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贞观俗人-第1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只能不断的扩散出去。
吕宋本岛,最好的地当然是新旧金山两城,有优良的港口,有肥沃的平原,然后就是中央平原了。
再接着是吕宋本岛的沿海几处有港口的平原,雁城、黑沙以及宁远等。
至于山区,暂时还只是建立了一些驻兵据点,或是一些矿点。
至于外岛,也只是先挑最肥的那些有优良港口的河口平原地带先占了,其它的慢慢来。
现阶段,甚至很长一段时间,秦家面临的问题都是地广人少,土地到处都是,缺的都是人。
秦家仅一个吕宋中央平原和宁远河谷平原,就不比关中平原小了,虽说吕宋处于海上,风暴多发,但这边天气好啊,不说一年三熟,用林邑稻种,一年两收是没半点问题的。
每年受台风影响,收获会有些损失,但雨水充足,简单的修一下水渠,那的土地也远比如今的关中平原强上许多。
不过秦琅对吕宋的定位,却并不是农业。
粮食种植这块,他只要求能够自给自足就够了,他一手制订的农业政策里,对于所有的农民、地主们只有一条红线,就是不管拥有多少田地,必须得种一定比例的粮食。达到相应规定比例内的粮食种植后,剩下的田地才能任意种植其它作物。
这条主要是保障粮食安全问题,避免大家都去种桑、麻等经济作物,导致吕宋到时粮食都还要进口,万一被卡脖子,那可非常危险的。
其实出这规定也是没办法,种粮食不赚钱,中原粮价非常稳定,国家储备的粮食非常多,粮食根本卖不起价,吕宋就算直接从中原那边运粮过来,成本都不算高。
没有特别的需求,吕宋的粮价当然也不可能高起来。
而相对的,种蕉麻、黄麻、桑叶等经济作物,其产出其实是要高出普通的水稻收益的,就如现在中原的苏常湖杭一带,这片地区原本也属于江南粮仓,可这些年,因为苏杭等地成为了大唐的东南丝织中心。
所以无数的当地百姓现在都争着种桑树养蚕,甚至还出现了桑基种植,田埂上见缝插针种桑树,或把稻田改做鱼塘,塘堤上种桑树、果树,塘里养鱼,然后上面还要搭羊圈。桑叶不仅养蚕,还能养羊。蚕屎又能养鱼,生态循环,相当了得。
搞的朝廷都只能每年都三令五申,必须保证基本的粮食种植,否则唯地方官员是问。
有钱能使鬼推磨。
有钱当然也能让百姓决定种什么。
一石稻谷的收购价还不到百钱,这样的收益远远不如种桑或养殖,那些百姓才不管万一大家都不种稻,会不会导致粮食不够吃呢。
不过秦琅做为吕宋当家人,却必须从全局角度考虑样的问题。
所以划下红线,手里有土地的,必须得保证一定比例的基本粮食种植,否则重罚。
吕宋未来的定位,秦琅还是决定依托中原大陆,以工商贸易繁荣兴盛吕宋,农业只算填补,资源矿业这块是辅助。
吕宋白手起家,必须得依靠中原。
不仅是人口,还有各方各面。
中原会是吕宋最大的市场,也是重要的技术、人力、材料等的来源地。
第1300章 反目成仇
如果不能挂钩中原,吕宋自己一边玩,就算还能继续跟海东诸国和海南诸国做生意,那也会很惨。
秦琅也没打算什么都搞,利用自身的资源和技术优势,搞点有竞争力的优质产业做拳头,比如说采矿冶炼,铸币,再比如说捕鲸制蜡,或是伐木造船这些。
其它如丝织这样的产业,秦琅暂时不打算碰,既没产业优势,也没技术优势。肯定搞不过苏杭诸地。
但可以搞搞转口贸易。
甘蔗种植,白糖生产,以及棉花种植,棉花纺织这些,秦琅认为可以搞。
茶叶啊瓷器啊盐当然也能搞,但很难有什么产业优势,所以立足于自给就不错了。
未来,秦家的玻璃和香水产业,秦琅可能会慢慢转移过来。
只要手里头有那么一两项拳头技术产业,其实就足够吕宋长远发展了。
中原的这边,秦琅已经没太大兴趣了,他现在满脑子都是吕宋,这片宝地,正待开发,可以任意挥洒,未来不可限量。
坐有轨马车一路到达丹江水库,远看犹如一片海,碧水蓝天,那般的美丽。
在水库特意停下来休息了几天,坐有轨马车跟坐火车差不多,根本不累,大车厢里就跟房车里一样。
不过这里风光好,下来活动筋骨,钓钓鱼,搞搞野餐其实很不错。
这年头,鱼基本上都是野生的,丹江水库里的鱼就更美味了,没有半分土腥味,虽不比泰山的赤鳞,却也相差不多。
丹江水库玩了几天,便干脆换乘船直接驶入襄阳。
“三郎,朝廷跟新罗打起来了。”
刚入襄阳,就有人来迎接,并报告了他一个最新的消息。
“跟新罗打起来了?”
