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七零年代女厂长-第2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误大家收割水稻了,你说是吧?”

    胡秘书想了想现在的运力,还有收购得称重结账这些事,确实不是几天就能完成的。

    “你说得也有道理,可这批玉米怎么处理就成了麻烦。真没想到,我有一天也会愁粮食太多了。”胡秘书自嘲地说。

    余思雅笑道:“胡秘书我有个想法,将这批玉米按照奖励的标准发下去,发到社员们的手中由他们保管。等秋冬季,农闲的时候,我们养殖场的车子开到各大队,逐个大队收购。同时各家各户自留地里多余的玉米也可以一并收购了,价格一样,如果大家不放心,我们饲料厂可以现在就支付一半的定金。你看怎么样?”

    这样一来,能够大大地缓解饲料厂的库存和储藏压力。而且社员也得了实惠,今年水稻丰收,大家分得多了,玉米的消耗自然就要少一些,那自留地里种的玉米自己吃不完就只能卖了。卖给饲料厂还能多得个几块钱,谁不乐意?而且是饲料厂上门收购,也不用他们辛辛苦苦挑去粮站了。

    而且饲料厂还先付了一半的定金,大家也不用担心饲料厂赖账反悔。这个事对社员来说,没半点风险,傻子才不答应呢!

    想明白了其中的好处和可操作性,胡秘书兴奋地说:“余厂长你可真有主意,我这就去跟梅书记汇报,他要没意见,今天就把这消息通知下去。”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05…05 18:01:00~2021…05…06 17:52:3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谁能带我去看海、没人能夺走肖战的远方、简简暖暖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51646061 48瓶;譩·光年 30瓶;有枝枝w、靳亓桁、雲治 20瓶;琳、碧海蓝天白婚纱、Jenny 10瓶;云宋宋 9瓶;你看我看不看 7瓶;白加黑 6瓶;24653038 5瓶;知予 3瓶;遥遥xyc、陌上花、sy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102、102

    急着秋收; 县里的速度非常快,当天就将这个政策传达到了各公社,并让各公社算出能卖的玉米数量; 会计到县里来登记相应的数量; 领定金。

    因为定金是从清河鸭养殖场出,养殖场少不了要出面。全县多出来的玉米,涉及资金金额比较大; 来的估计都是领导,余思雅担心杨会计一个人撑不住场子,索性一道去了。

    梅书记也很关心这个事; 怕出问题; 派了两名信得过的同志过来帮忙登记作证,而且为了避免以后出现纠纷,没法对证; 所有登记数据都做了两份; 一份给清河鸭养殖场作为以后收粮的凭证; 一份留在县里存档。核对无误后; 双方都按了手印。

    三方合作,花了大半天的时间,将六十多个公社要卖的玉米全部统计完全,并将定金发放给了各公社。

    真是花钱如流水; 仅此一项; 余思雅在省城贷的十几万都快花光了。

    不过想到接下来一年都差不了多少粮食,饲料厂会带来丰厚的回报,余思雅觉得花这点钱又不算什么了。

    忙完之后,胡秘书亲自过来找她。

    “余厂长,辛苦了; 你还没吃午饭吧,梅书记刚才开个会拖到现在,正好也没吃饭,让食堂多做了一道菜,你也去吧。”

    梅书记这会儿还想着她,余思雅当然不能推辞,微笑道:“好,辛苦胡秘书跑这一趟。”

    将登记册交给杨会计保管后,余思雅就起身去了食堂。

    这个点大部分人都吃过饭了,食堂里只有两张桌子还有人,梅书记单独坐在一张桌旁,手里拿着报纸在看。

    余思雅走近瞄了一眼,最近C省没什么大事,报纸上报道得最多的就是粮食丰收的新闻,毕竟嘛,粮食是国泰民安的根本,吃不饱饭,其他一切都是白搭。

    听到脚步声,梅书记抬头,露出一张瘦了一圈,皮肤也黑了一个维度的脸,笑着指了指对面的凳子:“余厂长来了,坐。小胡去让师傅加菜了,余厂长今天辛苦了,又让你特意跑一趟。”

    余思雅依言坐下,笑着说:“梅书记客气了,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最辛苦的是梅书记你。这段时间频繁下乡,梅书记都瘦了。”

    梅书记将报纸折了起来,放在一边,摆手说:“我不辛苦,最辛苦的是咱们的老乡啊。辛辛苦苦一年也就将将能够填饱肚子,真是不种地,不知道农民的艰辛。”

    这段时间经常往乡下跑,梅书记也体会到了农民的辛苦和不易,面朝黄土背朝天,大中午丢下碗就要下地,其中的辛苦,没种过地人完全体会不到。

    余思雅含笑点头:“是啊,不过现在越来越好了,我相信明年还会更好。”

    梅书记隔空指着余思雅:“你这小同志就是会说话。”

    余思雅只是笑。

    梅书记也不在意,其实他也是这么想的,因为今年的丰收让他看到了农村的巨大潜力,如果年年都能达到这个水平,农民挨饿将会成为历史。

    “余厂长,咱们县的玉米产量目前已经统计出来了,比之去年增长了135,翻了一倍还多,这可真是出乎咱们当初的预料,我当时还想着能增加个百分之三五十就已经是个意外了,谁知道结果这么好。对了,你看最近的报纸了吗?”

    余思雅摇头:“最近忙糊涂了,还没来得及看。怎么,最近报纸上有什么新的消息吗?”

