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朕绝不当仁宗-第1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184章 挖坑的殿试
天圣五年,七月十六日,五百名院试及第的举人,一大早就排着整齐的队伍,等待今日由赵祯在宣政殿举行的殿试。
殿试除了要选出前三甲之外,依旧会排有名次,名次将决定他们日后派官的顺序,名次越靠前,一旦朝廷官位有了空缺,派官的几率就大。
五百名进士分成十队,每队五十人,在吏部官员的引领下朝着宣政殿走去,却不想行至宣政殿五百米处,赫然见前头竖起十处屏风。
一名内侍走上前来,大声喊道:“官家有诏,所有及第的进士需独自前往屏风后答题,待答题通过之后,方可入殿等候殿试,若答题不通过,请前往崇政殿等候!”
“什么?又要加考?从未听说过啊?”
“官家这是闹哪样啊?”
“就是就是!”
“好不容易才考中了进士,官家这莫不是成心想要为难我们?”
底下很多心态不好得考生不禁议论纷纷。
“肃静!官家有诏:随意喧哗者,取消进士及第资格!”
内侍见此忙大喊了一声,众考生方才停止了议论,毕竟十年寒窗苦读,最终才走到了这一步,若是在这个节骨眼上被取消了资格,那就不值当了。
内侍见场面安静了下来,方才大声喊道:“请每列排头第一人入屏风后面答题!”
五百名进士一共十列,按照成绩排的,因此第一行十人就是本次院试的前十名。
韩琦和欧阳修相视一眼,不明白官家为何要加试,当然更好奇的是官家加试的会是什么题目!
韩琦走进对应的屏风之后,赫然看到有一名考官已经坐在那里,身后还站着两名锦衣卫的人员,而桌子上则是摆满了寻常可以见到的稻、黍、稷、麦、菽,也就是所谓的五谷。
“请考生在一息之间指出案上摆放的五谷。”
韩琦刚要行礼,陡然就听到考官的问话,似乎明白了什么,见此只得一边拿起案上的五谷,而后依次快速的说完。
韩琦出身不好,是其父韩国华知泉州府时与婢女胡氏连理所生,可以说在韩琦没有取得功名之前,是一名极为不受重视的庶子,而且他四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是在哥哥嫂嫂的抚养之下才得以长大,早年间经营过家里的田地,因此对五谷自然不陌生。
这么简单的问题韩琦答得很快,而后在一名内侍的引领之下来到宣政殿,彼时宣政殿内早已摆好了桌椅,韩琦第一个进来,在内侍的引领下做到了第一排第一个座位,而后自有宫女前来沏上一杯极品西湖龙井茶。
随后欧阳修、文彦博、包拯、王尧臣等进士前十名全都走了进来,几人不由得相视一眼,心想官家殿试前竟然出了这样一道简单而又不简单的考题,只怕是别有用意,一个个都开始在心里琢磨,一会的殿试官家会出什么题了!
大约一个时辰之后,外面五百名考生已经经过了辨识五谷的考核,其中没有通过考核的竟然有256人。
“官家到!”
一名内侍大声的喊道。
“学生拜见官家!官家万岁!”
众考生见赵祯走进来,纷纷起身而后恭敬的行了一礼。
赵祯从左侧走至殿前,抬眼望去看着两侧后方空了一大半的桌椅,不由得有些大失所望,而后起身走至殿后,不怒自威的说道:“都给朕转过身来!”
众考生见此纷纷转过了头,看着那一片空着的座位,不知道在想什么。
赵祯见此说道:“看到这些空位,朕想到了八个字,那就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在做的都是饱学之士,有谁能够给朕说说这句话的出处?”
赵祯的话落之后,进士甲榜第三名的欧阳修率先出言道:“回禀官家!此话出自《论语·微子》,原话是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具体的典故是:子路跟随老师孔子出行,结果落在了队伍的后面,正不知该往哪儿走的时候,正巧碰见一个用拐杖扛着除草器具的老人。子路于是侧立一旁,朝老人鞠了一躬,然后毕恭毕敬地问道:您看见我的老师吗?老人听后白了他一眼,没好气地答道:四肢不劳动,五谷也分不清。谁是你的老师?说完就把拐杖插在地上开始除草。。。。。。”
“很好!抬起头来!”
赵祯朝着欧阳修说道。
欧阳修见此方才抬起了脑袋,陡然看到一张熟悉的面容,心想这不是新月楼的少东家吗?陡然想起自己当初可是酒醉后,可是要拉着面前的官家去青楼的,顿时一脸猪肝色,额头上陡然升起豆大的汗珠。
赵祯见此,嘴角不由得微微上扬,而后瞬间摆正了脸色,威严的说道:“读书人,将时间放在学习上,忽略了身体的锻炼尚乃情有可原,但若连寻常所见的五谷都不分的话,那即便满腹经纶,才高八斗,又有何用?”
“本次院士,参加的举人共计2036名,其中四科全部及格者不足百人,众位以后都是要为政一方,充当父母官的,不妨扪心自问一下,朕加考的两颗算学和刑律,真的就那么难吗?本次殿试之前,朕偶然间读论语,看到这句话,便想着试试众学子,却不想,竟然有一半进士及第的官员连五谷都不分,亏朕还检查了一下,若不然,这样的官员派出去,只怕不是造福百姓了,那就是为祸一方了!”
在场的除了赵祯之外,还有朝廷重臣在,起先,朝廷重臣听到赵祯的考核还是不以为意的,因为他们当中,很多都是两朝老臣,甚至还有不少出身寒门,自然不相信通过层层选拔,最终参加殿试的考生会有五谷不分者。但结果把他们震惊到了,五百名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举人,竟然有一半连五谷都分不清。
“来人!把殿试的考题发下去!”
