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贞观俗人-第10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吃着香喷喷的炖肉,存恩与队头等军官们商议下一步。

    “我觉得这个地方倒也不错,距离黑沙河约二十里,距离黑沙河口营地不到五十里,沿这条血河往东南可直抵海湾,也仅二三十里,咱们不如就在此建立一座据点要塞,然后再往东南河口再建一座据点,往东北山脚下的河源头处再建一座据点,三座要塞城堡一条线,便可控制黑沙河以东的地区了。”

    “这里的蛮子青壮什么时候会回来?”

    “这个不清楚,也许很快,也许不会回来了。”

    存恩认为蛮子一时半会回不来,他们前往北部,还在意图围攻旧金山,如果他们真去进攻旧金山,那是自取死路,可能根本回不来。如果他们没去,一时半会也回不来。

    但如果他们回来,肯定要经过北边山区的河谷山口,所以只要先抢占那处山谷谷地,在那里建一个要塞,那就能扼住他们回来的通道。

    “可通往黑沙平原的河谷口不止一个。”

    “大路只有三条。”

    除了这三条大路,其它的那种翻山越岭的小路可以忽略不计,只要堵住这三个谷口,那么蛮子想回来,除了从海上来,就只能先沿东面的塔阿尔河岸到海边,然后再沿海岸线过来。

    所以越因当抢占先机。

    最后大家决定分兵。

    在联络上了中路水师船队后,那边表示愿意承担往上游建城堡,封锁中路河谷口的任务,东边交给了存恩的左路军。

    于是存恩他们便兵分两路,一路留下来在此建立血河堡,然后另一路沿血河而下直抵入海口,在那里择地建立一座要塞,如黑沙堡一样靠海临河,这样就能拥有码头港口。

    “向旧金山报捷!”

    血河大捷由骑士送回黑沙营地,然后秦俊派出了快艇回百多里外的旧金山报捷。

    当天秦琅就收到了消息。

    听说秦俊他们迅速的就占领了整个黑沙平原,秦琅很高兴。

    而打下这么大一片地方,前后数战,歼敌近两千,俘虏了四五千,结果自己一个没死,伤不到十人。

    高兴的秦琅也豪爽的大笔一挥,给秦俊回了信。

    他让秦俊在黑沙平原上代他划出二十万亩地来,做为这些出征将士们的赐田。

    战辅近七千人,分赐二十万亩地。

    平均一人也能分到三十亩,不过这批地属于赐田,可为永业世袭,但不属于封地,也就是不享受分封领地的诸特权,也没有三分之一税赋的收益,也不用承担处置军备出兵役的义务。

    但毕竟是可传子孙的永业。

    特别是相对这次征讨的顺利,几乎没什么伤亡,却得到了差不多打下土地的三分之一,秦琅不可谓不大方。

    黑沙堡、血河堡、白港、赤岭堡、松岗城,五座城堡要塞也得到了秦琅的批准设立。

    新置黑沙县,划置五乡,以五城堡为乡治所在。

    黑沙县除了大平原上的数十万亩良田,周边山区的丘陵地带的众多土地,分隶属五乡。

    如果征讨将士愿意购买者,可优先选购。

    对于那些被俘虏的土蛮,秦琅也同意存恩他们商定的处置之法,先留在那边修筑城堡等。

    但等城堡要塞修好后,秦琅却说不必再麻烦的送到旧金山去,而是优先内部拍卖,只要黑沙这边的将士们想要买的,可参与拍卖购买,尽量给大家多些优惠福利。

    秦琅让秦俊他们暂时不用担心旧金山这边,虽然土蛮仍然在集结人马,并已经开始在向旧金山外围的一些庄园等发动进攻,但秦琅并不担忧,他早已做好了布防。

    他要求存恩他们尽快的把黑沙这边的土人村社扫荡征服,然后建立起几座支撑的据点要塞,下一步再扫荡周边山里。

    等局势稳定后,可视情况分批撤兵。

 第1214章 爱美人不爱江山

    洛阳。

    “请殿下节哀!”

