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王冠-第8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准备会车队。

    却见一兵丁迅速过来,“胡侍郎,华藏寺来了个小和尚,说沧海珠禅师请您,以及镇西国公,还有宝庆公主上寺庙一晤。”

    胡濙和黄昏对视一眼,暗暗惊心。

    建文旧臣在这边还是有点能量,这么快就知道大家在这里的消息了,倒也不意外,毕竟建文帝在这边也有十来年了。

    没有渗透官府,已经算克制。

    黄昏笑着对胡濙道:“那就去看看吧。”

    胡濙有点犹豫。

    黄昏拍了拍他肩膀,“有什么好犹豫的,我觉得陛下大概是不想跑了,他今日见你我,很有可能是给追随他的人谋一个后路。”

    心头一跳。

    我擦。

    好事啊。

    老子以后去北美大陆需要大量的人,建文这里有一万多人,朱棣肯定是不想收留这些人的——杀还来不及,怎么可能收。

    自己可以带这些人去北美大陆充当兵力!

    这个计划要得。

 第1422章 贫僧正是朱允炆

    胡濙无奈,再说,不管建文帝怎样,他毕竟是建文帝取中的举子,既然点名道姓的要见,你避而不见,也不太好。

    黄昏回到车队。

    上了正妻那一辆车,车里四个女子。

    正妻徐妙锦和宝庆,平妻徐家四妹和娑秋娜,现在四妹因为怀孕,待遇最高,坐在最舒适的位置上,宝庆看见黄昏上来,撇嘴,“胡濙在这里闹什么。”

    徐妙锦拉了拉她手。

    黄昏摆手示意没关系,道:“胡濙这些年干什么,其实我们都知道,华藏寺大家是上不去了,不过寺中名僧沧海珠禅师精擅佛法,已经知道我们远道而来,派了小和尚下来请咱们。”

    徐妙锦何其聪慧,“只请了官人吧?”

    黄昏向宝庆努努嘴。

    徐妙锦猛然睁大眼睛,她一瞬间就想到了沧海珠禅师的真实身份,问道:“那大官人你要上去么,要不还是别去了。”

    太敏感了。

    这事稍有不慎,就要引火烧身。

    黄昏轻轻拍了拍妻子的手,笑道:“放心,为夫心里有数,妙锦,你带着娑秋娜和四妹,先去其他马车里挤一下,等我和宝庆回来。”

    又对宝庆道:“今后尽量别在四妹面前动脾气,怕她动了胎气。”

    宝庆嘿嘿笑了一声,“这么早,哪来的胎气。”

    黄昏:“……”

    确实发现得很早,四妹这个月没来例假,就立即找郎中探脉了,喜脉,因为考虑到郎中水平问题,所以找了个郎中,都是喜脉,那就稳了。

    黄昏又去将胡濙请上马车,一路无言,来到华藏寺。

    下车。

    今日寺中无香客,倒也不冷清,僧人极多,殿前广场上,几个和尚正在打扫枯叶,胡濙压低声音对黄昏说道:“果然,这些打扫枯叶的和尚,你看他们步履稳重,身上精肉紧绷,显然都是练家子。”

    黄昏乐了,“寺庙里的和尚不是历来有练功的传统么。”

    少林武僧名动天下。

    胡濙送送肩。

    大殿之前,一个老和尚,须眉皆白身披袈裟,应该是华藏寺的住持,束手为礼,“阿弥陀佛,沧海珠大师已经等候三位施主多时,这边请。”

    黄昏和胡濙回礼。

    宝庆无动于衷,她作为家眷,是不需要掺和这些礼节的。

    进殿,穿过几重殿宇,来到最后院。

    是一座简单的院子。

    院子里的石桌畔,侧坐了个中年和尚,一袭合身的僧袍,此刻低头手拈佛珠默默念经,听见脚步声,侧首看了一眼,起身,束手行礼,“三位施主有礼了。”

    黄昏急忙行礼,然后看向胡濙。

    发现胡濙有点犹豫。

    不知道是该跪还是普通还礼,黄昏轻轻咳嗽一声,“你还是可以跪一下的,反正在这里没人知道,毕竟你也当过别人的臣子。”

    胡濙一想也是,索性就跪了。

    中年和尚却笑道:“贫僧已是方外之人,不谙红尘事,胡施主就不要如此行礼了。”

    胡濙起身,如释重负。

    中年和尚看向宝庆,“宝庆,别来无恙乎?”