    梅书记将一旁的报纸递给她:“你看看。”

    余思雅打开省报,从头版开始看,一目十行地扫过,大致浏览了一下。头版是省里领导讲话,要务必保障秋收,号召大家尽快抢收,完成今年的任务,接着是一些地市级举行抢收的誓师大会之类的,还有个别地方说今年的产量增加了多少。

    几乎一半的版面都在讲秋收,就连第二届大学生即将入学这个消息也只得了个小豆腐块的版面。

    “省里领导很重视秋收啊。”余思雅看完后说道。党媒是政府的喉舌,很多时候代表着政府的态度,这样大篇幅的报道秋收,可见省里对秋收的重视。没办法,这差不多一个月的收获,关系着几千万人接下来一年的口粮,怨不得大家如此重视。

    梅书记低头喝了一口水,笑着说:“是啊,我看过最近这几天的报纸,也听了广播电视新闻,很多地方的秋收成绩,跟咱们县比起来,差距不小,但都已经很振奋人心了。余厂长,你觉得咱们这个成绩能上报吗?”

    余思雅到这会儿才算是明白了梅书记的意图。

    她笑着说:“当然能,咱们这项改革创新的举措,可是大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如果能在全省推广开来,明年的粮食产量岂不是能翻倍。这样大家都不用担心饿肚子了。”

    余思雅是真这么想。小岗村要明年才开始偷偷摸摸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明年秋天才能看到成效,正式在全国推广是在82年以后去了,晚一年就得少收多少粮食,农民又要多饿肚子一年。

    他们省先这么搞集体小队奖励制,不冒进,又能提高农民的积极性,等小岗村彻底解放农村劳动力,粮食产量跨越式增长,让上面的领导看到改变农村生产关系的好处,中央肯定包产到户这一大胆举措,下发文件,他们就能顺利地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转变。中间这几年过度,能多收粮食,也能让大家逐渐意识到更公平的分配方式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总归不是坏事。

    梅书记很满意余思雅这个答案:“跟余厂长你说话就是痛快。你这话让我吃了颗定心丸啊。”

    余思雅笑着说:“梅书记,我跟省报、省台的记者同志们倒是认识,可以请他们过来。不过我建议,咱们县的成绩还是先报到市里面,不然市领导先从报纸上知道咱们的成绩,多不合适。”

    领导也会觉得没面子啊,尤其是省里问起,市里一问三不知,像什么话,这不是给市领导没面子吗?

    梅书记作为老干部显然也明白其中的弯弯道道:“这是自然,就是水稻还没收割完成,没法统计数量。咱们县的水稻收得相对比较晚一点,等收完了,统计出数据,得一个月后去了,这个事再提好像也不是很合适了。”

    哪里不合适?只是到时候临近国庆,举国欢庆,各种媒体都会争相报道国庆的事,秋收就没这么高的热度罢了。梅书记虽然不会用后世的词来精准地表达这个意思,但他已经有了这个意识,知道现在该蹭热度,所以说啊,不要小瞧领导的智慧。

    “确实,要不咱们就先把玉米报上去吧。回头我跟省报省电视台的记者沟通,让他们来采访的时候,顺便也提提稻谷增产的事。咱们到时候可以找一个先收获的大队,统计出他们大队去年今年的稻谷产量,做个对比,也能反应一定的情况嘛。”余思雅笑着道。

    梅书记激动得一拍手:“我就知道,余厂长你肯定有办法。这个方法可行,咱们就这么定下来了。”

    余思雅含笑道:“好,过两天我去省城就跟路主编他们沟通,有了消息我再联系胡秘书。”

    梅书记赞许地看着余思雅,这小姑娘有能力,而且执行力强,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可惜了,她一门心思扑在养殖场上,不然倒是可以调来做他的帮手。

    吃过饭,余思雅就跟杨会计回养殖场了。

    随着时光的流逝,八月已经接近尾声,过几天就要开学了,实习的同学们也该要离开了。

    送走这批人之前,余思雅决定给他们举办一个欢送会。

    这些人可都是天之骄子,以后各行各业精英,搞好关系,对养殖场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多的都做了,也不差一顿饭,临走的时候煽煽情,让这些人对养殖场有个更好的印象,以后想起这段实习的经历,满满都是回忆。

    现在物质贫乏,大夏天远道而来实习的同学一般都是家庭比较贫困的学生,一年都吃不了几次肉。余思雅也不搞其他花里胡哨的,干脆来点实惠的,让人去肉联厂购买了两头大肥猪、杀了,一顿全做了。

    养殖场职工加上实习生,总共有七百多个人。两头大肥猪有四百多斤,去掉下水、猪血等,光是肉都有三百多斤,平均下来每个人能分到差不多半斤肉,很多人过年都吃不了这么好。

    这一天,厂子里热闹得跟过年似的,不少有家有口的职工舍不得吃独食,打了饭菜,端回家,跟家里人分享了。剩下实习生和知青还有一部分本地没家累的职工,都挤在食堂,大口吃肉,大声唱歌,还有不少年轻人上去表演节目,唱歌、朗读诗歌、表演口风琴,热热闹闹的,特别喜庆。说道动情处,还有人上台即兴演讲。

    刚来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很辛苦,被工人师傅们说笨的时候很委屈,但两个月下来,每个人都在工作中得到了成长和锻炼。现在想起来都是满满的不舍,就跟军训一样,训练的时候哭爹喊娘,天天嚷着累死了,等军训要结束了,再回忆起来,这点苦算得了什么?大家更多的是不舍和留恋。

    欢送会在众年轻人的恋恋不舍中结束,第二天一大早,他们就分别坐上了两辆货车,赶在中午前回省城了。

    送走了实习生,红云公社又迎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