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王冠-第8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当然不是朱棣想出来的。

    是这几日他找奴儿干这边的本地人征集的意见。

    有官道解决粮草问题,再解决了严寒的问题,那么大明雄师就不需要再根据季节出兵退兵了——没那么多时间来耽搁。

    以前黄昏很急,朱棣不急,尤其打下漠北之后,朱棣觉得自己的文治武功哪怕到了九泉之下,也敢和老爹平起平坐。

    但是现在朱棣有点急了。

    因为按照黄昏的说法,要想彻底为太子太孙及后人解决后顾之忧,那么女真必须打,而打了女真朝鲜才会请归,然后才有精力去打日本。

    但朱棣马上六十。

    他怕自己像徐皇后一样,说驾崩就驾崩了。

 第1436章 火车试车

    应天工部。

    尚书宋礼正在公事房里处理事务,主要是今年夏天的水利方面的地方事务,宋礼要意义审核之后,交由太子批复,然后发回地方,驳了的不用管,批了的就和户部交洽,让户部出钱兴修地方水利。

    这几年天气逐年寒冷,降雨量也不正常,要么不下雨,要么集中到一段时间下雨,旱涝灾相对而言,有小幅度的增长。

    也万幸户部有钱,要不然早就有百姓起来造反了。

    宋礼正在刚看蜀中那边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维护修缮章折,这个事情比较重要,都江堰几乎关系大半个蜀中,不容半点闪失。

    不过宋礼暗暗有点疑惑,他担任工部尚书多年,印象中就他任上,都江堰已经维护修缮了数次,总有种当地官员巧立名目向国家要钱的意思。

    暗想着是不是工部应该派个人去都江堰看看具体情况。

    如果有问题有隐患,那就一次性解决。

    如果没问题

    那就让都察院的人,或则责令当地三司互查然后再由太子殿下派人处置,总不能让某些官员逮着一个地方薅羊毛把荷包给填满了。

    正思索间,工部左侍郎李庆走了进来,神采飞扬。

    李庆,建二年的进士,历任翰林、户部主事、户部侍郎、行部侍郎,还权兼过大明皇家银行副行长一职,今年陛下去御驾亲征,将工部左侍郎周彩调到行部担任尚书,负责南北接应事宜,李庆便从户部那边过来补缺。

    实际上以李庆的资历和能力,完全可以当尚书了。

    可惜,现在没空缺。

    笑着看向李庆,“德孚啊,看你平日里稳重得不行,怎么今日这神采飞扬的样子,像个新郎官急着去洞房一般?”

    李庆,字德孚。

    读书人嘛,一般比较内敛。

    不过宋礼和李庆关系比较可以,两人几乎是无话不谈的朋友,两个闷骚读书人之间,言辞也就放浪形骸了些。

    李庆笑眯眯的,“我是来给宋大尚书报告好消息的。”

    以前六部之中,工部地位最低,但这些年大明发展工农商,工部的地位也水涨船高,尤其是工部和时代集团联合起来组建了几个司,更是新宠。

    比如交通司。

    交通司就是工部和时代集团那边的时代交通公司联合起来,生产、研发自行车的部门,这一两年随着自行车在全国范围内的爆款,工部因此赚了一大笔钱。

    宋礼哈哈一乐,“能有什么好消息。”

    李庆故意卖了个关子,坐下,端起茶杯慢慢抿了一口,好整以暇的道:“看这架势,陛下那边恐怕短时间内难以彻底剿灭女真了,户部那边的后勤压力很大啊。”

    宋礼叹了口气,“是啊,虽然现在的官道宽大且坚硬,但从南方运到奴儿干区域去,官道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户部的钱粮是充足的,但运送起来,也不是个小事,我看夏尚书最近都愁眉不展。”

    又道:“不过有太子殿下运筹帷幄,基本上没有问题。”

    太子的能力毋庸置疑。

    李庆呵呵了一声,“入冬之后怎么办?万一陛下御驾亲征要打到来年,户部那边就要在入冬之前,把真正冬春两季的粮草和辎重全部运送到奴儿干区域,这个任务,怕是有点艰巨。”

    甚至说很难。

    差不多近十万大军将近一年的粮草,要在短短几个月内全部运到奴儿干区域,本来就是很困难的事情,还要加上大量的火器、弹药,以及源源不断往奴儿干区域运送的火炮和弹药。

    宋礼咳嗽一声,“这不是咱们工部该担心的事情。”

    李庆摇头,“国家大事,休戚相关,下官倒是觉得,其实户部那边可以利用海运,只是遗憾,现在海运船只要么卖给了民间商行,要么被征用去给沿海卫所打击倭寇了,户部那边的海贸部倒是有十来艘,然而也无法抽调出来。”

    只能靠陆运了。

    朱棣在御驾亲征出发之前就说过,军事行动尽量不影响商贸。

    所以除非陛下下旨意,户部那边不敢动用海贸部的大船来运输物资这是朱棣的底气,觉得有神机火器,他只需要短暂的时间就能打下女真。

    哪里知道会陷入现在这个僵局。

    这是谁都没料到的。

    谁曾想到,女真竟然比漠北还要难打。

    宋礼终于按捺不住了,“德孚,你莫在这里给我绕圈子,刚才不还说是有好消息么,你倒是说什么好消息,你要是没有好消息,就准备去一趟蜀中罢,蜀中官员又在上章折,请钱修缮都江堰。”

    李庆愣了下,“都江堰?我记得十四年才大修过,怎么现在又要修了,这才三四年的时间,就又出现隐患了么,用豆腐渣去修的?”

