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贞观俗人-第12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过坦驹岭的提议。
他先派人到堡下射书,让小勃律人交出朅盘陀国王等,然后又让他们投降重新归附大唐。
小勃律人自然不会同意。
秦珪天天派人去射书劝降,如此几天后,他假装撤兵,拔营撤退,却带兵隐藏在一处山谷里,只派了一小支部队打着大量旗号,装假大部队慢慢的撤退,又派出了一些精骑在后面,以拦截绞杀小勃律人的斥候轻骑,不让他们靠近摸清实情。
小勃律人真以为唐军就此撤退。
渐渐松懈。
秦珪一直在谷中埋伏了十多天,然后在一个风雪交加的清晨,突然带兵杀下了坦驹岭,风雪掩盖了他们的行动,让他们直到了阿弩越城堡下的时候,他们都还没发现。
秦珪亲自指挥登山攻城,小勃律人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他们没想到唐军不但没走,还能在这种鬼天气来攻城。
安西陌刀军再建奇功,一路猛砍上山,城堡中只有千余守军,根本支撑不住如此猛烈的攻势,而此时小勃律的增援大军,还驻扎在城南十五里外的山下,在漫天的风雪中,并不知道这边的情况。
等他们终于发现,试图赶来增援的时候,李秀带骑兵半路伏击。
刚一交战,结果跟着来增援的朅盘陀人却率先就破胆逃跑,他们边跑还边喊,使的小勃律军士气大弱。
勃律援军直接就士气崩溃了,李秀趁机率骑兵掩杀,斩杀千余级,余众四散溃逃,只有三分之一的人马逃回了山下营地。
没有增援的阿弩越城,仅坚持到午后就被唐军杀入城中,残存的守军直接就投降了。拿下城堡后,秦珪与李秀又回马枪杀向城南营地,此时营中还有不到三千人,最终在秦珪的包围和劝降中,小勃律国王苏那利斯只好出营投降。
逃了一路的朅盘陀国王也只能跟着投降。
国王投降后,小勃律其余诸城的守将,也在国王的命令下向唐军投降。
秦珪凭借着其连战皆捷,两战灭两国的惊人战绩,吓的大勃律国王也只好派使者到唐营求降归附。
秦珪于是带兵入大勃律国,兵不血刃的进入了大勃律王城。
葱岭高原诸小国,大受震动,万分惊惶的纷纷请降,于是秦珪又兵不血刃的占领入驻了护蜜国、识匿国等。
翻越葱岭,越过大雪山,出瓦罕走廊,进入到了吐火罗西面的真珠河上游播蜜川北岸的护蜜国都城塞伽审城。
大唐的日月星三辰旗在此飘扬,消息传出,吐火罗、河中诸国震动,吐火罗叶护闻讯,都急忙从怛罗斯城和大宛军镇撤兵回防。
这好消息传回朝廷,连皇帝也非常高兴,特旨给秦珪增加三百户实封,又给了一个世封刺史,还赏赐其一子散侯爵位。
高兴的皇帝甚至还与两府宰相们搞起了官制改革,把中书省改称东台,门下省改称西台,尚书省改称中台等。
中书令改称右相,侍中改称左相,左右仆射改称匡政。
枢密使称执政、副使称参政,转运使称计相。
又定,政事堂以右相为首相,左相为次相,皆加同平章事衔,皆提升为正二品。其余以同中书门下三品衔入政事堂者,为副相。
右相执政事笔。
改御史台为宪台、秘书监为兰台等。
重定百官名号,其实不仅是换了个名字,最大的改动还是把原来的政事堂、枢密院、转运司、御史台分掌政、军、财、监四权这一制度确定下来。
但同时却又把原来政事堂里的群相制度,改成了右相为首相,左相为辅的双相制,其它几个同中书门下二品的宰相,实际权力已经大大削弱。
他们没有了执政事笔的权力,右相执政事笔,左相则在右相不在时代执政事笔。
政事堂依然是行政的决策中枢,宰相们依然是决策者,但决策者里又分出了首、辅、副,副相们决策权降低。
