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朕绝不当仁宗-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祯走了进来,忙向着刘娥和杨氏解释道,而刘兰香并没有出现,因为她都快要被折腾散架了,在宫人的搀扶下一瘸一拐的回自己宫殿休息去了。

    “官家!这白纸质量确实不错,是书写的上等好纸,不知官家要来作何用?”

    刘娥直接开口问道。

    “大娘娘!这白纸虽好,

    但造价也不低,所以朕打算拿来供皇室专用,并且用来做节日的赏赐用品也是不错的!”

    赵祯忙解释道

    “那这黄色的软纸呢?这么软,既不能书写,也不能印刷要来何用?”

    杨氏不解的问道。

    “小娘娘!这软纸是如厕用的,用这代替那坚硬的厕筹岂不是更好?”

    赵祯忙回道。

    “呸!官家也不害臊!”

    杨氏顿时羞红了脸。

    刘娥倒是眼前一亮,又将软纸拿在手上,摩挲了一下,方才说道:“嗯!这东西是比厕筹好用多了!”

    赵祯见此又补充道:“大娘娘这东西不但可以拿来如厕,而且可以拿来擦汗,擦手都是不错的,最主要的是朕已经试验过了,它的吸水能力也很不错,所以稍加加工,可以解决女儿家月事来临时的不便!”

    赵祯来自21世纪,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尴尬的,毕竟他也没少替自家女友买卫生巾之类的东西。

    “官家!你一个堂堂大男人竟然倒腾这些女人家的私物,也不怕传出去被天下人耻笑吗?”

    杨氏有些无可奈何的说道。

    “小娘娘这都是毕昇造出来的,跟朕无关,只是这东西发明出来之后,朕想到了更多的用途而已。”

    赵祯讪笑道。

    “敢情官家大老远把毕昇喊来就是为这啊!”

    刘娥顿时乐了。

    “大娘娘!这软纸还没有名字!还望大娘娘赐名!”

    赵祯想用卫生纸来赚一笔,而卫生纸这东西大宋的男人们用得少,毕竟大宋的男人不缺媳妇,而对于大宋的女人们,那就是天外福音了,太后刘娥也是女人,还是这天下最尊贵的女人,如果能得她赐名,那铁定能大赚特赚。

    刘娥自然不知道赵祯正在打她的主意,仔细看了一眼软纸,说道:“这纸干净卫生,不如就叫卫生纸吧!”

    “嗯!好名字!简单易记!”

    赵祯忙恭维道。

    。。。。。。。

 0059章 化解恩怨

    皇宫的女人没有一千也有八百,所以赵祯带来的一马车卫生纸也不过仅仅只够一两天用的而已,虽然造纸作坊开足马力,但孤掌难鸣,连皇宫都供应不上,更别提往外销售了。

    而刘娥又是个好赏赐的主,进宫的命妇们几乎都得到了刘娥的卫生纸赏赐,于是乎,造价及其低廉的卫生纸在开封已经被炒得和上等的宣纸一样的价格了。

    金山银山就在眼前,赵祯岂能放过,于是乎,说服了刘娥之后,赵祯大笔一挥,从内藏库拨出三十万贯钱来,又建了几所造纸作坊,方才满足皇宫和开封百姓的需求。

    来自于上一世的启发,造出来的卫生纸质量也不一样,质量顶好的,价格自然高一点,但毕竟是卫生纸,再高也高不到哪去,所以对于富贵人家来讲不过是毛毛雨而已,而质量一般的也比上一世那两元买来的残次品要好,普通百姓之家也是消耗的起得。

    一样普通的商品若想赚钱,自然是大小通吃的好,也就是穷人的钱要赚,富人的钱也要赚。

    天圣元年九月十五,刘娥和赵祯正在崇明殿召开朝会,而内侍位都知任守忠跑到刘娥面前小声的嘀咕了几句之后,刘娥的脸上显现出一抹惊慌之色,随后朝会草草结束。

    散朝之后,刘娥将赵祯召来了慈元殿。

    赵祯刚入殿,刘娥就急切的说道:“冯拯去世了!”