秦琅有些意外,苏定方不是不识大局的人啊,如今朝廷灭百济后,首要之敌仍是高句丽才对,然后是迅速平定百济地方啊。
这个时候,刚刚还出兵数万为大唐协攻百济的新罗,仍是盟友,怎么打起来了?
“我记得新罗新国王金胜曼接受朝廷派去的使者册封后,还十分感激,甚至还上表称已下令新罗全国臣民,皆改服中国衣冠,又送来丰厚贡品,怎么却突然打起来了?”
原来,新罗虽然之前一直对大唐十分恭顺,也不过是远交近攻的策略,贞观初时,新罗几乎是被倭、百济、高句丽轮番殴打,一个朋友都没有,日子过的相当不顺。
本来以前新罗曾跟百济结成同盟共同对付高句丽,结果后来新罗人眼红百济夺下的汉江流域的肥沃土地,马上翻脸出兵,趁百济战后虚弱之际,抢夺了汉江流域,这可算是彻底的得罪了百济了。
虽然后来百济王不服,引兵来战,结果还被新罗连国王都斩杀了,百济实力大弱,可百济也干脆就破罐破摔了,同时向倭国、和中原称臣进贡,换取支持。
甚至主动与高句丽达成和解,就为了专心对付新罗。
而倭国呢,跟百济联盟后,自然也可放手登陆半岛,跟新罗争夺任那地区,高句丽也时不时的南下干新罗一下子。
所以到贞观初,新罗确实是四面楚歌,只好寄希望于中原大唐能够出兵高句丽,帮他牵制下北边的压力,好专心继续打百济。
这个策略还是不错的,大唐确实干高句丽,干的不要不要的,甚至还直接跨海来灭了百济。
不过唐灭百济,这并不符合新罗人的利益。
甚至唐灭高句丽,他们也并不希望。他们期望的是唐朝跟隋朝一样,跟高句丽在辽东死磕,然后磕个两败俱伤,这样高句丽就不能再威胁新罗,甚至新罗还能再从高句丽身上撕扯下几块肉来。
唐灭了高句丽,那他们就得担忧那个远方的盟友,会变成身边的强敌。
当百济被灭后,新罗人其实惶恐万分。
朝中实权派金瘐信坚信唐朝下一步灭高句丽,然后再一下步就是灭新罗了,这是必然,他们不会在灭掉高句丽和百济之后,还独留一个新罗。
恰在这时,新罗发生毗昙叛乱,女王德曼去世,新罗因继承人的问题再次争斗起来。
金瘐信支持自己的妹夫兼岳父金春秋。
结果唐朝天子居然册封了胜曼为新国王,要知道,当初德曼派春秋入大唐朝贡,其实就是跟李世民商量新罗继承人的事情,李世民也基本上是同意了春秋的。
但现在皇帝李胤不顾之前答成的默契,直接立了胜曼。
更让金瘐信等不满的是,唐天子竟然直接把百济设为了经制州县,要大搞移民,连羁縻统治都不愿意。
这让金瘐信等人越发认为,唐朝以后肯定会对新罗出兵。
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李胤派了位宦官到百济做监军使。
皇帝让苏定方率军北上,负责扫荡熊津江以北的百济各地,并在完成任务后屯兵汉江一线,随时准备越江攻入高句丽。
而熊津江以南的百济故地,皇帝交给了副将王文度。
