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王冠-第7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毕竟臣子和臣子是有区别的。

    更何况锦衣卫也是黄昏经营过的,而东厂厂公王振又受过他恩惠。

    所以倒不担心有人呆在屋顶上偷听谈话。

    徐妙锦叹道:“是啊,谁能想到,当年那个为了赚钱,需要到徐府来借葡萄美酒的少年,如今即将成为大明的国公,其影响力甚至超过了徐府多多。”

    很感触。

    不知道为何,徐妙锦想起了当年,想起了有个少年笑眯眯的说自己的未来夫君会踩着七彩祥云来迎娶自己……

    想起了那个少年恬不知耻的跑到徐府来借葡萄酒,然后又恬不知耻的说算锦姐姐你入股,他的小心思谁不知道呢,就是想通过这些事多和自己接触。

    自己还真就上当了,入股是入了,分红没拿多少,反而赔进了一生岁月,还给那少年赠送了一个龙凤胎。

    可心甘情愿啊。

    为了这幸福,为了这爱情,徐妙锦改变了很多,从一个小妾到一群小妾家姬,她都默默的接受,甚至还把亲妹妹给“出卖”了。

    徐妙锦微微笑了。

    眼里有光。

    很温柔,温柔的不止是黄府的月光,还有十几年的守望。

    黄昏看着妻子,看着她眼里的温柔,看着她如此鲜活的陪伴在自己身边,感触万般中,只觉浑身洋溢着幸福的温暖。

    人生得此一妻,夫复何求。

    轻轻搂着妻子的肩膀,“其实我回国,对陛下对我而言,都是一场考验,如果陛下愿意赐封我一个国公,那么说明陛下通过考验了。”

    若是不赐封,那君臣最后一战提前来临。

    但自己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徐妙锦不解,“如果陛下不赐封,接下来是不是咱们黄府就要承受陛下的打击了?”

    黄昏犹豫了下,“不包括你和四妹以及宝庆。”

    不管怎么说,朱棣再狠,也会看在徐皇后的面子,不会让徐妙锦和四妹的后半生凄凉,而宝庆是他最喜欢的妹妹,更不会有事。

    徐妙锦脸色一白,“那绯春她们……”

    黄昏微微点头,“如果陛下真要对付我,而我又输了,那么绯春和权氏姐妹乃至于阿如温查斯,以及王景弘送我那个叫安诺的白人女子,都会和我一个下场,也许更惨。”

    充当营妓……比死还惨。

    又道:“不过娑秋娜因为身份特殊,大概率不会有事,极有可能被陛下派到金帐汗国去,但也就如此了,她在金帐汗国,虽然会有赐封,但也是个傀儡,只能任由金帐汗国的大明高官欺凌。”

    摇头,“我输不起的。”

    家里老小落难是自己不愿意看见的不说,仅仅是自己打造的工业基础,很可能也会因此夭折——一旦自己被朱棣弄垮,那么自己做的所有事情,都会被大明的臣子推翻。

    就算朱棣和朱高炽不会,等朱瞻基登基,那些臣子也会翻旧账。

    而翻旧账的本事……大明臣子天下第一。

    徐妙锦有些慌了,“那可怎么办才好?”

    黄昏微微沉吟,压低声音,“如果到最后还是输了,我就只有造反一条路,当然,在国内依然没有生存空间,那时候就只有远走他乡,可我一个人远走他乡,根本做不出什么成就来,我需要人,需要很多的人,才能达到心中的蓝图,所以这一次,我无论如何都要通过这个考验,尽量不和陛下来一场你死我活的君臣之战,可惜——”

    主动权不在自己手中。

    得看朱棣。

    具体的信号,就看明天的大朝会上,朱棣会不会赐封自己国公。

 第1402章 元朝之大大明不可及乎

    徐妙锦略有担忧,紧紧的将黄昏的胳膊抱在怀里,“那你要不要去给陛下表态,就说不会谋逆啊,或者咱们把蚍蜉义从解散了?”

