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贞观俗人-第12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俊道。

    “可大食人出兵十万,而吐火罗也正大举北上,粟特人更是已经全面动员,西突厥诸部也还在在调动,我们不能再坐等下去了,否则大宛和木鹿随时有隐没的危险。”

    秦俊望着地图思索良久。

    “苏帅,我有一个提议,不如苏帅领兵往俱兰城、阿史不来城前压,而我领一支偏师秘密南下,经热海、叶支城、贺猎城,南越真珠河,翻越托云山口,南达疏勒镇,在那里休整补给之后,再南经达满州、演度州、遍满州,折向西翻越葛罗岭的马鞍山口,便可进入大宛盆地了。”

    苏定方皱眉。

    “从碎叶到疏勒,再往大宛,虽然比使者从大宛直接来碎叶的那条路好走,但大部队也难行,尤其是难以携带物资。”

    “苏帅,我之前已经问过碎叶镇里的夜不收巡骑了,他们说疏勒至大宛本来就有丝路通道,这些年又加以疏通,还增设了驿站,因此这段路已经比较通畅了。其中两个关键的山口,都是位于山脊线上,有小路通过,谷中虽有时令河,但现在这季节不用担忧山水。”

    “每年大雪封山季,也只是冬春两季,从五月到九月,都是可以通行的。”

    从碎叶南下经疏勒镇,再转大宛镇,这是一条较成熟的通道,大唐经营西域数十年,在原有的丝路各干线上又增加了支线,虽然有些支线是季节性通道,只能在夏秋时节通过,但现在恰好已经入夏,所以高高的雪山虽然严寒缺氧,但此时却还是可以翻越的。

    就算路途有些远,道路难行,但毕竟商旅们都能驮运丝绸瓷器等商货经过往来,他们当然也可以。而且之前唐军补给诸镇物资,也都是走这些路的。

    “小股商队或小部军队补给,跟大军行进不同,你要考虑这些。”

    “苏帅,疏勒和大宛都不缺军械粮草,缺的是朝廷的生力援军,所以我根本不需要携带多少粮草,更不用带笨重的器械,轻装疾行便可,人也不需多,给我一万精锐,我保证解大宛军镇之围。”

    苏定方盯着地图考虑良久,也承认秦俊确实胆大,有冒险精神,敢用奇。不过也不全是胆大,秦俊刚才说的那些话证明他确实是认真考虑过的,比如说两个关键的山口,都有大雪封山季,而眼下也确实是可以通过的季节,还有几段时令河谷,若是在冰雪化冻期,通行的山谷就变成了河谷,可现在都没有这种问题。

    “我给你两万人,薛枢密和萧先锋仍随你同行。”

    秦俊大笑,“两万精锐,那我可就不仅要解大宛之围了,我起码还得把拔汗那这个恩将仇报的粟特狗奴国给灭了,到时顺便杀到曹国康国石面的后面,爆他们的腚眼,若是顺利,说不定我还能跟苏帅在怛罗斯城下会师呢!”

    苏定方也笑笑。

    “小心为上,我呢这边虚张声势,尽量把叛军注意力吸引过来。”

    “苏帅可别太心急啊,慢点来,可别等我千辛万苦的翻山越岭,穿越雪山冰川,好不容易赶到大宛军镇,结果却发现苏帅已经坐在城楼上喝茶啊。”

    “好,我尽量拖时间,不过你要是解了大宛之围,也别激进冒险,咱们都慢着点。”

