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王冠-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昏恍然惊醒,干笑了两声,说不好意思,想到其他事情去了。

    他在想搞工业的事情。

    已经入夜,天色昏暗,黄昏不自觉的想起了电灯。

    要发电。

    要出海,只靠大明的无敌舰队,似乎差了点意思,得有蒸汽轮船。

    明朝中晚期资本主义已经萌芽,随着自己穿越而来,资本主义萌芽会更早,如果这时候自己研发出蒸汽机那就代表着工业革命的兴起。

    蒸汽机有点难,好在知道大方向。

    任重道远。

    收回心思,对于彦良说道:“有件事我不知道你愿不愿意,我就说说,你要是不愿意就算了,毕竟这件事你的身份有点敏感,而且刚长途跋涉来到应天。”

    于彦良叹了口气,“我去。”

    黄昏:“”

    我都还没说。

    于彦良苦笑道:“你不就是让我去追上杜金明,通知南镇抚司镇抚使赛哈智,让他顺便去福建兴化府把姚楚山秘密捉回来么?”

    又道:“杜金明上午离开的应天,我最多三五日就能追上。”

    黄昏点头,“那行,明日你一早出门。”

    于彦良起身,走了几步,忽然回头问道:“如果我去告诉纪纲,你和明教有关系,你说他会不会将你捉入诏狱?”

    黄昏笑眯眯的,一句话彻底让于彦良放下心来,“你以为陛下让我去福建干什么?”

    言下之意,这是陛下的意思。

    于彦良长叹一口气。

    得了,认命吧,黄昏这样的人,有天子宠信,只要他自己不作死,不触及天子逆鳞,纪纲也扳不倒他,这人注定将耀于朝堂。

    黄昏陷入深思,于彦良刚才那句话并不是在威胁他,而是在提醒。

    这件事确实是个隐患。

    可以先下手为强,将那一日的事情隐晦的告诉朱棣。

    因为接下来,步步杀机。

    已经用了元年年中了,本该在永乐元年二月份开始的立储,因为自己穿越引起的蝴蝶效应,靖难余晖没玩没了,如今随着自己从福建归来,建帝的再次消失,大概不会再有什么事,接下来,很可能是淇国公丘福引发的立储一事!

    黄昏归来后,应天城表面上歌舞升平宁静如昔,实际上暗涛汹涌。

    大内坤宁宫。

    徐皇后和朱棣两人坐在树下,旁边的檀香袅娜,驱赶蚊虫,又有宫女扇着蒲扇,微风习习,喝着冰镇的果汁,很是惬意。

    所以不是说封建时代的条件落后,只要有权有钱,还是很享受的。

    两人聊着家常。

    内宫里妃嫔之间的事,徐皇后说,朱棣听,间或指示几句,不知不觉又说到几个儿子,徐皇后就说,今儿个闲极无聊,我想着老大在北平嗯,顺天府那边,大儿媳妇在家也是没事,于是把她喊进宫来说了会儿话,她倒是聪慧,把瞻基带来了,那小子也是个讨人欢喜,别看黑黢黢的,嘴可甜了,就是喜欢舞刀弄剑,老是去抢侍卫的刀。

    朱棣哈哈大乐,“这孩子和他爹这个书呆子不一样,像我。”

    这话

    若是换个场合,其他人听到,会以为是一场宫闱乱伦,但徐皇后知道,夫君这是真心喜欢朱瞻基那孩子,一看就是会有英雄气的大男子汉。

    笑道:“那也没老二勇武罢。”

    朱棣不说话了。

    徐皇后也不害怕,继续道:“别怨我碎嘴,也别怪我说政事,最近宫里传得很厉害,都在说朝野之间的事,说有臣子在议论立储的事情了,说陛下登基也快一年了,怎么还没立储,无以安定臣心。我也不是站在老二那边的,只是觉得这件事还是早点立了的好,免得几兄弟彼此猜疑,伤了亲情。”

    朱棣叹气,“难啊。”

    内心深处而言,他其实是喜欢朱高煦的,但历来立储都的立嫡立长,况且大儿子虽然胖,靖难之中貌似没有老二的功劳大,可若没有大儿子守住北平,自己拿什么靖难?