    黄昏摇头,“现在来不及了。”

    解散蚍蜉义从,更是找死,自己反而少了一张可以在谈判桌上亮出来的牌,其实也就是朱棣这样的明君,你要遇到朱允炆那样的君王,根本没有谈判的机会。

    因为一般君王,是以皇权为绝对核心。

    但朱棣不一样。

    他虽然也要保护朱家皇权,但他也看重大明的未来和利益。

    所以才有谈判的资本。

    而这个资本,其实不是蚍蜉义从,是自己这十多年在大明打磨出来的工业基础,是大明肉眼可见的煌煌未来。

    而自己是保证这个未来更耀眼的钥匙。

    这才是和朱棣谈判的资本。

    蚍蜉义从,是自己建立两极蓝图的牌,不能轻易解散,而且朱棣也不是很在意蚍蜉义从,要不然国内和中南半岛的蚍蜉义从根本建立不起来。

    徐妙锦微微叹了口气。

    这可怎么办是好。

    尽管丈夫说自己和四妹不会有事,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丈夫若是出了什么意外,徐妙锦也不愿意苟活,可一想到豆芽和豆苗要失去爹娘,她就撕心裂肺的痛。

    黄昏沉吟了一阵,“明早我去大朝会的时候,你着人准备点香蜡钱纸,到时候我会请求陛下,让我到娘娘的坟前上一炷香,毕竟我能有今天,当年娘娘的帮助居功至大。”

    第一桶金,就是从徐皇后那里赚到的。

    而且徐皇后还是自己和徐家四妹的红娘,也撮合了自己和锦姐姐,又是大姨子,怎么看,去上柱香都是情意之事。

    徐妙锦嗯嗯点头。

    黄昏又想了想,“是不是姚广孝死的时候,于谦回过一次应天?对了,于彦良现在在哪里,应该去了神机营罢?”

    徐妙锦立即道:“于谦回过,姚广孝的后事就是于谦一力操持的,姚少师的那个义子姚继,基本上就是废人一个,若不是于谦帮忙,姚少师的后事会很难堪……嗯,礼仪方面有陛下把持,但人情方面,全是于谦一手操持的,甚至将姚少师故乡的亲人都请了过来,不至于送葬的时候那么凄凉。”

    如果不是于谦,姚广孝出殡的时候就只有姚继一个义子。

    多难堪……

    又道:“于彦良的话,我不太清楚,不过从锦衣卫出来后,兜兜转转,最后去了沿海,好像是进入了大明海军,担任了一个指挥,仕途不太顺畅,没有许吟和李潋滟那般独掌一方的兵权,这段时间也没回过应天——”

    忽然呆滞了一下,“我想起来了,于谦在办完姚少师的丧事后,没呆几天就回了中南半岛,不过在他离开之前,去拜访了一个人。”

    黄昏心里一跳,“谁?”

    徐妙锦道:“沈熙礼,好像是交谈时代集团在中南半岛那边的事情,还有就是时代集团出西洋的船队,是否可以经由中南半岛诸地顺带帮助中南半岛的海外贸易,这是沈熙礼来询问你要多久才会回国时,无意间透露的,说于谦对中南半岛实在是太上心了,想方设法的让那边的百姓过上好日子,为此甚至愿意给时代集团的商船开放各种优惠政策。”

    黄昏点头,懂了。

    看来要见见沈熙礼,于谦这样的人物去见沈熙礼,绝对不仅仅是因为中南半岛时代集团的生意问题,肯定涉及家国大事。

    而且看这状况,一定和自己有关。

    这很正常。

    于谦也是个人,而自己多次帮助了于彦良,甚至还带兵去过于家埭,于谦在合适的情况下,在不惹怒朱棣的前提下提醒自己几句,也是有情有义。

    话说,于少保的建策,绝不会没有营养。

    想到这笑道:“那行,等过一两日,我去见见沈熙礼,就知道于少保到底有什么话要对我说了。”

    徐妙锦一脸讶然,“少保?于谦是少保了?”

