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贞观俗人-第12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但有些却不好不见。
连续几天,秦琅都没怎么休息好。
初三一早,虽然不用早朝,但又有政事堂会议。
仍然得起个大早。
皇城、中书内省,都堂。
平章军国事秦琅踏入政事堂时,堂上已经济济一堂了。
昨天,翰林院便锁院,然后数道内制颁下,学士承旨崔敦礼亲自草拟的白麻拜相诏令,东西两府宰执来了个大调整。
洛阳消息灵通,这边白麻诏令一宣,那边已经满洛阳城都知道这次的两府宰执名单那是太师秦琅交给皇帝的,而皇帝完全接纳,按名单让翰林学士承旨拟制拜相。
这是秦琅组的阁。
洛阳士民既惊讶,却又觉得理所当然。
如今的太师秦琅,那是一般人吗?四朝元老,三朝宰相啊。
昨天接到白麻诏敕的各家,也都是高兴不已,张灯结彩的巴不得满洛阳宣告,今日一早洛阳多家报刊就发了号外。
秦琅终究还是拒绝了皇帝的许多加封,最终皇帝妥协,许秦琅以太师、平章军国事辅政,其它的诸多头衔,如检校尚书令、知中书门下二省事,检校枢密使、兼翰林院大学士知制诰、检校左右屯营兵马这些都没留。
对于秦琅来说,其实一个平章军国事头衔,本身就已经足够了,至于其它的一众头衔,不过是锦上添花,甚至并不全是好事。
容易招人妒。
“平章!”
“太师!”
“三郎!”
堂中众人纷纷起立相迎,各种称呼,秦琅点头。
除了包括他在内的七位政事堂宰相外,今日堂上还有中书门下的四位侍郎,以及六位中书舍人、六位门下给事中。
另外政事堂五房的堂后官也都参会,枢机、吏、兵五房,每房三位堂后官,最早是吏职,但随着中书门下政事堂做为决策中枢的稳固,五房也地位稳固,并权柄提升,故此后来改用士人担任堂后官,并提升品级,每房堂后官三人,以资历年长者一人为主。
五房中又以枢机房资历老堂后官为首,称阁老,处理政事堂日常杂务。
这个官职,其实就相当于是政事堂办公厅主任兼枢机处处长。
堂后官级别虽不高,也就七品,而做为阁老的枢机郎也不过从六品下。
但是,如今堂后官却被称为清贵官,既清且要还贵,是跟秘书监、弘文馆的秘书郎、著作郎、校书郎等一样士人首选,甚至比这些还更清要。能做堂后官,外放便起码也是县令起,甚至有堂后官资历,县令都只是过渡的。
若是地方表现好,将来便有很大机会做中书舍人、门下给事中、御史这样的要职。
就比如眼下坐在堂上的新任中书令来济,状元郎出身,秘书郎起家,在政事堂就做过枢机郎,后来官运亨通,如今成了中书令。
他兄弟来恒,也曾做过枢密郎,如今是吏部尚书。
还有裴行俭,也曾任过堂后吏,现在也在堂上,是尚书左仆射。
再有新任侍中上官仪,也是在政事堂做过堂后吏的,之前是翰林院大学士,现在是侍中。
这几人基本上的仕途路径都是科举进士甚至一甲的状元探花等,然后是起家秘书监的秘书郎、著作郎等,然后就进入政事堂为堂后官,接着外放,然后入门下省做中书舍人,之后是部寺任职,再外任,然后就成为中枢大佬。
此时,政事堂堂后阁老李守真有些紧张,更多的还是激动兴奋,此时脑子里还是昨天晚上父亲李楷和祖父李客师教诲。
这次他能做这阁老,不是因为他的才华,也不是因为他的资历,纯粹就是因为秦太师。
