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贞观俗人-第10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早是不论何等货物,一律征百分之二十的税,甚至开始是直接征十分之二的货为税,倒手又能赚一笔。

    不过到如今,海关税一改再改,如今基本的关税是十税一,但对一些货物又有不同的加减,比如一些奢侈品等税较高,而朝廷比较需要的东西税则低。比如玳瑁、苏木抽三分,珍珠、龙脑抽二分。

    一般都是验货后估价抽税。

    (

 第1238章 利之所在

    朝廷派来的这位判官,就有权参与验货,并一起负责抽解。判官有权根据货物是否为宫廷或朝廷所需,而决定属于朝廷的那份,也就是三分之一关税,是抽实物还是抽钱。

    甚至也还有权根据需要,决定是否对货物抽解后再进行一次博买,博买就是优先采购。

    比如说乳香,是药用价值较大的香料,而且宫廷用度很大,直接在港口优先采购,当然十分划算,不必再经过商人们几次倒手,少了中间商的利润。对这种货物,判官可以先把属于朝廷的那三分之一的关税,要求实物抽解。

    乳香的进口关税是十分之三,所以他可以直接拿走十分之一,至于剩下的十分之二的关税,秦家是要实物还是折钱,这是秦家的权力。

    剩下十分之七的货物,按规定,判官可以再博买两成,直接采购两成,这相当于是垄断的市场行为了。

    不让中间商再赚他们一笔。

    秦琅对此当然也没意见,毕竟向来如此。

    在吕宋这边,秦琅之前采取的是设立商行,做为官方牙行中介,凭牙行对市场行情的了解和交易技术来评定货价并介绍卖方,同时要负责维持市场秩序,保证交易公平公正。

    这本质上其实也是利用权力进行交易垄断,所以胡商船到港,他们的货物在抽解后,只能通过秦琅的牙行交易,牙行做为中介平台,负责估价、交易等,也做一些售后保证。

    比如对货物质量的评估保证,甚至是对货款交易的保证等。

    不能说交了钱没收到货或收到的货有问题,或是货给了钱收不到,官牙做为中介,要起到保障作用。

    当然,本质上仍然是一种垄断行为,靠着手中权力,先赚一笔牙钱。

    如今朝廷派判官来,要在抽解后优先有采买权,其实就是从秦家的这个垄断官牙里分利益了。

    对此秦琅不反对,毕竟朝廷势大,想分杯羹很正常。

    两成的博买权,秦琅也能接受。

    秦家的牙行,不仅对进口的货物如此,出口的货物也一样,所有出口货物都要先经牙商,由商行的名义报关,商行因此除了代缴关税,也还要收一笔佣金。

    这种官牙的存在,其实历朝的城市里面早已有之,就是各行的行会和官牙了,朝廷不直接管理那些商人,而是通过让各行业组成行会,然后只管理这些行会的行首等来管理各行业,对于交易,也通过牙商来约束。

    乳香这样宫廷需要之物,朝廷博买,牛皮牛筋牛角铁料等这样的堪造军器之物,朝廷也一样要博买的。

    秦琅都同意,毕竟这个博买也要经过市舶司的估价,只是少了中间商赚差价,但船东货主们并不亏本,毕竟他们的货不管是卖给商人还是商行,价格都差不多,不可能自己去零售的,港口价和零售价,肯定是不同的。

    当然,朝廷搞博买政策,不可能都是为自用,所谓需不需要,其实只是看有没有利可图。比如好卖的东西,那判官可能都要插一脚,都要博买,买下来后再倒手卖掉,就能赚一笔。

    这种雁过拔毛的行为,秦琅也一样理解。

    要知道,仅去年一年,仅广州市舶司一地,通过博买然后变现赚的钱,就有一百一十万贯,这还仅是博买赚的,还没算抽解的进出口关税收入。

    正如朝廷官员所说的,东南之利,市舶第一。

    市舶司负责进出口贸易,既征关税,又搞博买,两头赚钱。

    这个判官不是来抢吕宋贸易管理权的,只是来为皇帝和朝廷赚钱的,另一位监官,从名字上就能听出来,这是负责监管的,相当于派在军中的监军一样,对市舶司的帐目、仓库钱物等进行监察。

