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朕绝不当仁宗-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炮弹发射之后,炮管需要冷却,能够承受住三次发射的炮管,很大意义上来说,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

    “好!很好!虽然三轮试炮之后,十门大炮只有一门大炮完好无损,但朕依然认为尔等皆是功不可没的,因为朕相信有了这些宝贵的经验,下次试炮的成绩会更好。”

    赵祯并没有责怪火炮司的众人,反而还鼓励他们继续百折不挠的研究下去,因为仅仅凭借着他一副残缺不全的记忆图纸,就能够造出威力足够大的红衣大炮,可见宋朝人的智慧是不容小觑的。

    “臣等必吸取教训,终取早日制出更稳定的大炮来,不负官家隆恩!”

    火炮司的众人忙感激涕零的拜道。

    赵祯看了一眼火炮司的众人,又说道:“朕给火炮司众人放假七日,且朕已经着令后宫释放一批宫女,尔等火炮司隶属人员,尚无婚配者,可随宫人前去挑选心仪的娘子。”

    “官家万岁!”

    底下的众人一听顿时欣喜若狂,纷纷跪拜道。

    宋朝宫女入宫的年龄不是固定的,有的五岁入宫,有的十岁入宫,有的十五岁才入宫,而且此前少有放宫女出宫的时候,一般宫女都是被太后和官家赏赐给皇亲国戚乃至大臣。除此之外,大都是老死宫中。

    赵祯前几日同曹丹姝提起此事,决定形成一个规矩,那就是凡年满二十五岁的宫女即可申请出宫,出宫后可自行婚嫁。

    宫内的宫女虽然有一部分是百姓家中的女儿,但更多的是灾荒之年,纳入宫中的孤女,一旦放出宫去,无亲无靠的。虽然有着些许身家,但毕竟是弱女子,很容易就会被人给欺负。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赵祯把宋朝女子的试婚年龄改为了16岁,但出宫的宫女们都已经25了。

    在宋朝,一个未婚女子如果到了25岁还未出嫁的话,那么基本上不大可能再为正妻了,即便是嫁人,也只能是为妾了。

    赵祯让皇后曹丹姝统计了后宫中,年龄超过25岁的宫女,有父母家人在的,凡自愿出宫回到家中的,补发一年的俸禄。

    而那些没有父母家人在的,赵祯则是做主给她们挑选夫婿,在上清宫安排了一场盛大的相亲会,而火炮司的隶属人员就是第一批前去相亲的。

    之所以安排火炮司的隶属人员最先前去相亲,是因为当初赵祯为了火炮司的保密安全性,除了一些原本技术精湛的工匠之外,其余的都是一些无父无母、家庭组成简单的人员,甚至还有不少流浪人员。

    赵祯给了他们一份待遇优厚的工作,他们自然会加倍努力的报答赵祯,虽然他们有钱,但能花的地方却很少。

    火炮司有严格的规定,众人也有休息放假的时间,但凡火炮司人员一律不得去酒楼和青楼以及赌坊,更不能随意娶妻纳妾。这也导致一群大小伙精力旺盛,却无处发泄。

    如今陡然一听官家要给他们派发娘子,那自然是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几日后,原本打算放出宫内的宫女都齐聚上清宫,穿的是花枝招展的,一时间宛如百花盛开。

