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贞观俗人-第1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力钱,一年下来确实也能赚些钱,舍吃俭用寄回家比在家种地放羊强的多,但想靠这点钱娶媳妇买地过好日子却难。
后来他跟着下岭南闯荡,都说那里虽然热,可只要肯吃苦,绝对有机会赚大钱。他先是到了广州,在佛山那座冶铁制器之城做了两年工,收入确实比在长安时高,可也发不了财。
他后来又去了太平港,上了捕鲸船,一出海就是两三年,再后来随捕鲸船到了吕宋,他不喜欢捕鲸船上的那种孤独,最后加入了吕宋淘金的队伍。当岛蕃来袭时,身强力壮的李公佐加入了矿山的护矿队,跟岛蕃交战,凭着勇敢立下功。
然后编入了秦家的地方团练武装,再加入围剿扫荡岛蕃的战斗中,一路下来立了些功劳,也分到了不少战利品。
当吕宋局势基本稳定下来后,他便选择在宁远河口安家落户,这地方有奔腾的大河,有蔚蓝的大海,也有一望无际平坦的绿色平原,这是他曾向往的地方。
父亲与兄弟等在秦家的帮助下,举家迁移而来。
他们沿着自己当年离家闯荡的那条路线,先到了州城盐州,然后再到了西京长安,经蓝武道抵达襄阳,再沿汉水而下江夏。
进入长江后南下,在洪州转入江西赣江,一路直抵赣州,经过近年新修的大瘐岭运河,乘船进入北江,直抵广州。
父母兄弟姐妹们以前吹惯了风沙,却从没有见过这么多大江大河,一辈子也没有想过有这么多机会坐这么多船,更别说船上航行的时候,还能吃到那么多新鲜的鱼。
在广州港,登上吕宋来接人的大船,直航吕宋,在旧金山港补给后,再向北行数百里,最终把人送到了宁远河口李公佐的身边。
父母帮李公佐带来一个媳妇,花了三十六贯彩礼的一个裹着头巾的小个子女人,李公佐看到她,有种久违的感觉,那种大西北的土气,自己都觉得陌生了,再看到却又觉得这么的亲切。
她很害羞,用头巾把半个脑袋都遮掩起来,目光也很躲闪。脸上的皮肤带着红和干裂,李公佐却觉得似曾相识。
母亲抱着久别重逢的儿子,说她就是李公佐姨娘家的表妹,那个小时来做客总很喜欢跟着他们屁股后面的小丫头片子,不经意间也已经长大成人了。
父亲说虽然李公佐寄回家不少钱,但觉得还是自家姑娘更可靠,姨妹家的孩子他知根知底,老实本份。
对于父母选定的这门婚事,李公佐其实很满意。
吕宋这边想说门亲事并不容易,好多来这边闯荡安家的人,最后都主要是回老家娶亲,老家的女子比外乡的女子更易相处,何况吕宋本就男多女少,而都督府也鼓励大家回原籍老家娶亲带过来定居,甚至还有奖励补贴。
还是家里的女子好,虽然看着土气,但就是觉得亲切,看着顺眼。
家人到来时,李公佐在宁远堡已经安定下来,他有了自己的房子,也有了自己的田地,家人到来后,他第一时间领着去见了里正村长们,进行登记落户,然后申请分田授地。
接下来的日子,李公佐非常的幸福。
他带着家人去看了自己的田地,然后一家人帮忙扩建房子,他有一块很大的宅基地,完全可以多盖些房子。父母都觉得很满意,虽然这里的气候与家乡完全不一样。
有些热的让人不适应,但那肥沃的土地让可以打消他们一切的不适。
一家人动手,木头竹子茅草,再请了一些邻居,大家一起帮忙,便又盖起了数间屋子,扩大了小院,甚至还在母亲的建议下,建起了牲口房。