这样更改,也是因为秦琅离开时虽还政于皇帝,但皇帝年幼,以前没当过太子,没有系统的学习过政务,如今也没法直接亲自主持军政,因此还得倚靠宰相们。
过去李世民开始搞的群相,不分主副,是因为他是那个最后拍板拿主意的,所以宰相不分正副主从,决策讨论时都是提建议的,现在皇帝不能亲自执政,当然得由一个宰相替代拍板决策,如果是群相制轮执政事笔,这方面还是有一些不足之处的。
新官制刚拟定颁布,右相来济也正式成为了首相,佐天子执大政。
结果正月十五的元宵灯节都还没过完,年幼的皇太子突然病逝夭折,太子的死让皇帝悲痛万分。
皇帝也一病不起。
现在不但没能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了,御医都已经暗示要着手准备后事了。
宰相们都慌了手脚。
刚才他们又集体去看望了皇帝,年轻的皇帝躺在榻上不能起来,瘦的脱了形,御医都说不清楚皇帝到底是得了什么病,眼看着皇帝一天比一天瘦,大把的掉头发,吃什么吐什么,甚至开始咳血。
药石无医,甚至连病因都找不到。
经验丰富的老御医也只能怀疑是中毒,至于毒源,有可能是年轻皇帝吃的丹药。
才二十多岁的皇帝,居然在悄悄的服食丹药,这事连太后和皇后都不知道,不过御医也不敢确定就是那丹药有毒,甚至因为皇帝病发后,那个给皇帝提供丹药的术士已经吓的自尽了,所以现在连那丹药里到底有哪些成份材料都搞不清楚了。
太子夭折,皇帝病危。
这让洛阳朝廷一下子就慌乱起来。
现在有人提议要赶紧立新太子,以防万一。又有人提议应当请秦太后垂帘听政,还有人认为皇帝其它诸子太年幼,稳妥起见,当立皇弟晋王李弘为皇太弟。
“我怎么总感觉这事里透着股浓浓的阴谋味道,你们说,这事情会不会跟南宫的那位有关?”来济皱眉道。
“当不至于吧,那位连上阳宫含风殿都出不去,更别说上阳宫门了,也没机会接触到外面的人,他怎么可能谋害天子、太子?再说了,天子也是他的儿子,太子也是他的嫡孙啊?”
来济却咬牙道,“得马上派人去全面调查清楚,一丝一毫的可能性都不能放过,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第1413章 托孤、垂帘、复辟
双手握着半杯温热的参茶。
皇帝长呼了口带着渤海道长白山百年老参味的热气,眨了眨眼睛,全身似乎又暖了起来。
精神也好了许多,不再那么无精打彩总是想瞌睡了。
秦皇后拿了一个天鹅绒的松软枕头贴心的放到了皇帝的背后,让皇帝能够靠在榻上更舒适一些。
御榻前。
东台右相来济、西台左相上官仪,还有中台的左匡政裴行俭、右匡政贾润甫,玉堂阁老崔敦礼、凤阁计相李敬玄、鸾台左执政程处默、右执政牛建武,宪台肃政赫处俊,天官尚书刘祥道等分列左右,分别向皇帝当面奏报各衙情况。
皇帝的病情太过严重,御医让多休养,但今天皇帝还是特意传旨召见这中枢诸衙的长官大臣们,已经有了几分托孤之意。
皇帝在正旦颁布诏令,更改官制,也是一番要大展拳脚的态势,但如今显而易见,皇帝也知晓自己情况不妙。
龙朔新政,如果连龙朔天子都没了,又谈何龙朔新政呢。
原翰林院大学士承旨崔敦礼,如今新官制下翰林院改名玉堂,做为太后的舅父,七十多岁的崔敦礼也是三朝宰相,“请圣人安心休养,朝廷军政事务自有臣等尽心处理。”
皇帝手捧着茶杯,目光从一众宰执们身上扫过,最后直接道,“朕悔不当初,万不该听信奸邪术士之蛊惑,服用那丹药,如今大错铸成,悔之已晚。”
“不说那些了,你们也不用安慰朕,朕清楚大错已成,无力回天了,朕愧对太师,将来下九泉,也将无颜面对太祖高祖圣祖他们·····”
“朕要立太子!”
