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王冠-第7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敌军三万,己方只有一万,朱瞻基却一点也不急。

    战争已经过了靠人来堆的年代了。

    面对来势汹汹的敌军,朱瞻基一点也不急,缓缓下令命令大军准备迎敌——他这一万精锐全部是大明雄师神机营里挑出来的,是打过撒儿都鲁攻防战的百战老卒。

    又熟稔火器。

    之前也没参与亦力把里之战,一直在西也城操练战术,对火器的熟稔度今非昔比,朱瞻基甚至根本不用亲自下令,那些百户和千户就在估摸着战机,看什么时候还击比较合适。

    双方都有同一个理念。

    那就是第一战,必须把对方打崩,打痛。

    落日昏黄。

    阳光照射在金帐汗国铁骑上,映照着寒光,黄沙飞扬,天地之间一片潇洒,恍然间让人想起了一两百年前蒙古铁骑南下的辉煌。

    那时候的宋朝,无力抵抗。

    人,还是中国人。

    但大明却不是弱宋!

    彼时的大宋,只能承受蒙古入侵,而如今的大明,却是主动的悍然入侵蒙古人建立的国家。

 第1386章 一触即死主将阵亡

    在距离迈腾城四五里的一个山丘上,黄昏大而化之的坐在一块石头上,手持一面望远镜,看着远方的战场,愉快的哼着歌曲。

    要打起来了。

    但他却一点都紧张不起来。

    这只是一场开胃小菜。

    所以他没有亲自上阵,而是让朱瞻基去任性一次。

    反正也是个钢铁直男。

    你不让他打安逸了,后面可能就没那么听话,况且作为主帅,哪能第一战就亲自上场,所以他坐在这里看着远处的战场,很是惬意。

    周围,十个西域妖和阿如温查斯姬按刀而立。

    拱卫着他和娑秋娜。

    这是必须有的安防措施,没办法,监军是朱高煦,不得不防着那货,当然,此刻其实有点大题小做,因为朱高煦也在这里。

    他就坐在黄昏旁边。

    也举着望远镜看着战场,有些百无聊赖的说了句“太孙殿下这是不是有点托大了啊,对方毕竟是三万人,就这么站着等对方冲锋,怕是要吃大亏的”。

    黄昏嗯了声,“这不是你心心念念的事情么。”

    朱高煦冷哼一声。

    朱瞻基那毛头小儿死便死了,可要堕了我朱家大明的威风,我这个当二叔的哪能同意,你小子要死,也得大败敌军后,死在最后一根流矢下。

    黄昏道:“其实你想多了,呃,我忘记了,自我大明神机营形成战力一来,二殿下还没怎么率领神机营出征过,所以不太熟悉神机火器的威力,也不知道战争其实已经不再是冲锋就能解决的事情,当下这个情况,我只能说,科儿失的三万人冲得越快,死得越快。”

    朱高煦冷笑一声,不置可否。

    老子再落后,也依然是大明在军事上最接近父皇的人,嗯,只算皇家。

    臣子当中,朱高煦自认不如张辅和徐辉祖。

    其实现在大明臣子中,能打仗的人实在太多,徐辉祖、张辅、狗儿、郑和、郑亨、李谦、亦失哈、王聪、火真、靳荣……甚至还有很多后起之秀。

    比如房陵、许吟等人,已经从北镇抚司被调到五军都督府,如今在奴儿干那边跟随徐辉祖出征女真的原北镇抚司高官刘明风。

    都是武将中冉冉升起的新星。

    黄昏道:“接下来,二殿下就拭目以待,看看什么是火器时代的战争罢,如此你才知道,如果日本那边掌控了超越大明的火器,会对我中国构成什么样的威胁。”

    火器时代,兵力要素已经不是绝对重要的了。

    朱高煦问道:“你确定不派人去支援太孙?”

    黄昏大笑,“用不着。”

    ……

    ……

    一万大明儿郎,其实组成的阵型并不大,共有六排的方阵。

    一排是五百人。

    这就是九千人。

    还有几百人游走在左右两翼,防止有没被侦缉到的敌军,或者是越过了己方斥候的突袭军队——斥候是有蚍蜉义从担任。

    而且是漠北的蚍蜉义从。

    这对漠北蚍蜉义从而言,实在是最合适的兵种之一。

    所以朱瞻基这一万人,是实打实的一万人。

    不过此刻阵型有点怪。

    在这阵型之前,有一百人匍匐在地,而在这一百人的后面,还蹲了一百来人,守着一个木箱子,似乎随时准备前面的一百人。

    在这之后,才是骑军阵营。

    而此刻的骑军,已经全部下马,第一排的人手执火铳,半蹲在地,做出射击的姿态,第二排的人则火铳朝天,随时准备上前接替第一排。

    第三排的人也是如此。

    后面三排,则坐在战马上,火铳已经准备好,随时准备越过参差不齐的阵营,对敌军发动追兵——也就是说,从一开始,朱瞻基就准备了追击的阵容。

    换言之,朱瞻基确定敌军必定溃败!

    这是何等的自信。

    不过只有后方的黄昏知道,换成任何一个武将,都很难没有朱瞻基这样的自信,因为己方的火器确实是碾压了敌军的。

    兵力悬殊根本不是问题。

    科儿失哪知道这些——亦力把里那边的战争,他只是听说亦力把里脆败,真正的具体情形并不知道,只知道大明的火铳确实厉害。

    但火铳也不可能不间断射击,而敌军原地等死,己方骑军冲起了速度,完全可以弥补敌军火铳带来的伤害,所以几乎是必胜无疑了。

    尤其是当他率领骑军冲到两百步位置的时候,更是狂喜。

    两百步!