    黄昏尴尬的笑了笑,“说急了,不过以于谦的能力,迟早是要到三公三保的,我甚至认为,大明接下来的数十年,于谦会和刘宁然一起,成为这一个时代的最强重臣,是大明的鼎国之柱。”

    徐妙锦哟了句,“鼎国之柱,不是咱家的大明妖臣么。”

    这不是戏谑。

    是真心话,因为现在整个大明的朝野,尤其是户部和大明皇家银行那边的官员,对黄昏的崇拜最为浓厚——这两个部门才知道,黄昏的种种改革到底给大明带来了什么。

    因为国库和皇家银行里的钱是铁证。

    所以徐妙锦说这句话的时候,满眼都是骄傲、自豪和崇拜。

    黄昏哈哈一乐,很受用。

    将先前复盘的宣纸折叠起来,找了火折子,将之点燃丢入火盆,待它燃烧成了灰烬后,对徐妙锦道:“走罢,夜了,早些休息。”

    说完去拉徐妙锦的手。

    徐妙锦笑了,“你这个当爹的,这个时候还是去看看豆芽和豆苗,之前都在打笑呢,说豆芽和豆苗见你的时间,加起来还没有陛下见你的时间多。”

    黄昏略有尴尬。

    确实,自己陪豆芽和豆苗的时间太少了,不过这个时候,两兄妹应该睡下了,嗯,豆苗也许睡了,豆芽应该还在读书。

    笑道:“过几日我好好陪他们去郊游一下,现在么……我想好好陪陪我的锦姐姐。”

    禄山之爪不着痕迹的落在臀上。

    狠狠一捏。

    嗯,不错。

    养尊处优,保养有道,依然弹手。

    徐妙锦吃痛,从鼻子里嗯了一声,身体有些软,顺势倒在了黄昏怀里,两夫妻依偎着回到卧室,关门,关灯。

    一夜无眠。

    久别胜新婚,黄昏为了今夜,提前戒色了一个月,甚至还进补了一番,而徐妙锦也是三十如狼四十如虎,见丈夫状态不错,也就不体恤他长途跋涉了。

    花开一夜。

    嗯,这是夸张的手法。

    反正就是浪。

    ……

    ……

    同样的夜色里,乾清殿孤家寡人一个的朱棣,看着地球仪上偌大的地图,又看了看铺在旁边的元朝疆域图,忽然冒出一句:元朝之大,大明不可及乎。

    若是大明可及,那哪还有给黄昏打造两极世界的空间?

 第1403章 最难的是教育改革

    极,终极,极致也。

    朱棣理解的两极世界,不是说南北极的两极,这个时候也没有南北极的说法,而是两个强大到极点的王朝国家。

    所谓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

    国家越强大,那么越不容许旁边近邻变得强大,一山不容二虎就是这意思,所以朱棣看着地球仪,没发现欧亚大陆之外,还有适合黄昏去打造一个王朝的地方——地球仪上还没有南北美洲。

    只有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陆部分区域。

    大洋洲、南极洲和南北美洲,都还没发现。

    黄昏现在也没空去干这事。

    所以朱棣今夜才恍然醒悟过来,于是有点矛盾,黄昏哪来的空间在大明之外建立一个照搬中原文明的王朝?

    以前没觉得,是因为朱棣在打金帐汗国之前,没想过复制元朝的辉煌。

    毕竟朱棣的观念被束缚了。

    在他想来,既然是打下来的疆域,肯定要像对中南半岛一样,逐步加强掌控,并形成绝对的控制力,在掠夺该区域的为国内发展的同时,也要为该区域的百姓谋福祉。

    这不矛盾。

    国内为先,满足国内的同时,为外扩疆域提升生活水平,是加强该区域掌控力度的有力措施,也是一个千古君王应该做的事情。

    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