    大儿子泼水为冰坚固城防那一手,真心漂亮!

    可惜就是太臃肿。

    形象上有损天威啊。

    但朱棣担心的不仅仅是大儿子的身体和形象问题,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对自己妻子也没什么隐瞒的,轻声说道:“老大这人呢,从小就身体不好,一直臃肿不堪,名医请了不少,药草喝了几大缸,依然如故,倒也还好,读书有点能耐,在靖难之时,竟然守住了李景隆大军的围攻,让我在战败之时有家可归,嗯,这事你也知道,李景隆五十万大军就算有夸张,那也是远胜北平城内的万人,老大竟然守住了,这着实是靖难第一大功,且后来朱允炆写信让他投降,离间我们父子,老大的处置也很合我的心意。”

    徐皇后想起了那段暗无天日的岁月,犹心有戚戚。

    说:“是啊,当时我都绝望了。”

    一万多人守五十多万的人进攻,就算这一万人全部是吕布,也守不住的。

    朱棣又道:“老二吧,确实勇武,如果没有老二,靖难之时我早就败了,按说,让他来当大明未来的天子,也是可行的。”

    徐皇后不解,“怎么,老大老二都有问题?”

 第一百五十章 异军崛起的朱高燧

    朱棣沉默许久,看着漆黑远空,听着不知道什么角落里传来的蛐蛐声,忽然问了妻子一个问题,“妙心,你去过远方吗?”

    徐皇后乐了,“一生相夫教子,我能去何处呢。”

    又问道:“哪里算远?”

    朱棣笑了笑,目光深沉,“草原不算远,居胥山不算远,西域那一片广袤天地不算远,交趾国不算远,高丽也不算远,东瀛亦不算远,暹罗、古里、满刺加更不算远,成吉思汗铁骑踏过的土地,皆在我大明目光所及之处,所谓远方啊,大明的目光所不及之处,便是远方。”

    那是我的远方。

    这一刻的朱棣,光彩熠熠,雄心万丈。

    徐皇后懂了。

    眼里只有荡漾的爱慕。

    朱棣继续道:“我还年轻,我要做很多事,我要让大明的旌旗四海飘扬,我活着,大明则天下安康,可妙心啊,我也会死”

    徐皇后急忙一把捂住朱棣的嘴,敲了敲身边的木头,“呸呸呸!”

    又道:“快吐口水。”

    朱棣乐了,将妻子的手拉到腿上,轻轻摩挲着,说,“你是一国之母,别信那些神神鬼鬼的事,早些时候黄昏在我这里说得天花乱坠,你真以为我信他了?没有的事,朕当时只是觉得他够胆识,鉴于姚广孝的前车之鉴,所以想看看到底有什么能耐,哪知后面才发现他异于常人的才能,所以逐渐重用他,要不是如此,我当初直接一把火将他烧了。”

    徐皇后捂嘴浅笑,“还好你没一把火烧了,我看这黄昏啊,还真有些让人期待,不知道他今后还会做出什么让人惊艳的事来。”

    朱棣叹道:“这事现在看来,还真有些传奇,遮莫不是又一个道衍这样的奇人!”

    徐皇后挑眉,“可不要再有道衍了。”

    夫君你傻了么。

    你多次提点道衍,问他要什么,他可什么都不要,什么功名、富贵、权势、美女都不入这老和尚的眼,他就是喜欢造反。

    你说黄昏是又一个道衍,造谁的反?

    朱棣也笑了,于是话题越跑越偏,说,“这一两个月来,黄昏组建的那个商号,在沈熙礼的操持下,竟然依靠香皂,盈利万两有余,端的是暴利,在派他去福建之前,他曾说过,奉旨经商后,若是赚钱,所得盈利拿出五成用来支持解缙、道衍编修的全书,过几日我得召他来问问。”

    徐皇后乐不可支,“我可不信,五成的利润呐,按照你说的,那么这一两月,他就该拿出几千两白银来,他舍得么?”

