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七零年代女厂长-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出去一趟,冯书记的眼界也开阔了不少,旁的不提,至少花钱上大方了许多。可见,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还是有一定的道理,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还是要亲身体会。

    余思雅赶紧摆手:“这可使不得,冯书记,咱们公社这么多领导都没配手表配车的,我怎么能搞特殊化呢!”

    倒不是余思雅觉得自己不配,她只是不想惹麻烦而已。现在整个公社眼红她的人不少,烈火烹油的时候,她更加要小心,犯不着为了贪图那点小便宜给自己留下污点,搭上自己的前程。

    “什么特殊化,这是工作需要,我批准的,谁要有意见,让他们来找我。”冯书记强势地说道。

    伍常安看了看余思雅,又看看冯书记,作为一个外人,这会儿他不便发表意见。

    沉默稍许,余思雅取了个折中的方案:“这样吧,冯书记,手表的钱我自己出,毕竟只是我自个儿戴的,让公家给我出钱不合适。自行车则由养殖场的账面上出,自然车子也算养殖场的资产,大家工作有需要都可以借来骑,但晚上不能骑回家。”

    她这建议更合理,也不会给人留下把柄,稍一思考,冯书记就同意了:“成,听你的吧。你这姑娘真谨慎,年纪青青的,比我这把岁数的还想得长远。”

    余思雅笑笑不说话,正是因为她年轻,所以才更要想得长远,毕竟她这辈子还长着呢!

    达成一致后,余思雅又跟伍常安提起了换券的事。他们乡下的票券种类没城里人多,发放的数量也不大多,如今养殖场不缺钱,但凭空变不出票来,所以她属意用钱买别人的工业券。

    城里有些家里人口多,或者工种特殊,厂子有便利的,手里会有多工业券,这东西除了买工业品其他地方也用不上,有多余的大家都相互倒腾。

    伍常安也经常跟人换票,便答应了。

    吃过面,点了酱板鸭和皮蛋,确认无误后,余思雅让人装了车,伍常安就走了。

    余思雅又忙和了起来。

    只有半个来月的时间就要过年了,非常赶,他们这晚加班加点将鸭子全杀了,清理干净,腌上了,大家才各自回家休息。

    花了差不多一个星期的时间,这批酱板鸭总算全部做好封装完毕,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最后一步,送货要账。

    这一次,余思雅决定不再大包大揽,而是将送货的工作都交给了其他人,就当锻炼他们了。

    县城的货比较少,而且距离近,找运输公司老大远来送货挺麻烦的,也没那个必要。所以余思雅向公社申请开那辆拖拉机去送货,油钱养殖场出。

    县城距离近,余思雅就安排了楚玉涛和两个本公社的销售一块儿去送货收账。

    省城比较远,得安排个相对比较熟悉情况的人去,这个人非小李莫属。送货难免要搬上搬下,这么多东西,他一个人可扛不过来,也耽误时间,寻思了一下,余思雅把主意打到了男知青头上。

    她找叶梅问了问上回帮着拿订单的知青情况,从里面挑出了两名家在省城,拉订单非常积极的男知青。他们家就是省城的,认识不少人,要是遇到点什么他突发情况也能找到人帮忙,另外干完了活,正好也让他们回家一趟,算是卖他们一个人情。

    果然,知青们接到这个消息后都非常激动,甚至有好几个家在省城,先前并不积极的知青也跑来找余思雅,表示可以帮忙去送货,不要工钱。

    余思雅笑眯眯地打发了他们:“没选上的同志也不要难过,下次有这样的机会知青们轮着来,凡事给咱们养殖场做过贡献的同志,养殖场不会忘了他。年后,我们将会开发其他城市的业务,到时候将有更多的同志能顺道回家探亲。”

    她这番话传出去后,整个公社几百号知青都激动了起来。知青中,除了省城干部家庭出生的子女,更多的是普通职工家庭出身,个别家庭成分还有问题,经济状况自然不佳。

    知青们因为大多不擅长农活,拿的工分也不多,除了自己吃的,所剩无几,有的甚至还要家里寄钱过来才够开销。没有钱,山高路远,要回家一趟非常不容易,而现在养殖场就给大家提供了这种可能,不但能免费搭车回家,免了中途辗转,而且还能有工钱拿,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

    这一刻,知青们都恨不得酱板鸭能卖到大江南北,能卖到自己的家乡,自己能进养殖场,隔个一年半载就回家一趟看看家里的亲人们。

    自己灵机一动竟然有这种效果,是余思雅始料未及的,惊讶过后,她欣然将这个计划记在了本子上,准备来年充分发挥广大知青的力量。

    安排妥当后,小李就坐着车带着两个知青上路了。

    余思雅则在养殖场里安排下一步的工作,新购买了两千只鸭子,过年养殖场也不能没有人,但三个饲养员自打来了养殖场后就没好好休息个几天。

    还有四台孵化机都开着,过年也不能中断,两个孵化工人过年也不能休息。

    余思雅琢磨着,是时候招工了,不然等下一批鸭子出来,大家根本忙不过来。她开始写招工计划,准备在年前就让领导过目。

    新的一年,余思雅计划再招五名饲养员,还是招军属、烈属,到时候让周部长推荐人选,她再择优录用。另外还要招一名孵化工人,三个人轮换,这样大家都能排固定的休息时间。

    除此之外还要招一批食品加工工人,但这要等新的厂房建成后再招工,当然也可以提前招好,等厂子完工后就直接上岗。

    计划书写好后,送货的团队也先后回来了。最先回来的是楚玉涛三人,第二天小李才回来,两个男知青留在了省城,准备过完年再回来。

    两拨人马总计收到了两万多的货款,加上先前收到的定金,总计差一点四万元,就算还掉向银行借的两万块,厂子里现金都还有差点两万块。

    这笔钱可是养殖场这半年来实打实赚的钱,效益之高,令人侧目,就是收尾款的小李看到账面上的数字也忍不住讶异。

    “这算什么,明年咱们的效益会翻好几倍。”余思雅豪气冲天地说道。

    要是半年前,小李肯定会觉得她是在吹牛,但这会儿,他已经变成了一个“余吹”。

    “那肯定的,就没余副主任你办不到的事。”

    余思雅瞄了他一眼:“去省城一趟,小李同志的嘴巴也变甜了!”