    黄昏这才发现宝庆的异状。

    从看见中年和尚的那一刻起,宝庆就像呆滞了一样,嘴唇有点哆嗦,呆呆的看着那和尚,眼眸里泪水阴影,此刻中年和尚对她一说话,宝庆就忍不住了,飞奔了过去,一把抱住中年和尚,“允炆,你怎么当和尚了啊!”

    泪如雨下。

    黄昏咳嗽一声,拉了拉胡濙,“要不咱们先回避一下吧。”

    胡濙想了想,“好。”

    可以理解。

    不管朱棣和朱允炆之间的关系如何,都不影响宝庆公主和朱允炆的关系,说起来,咱们的宝庆公主才是真正的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杨贵妃什么的根本没法比。

    宝庆出生之后,太祖对她的喜爱,超越了所有公主,当年太祖驾崩之前,妃嫔是要殉葬的,然而太祖看宝庆年幼,竟然开恩让宝庆的亲娘不殉葬。

    其他人可没这个待遇。

    这是何等的宠溺。

    而朱允炆登基之后,对这个小姨也是极尽宠溺,完完全是把宝庆当做妹妹当宠爱的,何况当时宝庆还小,所以那时候的宝庆在后宫里,也是横着走的主。

    朱允炆的皇后妃嫔都不敢惹她生气。

    如果朱允炆的后妃真的和宝庆有了矛盾,朱允炆也是训斥后妃安抚宝庆,绝对不会反过来。

    更别说臣子了。

    后来朱棣登基,这更加是个宠妹狂魔,从她出嫁朱棣回宫后偷偷流泪就知道,咱们的永乐陛下对这个妹妹有多宠溺。

    徐皇后也一样。

    所以徐皇后才会各种撮合,把宝庆公主嫁给了黄昏——不得不说,徐皇后有点一根筋,觉得黄昏这人不错,竟然把三个妹妹都嫁给了他。

    毫不夸张的说,宝庆是古往今来最幸福的公主,没有之一。

    可以说,宝庆就是女频文的最佳女主角。

    院门外,胡濙、黄昏,还有华藏寺的住持,三个人站在一起,听着院子里传来的宝庆哭得稀里哗啦的声音,又听见朱允炆不知所措的安抚声,黄昏和胡濙无言可笑。

    住持么,只得不断的念阿弥陀佛。

    也怪不得朱允炆。

    哪怕礼佛多年,可面对的是曾经最宠爱的小姨,早想想当年和现在的物是人非,他露出俗世情感来哄泪流满面的宝庆,恰好是他骨子里的人性。

    院子里的沧海珠大师,这一刻不再是僧人。

    许久,院子里才安静下来。

    响起了沧海珠大师的声音,“镇西国公,胡侍郎,请进罢。”

    两人进去。

    发现宝庆乖乖的坐在沧海珠大师身边,一双小手紧紧的拽着僧衣角,好像一松手,这个侄儿就会跑了一样。

    黄昏无奈,笑道:“大师见笑了,拙荆任性惯了。”

    沧海珠笑了笑,没说话。

    倒是上下打量了一番黄昏,眼里浮起一丝满意,说了句还好,这件事他做的还是让人放心,不算委屈了公主。

    黄昏耸耸肩,你婶儿徐皇后的眼光,你还相信不过么。

    落座。

    沧海珠右手束手在胸前,轻念了一声佛号,道:“黄施主,素闻你大明妖臣的名声,幸我大明有你,在此,贫僧替我大明亿万百姓,说一声辛苦。”

