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贞观俗人-第10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本三司的官吏们也只是想搞点事,闹一闹,说不定皇帝到时又收回成命了,大家各自的官位利益也都能保住,谁知道皇帝不按套路来。
至于说李君羡到底是真结交妖人,还是在调查不法事件,其实都不重要。
对于皇帝来说,并不是只有黑白,一切都是为了维护统治。
许洛仁能活下来,一来是他跟皇帝关系更密切一些,那是儿时起的伙伴。二来许洛仁这人虽然是皇帝心腹,但除了喜欢跑马弹琴做曲,并没有什么军事等才能,也没有什么大的野心。
至于那个被杀的殿前司宦官,一个宦官而已,皇帝会在意吗?
前有张亮、侯君集被杀,如今李君羡被处死,虽然都是以谋反罪名杀的,可秦琅心中明白,有谁是真的谋反呢?
看来,皇帝确实活不了几天了,否则也不会手段这么激烈。
皇帝出手快准狠,也恰说明他觉得没多少时间了。
李世民在为承乾继位,扫清最后的障碍,连镇抚三司这样的强力机构,也说撤就撤,李君羡这等级别的大将,也说杀就说。
想想如今还在陇右做叠州都督的李绩,还有他这个呆在吕宋的太保,秦琅觉得自己早早离开中枢的决策是对的。
否则李世民现在这般发疯下,估计他也不安全。
“派人去京城,帮忙打点一下,照顾李公的家人南下岭南。到了岭南后,帮忙好好安置。”
李君羡当年与秦琼程咬金六骑弃郑投唐,多年袍泽兄弟,而秦琅与李君羡也交往不浅,这些年来,李君羡执掌镇抚司,没少帮秦琅。
现在他被冤杀了,不能死而复生,但对他的家人必须照顾。
看将来,有没有机会把他们迁来吕宋吧。
老相国萧瑀也死了,他被再次召还朝后,虽然七十多岁的高龄了,依然还是那副爆脾气,政事堂诸相没人跟他处的好。
李君羡一案,萧瑀一直认为审理不当,结果皇帝却还是下旨立即处死,听闻此事,萧瑀从洛阳赶往长安面见皇帝。
在皇帝面前,萧瑀拄着拐杖面谏皇帝,认为皇帝行事不顾法纪随心所欲,又指责皇帝近些年不问政事,沉迷于丹药等,亲信奸佞等。
李世民急着要服丹药,不耐烦听劝,让侍卫赶他出去,结果萧瑀激动下,居然一命呜呼了。
这事弄的皇帝也十分被动。
萧瑀既是朝廷宰相,也是他的儿女亲家,更别说萧瑀的资历又老,就这么突然死宫里了。
事后李世民也有些后悔,于是下诏追赠萧瑀司空、荆州大都督,并陪葬昭陵。
不过等到朝廷开始按流程为萧瑀商议谥号时,李世民又犯拗了。
太常寺议定谥号为德,而尚书省议定谥号为肃。
这两个都是美谥,所谓绥柔士民曰德,谏争不威曰德。
而肃是刚德克就曰肃执心决断曰肃。
结果皇帝对这两个美谥都不满意,他思来想去,觉得萧瑀一把年纪了,不敬君上,跑到他宫里来骂他,最后把自己气死了,还让自己难堪,这根本就不该是忠良之臣所为。
刚开始时的愧疚,现在则更多是不满。
所以在最后定谥时,李世民不痛快了。
他对臣子们说,谥号本是标明人的行迹的,必须得符合事实,他说萧瑀性多猜贰,用德和肃都失于不直,更宜摭实。
所以他亲自拟了个谥号,贞褊。
所谓正直不屈为贞,节俭无德为褊,心胸狭隘为褊。
这谥号可就比德和肃差远了,毕竟本来做为朝廷宰相,死了盖棺论定给他好的美谥也是应当。
可皇帝就要较真,就要不痛快。
你给个贞就好了,结果非要加个褊,说人家心胸狭隘,本身就体现了皇帝自己的心胸狭隘。
谥号最后就这么定下来了。
却也在民间引发许多争议。
不过此时的皇帝,似乎已经顾不上这些了。
在裁撤了镇抚百骑殿前三司,又杀了李君羡气死了萧瑀,最后还不肯给人家萧瑀一个美谥后,李世民从长安回到洛阳。