    距离一百步的骑射,只剩下短短的一百步,而这一百步,对于跑出了速度的战马而言,几乎就是弹指一挥间的事情。

    身后儿郎已经举起了弯弓。

    箭上弦。

    弓如月。

    片刻之后,便会有一轮箭雨疯狂的收割敌军性命——而这个时候,敌军的火铳也应该对己方造成伤害了,但不足为惧。

    己方散得足够开。

    且速度起来了,己方两轮齐射就可以冲入敌军阵营,而对方大概也是两轮射击——区区两轮射击,己方大概战损一千人左右。

    剩下的七千人冲入敌阵,就是刀剑的天下。

    火铳被近身,那就只有等死。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科儿失在战马的嘶鸣中,在马蹄如雷声中,听到了一阵爆竹声,看见了敌军阵营前出现了一团团的细小火舌,然后便见大明第一排阵型的士卒开始设计,不断响起的火铳声中,战场上沸腾起一片片的青烟。

    火舌?

    这是什么玩意儿?

    这不像是火铳啊!

    科儿失心中略有讶然,但下一刻他就不讶然了,而是惊恐,因为他发现身边的士卒儿郎一片接一片的倒下,顷刻之间,就是上百人的伤亡!

    而己方的骑射依然还没到射程。

    火铳比弓箭的射程远,科儿失知道,但他不知道那几十团火舌是什么,也没意料到己方的士卒会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如此大范围的倒下。

    速度已经起来了。

    没法停下!

    只能冲。

    然后科儿失就看见那几十团细小火舌疯狂喷涌,己方冲锋的骑兵不断的一片接一片的倒下,就在他茫然之计,眉头骤然一亮,脑海里似乎爆炸了一样,科儿失便什么都不知道了。

 第1387章 坚不可摧的防线

    弓箭不长眼。

    在古代战争中,很多猛将当先士卒,结果军功累累,牛头马面好像找不到他们,只找得到一般的士卒一样。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中的将军,并不是指将军。

    而是泛指。

    其实这里面有个很重要的因素——古代将军,他们的盔甲不是一般士卒能够比拟的,也就是说,一般的流矢,射到盔甲上对他们是无法造成致命伤害。

    比如那个锁子甲。

    密密麻麻的铁链衔接成网,除非是驽,否则一般的弓真破不了它的防,就是寻常士卒的刀砍剑劈,也最多有点皮外伤,而这种锁子甲,一般士卒没办法拥有。

    将军才穿戴。

    士卒穿了影响机动性。

    不过还有一种:重卒。

    比如当年袁绍的大戟士,就是重装步卒,这种重卒一般都是人人披甲,不追求机动性,是战场性能士卒,一旦到了战场,就是收割性命的怪物,一般的士卒根本挡不住重卒的缓慢推进。

    扯远了。

    将军之所以存活率高,是因为盔甲,所以很多猛将喜欢身先士卒,因为身上有保险,加上将军嘛,平日里吃得好,又有专门的健身房,体魄更好,所以更容易在战场上存活。

    但这是冷兵器时代。

    火器时代……再身先士卒,那子弹就不长眼睛了。

    这不怪科儿失。

    不仅是他,恐怕当今世界除了大明的一些将领,甚至包括大明的大部分将领,都还没转变观念,每逢战事,依然会选择身先士卒。

    毕竟所谓的火器时代,是指大明提前进入。

    其他国家,也许反应过来了。

    但还没构筑成火器部队。

    而对于金帐汗国来说,突厥人和蒙古人,都是能征善战的马背儿郎,让他们放弃传统很难,也正因为这个原因,火器时代后他们很快从能征善战变成了能歌善舞。

    就因为热火器。

    骁勇善战的蒙古勇士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科儿失是金帐汗国的万户。

    也是蒙古人。

    身上流淌着英勇的血液,尽管知道敌军有火铳,还是义无反顾的身先士卒,在他想来,一般的火铳在较远的地方,是无法洞穿他的盔甲。

    所以无所畏惧。

    然而运气不好,额头中弹。

    而且不是火铳。

    是机枪子弹!

    虽然因为火药还没达到后世水准,机枪的威力打了折扣,但再怎么打折扣,媲美冲锋枪的威力还是有的,而且是直击额头。

    科儿失想不死都难。

    所以他死了。

    然而战场上骑军冲锋,数千人一旦起势,基本上眼里就只有敌人了,只有少部分人去紧紧的看着主帅,而跟在科儿失身边的人,也在一片一片的倒下,根本来不及提醒袍泽。

    运气更差的是,跟在科儿失身后的旗兵,运气好,一直没中枪。

    旗帜未倒。

    意味着主帅犹在。

    加上大军冲锋起势,虽然袍泽大片大片的倒下,但蒙古儿郎哪会惧死,尤其是面对外来侵略者,更是视死如归。

    于是依然前赴后继的冲锋。

    也由不得他们不冲锋了。

    只剩下两百步,没有让他们调转马头的空间,如果勒停战马,那就是活靶子,比冲锋死得更快,所以八千骑军如数条海潮带,疯狂的涌向大明骑军。

    然后……

    海浪撞上了岩石,瞬间四分五裂。

    五十门机枪疯狂的吐着火舌,子弹如雨幕一般,疯狂扫射射程之内,形成一度密不透风的墙,将这迎面涌来的浪潮打了个粉碎。

    不仅有机枪,还有一千多火铳。

    三排士卒。

    每一排一千五百人,而这四千五百人,全是三眼火铳,再利用三段射战术,配合上机枪的扫射,在大明雄师阵地前两百步范围内,构成了一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