秦太师能赏识他,则是因为其父亲李楷李德谟。武德九年,秦琅出仕任长安县尉的时候,他父亲是长安法曹参军,在那个时候认识了秦琅,后来随秦琅靖乱从龙,再后来协秦琅组建镇抚司,李楷本来只是李客师的第五子。
可就凭这机缘,仕途一直都不错,在贞观末已经升为丹阳郡公、检校左羽林将军。
只是后来长孙无忌倒台,李客师父子也受了牵连,因为李客师做为李靖的三弟,是娶了长孙皇后的堂姐的,所以早先李客师一家子跟长孙无忌关系较近,就算李靖在贞观中已经基本退出朝堂,但李客师却还官运亨通,爵封代国公、拜左武卫大将军,甚至还做过一任幽州大都督府长史、幽州刺史。
受长孙牵连,李客师一家也沉寂了,好在有秦琅的帮忙,倒没牵连太深,也只是贬官而已,不像长孙家等一样是举族流放,抄没家产。
沉寂了数年,如今秦琅复出,李楷李德谟做为秦琅曾经的老搭档,自然也就复出。
已经八十四岁的李客师,加镇军大将军阶,再拜幽州大都督府长史、幽州刺史。其长子李嘉李大善则被授为夏州都督。次子李大惠授甘州刺史,第四子李大器加封宜春县公,授镇北州刺史兼镇北军使。
李德谟授左羽林大将军,丹阳郡公。
李守真也做上了政事堂枢机郎,成了阁老。
李靖兄弟四人,反倒是如今李客师这房最当势了。
李守真见那边秦琅已经跟大家打过招呼坐下,便起身过去先给秦琅倒了杯茶。
“太师,议事开始吗?”
“嗯,李阁老,今日有要议哪些事情?”
做为阁老,李守真虽然品级才从六品下,但却也是秦琅的首席秘书了,名义上,如今秦琅是专执政事笔的平章军国事,所以负责召集、主持政事堂会议,并做会议记录、总结等。
但实际上,这些事情是由堂后阁老来做的,只是最后秦琅签署名字。
新宰相班子成立,总得先烧上三把火。
李守真翻开自己的记事本,“李平章提议,罢撤转运司、三司使,职权仍归各部。”
“还有呢?”
“许平章提议罢撤枢密院,文武大政皆出中书门下。”
秦琅面带着微笑,手捧着茶杯。
这茶杯是他自己的,政事堂上不论是宰相还是侍郎又或是中书舍人、门下给事中、堂后郎们,都是自带杯子,杯子各式各样,但明显都不是凡品,紫砂的、青花瓷的还有银的、玻璃的,也有水晶的。
秦琅的便是个紫砂茶杯,泡的是红茶。因为感觉最近有些疲劳,所以红茶里还添了片靺鞨进贡的长白人参。
茶则是吕宋自产的。
其实论地理气候条件,吕宋种植茶叶的条件并不算好,但也不是不能种,所以秦琅当初前往吕宋后,一边种甘蔗、棉花、蕉麻,一边也开始种茶叶、种胡椒等。
经过二十多年的栽培培育,如今吕宋红茶虽然品质上不如中原的武夷山高档红茶,但品质也还算中上,主打外贸出口,其实也还是不错的,只是量上还比较薄弱。
在秦琅的带货推动下,甚至吕宋红茶如今不仅能够满足茶叶自给,甚至还能向中原地区出口红茶,抢占了一些中端红茶市场。
喝着加了长白参的吕宋红茶,秦琅心里并没多少被这两议题惊到,因为李守真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所以许敬宗和李义府事先给秘书长李守真报备了自己的议题后,李守真便提前告知了他。
许敬宗当了小三十年的宰相了,而李义府在秦琅离开时,还是秦琅提拔他为中书舍人的,后来靠着给李胤当枪,带头卖力搞长孙无忌而成了宰相,甚至一度做了首相。
而这次秦琅组阁,李义府和许敬宗的三高官官职务都被秦琅收了,只以同平章事衔入政事堂为相,虽然这依然是真宰相,但毕竟不直接担任三省的长官职务,终究权力上还有有些不同的。