    东宫,大学士许敬宗对太子承乾道。昨日,太子第三子敦煌郡王李医夭折。

    承乾坐在榻上,一声不吭。

    李医是东宫妾侍郑氏所生,生来就先天不足,一直体弱多病,故皇帝赐医字为名,谁知还是折了。

    “圣人听说了一些传言,说东宫后宫有些不宁。圣人让我来问一下太子,敦煌郡王夭折是否另有隐情?”

    承乾依然不吭声。

    “圣人原本也是不信的,可如何这些传言已经闹的满天飞,圣人也需要个交待。”

    “许公觉得可能吗?”

    太子第三子敦煌郡王李医刚夭折,洛阳便迅速有股流言散布,开始说是李医之死另有内情,然后越传越离谱,最后甚至有人传说李医乃是被人毒杀。到后来甚至把幕后凶手直指向了刚为太子生下第四子不久的秦良娣。

    秦良娣乃已故齐忠武王嫡女,也是当今太保秦琅的异母妹,入宫之后也是深得太子宠爱,为太子刚诞下第四子,圣人直接赐封潞王之爵,比两个兄长的郡王爵更高一级,与长兄李象同为亲王,可见其受宠之荣。

    因此京中有传言,说圣人欲废长立幼,废秦王李象立潞王李贤。当然,对于这种传言,一般人听了之后固然也只是轻轻一笑了之,并不会有人信。毕竟李象虽也是庶出子,他是被勒令自尽的裴氏所生,但是后来却是过继到了太子妃苏氏名下,由苏氏亲自抚养的,更早早被封为秦王,虽未给皇太孙之名,但因太子妃苏氏不能生,早就是太子嫡长的身份。

    秦良娣虽说出身尊贵,武勋将门之女,但毕竟也只是太子良娣,其子又只是排第四,哪可能压过秦王?

    本来这种小道传言,没人当真,可当太子第三子李医突然夭折后,这流言就越传越邪乎了。

    皇帝也被惊动。

    这事情明显背后有人在暗中推动,无风不起浪。

    皇帝让许敬宗先来问承乾,其实也是希望承乾能够处理好这件事情。

    “秦良娣刚刚生产,还未出月子,如何可能?”

    “反倒是潞王尚在襁褓之中,已经遇过一次险,差点出事。若非秦良娣发现及时,潞王就要跟敦煌郡王一样没了。”

    “孤现在很愤怒,比谁都想要知道,究竟是谁有这么大的胆子敢频频对孤的子嗣下手!”

    许敬宗看着愤怒的太子,心中暗惊。

    “潞王也遇到过暗害?还请太子把其中细节说与臣知,好转呈圣人。”

    ·······

    “殿下可知何人所为?”

    “我不知道,但我记得魏公以前曾经跟我讲过这样一篇文章,事起而有所利,其市主之。有所害,秘反察之。是以明主之论也,国害则省其利者,臣害则察其反者。”

    许敬宗身为大学士,当然对这段话的出处以及意思都非常清楚的,意思就是事情发生而有利益,就是有交易的人主持的。有所害,就要秘密的从反面来察看。因此明白的君主评论就是,国家受害就要察看谁受利,臣子受害就要查明谁是他的对立面。

    君臣上下之间都有利害关系,但利害关系有时是相同的,比如国家兴亡。有时利害关系又不同,比如君亡臣子兴,比如臣亡君主兴等,所以国家危难时,谁发国难财,谁就是敌人。

    某个人受害,则要先找他的仇人。

    其实放到后世,这些就是动机。

    秦琅曾经很简明的跟承乾讲过这段话,有了动机,就会有行动,有了行动,就会有结果,所以这段话的核心就是寻找得利的人,谁得利,谁就有动机。

    年幼的李医若被害,谁得利?刚出生的李贤也不被放过,这动机很明显了。

    “孤向以许公为心腹,请许公帮我!”