皇帝一咬牙,露出了坚毅之色。
“二皇子潞王隆庆,乃朕与皇后嫡次,当立为储。”
太子夭折也不过五岁,如今嫡次子潞王也仅三岁,可对于病重的皇帝来说,这也是没有选择的事情,他其实也明白,一旦他病危难治撒手而去,这帝王传承可能还会有麻烦。
趁现在早定太子之位,也是早安全。
皇帝也考虑过诸子年幼,是不是传位于兄弟,比如皇七弟晋王李弘,那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但最后终究还是有几分私心,有儿子谁又舍得传位于兄弟?
此时殿中除了皇帝和一众相公们,便只有秦皇后在,听皇帝说出这话后,皇后面色复杂,转身到屏风后面,抱出了三岁的潞王李隆庆。
“二郎,拜见诸位相公!”
才三岁的潞王李隆庆还只是个天真无邪的孩童,一手牵着母后,一双乌黑的大眼睛望着一众紫袍玉带的相公们。
“拜见相公们。”李隆庆很有礼貌的行礼拜见,动作倒是看着成稳。
皇帝李曌招手,皇后把潞王抱到皇帝面前。
皇帝揉了揉儿子的头发,现在看到次子,他都还会想起已经懂事的嫡长子,一想到那位被他寄予厚望的嫡长子居然夭折,李曌现在还心痛的不能呼吸。
“诸公,拜托了!”
玉堂阁老崔敦礼也是看的心中叹息不已,上前一步,“臣等敢不奉诏,这便为圣人起草立储诏敕!”
皇后赶紧让人取来纸墨笔砚,移来一张几案,七十多岁的崔敦礼便在众人面前开始草拟制书。
东台右相来济,毕竟是政事堂之首,执掌政事笔的宰相,此时也站出来躬身奉诏。
之前相公们也私下议论过,万一出现最坏的局面,到底该怎么办,是拥立皇帝幼子为储,还是兄终弟及,立皇帝成年的兄弟为储,是否要请太后垂帘听政。
但现在皇帝的态度明了,皇帝选择立自己的儿子为储,就算只是三岁的孩子,但宰相们这个时候也不能反对。
毕竟皇帝还活着,哪怕病怏怏的看着喘气都有些困难,但仍是大唐天子。
他要立的也是自己的嫡次子,秦皇后所出的潞王隆庆,于法理上没有丝毫问题,所以宰相们也无法反对,何况为何要反对呢?
如今又不是什么国难邦危的时候,要立年长皇弟更能安稳人心,稳定朝局,现在的大唐国威宣赫,就算是年幼皇子继位,有宰相们辅政也不用担心出问题。
相比起立皇弟的争议,可能引发的动乱,立年幼皇子反而不容易出问题。
“臣拜见太子殿下!”
右相来济带头,于是其它的政事堂宰相,凤阁鸾台的计相、执政,玉堂的阁老、宪台的肃政等中枢大臣们,纷纷跟着向皇帝怀里的三岁潞王李隆庆大礼参拜。
这一拜,中枢相公们便已经正式承认、拥立李隆庆为储。
这件大事便算定下来了。
“崔玉堂,你再起草一道诏敕!”
崔敦礼铺开纸提笔望向皇帝,等候玉旨。
“诏封尚父、上柱国、安国齐王、吕宋国王、南海宣慰使、弘文馆大学士兼修国史、太师秦琅,兼太子太师,加太子詹事。”
皇帝说完,咳嗽了几声,将手中剩余参茶饮完,才又恢复。
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