但不管是许敬宗还是李义府,没有谁会对秦琅的这个安排有不满,毕竟还是宰相啊。
两人各自提的议题也都很猛,直接就着着李胤设立的枢密院和计相去的,李胤先前设立的宣微院和护军中尉、枢密院使这内侍三官被秦俊拥立李曌后直接就罢撤了。
但枢密院、翰林院以及转运司没动。
一来转运司和翰林院都是圣祖李世民新手设立的,虽然如今的转运司又侵夺了宰相许多权力。
至于枢密院更涉及到军权兵政,所以他也没轻动。
许李二人,上来就对枢密院和转运司下手,便是打算把之前皇帝削弱的政事堂宰相之权,重新夺回来。
兵权、财权,复归政事堂宰相,这对整个政事堂都是好事,对秦琅这位如今辞去检校枢密使、兼转运使的首相来说,这更应当是个好事。
只要这事办成,那秦琅这个平章军国事,就算不任尚书令,其实也一样等于是尚书令。
第1382章 定策
秦琅轻抿了口参茶。
吕宋百姓一般喜欢在吕宋红茶里加上姜,带有点辣味,秦琅平时是更喜欢喝绿茶的,喝起来淡一些,却又回甘绵长。
这年头人参不贵,早些年更加便宜,没多少人当回事。最早开始大量从辽东靺鞨人那里贩购人参的还是秦家,早年那些几十年上百年的老山参,那是真便宜啊。不过几十年了,现在那种百年老参也难得一见,价格极高了。
如今靺鞨那边也出现了许多专门的采参人,一般好山参了就是一二十年的,这年头基本上还没人工种植参,野生的也多,虽然采参辛苦,但只要有经验,比起打猎耕种还是划算的多。
人参鹿葺貂皮现在成了靺鞨人三宝,在中原也深受贵族们的喜爱。
靺鞨人这些年也老实了,不怎么闹腾了,如今分属于渤海都护府和黑水都护府,黑水那边的还很野蛮落后,那是茹毛饮血的渔猎部族,平时也跟唐商交易皮毛鱼干之类的。而渤海都护府这边的靺鞨人,算是熟胡。
早年跟高句丽人勾搭的眉来眼去,甚至不少靺鞨人是加入了高句丽国的,后来也有许多迁往中原,比如说燕国公李谨行,跟秦琅关系较好,他爹突地稽就是靺鞨的一个部落酋长,早年内斗失败,带着部落到营州投奔隋朝,后来还入关到了幽州,隋末主动归附大唐,还出兵助战,所以得以授刺史、封国公,管着自己的部落人马。
虽说后来这侨置州取消了,但李谨行他们的日子却越过越好,主要就是靠搞贸易,回去跟靺鞨人贸易。
李胤在位时,平定朝鲜半岛后,就对白山部、粟末部为主的诸靺鞨部找事发兵,打的各部最终老老实实的接受了大唐在其地设立渤海都护府,设立了一些正州以及军镇军屯,并建立驿站、边市。
后来连奚契也打的节节败北,最终只得在科尔沁草原落脚,燕山北的松漠饶河老家都不要了,全都送给了大唐。
仅从这方面来讲,李胤对大唐其实有不少功劳的。
李胤在位十五年,并不全是乱来的。
枢密院也好,转运司也罢,甚至就是宣徽院、翰林院这些,对于立国近五十年的大唐来说,对如今这么庞大的中原帝国来说,权力的平衡其实很重要。
李胤并没做错什么。
李世民当初把三省之权,渐合并到了政事堂上,虽然在决策执行诸方面确实加快了效率,对大唐当初改革以及后来的蒸蒸日上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李世民也是个有远见长识的皇帝,天子圣明,国力强盛的时候,自然不用担忧。可以后,如此强势的政事堂,却是个隐患。
所以李世民后来才会设翰林院,分了内制之权,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