    第一天参加相亲的都是火炮司的小伙们,若论他们有什么特点,那就是年轻,大都是十六七八岁的,很少有超过二十岁的。

    封建社会,由于战争等种种因素,女多男少,男女之间一般都是男挑女,极少有女挑男的,赵祯即便来自后世,也不敢公然打破这个规矩。

    此次安排相亲的宫女一共280名,随机抽取280个号牌,而后根据号码数,每七人一组一个房间。

    而火炮司前来挑选媳妇的未婚男子一共有80人,他们将随即抽取名次,而后按照名次分别进入1到40个房间之内。

    长相有些黝黑的林三运气好,抽到了一号,因此他第一个选媳妇。

    林三今年26岁了,是这群人当中年龄最大的,他本来是山上一名混吃等死的和尚,但由于前几年,朝廷忽然实行僧道考核制度,他没能通过,因此被迫还了俗,成了一名流浪人员。

    后来锦衣卫奉赵祯的命令挑选火炮司的人员,孔武有力的他就被选上了。

    林三没想到他还能有娶上妻子的这一天,因此带着激动地心情手里拿着一炷点燃的香,而后走进了第一个房间,如果第一个房间内没有满意的,他可以前往第二个房间,随后会有下一名人员前往一号房间,以此类推,在手里的香燃尽之后必须牵手一名宫女,而且他只能往前面的房间走,不能后退。

    最终林三在第三个房间内牵走了一名容貌一般,但胸大屁股翘的女子,而后走到一名女官面前,女官开口问被选中的宫女:“你可愿意嫁给她为妻!”

    宫女看了一眼面前身材魁梧的林三,而后低下头羞涩的说了一句:“奴家愿意!”

    见此,女官便会给二人登记在册,而后二人下去领走宫女的嫁妆,返回火炮司隶属人员的住处。

    若宫女回答不愿意,那么林三将重新领取到第81个号码,再去排队进行挑选,虽然有失公允,但总归来说是你情我愿。

    当然宫女们不是傻子,几乎没有人会拒绝,因为她们前来相亲之前,已经收到了消息,这第一批前来的都是火炮司的未婚男子,娶她们是要做正妻的,一个正妻的位置对于这些年龄比较大的宫女而言,诱惑力是足够大的。

    如果今天她们没有被选走的话,那么之后很有可能就是做妾的命了。

    婚配进行的很顺利,80名火炮司的男子已经全部选中了自己心仪的媳妇,带回住处,夫妻二人开始收拾房屋,布置婚房。

    他们的房屋是赵祯早就命人提前建造好的,四合院似的宅子,简单的两室一厅,一家住四户,当然也不是免费的,是需要支付建造费的,不过对于待遇优厚的火炮司众人而言,这点花费都不算什么。

    当晚,赵祯和曹丹姝驾临火炮司家属院,设宴为这80对新人举办婚礼,由于众人没有长辈父母,因此赵祯和曹丹姝充当了他们的长辈,受了他们一拜。

    按照婚俗,拜完堂之后,新郎官是要留下来陪客人的,毕竟还有一部分火炮司有家属的人员在参加婚宴,但赵祯考虑到80位新人的房子都是在一处,而且从外表看都是一模一样的,所以他怕新郎官喝醉酒之后,最终进错家门,洞错了房,那可就尴尬了。

    于是每人赐酒一杯,而后就各回各家,各找各的媳妇。

    一处房间内,一名身穿大红衣裳,成熟娇媚的妇人低着头等待自家的夫君的垂青,她叫绿柳,没有姓氏,今年32岁。

    而她的对面正站着一名只有16岁的年轻男人,叫小武,男人想要抬头看她,但看了一眼之后,马上又低下了头。

    她的运气不好抽到了280号,排在最后一个房间,而且这个房间里她的年龄最大,本以为今儿个铁定是嫁不出去了,没成想小武来到了最后一个房间,而后竟然破天荒的选中了她。

    “夫君!你做到床边来啊!干嘛那么生疏!”

    绿柳看着面前有些害羞的小武说道。

    小武慢吞吞地走到床前,坐在了绿柳的一侧。

    “夫君!奴家不好看吗?”

    绿柳抬起头看着小武说道。

    “好看!”

    小武抬起头来,看着面前这个成熟的女人说道。

    “那洞房花烛夜,夫君就不想做点什么吗?”

    绿柳一边轻声的说着,而后拉起了小武的手。

    “娘子!洞房花烛夜该做什么?没人教我啊?”