或许是嫌萧瑀死在他那不吉利,皇帝回到洛阳。
然后皇帝数年来头一次上朝。
朝会上,皇帝提起了一件大事。
认为高句丽在乱臣贼子泉盖苏文的统治下,如今越发穷困,而大唐经过数年时间,也终于把辽东之地差不多都征服和稳固了。
所以他打算发兵三十万众,一举扫灭高句丽。
皇帝又说,上次东征时,水师虽少,但发挥了奇效。所以这次出征,当仍水陆两路齐进,尤其是要征讨平壤,道路遥远,陆路运输粮草骡马困难,所以这次准备用舟船海上运输。
而征辽主要是调动北方的兵马,所以这次各出其力。
北方诸州调兵马,南方诸州则出钱粮和舟船。皇帝命令在剑南、云南、岭南等地伐木造船,然后顺长江、西江、红河而下扬州、广州、交州。
上游诸州负责伐木造船,下游负责出粮,而沿海诸地负责出水手。
等船、粮、水手齐备后,将船驶往登州港集结。
朝廷也给吕宋降旨。
诏令造大船十艘,出水手两千,并粮食万石。
旧金山城,牙城都督府内。
都督府一众秦家家臣们对于这道旨意,都很不满。
“我们两税、商税从不少一分,如今朝廷为何却还要如此摊派?十条大海船,两千水手,万石粮食,还真是说的轻巧。”
“武安都督府也接到了同样的任务。”秦琅道。
“那怎么能一样,武安都督府那是朝廷的经制府州,造船出粮,用的也是朝廷官府的府库钱粮,咱们吕宋府可是外世封地。”
又有人道,“武安府一府五州,人口百余万,我们吕宋府如何能比?”
秦琅望向不满的众人,“十条船,万石粮还有两千水手我们还是出的起的。”
“问题是出之无名啊。”
“就当是为国出力吧。”
皇帝想在他死前,把高句丽灭掉,秦琅能够理解,在休整了几年后,现在发起征辽,倒也可以说时机成熟。
朝廷派下来的这个任务,确实有点不讲道理,毕竟秦家该交的税也都交了,朝廷一下子摊这么重的任务来,这就是额外的剥削啊。
“要是答应了,这个头一开,以后朝廷征东讨西,我们是不是都要接受摊派?甚至朝廷随便找个名目,我们也得出钱出人?这不就又跟过去的瑶役一样了?”
两税法下,早就折钱代役了。
朝廷已经没有权力随便征发百姓服役,要征发,也得给工钱。
毕竟百姓们已经把该给朝廷服的役,折钱上缴过了,总不能交了钱又再做次役吧。
秦琅笑了笑。
“大家的心情我也能理解,不过朝廷有些诏令给我们吕宋,估计也是知晓我们的底子实力,这点负担我们还是担的起的。”
秦琅制止了大家继续发牢骚。
皇帝这道摊派的诏令确实不合理,但秦琅觉得这事情可能没这么简单。
或许这是皇帝对吕宋都督府的一个试探,想看下秦琅的态度。
朝廷打一次高句丽,根本不用担心军费钱粮的问题,但皇帝还是给他摊派了这个任务,皇帝绝不是那种贪婪或小气的人,那么只能说这事有暗藏深意。
特别是刚经历了镇抚司三司裁撤时的三司官吏暗中抗拒的事情后,皇帝想要考验下秦琅的态度,也说的通了。
虽然不能完全证明皇帝就是这种想法,但秦琅不打算对抗。
能出点钱解决的事情,对如今的他来说,从来不是什么大事情,虽然也有人说此例不可开,要不以后可能没完没了。
可秦琅考虑的则是李世民估计活不了两年了,所以先应付他就好,至于将来的皇帝,会不会也这样乱来,到时再说。
十条大船,对于别地来说,也许有些困难,但问题是秦家本就拥有很多造船厂,自己也有很强大的船队,不管是内河船还是近海船还是远洋船,秦家都不缺。
所以根本不需要临时船,直接调十条船来就是了,甚至朝廷这波征辽东造船令,秦家还能趁机向那些没能力造船的州府提供造船业务,争取多拿些造船订单,或是帆锚等部件订单呢。
两千名水手也不难,一万石粮食更不是问题。
一万石粮食那不过一千贯钱就能买到。
“我不想再听到有人再对此事抱怨,大家马上把这个任务落实好,要不打折扣,态度积极!”