    这也属应有之事。

    吕宋市舶司设立后,以后对外贸易也就正式合法了,吕宋港自己可以发放船籍,有了船籍凭引,吕宋港进出的船也就不是走私船了。

    同时市舶司设立后,朝廷既可名正言顺的分取贸易三分之一的关税、博买等利,也可以强化监管。

    铸钱监基本上也是如此。

    吕宋现在金银铜产量较大,同时通过与倭国等的贸易,手里握的大量的贵金属,本身之前就已经开始在铸钱,因此对这种既成事实,朝廷在许敬宗等人的帮忙维护下,直接给秦琅发牌照,也就是设立吕宋钱监,开炉铸钱。

    吕宋钱监也有秦家自己负责,朝廷只派来一位监铸,负责监管。

    殷安国的主要任务就是监督钱监的铸造,必须保证吕宋钱监铸的钱规范统一,质量上不能有问题,从成色到大小等,都必须保证。

    “魏公,这是朝廷所赐母钱!由褚相公亲自书写钱。”

    秦琅接过母钱,发现这钱与之前的钱有些不同,同样是开元通宝,但钱背后面却增加了一个吕字。

    “这是贞观二十年新版钱,各地钱监所铸之钱,皆在钱背加上钱监所在地名,比如京、洛、扬等,吕宋钱监所铸之钱背则加吕字。”

    而长安钱监铸的钱上还有一个突出的圆点,而洛阳钱监铸的钱背上有一条弯曲的凸线,扬州的钱监则有浮云标记,其它钱监的钱背上也各有长短弯曲等形状不同的小标记。

    这种统称为星月纹,跟钱背的钱监地名字一样,都是各个钱监的独家标记。

    再配合开元通宝这四个字的一些细小区别,如元字有左挑、右挑和双挑之分等,四个字每一个字都有好几种不同,四个字加起来就有几十种变化,配上星月纹就成为各钱监的独字标记。

    以前的各个钱监的钱都是一个母钱铸造的,并没区别,现在不同钱监不同特征,明显是对各地铸钱加强监管了。

    比如吕宋钱监铸的钱币流通市场,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到时看钱的记号就能认出,可以追责。

    当然,殷安国此来,不仅仅是监督铸钱质量的,他还要来分钱。

    铸币是有利可图的。

    在武德初,刚铸造开元通宝的时候,朝廷因为手中铜料不足,而铜料价贵,再加上运输不便等原因,铸一千钱,当料钱就七百五,加上人工和运输等成本,结果一些钱监铸一贯就得亏上几十甚至二三百钱。

    但钱又是必须品,没钱就能以流通,工商不兴。朝廷只能硬着头皮铸钱,后来贞观时,天下一统,国家渐恢复,朝廷开始通过禁铜器、禁毁钱、加强铜矿开采、铜料进口以及改进铸币技术等,总算是扩大了铜料来源,以及降低了铸币成本,铸币也终于有利润了。

    铸币有利可图,必然引起私铸。

    就比如毁钱制器可得重利一样,必然有人铤而走险,朝廷要维护铸钱,就要投入很大力量打击私铸、毁钱制器,以及生产铜器、铜钱出海等各种问题,这都是要成本的。

    秦家铸钱获得,本来也确实是享受了朝廷这一系列政策带来的好处,现在朝廷要求秦家铸币分利,秦琅觉得也不是不讲道理。

    毕竟,若是没有朝廷的一系列政策,那么大家都毁钱制器,都大量生产铜器,甚至囤积铜钱等,就会导致铜料上涨等一系列问题,最后结果不仅是劣币驱逐良币,更会导致铸币成本大增,最后出现面粉比面包贵的情况。

    只要朝廷不是胃口太大,都是可以答应的。

    “朝廷意思,吕宋钱监所铸之钱,全都按九五折卖朝廷,不论金银铜。”

    这是要收百分之五的铸币税了?