    小李抓着头发嘿嘿直笑:“可不是我嘴巴甜,这是我相信余副主任。”

    “这么相信余副主任,那要不要跟着余副主任一起干?”余思雅半开玩笑地问道。

    她早想将小李挖到养殖场了,今天这气氛就非常合适。

    小李开始以为余思雅是在开玩笑,但当他抬起头,对上余思雅认真的眼神便明白了,她是说真的。

    虽然这半年来,小李有一半的时间呆在养殖场,但他还真没想过到养殖场来工作。毕竟他现在的工作属于在公社,大小是个正式的干部,养殖场这边说是企业,可没有政策支持,也没有县里、公社的资金支持,说到底还是个草台班子,要是哪天效益不好,说不定就得关门,没人会替养殖场兜底,填上这个窟窿,安置他们。

    那到时候他该何去何从?

    养殖场现在看起来是花团锦簇,一片悻悻向荣之相,但谁说得清楚以后呢?

    一边是铁饭碗,稳稳当当的工作,一边是有成就感,势头正猛的新工作,小李还真有点难以抉择。

    余思雅看出了小李的犹豫,没有多说,只是拍了拍他的肩道:“你慢慢想,想好了告诉我。我计划年后厂子里设一个财务,一个生产主任,你要是不来,我只能物色其他人了。”

    小李明白了,余思雅这是说,他要是来了养殖场,生产主任就是他。

    虽然养殖场现在还没几个正式职工,但今年用到的临时工可不少,有些手脚勤快的婶子、姐姐们可是光在养殖场做零工,都赚了好几块钱。

    照着今年的势头发展下去,明年肯定得扩员,生产主任也不会是个光杆司令了。

    小李想起自己在公社的生活,他的职务是秘书,但公社书记还没资格配单独的秘书,实际上他是整个公社的秘书,说通俗点就是打杂的,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搬,谁都可以叫他帮忙查资料,递东西等等。

    要是继续下去,他肯定还要在秘书这个岗位上熬好几年,等有了空缺才能升迁或者调动。

    小李在心里问自己,他还愿意回公社打杂吗?答案是否定的。其实他心里早有了答案,养殖场又没法他工资,他三天两头往这边跑,图的是什么?其实就图个痛快,图那种大家一起为了一个目标奋斗,看到成效的成就感。

    工作有时候是养家糊口的工具,但又不仅仅只是为了温饱!

    经过一番思考,小李找到了内心的答案,他对余思雅说:“好,过完年我就跟冯书记说。”

    余思雅把他的名字记录在了招工的小本本上,然后笑着说:“这个事你不用担心,我先去跟冯书记通通气。”

    这半年小李都经常在忙养殖场的事情,想必冯书记也不会反对。

    果然,看到余思雅的招工名单和职务表后,冯书记只是挑了挑眉:“我就知道小李要被你带走了,这小子,整天往养殖场跑都不嫌累。”

    “说起来还要谢谢冯书记你,当初可是你把他派过去给咱们干活的,谢谢冯书记的支持。”余思雅笑眯眯地说。

    冯书记用食指隔空指着她的脑门:“你这是得了便宜还卖乖!”

    “哪有,我是真心感谢冯书记对咱们工作的大力支持,要不是你,咱们的养殖场也办不了这么顺利。”余思雅诚恳地说道。

    冯书记似乎有点不适应这样正儿八经的感激和夸奖,他端起搪瓷缸子喝了一口茶,岔开了话题:“养殖场那边都安排好了吧?”

    “安排好了,冯书记,我还有一个事要向你汇报。”余思雅边说边看他的脸色,“是这样的,我们养殖场还剩了几十只酱板鸭和一批皮蛋。冯书记,我的意思呢,咱们公社辛苦了一年,城里厂子都发福利,咱们自己都是产酱板鸭和皮蛋,咱们也不能落下,冯书记,你说是不是?”

    冯书记想,养鸭子,做酱板鸭的都还没尝过一只,确实说不过去,便道:“你们养殖场要发福利不用问我,你自己看着办吧。”

    余思雅嘿嘿笑着不肯走:“冯书记,这福利哪能只有咱们养殖场发啊,我的意思是,咱们公社干部也每个人发一份,包括一只酱板鸭和一份皮蛋。大队干部们今年也多次帮咱们养殖场通知、组织社员来干活,他们也辛苦了,只是酱板鸭数量不够了,今年就暂时给他们发两份皮蛋。冯书记,你觉得怎么样?”

    冯书记觉得不怎么样:“小余,这得好几百块钱。我知道,你们养殖场最近赚了点钱,但你们还欠着贷款,明年你不是说还要修厂房吗?缺钱的地方多了去,不要乱花。咱们公社以前那么多年都没发福利,那不是都过去了?没道理今年一定要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