟,看见黄昏大摇大摆的出来,略有意外,“他竟然没为难你?”
黄昏气不打一处出,“你就见不得我好?”
非得坑我。
有你这么当姐姐的么。
总有一天……
黄昏咬牙切齿肆无忌惮的上下打量徐妙锦,总有一天我要抱今日之仇!
对的,抱仇。
抱字很神遂。
徐妙锦被黄昏流氓的目光看得有些不自在,讪讪的道:“我是故意的,只是觉得你既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