第1254章 心照不宣
灭高句丽的时机已经成熟,秦琅对于此次发兵灭辽也持赞成态度。据说朝中反对的大臣也还有,比如说已致仕的宰相房玄龄,就上万言书认为不该征辽。
他认为天下太平,大唐这些年东征西讨,打下的疆域已经够大了,朝廷应当停止对外扩张,而专心修一修内政。皇帝含怒意决,臣下莫敢犯颜,此为国患。
但就算是如房玄龄的万言进谏,也没能打消皇帝的决心。
而七十多岁的老将李靖,却认为灭辽要趁早,他们这一代人能做好的事情,就不要再留给下一代了,甚至主动请缨求战,虽然他染病在身,而且体弱年迈,却依然表示愿为国征战。说过去他是立了些小功劳,但凭借的也是天子的威力,现在是残年朽骨,但只是皇帝不弃,他仍然愿意东征,为大唐为皇帝再出一把力。
对于这位老司徒的忠心,皇帝很感动,赐御马六匹,宝甲两套,让李靖参与对辽东作战的部署决策。
不过辽东之战的指挥,却没用瘦的成小老头的李靖。
皇太子举荐英国公李绩为帅,苏定方为副。
皇帝认真考虑过后,最后下诏,叠州都督李绩,升兵部尚书,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太子詹事兼洛阳府尹。
白麻宣相,入朝执政。
李绩贬任叠州期间,兢兢业业,没有丝毫怨言,在任治理地方,训练军队,都表现很好。
召回朝参预机密,入政事堂为相,补替病逝的萧瑀。
李绩回京后,太子亲自到郊外二十里迎接,与李绩同车入城。进城后,太子也手挽着李绩的手带他同去拜见皇帝。
皇帝对着李绩,当着太子的面说,若非太子,朕不复用你,当牢记太子之恩情。
李绩谢皇帝恩,谢太子恩。
皇帝授李绩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负责筹备征辽事务,并授薛万彻、裴行方为副将。
旧金山城中。
秦用感叹着道,“英国公这是终于出头了吗?”
秦琅只是笑笑,李绩这辈子确实是既用又打压,但说来这也跟李绩的性格有关,当年李绩还叫徐世绩的时候,是地方豪强,跟程咬金的出身差不多。十多岁的时候,就是个不安定份子,黑白两道的人到处结交,认识了翟让、单雄信这些人。
后来东郡法曹翟让因事下狱,狱头黄君汉将霍让私放,单雄信拥着霍让上了瓦岗做山大王,本是地方首富之子的徐世绩却主动带着家丁上山加盟,并提出了不要在附近打家劫舍抢掠乡邻,而是应当拉队伍去运河边上打劫商旅车船。
徐世绩的提议让瓦岗迅速做大做强,并引来了造反失败东躲西藏好此年的李密加盟。
可惜后来李密反客为主,反杀了霍让,做为二当家的单雄信和徐世绩都差点被杀,单雄信被逼的下跪求饶,而徐世绩脖子上也被砍了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