    赵祯不由得愣住了,冯拯病入膏肓,月初,太医甚至下达了病危通知书,此时去世不是再正常不过了吗?这又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呢?以至于刘娥匆匆结束朝会?

    没成想刘娥紧接着一句话却也把赵祯给震住了。

    “寇准也去世了!”

    刘娥淡淡地说道,但语气有点慌乱。

    “什么?寇准去世了?”

    赵祯不由得愣住了,但随即想到正史上,寇准好像也是天圣元年九月份去世的,但是是病逝在雷州。

    “这怕不是报错了吧?”

    赵祯显然有些不相信,因为上个月中秋节,赵祯大宴群臣之际,寇准也在受邀之列,宴会上,寇准是能吃能喝,身体健硕,这才过了一个月就病逝了,所以所他是很难接受的,毕竟他以为他改变了寇准被贬的命运,就改变了他的寿命,但却不成想,寇准也不过是多活了几天而已,难道人的命真的是天注定吗?

    寇准被赵祯借故传来开封修建皇陵,皇陵还没建成,丁谓就倒台了,及至皇陵建成后,朝中无人视寇准为眼中钉,而刘娥也就没在为难寇准,而是授予其一闲散官职,给予了不少赏赐,但赋闲在家,用刘娥的话来说,你跟哀家不对付,所以就安心的在家颐养天年吧,至于朝堂还是别想着回来了。

    赵祯也以为忙了大半辈子的寇准在家休息休息也不错,但没想到的是寇准的心性及其高,昔日宰相最终落得赋闲在家,难免吃人言语,于是乎终日酗酒纵欲,抑郁而终!

    赵祯弄清寇准的死亡原因之后,心里很是过意不去,心想早知如此还不如将寇准外放为官,让他为这大宋发最后一点光芒,也好死得其所。

    但事情已经发生,再去反悔已经没有丝毫的意义了,赵祯眼下想的是该如何说服刘娥,给寇准恢复名誉。

    “官家以为朝廷该如何处置?”

    刘娥转而问道。

    “冯拯为相时,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今逝去,自然要厚葬。至于寇准。。。。。。。”

    提起寇准赵祯有些欲言又止,因为他同刘娥之间的恩怨,赵祯也是晓得的,刘娥没有摆明态度,赵祯也不好胡乱说出自己的意见。

    “这里就我们娘俩,有没有外人,官家有何话直说就行了!”

    刘娥看出赵祯的顾虑,忙说道。

    赵祯见此方才说道:“大娘娘,朕没记错的话寇准是太平兴国五年的进士,截至今日,也算是三朝元老了,寇准为人刚直,以直谏为名,在民间素有名声,但我朝历来不缺刚直直谏之臣,但太宗在位时,迟迟没立储,是寇准的直谏才使得先帝登上太子之位,最终加冕为帝。”

    说到这赵祯停顿了一下看了一眼刘娥,见她面无怒色,方才又道:“景德元年,契丹皇帝耶律隆绪和萧太后率20万大军大举南侵,一路所向披靡,攻城拔寨无数,及至澶州,威胁我大宋都城开封,是寇准挺身而出,说服先帝御驾亲征,打退辽国的进攻,最终收复失地,签订城下之盟,使我大宋颜面得以保存,所以从这几方面来讲,寇准于国有大功!”

    “嗯!这官家倒是没说错,可寇准也是个刺头啊!早年间也没少挤兑哀家!甚至还打起过官家您的注意!”