    “好,就此约定。”秦俊爽快的答应。

 第1406章 龙港

    福唐县。

    这里原是秦家开拓的福清,后来正式置县,更名福唐。这个距离福州城不过百里的县城,在福建却很有名。

    这里是大唐最有名的樟脑香产地。

    秦琅的船队路过,特意入港停泊。

    隋朝时,这里不过是当年安置渡海东征流求岛俘虏的岛蕃的荒蛮之地,几千户岛蕃被扔在这里自生自灭。

    后来秦家在这里筑起村寨,开辟粮田,还建起了造船厂,派船只到对面流求岛上跟岛蕃采购樟脑,在福清加工后运销全国。

    再之后,秦琅东巡,在此东渡登陆流求,为朝廷征服流求大岛,新置流求州,福唐也因此越发兴盛,几十年过去,这座县城人口居然过十万户。

    许敬宗等上岸后看到的这座县城的兴盛繁华,十分震惊。

    他们在中枢为宰相的时候,好像也没注意到这福唐县有如此发达啊,他们印象里只有福州马尾江上的马尾造船厂很有名,那是由皇家、朝廷以及秦家等公私合营的一家造船厂。

    在东南沿海都是数的上号的造船厂,实力强劲。

    福州的马尾村前的闽江段水清土实,深可至十二丈,是一个地势险要的天然良港,在这里打造的马尾造船厂也成为福建第一船厂。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虽然当初的不少大股东如长孙家、高家、房家、杜家、韦家等都倒下了,股份也早换了主人,不过秦家始终还是其中的大股东之一。

    秦家在造船业这块,是后来居上,到如今成为大唐船业里顶级的存在,秦家不仅有自己的几家大造船厂,同时也在各地与许多人合伙经营造船厂,从海船到江船再到运河船,可以说无船不造。

    造船是高技术产业,同时也是高利润产业,甚至是大产业链的产业,不仅需要技术更需要资本和人脉,否则根本难以玩转。

    在福唐看过这里的樟脑香加工产业后,秦琅与许敬宗等又来到福州,观看马尾造船厂。

    这巨大的船厂让这些宰相也看的十分惊讶,船坞里许多船只同时打造,而当年的马尾村如今成了马尾镇,到处都是造船相关的产业。

    到处都是造船的木料。

    马尾镇还有一家马尾造船学校,里面开设有造船相关的各个相关专业,专业化大批量的培养各种造船工人,毕业后直接进入造船厂实习。

    马尾港还有水师的水寨和陆营,甚至还有一所水师学堂。

    “这里现在主要是造海船,其中一半以上订单都是水师的船,各式战舰和运输船等。”

    凭着兵部的水师订单,就足够马尾造船厂忙不过来了,一个造船厂有无数的相关产业一起落户发展。

    这个船厂秦家虽然是大股东之一,不过现在主要是由少府监和工部负责管理,对秦家来说,这里每年能获得大笔分红而已。不过马尾船厂离不开秦家,因为秦家几乎外包了设计这块,这方面秦家拥有的优势很强。

    “听说三郎在对面流求岛上圈了不少地?”

    “那还是当初刚上岛开拓时候的事了,确实圈了些地。”

    如今的流求岛已经划分为四个州了,仍是隶属于福建道下,如今的流求岛开发的还不错,岛上主要就是发展农业,因为这个岛的特殊性,所以跟中原内地又是不同的一种发展模式。

    上面的岛蕃这几十年被掳走了大多半,如今仅是在大山里还有一些岛蕃部落,但也早就被打服归附大唐了,至于说平地蕃,现在几乎看不到了,因为那些平原地带的土地,这些年早就被圈完了。

    除了部份从福建道移民过去的汉人百姓在那边分田授地成为地主,便是那些中原的豪强贵族们在那里跑马圈地,搞种植园。

    主要就是种植甘蔗,流求现在是重要的蔗糖产区,这里的甘蔗种植量很大,也拥有许多甘蔗厂。反正秦家在岛上就拥有大量的甘蔗种植园,种甘蔗的都是奴隶,其中有一半多都是早先抓的岛蕃蛮子们。

    因为秦家给这些岛蕃的待遇还不错,给他们搞承包制,把甘蔗园分包给那些奴隶们,完成目标产量后超出的还有奖励,所以虽是奴隶,但努力做事,温饱是没问题的,甚至还能有点私有小财产,偶尔也能开开荤什么的,甚至也可以娶妻生子。