    宋礼叹道:“可不是,所以我觉得这事里面有猫腻,因为十四年拨钱都江堰修缮,将近五十万两白银,都快达到新修一个都江堰的水平了,而当初负责修缮的官员,刚调到渝州去了,现在请求修都江堰的,是新上任的官员,嗯,我估摸着十四年的修缮根本就是雷声大雨点小,隐患犹在,所以新赴任的那位才不管前任的利益,直接上章折请求修缮。”

    虽然现在物价上涨,五十万两只相当于永乐初年的三十万两,但都江堰历来没出什么问题,才修缮了四年就又要修,那么当初的修缮到底什么水平?

    可想而知。

    既然是敷衍的修缮了一下,五十万两白银用得完?

    钱到哪里去了?

    这是个问题。

    李庆脑壳疼起来,“蜀中就不去了,这事直接转递都察院,让他们去查一下就行了,我今天来是有重要事情,交通司那边传来了好消息,说借鉴了军器院那边泰山号的生产工艺,交通司那边彻底解决了火车的一些技术难关,打算三日后试车!”

    宋礼唰的一下站了起来,“那镇西公命名的使用蒸汽机作为动力的火车,真的已经攻克了技术难关,三日后就可以试车了?!”

    这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一旦火车上路,那么陛下在奴儿干那边的后勤问题,瞬间就得到了保障。

 第1437章 守成有仁宗大明之幸

    李庆点头,“下官方才来时,遇到交通司令、右侍郎张本,他也是刚得知消息,现在去交通司那边确定消息了,说确定之后再来汇报于你。”

    宋礼瞬间坐不住了,起身,“走走走,一起去一起去。”

    李庆:“……”

    咱们好歹也是国家最上层建筑数得上数的人物,怎么这么沉不住气,不过别说宋礼,要不是想着来给宋礼说一声,李庆也跑了。

    火车?

    浑身冒火的自行车?

    还是什么车?

    蒸汽机到底又是什么模样?

    李庆才调到工部,之前因为种种原因,也没见过泰山号,倒是去过九迭河发电站,可九迭河发电站那边也没有蒸汽机。

    所以对这个新生代事物,别说李庆这样的人物了,哪怕是六部尚书也一样好奇。

    一位尚书,一位侍郎,也迅速出了位于皇城外城的工部衙门,迅速去往城外交通司的工厂,嗯,两位大人物,肯定是坐自家的三轮车了。

    现在应天不止是不夜之城,大明有钱之后,应天城内内外都是水泥道,甚至坊子里的小路,也全部修成了水泥路。

    要不然自行车在应天城也不会供不应求。

    应天城通往城外的各种工厂,包括到时代化工、九迭河发电站和内燃机研发所,都全部是宽大的水泥路,对向单车道那种。

    有钱,有人,修路也就简单。

    乾清殿。

    朱高炽疲倦的从一堆章折中抬起头,伸了个懒腰,一旁的东宫内侍赶紧上前,“殿下,要走动一下么,您也忙了一下午了。”

    朱高炽点头,“走动一下罢。”

    事情多。

    但好在由内阁那边先过虑一遍,一般鸡毛蒜皮的事情,朱高炽只需要批复就可以,而不用耗费精力去思考。

    比如某某县关于秋后处斩人员的名单,朱高炽根本没精力也没时间去细看,只能随便在上面勾选,这就给了那些死刑犯操作的空间。

    当然,历来都是这么操作的,所以古代死刑犯如果手段关系能够直达皇宫,买通天子身边的内侍,是可以在牢里活个一二十年的。

    不过只要事关水利等民生事情,朱高炽就不敢马虎。

    老二又封王了。

    朱高炽深恐自己一个不小心,出点大纰漏的话,父皇要是心生不满,又要起波澜,而也因为如此,朱高炽几乎将大半的精力都放在了支援奴儿干那边的战事的相关事宜上。

    好在有钱。

    所以各项物资都能源源不断的送往奴儿干区域。

    在乾清殿来回走了不到半柱香,朱高炽已经满身大汗,但他又必须得坚持,御医说了,自己现在实在是太胖,要想身体健康状况有所好转,就得多活动。

    所以朱高炽也苦。

    天天就这么坐在乾清殿里,去哪里活动?

    他忽然就明白父皇为什么要御驾亲征了——亦失哈打不下女真是一个原因,真正的原因恐怕还是父皇抬头被憋在乾清殿也受不了了,所以御驾亲征跑到奴儿干去海阔天空。

    不过……朱高炽还是觉得监国很爽。

    殿外内侍忽然跑进来,“殿下,工部上书宋礼,工部左侍郎李庆,说有要是求见。”

    朱高炽嗯一声,在内侍的搀扶下到椅子上坐下,才对那位内侍道:“请两位进来罢。”

    毕竟不是天子。

    而且以后还要仰仗大臣帮助,所以朱高炽一直礼贤下士,毕竟尚书侍郎都是朝中举足轻重的人物,能拉拢自然最好。

    片刻后李庆和宋礼进来行礼。

    朱高炽免礼后笑道:“这个时间了,两位来乾清殿,是工部那边出了什么事么。”

    已经酉时。

    也就是说,一般的天子,这个时候早就下班了。

    其实正儿八经的工作制度,天子在下午就不上班,主要是个人娱乐时间,只不过朱高炽建国不敢怠慢,所以下午也照常上班。

    嗯,宋朝就有上下班的说法了。

    宋礼立即道:“这里有封折子,本来是想明日先递内阁,再请太子殿下决断的,不过正好有事要汇报,所以就一并带来了。”

    说完将折子递给朱高炽的内侍。

    朱高炽接过翻开后仔细看了一眼,眉头渐渐皱了起来,“没记错的话,永乐十四年,都江堰当地官府请了款,户部拨了五十万两白银过去大修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