赵祯朝着内侍们喊道。
内侍们见此赶忙将考题给在场的200多名考生发了下去,殿试只有一题,一般都是策论,但赵祯的这题未免出的有些出人意料。
本次殿试的考题是:土地私有制好?还是土地国有制好?
第185章 殿试
宣政殿内,两百多名进士拿到殿试的考题之后,不由得愣住了,因为这道题出的有些出人意料。
赵祯见此便说道:“朕前不久刚任命范仲淹为甘肃巡抚,在对羌族治理问题上,朕实行了唐初的均田制,但同均田制不同的是,朝廷授予百姓的田地,百姓享有终身使用权,但是禁止买卖。
这道殿试考题,针对的就是朝廷在甘肃实行的田地制度,因此朕希望诸位畅所欲言,综合古今田地制度,大胆的去求证,去分析到底是哪一种制度好!”
赵祯说完后朝着内侍扫了一眼,而后内侍扯开嗓门大声喊道:“殿试开始!”
赵祯则是走到上座,拿起一本劄子翻看了起来,而朝廷重臣也充当了一次监考官,当然都走到殿试这一步了,没有人会在作弊。
殿试起源于唐朝武则天时期,虽说是由皇帝监考,但实际上只是做做样子,皇帝开头和结尾来一下说两句点题的话,就算结束了。
殿试在一天之内完成,试卷先由考官审核评判。殿试中前十名的试卷,皇帝会亲自审阅。一般来讲,阅卷过程被限定在两天之内完成。
本次殿试的题目赵祯没有透露给任何人,且殿试之前,也没有咨询朝中任何一位官员,因此直到方才,殿试拉开帷幕,众臣才知道殿试的题目是什么,不得不说,这个殿试的题目就如同仙人掌一样,全身是刺,扎手的狠。
参加殿试的246名进士,一个个是抓耳挠腮,绞尽脑汁的去想该如何破题。
当然也有胸有成竹者,沉思了一会儿,就开始下笔挥洒如云,但到底是胡编乱造,还是却有其才,那就只有日后才能得知了。
一炷香的时间过去了,乙榜和丙榜的进士动手写得比较多,因为他们知道状元和探花是不会轮到他们的,因此先是将历代王朝的田地制度拿出来说一说,而后明君在位,就夸赞一番,昏君在位就贬谪一番,但通篇全文都未提田地国有制。
当然也有不认命的,开始琢磨着宋朝在甘肃路实行的田地制度,写了一大推夸赞的话,若是入了当今官家的眼,那日后也大有可为。
韩琦看着试题发了一会呆,田地国有制对宋朝而言不是一个陌生词,因为宋朝大约直接掌控了全国百分之二十的田地,这些田地都是租给百姓种的,一定程度上已经算是后代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韩琦平常除了苦读圣贤书之外,对朝廷政事也是注重了解,他研究过当今官家亲政之后的种种举措,都在表明着这是一个敢于革新,开拓进取,不安于守成的君王。
这样的君王好处是大宋帝国的版图会一直不停的扩大,但坏处是不知多少人家会上演白发送黑发人。
韩琦分析过甘肃路实行的田地制度,觉得如果大宋境内全都实行这一制度,那么民将衣食无忧,安居乐业,能够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但他认为目前的大宋并不适合大范围的推广此法,因为地主阶级的力量是何其强大,可以说是根深蒂固了,一个不好很有可能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想到此,韩琦顿时觉得有一肚子谏言要说,因此忙提起笔来,而后将心中所想所思所虑全都写了下来。
当然像韩琦这样顾虑颇多的人有,当然也有被赵祯几句话冲昏头脑者,比如欧阳修,他就写了若是全大宋都实行田地国有制,那么若干年后,大宋将富有四海,甚至还幻想了一下场景,写了一篇百年之后的赞歌,像极了刚上幼儿园的作者君,立志要考清华大学一样,有着崇高的愿望。
考试一直持续到下午五点,因此午膳期间,赵祯吩咐宫女送来了盒饭和绿豆汤,毕竟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赵祯并没有留下来同众进士一同用膳,而是去了贵人野利氏的住处,因为方才收到消息,野利氏怀有身孕。
历史上野利氏给李元昊一连生了三个儿子,虽然都夭折了,但大都是后天因素造成的,同时也说明了一件事那就是野利氏是易受孕的体质。
这半年来,李冰儿和刘兰香忙着照顾女儿,几乎没有侍寝过,曹丹姝还太小,赵祯下不去手,任青儿由于体质的原因,承受赵祯一次炮火之后,起码要好些天才能回过神来,阿雅向来低调,每次赵祯宠幸她,她都没有什么反应,跟条死鱼似的,久而久之,赵祯也就懒得去了,最重要的是宫内来了成熟风韵的没藏氏和野利氏,赵祯也懒得再去调教不听话的妃子了。
五谷不分的200多名进士被人带到了崇政殿,赵祯一直到在野利氏那儿用过饭之后,才来看了一眼饥肠辘辘的众人。
赵祯并没有为难他们,而是给每人都派发了同殿试人员一样的盒饭,待众人怀着忐忑的心里吃完午饭之后,赵祯方才开口说道:“直到朕为什么取消你们的殿试资格吗?”
“臣等饱读诗书,但却五谷不识,有负官家圣恩!臣惭愧!”
“臣惭愧啊!官家!”
。。。。。。
在场的人虽然是书呆子不假,但不管怎么说,能是人中翘楚,智商是无疑的,所以很快就体会到了赵祯的用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