    除了种甘蔗,便是开矿、伐木,岛上的硫磺矿、铜铁、金矿等这些年开发的很厉害,同时樟脑香的需求也带动着岛上的经济。

    不过这毕竟是一个才征服不过几十年的蛮荒海岛,虽然大,但这里依然是个遍地商屯、种植园、矿场的新世界,移民们数量并不多。

    与中原社会,有很大的相差,虽然朝廷也早在这里置州设县,也编设乡里村庄。

    岛蕃们经常被掳走为奴,官府也都是睁只眼闭只眼,缺少足够的移民,都是贵族豪强们的庄园、矿场,遍地都是奴隶,这样的模式使的这个岛早就沦为了一个贵族豪强们的殖民地,想要发展成一个正常的大唐州县地方,几乎不可能的。

    就如秦家一样,也根本没有心思去认真经营,只是把这里当成一个资源产地,用新罗奴百济奴高句丽奴昆仑奴流求奴突厥奴南蛮奴等在这里种甘蔗制蔗糖,也种棉花采黄金。

    赚来的钱根本不会再投入到岛上去,而是全都转移到吕宋去了。

    甚至秦家只是把流求做为甘蔗种植地,都没有在岛上搞蔗糖加工提炼,在岛上只是加工成粗糖后,就直接船运往吕宋,然后在吕宋加工为白糖冰糖等。

    连在岛上收购的樟脑,都是运到福唐加工成樟脑香樟脑油、香水等。

    如果没有吕宋,秦琅肯定会用心经营流求,但既然有了吕宋,而流求又早成了朝廷的经制州县,那么就没有必要在那里过多浪费精力了。

    现在流求发展的确实很畸形,移民过少,那边这么些年,也没发展出什么手工制造业来,只有基础的农业,然后就是甘蔗种植和采矿业等了,绝大多数的手工商品,都要从大陆运过去。

    虽说只隔海陕相望,但毕竟隔了条海峡。

    岛上的移民虽然分了不少田地,但农产品缺少市场,自给自足虽然不用饿肚子,但想生活更上层楼却难了。

    田里的东西不值钱,但锅碗瓢盆锄头铲子犁具等却都不便宜,牛马等牲畜也是如此,他们辛苦的劳作,等于被剪刀差割了韭菜。

    流求被征服并入大唐都几十年了,本岛连盐都不能自给,基本上都是靠广盐交盐或是淮盐浙盐福盐供应。

    除了粮食自给外,其它方面几乎都不能自给,样样要依靠对岸大陆供应,所有东西都要靠地里产出来换,偏偏农产品还便宜卖不上价,所以流求移民过去二三十年了,生活也一直就是勉强解决温饱而已。

    跟对岸的福建一比,完全是两个状态的,福建这边虽然山多地少,但就好比福州有马尾造船厂,福唐有樟脑香加工等,都有自己的支柱型产业,带动着当地百姓发展。

    马尾镇人口小二十万,都是造船相关的,以及水师家眷和造船学校的学生们,这么多人口,本身就是个很大的消费市场。那些造船的技术产业工人,不种地也一样能领着一份不错的薪水。

    就如秦家派在造船厂的总设计师,每月薪水高达一千贯,比宰相的基本月俸都高,而那些九级大工匠,每月也有二百多贯,一般的工人,一天都能有百钱收入。

    一座马尾造船厂,便兴起了一座马尾镇,也让不远的福州城成了东南富庶大城,靠的就是这些产业工人,是那造船厂、船料厂、船缆船、船帆厂、船钉厂、船漆厂、造船学校、水师学堂、水师营等撑起来的。

    而流求岛除了那一座座的甘蔗种植园、棉花种植园、矿场、伐木场外,便只是移民村庄了。

    许敬宗听了都很惊讶。

    流求岛听起来不比吕宋岛差,甚至距离中原更近,可居然几十年了都还是这般情况,那吕宋怎么偏偏就那般富庶了呢?

    在福州休整了两天后,船队往东航行,直接往流求,许敬宗等上岛实地走访了多个港口和城镇乡村后,也确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