    小武一脸迷茫的说道。

    “夫君!躺好!奴家来教你!”

    绿柳让小武躺在床榻之后,而后伸手拉下了帷幔。

    不稍片刻,木床开始吱呀吱呀的摇晃起来。。。。。。

 第167章 她回来了

    天圣五年,三月初一,阳光明媚,春暖花开,绿柳成荫,一群活泼可爱的小鸭子正在汴河里欢快的游玩。

    “驾驾驾!”

    军营重地,一条厚度0。2米,宽10米,长达500米的水泥路上面,一队重骑兵正在来回驰骋着,重骑兵来回跑了三个回合之后,又有一队手持长牌,全副武装的重甲步兵排着整齐的队伍从容不迫的驶过,之后又是押运粮草的车马行过。

    今日散朝之后,几位辅臣和武将就被赵祯请到了演武场,大臣们本以为来到军营是为了观看军演,毕竟当今官家重武事,结果没成想,就是一小队的重甲骑兵和重甲步兵来回的走动着,而后竟然还有押运粮草的车马来回走动。

    宰相张知白率先说道:“臣不知官家今日召臣等于军营所谓何事,难不成只是为了看这些军士骑马走路吗?”

    赵祯看了一眼众文武大臣,朝着一旁的一员武将说道:“传令,让将士们都散去吧!”

    “是官家!”

    武将应声而去,指挥着士兵各自返回营地。

    “众卿也都去方才将士们走过的地方,看上一眼,或许就明白朕是何意了!”

    赵祯淡淡的说道。

    文武大臣们们见此纷纷抱着好奇的心里朝着方才将士经过的路段走去。

    土法制水泥,过程并不难,工部多的是能工巧匠,用了几天的时间就将水泥成功的研制了出来,而后赵祯又令人于军营处,修出了这大宋第一条水泥路。

    今日让众军士在上面来回的走动,就是为了检验水泥路的质量问题。

    文臣武将们在水泥路上走了一圈之后,方才回到赵祯身边。

    赵祯率先说道:“众卿可知朕是何意了吧?”

    户部尚书晏殊出言道:“官家!臣方才经过此路,发现大队车马经过之后,竟然丝毫没有损坏,一点坑坑洼洼都没有,想必官家让我等前来就是为了看此路的吧!”

    赵祯笑道:“晏卿所言甚是,这段路是工部用新发明的水泥造出来的,路面平整舒适,承重能力极强,就眼下的这一条,大约可承重达上千斤,而且轻易不会损坏,不怕风吹日晒、雨雪冲刷。”

    副相王曾出言道:“官家!若将我大宋境内的官道都换成此水泥路,那么朝廷政令想必定能快速传达至天下,且有利于商业贸易,交通运输!”

    宰相张知白出言道:“官家!不知这水泥造价几何?若同大理石一样费力费时又耗钱,即便能建造,只怕也很难在我朝境内推广开了。”

    赵祯朝着火炮司主官曾公亮说道:“明仲,你来为众卿回答这个问题!”

    今日在场的都是朝廷重臣,都是身着紫色朝服的官员,起码也是三品以上的大官,只有曾公亮是一个身着绿色朝服的七品小官——火炮司主事。

    但几位辅臣并不敢小看这名年轻的官员,能被官家直接喊字的,只怕未来前途无量。

    曾公亮朝着赵祯行了一礼,而后朝着众人说道:“众位相公,水泥主要是由石灰、黏土、炼铁废渣等制造而成,比大理石和青砖铺成的路要简单的多,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消耗煤比较多一点,但总体价格,不到青砖铺路的四分之一。”

    大臣们知道造价不高之后,不至于修一条水泥路就劳民伤财,因此自然是极力赞成修建水泥路,但怎么修,先修哪里的路,就是赵祯召集众人前来的原因,毕竟人多力量大,大家集思广益一下,总归是能商讨出一条合理的方案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