    黄昏还没来得及客套,沧海珠又道:“如两位所想,贫僧正是朱允炆。”

 第1423章 死局

    黄昏的感触其实没什么,因为活的朱棣都见过,何况一个朱允炆,黄昏现在只关心他能不能忽悠朱允炆,把追随他的人带到北美大陆去。

    胡濙就不一样了。

    从永乐五年到永乐十八年,整个十三年,他生命中十三年的岁月都在找这个人。

    如今终于找到了。

    如释重负。

    在这一刻,胡濙只觉得一身轻松,他甚至想仰天大笑,然后胡濙就真的笑了,不过比较收敛,只是微微笑了笑。

    沧海珠道:“胡侍郎,贫僧可以跟随你回到应天去。”

    胡濙愣住。

    黄昏心中越发愉快,看样子朱允炆为了救追随他的人,愿意付出任何代价了——这根本不是一个帝王该有的心态。

    而是佛家的“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很好。

    这样自己就能慢慢忽悠他,把追随他的一万多人给笼络起来,到时候自己去北美大陆了,这一万多人怎么着也是一股生力军。

    何况这一万多人还有家眷。

    到时候就是几万人。

    想来朱老板也很喜欢这个解决方案。

    不用背负杀戮暴君的罪名,又完美解决了朱允炆的事情,现在的难题在于自己要从什么地方切入,来说服朱允炆。

    胡濙沉默了一阵,“陛下想知道您在哪里,但不见得想见您。”

    这是实情。

    陛下想知道朱允炆是否还活着,是否还会对他的帝位构成威胁,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找到朱允炆后,悄悄将他杀了。

    而历史上的朱棣很大概率也是这么做的。

    但朱棣也留了一点仁慈。

    朱允炆终究是当过帝王的人,而且也是他的侄儿,而在宁德发现的奇特塔墓,有龙首石雕,意味着朱棣还是认可朱允炆的帝王待遇。

    只不过后世宁德发现的那个塔墓到底是不是朱允炆的,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但不管朱允炆怎么死的,朱棣是肯定不想见他。

    朱允炆要是到了应天,消息传出去了,你让朱棣如何给全国交代——还皇位是不可能还的,永远也不可能,更不能当太上皇供养起来。

    所以朱允炆最好的下场,就是悄无声息的死在某个角落里。

    这也是朱棣秘密寻找朱允炆的原因。

    朱允炆显然也知道这个原因,沉默了一阵,“胡侍郎,那如此可行?贫僧愿意圆寂,但求陛下放过宁德这边的前朝旧臣势力。”

    胡濙一脸为难,“这不是小臣能做主的事情。”

    黄昏适时插了一句嘴:“建文陛下,微臣觉得你有点想多了,就算你驾崩——嗯,圆寂了,你觉得陛下会放过这些追随你的人吗,万一他们以后再拥戴你的后人反叛大明呢,而目前大明的盛世,想必你也看在眼里,你觉得到时候是谁受苦?”

    按说,兴亡皆是百姓苦。

    不过现在的大明不一样,随着黄昏的各种改革,现在大明百姓的生活水平,超越了历朝历代,百姓的日子已经奔在温饱线上了。

    朱允炆沉默了。

    这是个死结,他一旦被朱棣发现,他会死,他的追随者也会死。

    这些个道理他一直就知道。

    而这一次和上一次不一样,上一次是黄昏一个人到林墩找到的他,所以他可以继续逃离,但这一次是胡濙找到的。

    整个宁德及其周边的兵力,都能被胡濙调动。

    这是胡濙的特权。

    想必胡濙身上必然有一封朱棣早就写好的圣旨,一旦发现建文帝的踪迹,胡濙就可能调动周边所有卫所的兵力。

    事实上也是如此,胡濙已经将宁德辖境内的兵力全部调动过来了。

    朱允炆沉默了一阵,叹道:“贫僧死不足惜,可那些忠义之人,加上他们的家眷,足足数万人,如果真是因此而全部丧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