    许敬宗感觉有些棘手,原以为只是皇帝随便交待的一个差事,可谁知道这事情居然这么复杂。

    怪不得皇帝亲自插手,看来果然有内情了。

    他脑子里迅速的转了一圈。

    太子就四个儿子,老三老四被人谋害,那么得利的是谁?简单的想,肯定是老大老二得利了,而老大老二现在都是过继在太子妃苏氏名下,这么一想,似乎得利者就是太子妃,太子妃也最有动机嫌疑了。

    可真有这么简单?

    “许公也知道孤与苏氏向来不和······”

    “殿下请慎言。”许敬宗连忙打断承乾的话,当初承乾跟苏氏闹离婚,这事搞出多少风雨,差点太子之位都丢了,如今又岂能再提这事。

    承乾闭上了嘴。

    “既然圣人让许公来问孤,孤便都如实相告,李医定是被奸邪谋害,他们还曾想谋害四郎,请许公转告圣人,定要调查清楚此事。”

    ·······

    许敬宗带着惴惴不安来到上阳宫面圣。

    皇帝听完,沉默许久。

    良久。

    “召百骑司许洛仁、镇抚司李君羡,立即!”

    两位统领匆匆而至。

    “给我立即彻查东宫两位皇孙遇奸人谋阴暗害之事。”

    等两人退下。

    李世民又让内侍召来了殿前司的统领宦官。

    “你暗里查一下太子妃苏氏。”

    郑氏所生的皇孙李医被害,而秦良娣刚生的皇孙李贤也差点被害,这已经让秦良娣洗清了嫌疑。剩下嫌疑最大的自然就是苏氏。

    ·······

    等所有人退下。

    长生殿中只剩下了李世民一人,他有些孤独的坐在殿中。

    良久,起身来到案前,抽出了秦琅不久前递上的折子。

    这道折子是秦琅的谢恩表。

    感谢皇帝对秦家的恩宠,然后劝谏说李贤尚在襁褓之中,皇帝就破格赐封其为潞王之爵,加封大将军,授大都督衔,有违国法制度,这种过份的宠爱对孩子并不是好事。

    劝请皇帝收回封赏命令。

    刚回到这奏折的时候,李世民没怎么在意,可现在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不由的让他心情沉重起来。

    难道真是因为自己破例过份的宠爱李贤,才导致他差点被人谋害?

    想想这些年太子和苏氏的关系,李世民不由的又叹了声气,虽然如今太子和苏氏表面和谐,再没有过争吵,但是据他所知,太子再没有临幸过苏氏,两人表面夫妻,实则平时面都难得见一个,话都没有一句。

    如今又出现了这样的事情,这让他开始怀疑,自己当初那般逼承乾是否正确。

    思索良久。

    皇帝下诏。

    “加封皇孙李厥为陈王,追赠皇孙李医为原王、司空、益州大都督,谥号悼。”

    东宫案多方调查,本以为很快会水落石出,可谁知道越查越乱。

    各种各样的问题被查了出来。

    “事情又怎么牵扯到了汉王身上?”

    皇帝看着李君羡送上的秘密奏章,看着上面的调查报告,惊叫失声。

    汉王李元昌,是李世民的七弟。李世民诸兄弟中,建成、世民、玄霸、元吉四人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

    在李渊称帝之前,他就生了五个儿子,独孤氏所生的建成四兄弟外,还有一个妾侍所长的庶子李智云,李渊造反的时候,被隋军擒住处死。

    李渊称帝后广纳嫔妃,又生了许多个儿子,尤其是在他退位后的九年里,整天无所事事,就是声色享受,儿女生了一堆。

    老六元景,老七元昌等都是武德元年所生。元景初封赵王,元昌初封鲁王。

    李世民继位后,改封元昌为汉王。

    这位比皇帝小了快二十岁的小老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