    秦琅皱眉,觉得有些高了。

    秦家现在铸币,金币的利润是百分之五,银币百分之八,铜钱百分之十左右,利润确实挺可观,可朝廷如果一来就要拿走百分之五,那拿走的不止一半了。

    “铸币之利并不算高,我相信朝廷其它钱监的利润也就当在这五厘上下,如果朝廷要从吕宋钱监收走五厘之利,那吕宋钱监估计也快要关门了。”秦琅笑道。

    殷安国对秦琅非常客气的道,“下官来之前,太子殿下和政事堂诸位阁老相公们也都有过交待,曾说起吕宋铸币厂,工匠技术强,铸币效率高,说金币铸造利过五厘,银币铸币利过八厘,铜钱铸造更有一分五的利。”

    秦琅见他把吕宋铸币厂的利润底细摸的这么摸,也无话可说了。

    “哪有这么高啊,况且真有这些,可如果朝廷要收五厘,那也就几乎没剩下什么了。”

    “朝廷的意思呢,铸币之权本只能公有,但因吕宋乃是外世封之地,又物产金银铜之物,所以便特许设钱监铸币的。朝廷也需要监管等啊。”

    秦琅不说话,表达不满。

    “朝廷当然也考虑到吕宋这边铸币也辛苦,所以不可能说不给吕宋留半点利,这次朝堂上诸位相公和户部尚书、转运使、太府卿、少府监等举行了专门的盐铁会议,制订了一个全新的铸钱标准。”

    之前开元通宝钱是含铜六分八厘,混以铅锡,铸成青铜钱,每钱刚好重一钱,一贯六斤四两。

    钱质量极好,深受百姓欢迎。

 第1239章 宝泉

    朝廷这些年不断的回收历朝的旧五铢钱等以融毁重铸新钱,从武德四年开始铸开元通宝,到现在贞观二十年,铸造发行二十六年,但开元通宝钱币受限于铜钱和铸造效率,总发行量还是不算多。

    也是因此,朝廷才愿意让之前私铸但钱质量好数量多的吕宋铸钱也授权。

    “朝廷新拟定贞观二十年版开元通宝铜钱,定成色为铜六五,铅二五,锡十的比例。”

    “金开元为金七五,银二十,铜五。”

    “银开元为银八五,铜十五。”

    朝廷拟的新版钱币的成色几乎都下降了,铜钱原含铜量百分之六十八,降到六十五,这还不算最多的,金币直接降到含金量七十五,这根本就成十八k金了。

    银也从原来的银九铜一,变成银八五,铜十五。

    “魏公也知道,铜料向来贵重,虽然近年朝廷以律法形式规定了铜价为每斤一百六十,但私下里价格可远高于此,朝廷铸钱,虽然近年已经表面看上去不亏,但实际铸造成本还是太高了。”

    “朝廷虽严禁毁钱铸器,但将十铜钱融毁铸成铜器,便可价值七十,哪怕去掉手工成本,也起码是五倍之利。”

    钱这个东西,不可缺少,少了就钱荒,百姓不得不以物易物,这也必然影响到交易,也会打击经济,对朝廷来说,钱荒的危害是相当清楚的,可钱荒解决不易。

    就好比说,以前不少朝代钱荒时发行那种宝泉,什么当十、当百,或者把钱铸小铸薄,杨广就曾发行白钱,含锡铅太高,钱发白,又小又薄。

    钱币价值过低,那么造成的结果自然是握有铸币权的人,在变相的掠夺民间财富,也必然导致大量私铸行为,整个经济市场也会动荡,这是百害无一利的。

    可如果钱币本身价值过高,不仅容易铸造亏本,还会导致毁钱和囤钱行为。

    如何取舍一个中间值,很重要。

    在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