等新房盖好,李公佐和表妹也就正式举行了婚礼,邀请了堡中的邻居们,里正村长和保甲长们还代表着官方过来贺礼,并送上了一笔贺礼。
十贯钱的新婚礼,其中五贯是吕宋都督府对新移民男子结婚的赏钱,另五贯是李公佐取了老家妻子带来移民的奖励。
李公佐的父母兄弟们几乎不敢相信还有这样的好事,百姓成婚,官府居然还赏钱。
但这对于吕宋都督府,对于秦家来说,却是早就拟定好的政策,是给新人们的福利,以此吸引和鼓励移民。
婚礼很热闹,却并没怎么破费,摆的酒宴很多桌,但却也没有排场浪费,亲朋好友乡邻们来贺喜,送上祝福和贺礼,一般是一两件生活用品,如碗杯茶壶,或是布料或是茶叶点心等。
东西不是很值钱,却都是生活能用的上的。
婚后,李公佐觉得更幸福了。
家人都登记落户了,地也分下来了,虽然新政策下,不再有免费的土地授分,但每个新移民却都有相应名额的低价土地购置权,还是免契税的,这样的机会当然不能错过。
和村里的其它多数邻居一样,李公佐家也成了小地主,从认购的土地到授封的勋田,他们一家的地超过了千亩,除了一家子自已耕种外,李公佐还依靠自己的十几个奴隶和牛马一起耕作。
当然,他不会忘记自己是靠打仗立功才有了今天的一切,所以他和不少邻居一样,都申报点选,李公佐本就有弓手身份,这种不是县衙里有编制的吏员弓手,而是属于乡里的民兵弓手。
平时自己训练,农闲时集训,有任务时也会征召。
但他想成为团结兵,团结兵是地方武装。
在经过几轮选拔考试后,李公佐凭着年轻、健壮和不错的箭术,居然一路斩将过关的杀进了武士点选。
当通过的消息传来,全村都为他高兴。
县里都派了一位弓手下来道贺,带着一个乐班敲锣打鼓宣布,乡长里正村长等都拥来贺喜。
点选为武士,比团结兵还要强许多,相当于是吕宋府的府兵了,成为有兵籍的吕宋官兵,向吕宋府兵曹衙门缴纳一笔装备钱后,他们就会为武士提供全套的军器装备,包括骑乘的坐骑以及驮用的骡马等。
李公佐是点选为弓兵,隶属于吕宋都督府宁远州的宁远营,是侍卫司下侍卫亲军步军司所统。
(
第1259章 东征
按规定,点选武士根据远近而轮流番上宿卫、值守,归德营是六番,全营分成六班轮番。番上又分为州内番和州外番,州内番一般就是在军营当值,或守州城、仓库、港口码头、烽墩、巡逻道路等任务,一番时间为十五天。
而外番,一般是去府城旧金山,担任府城守卫、扈卫都督、军镇戍卫、烽墩守卫、道路巡逻等任务。
大番轮一圈,然后再小番轮一圈。
除了番上当值,遇到军营集训时,也还要参与。若有战事等征召,则根据军令点选。
基本上吕宋武士跟朝廷的府兵是相当的,平时要自备武装,也没有钱粮,但能获得一份军田,另外番上和征召都有额外的钱粮补贴,作战也能分战利品等。
有功也还会授官、赐勋,赏赐钱帛田地。
武士在吕宋,属于良民中的上层,地位较高,比做为封臣的骑士地位低些,武士可纳妾,可为吏,见官不拜等。
总之好处都是很实在的,武士立的功劳够,也能成为授封骑士,成为分封领主。
李公佐原仅是个淘金工人,后来在岛蕃来袭时成为了护矿队员,再被选入剿匪部队,成了一名地方弓手,如今一跃成为点选武士,在整个村子,都立马变的身份不一般了。
里正也第一时间按府衙命令,给李公佐送来了二百亩军田的田契,这二百亩地可享受免三分之一地税特权。