    冯拯病逝好处理,但寇准刘娥就拿捏不定了,因为寇准名声在外,无论在百姓还是士林之中名声都不错,所以如果朝廷没有什么追封之类的话,势必会引起百姓和士子的不满,但如果追封了,想起早年间自己吃的苦头,又有些不甘心。

    赵祯知道刘娥心中纠结之事,于是出言说道:“大娘娘!寇准这人脾气是不好,早年间得罪过大娘娘,甚至利用过朕,但他为此已经被贬出朝廷,外放为官多年,如今去世前仅仅只有一闲职在身。依朕看来,寇准已经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而眼下寇准逝去,尘归尘,土归土,终究不过是一捧黄土而已,这世间没有什么仇恨是不能化解的,所以朕认为冤家宜解不宜结,大娘娘何不如化干戈为玉帛,下旨厚葬寇准,并恩荫其后人,以向天下臣民彰显大娘娘宽仁大度之心。”

    事实上,赵祯也知道寇准是蒙冤遭贬谪的,但眼下刘娥临朝,他怎不能公然打刘娥的脸吧!所以只能说好话,希望刘娥能识大体,明是非。

    “哀家当年也是受了丁谓的蒙骗,以至于误解了寇准!眼下丁谓被贬,寇准也已去世,往日的一切纠葛都已随风飘散,官家给寇准恢复名誉,按照宰相之礼厚葬了吧!”

    刘娥不愧被后世称为贤明的太后,拿得起放得下。

    。。。。。。

    天圣元年九月十八,赵祯下诏追赠冯拯为太师、中书令,谥号文懿。紧接着赵祯当众痛斥了丁谓等人为政时污蔑构陷寇准之事,并且当众给寇准恢复了名誉,于是还在崖州当参军的丁谓再度遭受贬谪,被贬道琼州去了。

    天圣元年九月二十,赵祯正式下诏为寇凖平冤昭雪,恢复寇凖太子太傅、莱国公之职,赠中书令,谥号“忠愍”。

    本来是要配享太庙的,但因寇准夫人宋氏多次祈求归葬西京(洛阳),最终赵祯同意了。

    寇准生前很是受百姓爱戴,及至灵柩路过荆南公安县时,人们在路旁设祭,折断竹子插在地上,挂上纸钱焚烧,过了一个月,所插的枯竹都长出笋来,百姓见此就地立庙,号称竹林寇公祠。

    赵祯听闻后,当即赠诗一首:“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算是对寇准为官一生的赞誉吧!以聊表内心的愧疚之情,而不曾想百姓和士林听闻后,都大呼官家圣明,天下有此而归心,这倒是他所始料未及的。

 0060章 燕云十六州

    演武场内,一对对骑兵正在进行着骑术冲杀操练,喊杀声震天,演练起来也是有模有样。

    而不远的赵祯看着看着,不由地直皱眉头,冷兵器时代,骑兵是最重要的兵种之一,也是王者中的王者,中原王朝要想成为帝国,就必须具备大规模的骑兵军团。

    而宋朝号称有二十万骑兵,但这二十万骑兵当中,能有八九万骑兵就算不错的了,京城的禁军骑兵还好一点,最起码人手一匹马,但地方上的厢军骑兵都是两三人一匹马。

    赵祯身为穿越者,自然知道大宋的敌人远不是眼下的辽国和党项人,还有女真和蒙古人,以及南方不安分的交趾国。

    他想要建立大一统的强盛帝国,就必须组建一支强大的骑兵。

    纵观华夏历史,周朝建立之后,一直饱受北方游牧民族的欺负,直到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组建了大规模的骑兵军团,才得以和游牧民族相抗衡,乃至秦朝建立,始皇帝甚至不惜修建万里长城来抵御匈奴,更是派大将蒙恬统兵三十万驻扎在的北方抵御匈奴。

    到了汉朝,历经几代帝王积攒,汉武帝雄才大略,组建了大规模的骑兵最终在卫青和霍去病的统率之下大破匈奴,封狼居胥。

    但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就像韭菜一样,割完一茬又长出来一茬,及至后面的隋朝唐朝都不得不将大把的人力和物力用来对付北方的游牧民族。

    打跑了犬戎,来了匈奴,击破了匈奴,又来了突厥,好不容易战胜了突厥,安稳了二三百年之后,却不想中原大地内乱不止,五代十国林立,而契丹民族趁机崛起,称帝立国。

    后晋开国皇帝为了求得契丹人的帮助,将燕云十六州这一天然养马基地拱手相让给了契丹,但这一招却是引狼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