    朱棣沉吟半晌,“估计舍不得,但那可不行,他要是敢不给,我治他个欺君之罪!”

    又道:“他钦差福建后,商行那边可有贡上那什么沐浴露和润肤水?”

    说到这个话题,徐皇后顿时眉飞色舞。

    真心的赞誉不绝。

    又拉起朱棣的手去摸他的脸颊,说你看,就算是夏日炎炎,只要不是流汗过多,皮肤依然晶莹水嫩,滑腻得很,这都是润肤水的效果。

    又说夜间沐浴,用过沐浴露后,肌肤之光华,比拟羊脂白玉膏。

    朱棣摸着徐皇后的脸颊,大感受用。

    确实光滑。

    自从用了黄昏弄出来的香皂、沐浴露和润肤水后,妻子的肌肤是肉眼可见的变得美好起来,竟然有了年轻时候吹弹可破的风采了。

    心中有些骚动。

    暗想着今夜就留宿坤宁宫了。

    又说了些许闲话,朱棣回到了正题,说近来朝野确实在非议立储之事,这也确实是个事,不像某些事可以徐徐图之,毕竟如今靖难余晖已黯去,而太子又是国本之未来。

    朱棣口中的某些可以徐徐图之的事,是削藩。

    徐皇后道:“你觉得老大和老二各有优缺点,让你都犹豫不决了?”

    朱棣点头,“一一武,确实难以抉择。”

    道:“待彻底肃清朝堂,君臣一心之后,我会以辉煌国力打造出百万雄师,长城以北历来都是边境不宁的祸根,所以届时我会亲率大军,将蒙元余孽彻底打服,为大明打一个百年安宁来,如此子孙后人便可安享盛世,这样的话,大明需要一个守成的君王,老大比较适合。”

    徐皇后点头,这有目共睹。

    老大如今在顺天府,在金忠等人的辅助下,一切事物打理德井井有条,确实是治政守江山的最佳人选治政,当然需要治皇帝。

    朱棣又道:“然而长城外的夷狄,最是狡猾,最擅骑战,草原又广袤,我只是担心万一征讨不力,未竞壮志,待我驾崩之后,大明若是守成君王,压不住那些狼子野心的夷狄,只怕又是一个蒙元入侵山河陆沉的破烂局面,所以从这方面看,老二又很合适。”

    徐皇后依然点头,倒是没注意到朱棣说了“驾崩”这个不吉祥的字眼。

    朱棣叹道:“可这也有个问题,老二冲劲十足,开拓大业不成问题,怕就怕到时候好武过甚,咱们大明穷兵黩武,别没打服夷狄外族,反倒咱们自家跨了,须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可不管你什么开疆拓土,他们只想活着好一点。”

    继续道:“且立老二这事吧,不符合立嫡立长的先制。”

    徐皇后也愁,“那可怎么办。”

    忽然想起一事,“老三呢?”

    朱棣眼睛一亮,“别说,老三最近真不错,数次议事都有真知灼见,看他言辞,对守成的治,对开疆拓土的武功,似乎都有所长进,已经不是以往那个跟在老二身后的跟屁虫了,倒是让人眼前一亮,若是他能持续长进,倒真是可以立为储君。”

    徐皇后笑了,“那是好事啊,说明这三孩子都能为你分忧。”

    朱棣没好气的道:“屁的好事,愁死俺了。”

    三个儿子都优秀。

    老子怎么选择?

    还不如三个儿子两个废,剩下一个出类拔萃,比老子更厉害那才叫好事,顺顺当当立为储君,帮着兼国理政,老子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带着大明雄师打出山海关去。

    让草原那群人知道,论骑兵?

    我朱棣不输你们!

    立储一事,让朱棣愁眉苦眼,索性冒了句日后再说,拉着徐皇后去睡觉了。

    又是一个一树梨花压海棠的夏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