村里的人们都很羡慕李公佐,这村里虽然也有不少是当初加入了围剿岛蕃队伍的,但也仅有部份拥有弓手身份,多数仅是保甲壮丁,有些更是连保甲队都没选上,只是个普通的新移民而已。
虽然也有骑士、武士,但他们并不在这个村子里住,他们因为获得的土地数量多,所以都是直接自己单立一个庄子。
李公佐的父亲刚来的时候,还总有些拘束。当儿子成为了点选武士后,他原本微驼的背都变的挺直了许多,在村里面说话的声音也大了许多。
而村里的孩子少年们,对李公佐则是充满崇拜,见到他就跟在后面大声的喊他名字。
点选上了武士后,李公佐很快就赶去了州城,州城在宁远河的中游地区,并没有设在海边河口,原因据说是因为设立在七百里宁远河中游更便于管理这块地区。
毕竟七百里的宁远河流域,仅设立了这么一个州。
宁远营就驻在州城不远,宁远州编置了不少个营,每营满编是三团,共六百人。基本上都是单兵种驻扎,比如宁远营就是个步兵营,而相距不远的归德营却是个骑兵营。
不过虽编制一营六百,但实际上营兵却又分为武士和骑士。
武士番上,骑士平时却是不番上的。
李公佐在村口码头乘上帆船来到上游二百里外的宁远州城边的宁远营报到,做为新点选的武士,他要在军营接受营教练使对他们为期三个月的集训,然后前往旧金山城执行第一次番上任务。
这次任务不在正常番上任务里,新点选武士在初次集训后,都要拉到旧金山进行三个月的番上,驻在城郊,集训和驻防,他们会得到都督秦琅的亲自检阅。
并在集训完的校阅仪式上,获得授衔、授旗、授番号、授装备等仪式,正式成为一名吕宋武士。
乘坐往宁远城的帆船上,船家看到他臂膀上的那条红巾,知道他是新点选武士,对他十分热情而客气,一路多有照顾。
到了宁远营时,他看到了这批新点选的武士,总共一百人,两队一旅。一队重步兵,一队轻步兵。
披甲持矛的是重步兵,持弓弩刀盾的是轻步兵。
他们将接受不同的专业训练。
风帆满张,大船乘风破浪。
李公佐站在船头,看着远方出现的平原,那是他的新家宁远堡。
经过六个月的打磨后,年轻的李公佐身姿更加挺拔,晒成古铜色的肌肤下,是更加有力的肌腱。
经过两轮六个月的集训后,李公佐正式成为了一名吕宋武士,他获得了都督府授予的刀、弓、盾、甲、矛、马等武士六件套。
并被授予了二等兵衔。
吕宋都督府的军队,有品级的将校仍是采用朝廷的武官阶级,但在有品官阶之下,还设立了无阶九等。
历史上的南宋武官在武阶之外也还有几十级的阶级,可视为军衔,其在有品的诸阶之下,也还有无品八阶。而到了清末北洋时,仿普鲁士等外制,也设立了新的军衔制度,在军官以下,也设有军佐、军士、兵等几级。
吕宋便也在九品武阶之下,设有上佐、中佐、下佐,上士、下士、中士,以及一等兵和二等兵和三等兵。
这九级,就是在品阶之外。
其中三级军佐,是属于军中的非战斗的技术类专业人员,比如军医、工匠、兽医、书吏等。
而上中下三士,则授给军中骨干老兵。按大唐惯例,队头队副一般是九品职事,但队副以下的伙长等其实是没有官阶的。
但在平时的管理、训练以及战斗中,这些伍长、伙长,却又是部队的骨干,因此秦琅在自己吕宋都督府的各级部队里,特设有教练使、教头等军职,类似于后世的参谋长,专门负责管理、练兵。
战斗指挥的任务交给各级的军镇防御、营指挥使、团校尉、旅率队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