王文度接到旨意后,马上派人去见金瘐信、金春秋二人,让他们撤出百济,将先前攻占的百济尔礼城等二十余城交接过唐军。
金春秋派人见王文度,提出说这些城池曾经属于新罗,如今新罗军收复,自当归新罗国,同时还向王文度请求,希望把早年叛投百济,协助百济人攻破大耶城,害死了自己女儿女婿的新罗叛徒毛尺、黔日二贼交给新罗处置。
但这个要求被王文度拒绝,理由是这二人在唐军攻百济时,已经暗中归顺唐军,并献城投降,归顺有功,如今已被授封大唐官职,岂能交给新罗。
王文度还喝斥新罗使者,让他们回去转告金春秋二人,命令新罗立即交出占领的百济城池,否则大唐将扫灭新罗。
他还向新罗下达了粮草任务,要求新罗提供车两千辆,米三万石供唐军。
本来还犹豫不定的金春秋得到这个回复后,愤怒的决定与金瘐信一起反抗大唐。他的女儿被那两内奸暗死,他曾经对天起誓,这辈子要为女儿复仇。
况且,德曼女王曾和唐太宗达成了默契,支持他继位,可如今却来这一手,这让金春秋彻底失望。
他拒绝交出占领的二十余城,并派人四下联络百济地方将领豪强,暗中煽动他们起兵抗唐。
在金瘐信和金春秋的暗中煽动下,甚至是提供粮草器械的支持下,百济南面各郡州迅速的燃起了反抗斗志。
金瘐信甚至伪装进入豆率城,与百济诸将起誓结盟,并充当他们的军师,另一方面金春秋也派出了自己的几个儿子,分统新罗兵马易换掉新罗军袍进入百济各城,协防助守,假装百济兵。
事情闹到这个地步,新罗铁了心要反唐了。
不过此时的金春秋毕竟不是国王。
新即位的金胜曼与贵族会议和白议会下令金春秋金瘐信二人遵从唐朝旨意,交出城池,并调运粮草助唐,且出兵协助扫荡百济。
结果王令传下,金春秋根本不予理会。
他直接就带着三万兵马返回王都金城,利用其功绩威望,兵不血刃的就控制了王城和朝廷,实际上夺取了新罗控制权。
金春秋坐镇王城,而让金瘐信在前线联合百济抗唐,虽还没公开打出反唐的旗号,但却在利用百济人以复国为号召反唐。
对于礼任等二十余城,金春秋也都让新罗守军换上百济旗号,谎称城池皆被百济人夺取。
至于说粮草器械这些,也推说被百济人阻隔交通,反正就是各种推脱。
要求新罗派兵协助讨伐百济余部,新罗也只是答应却不见出兵。
王文度恼怒之下,直接就斩了一个新罗使者,让随从带着这使者首级回去,警告新罗,指责他们失期违约,并威胁再不运输粮草和派兵从征,他将亲自带兵去新罗问罪。
紧接着,朝廷这边,李胤明显也对新罗的行为十分不满。
所以他下了一道旨意。
以新罗地设鸡林都督府,授新罗王金胜曼为鸡林州大都督,又召金春秋入朝。
事情到了此时,半岛南部,唐罗两军已经从盟友到离心离德,而百济也在金春秋金瘐信的支持下,越发团结,复国口号喊的震天响,不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