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贞观俗人-第12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白了,就是因为军功集团势力过强,就是因为相权过强。

    哪怕相权几经拆分,但东西二府加上计相、内相依然还是外朝,他们联合起来后,皇帝依然掌握不住。

    所以皇帝才会需要宦官掌权,需要用宦官们建立起一个庞大而全面的内朝体系,甚至是监军体系,这都是为了平衡权力,加强皇权。

    搞明白了这个出发点后,再来看当前局面,就很明了了。

    “或者,再想想历史上的后汉朝。”

    秦伦对这个答复并不满意,“后汉朝宦官专政甚至废立天子,后汉之亡难道不是宦官专政导致的吗?难道我大唐还要走这条路?”

    “后汉灭亡可不全是宦官干政导致的,或者说,若是后汉没有重要宦官来加强皇权,后汉说不定灭亡的更早。当然,后汉虽然重用宦官,利用宦官确实加强了皇权,但最终后汉的灭亡,宦官专政也是一大亡因。”

    秦伦沉默。

    如今的大唐真的在往汉朝的老路上走了,宦官专权,外戚干政,然后士族、豪强并起。

    “其实也不必过于担忧,任何事情都有两面的。”

    宦官既能加强皇权,也会危害皇权,就如强力外戚秦家,几次定策拥立,保大唐社稷安宁,但秦家的庞大势力也潜在的威胁着皇权。又如朝廷推行了几十年的分封制度,既减轻了宗室和功臣们对朝廷的直接威胁,但边疆的这些封藩诸侯,也在慢慢的变成新的隐患。

    十三节度边镇为大唐守边护疆,却也同样有强枝弱干的危险。

    如何维持一个权力的平衡,这很重要。

    只要不打破平衡,某一方势力不越过界限,那么就还能相安无事。

    宦官专权?

    秦珪端着茶杯笑笑,现在说大唐宦官专权还太早了些,他们现在还真只是大唐皇家养的一群看家守门的犬而已,恶犬都还不算,因为这些宦官虽然在十三节度边镇都派了监军使,北衙各军也派了护军中尉,但他们现在仍然对军权没有什么影响力,并别说控制力了。

    暂时还只是一个监督的存在。

    只要宦官一天还不能直接染指兵权,宦官就始终是一群外面凶恶实则没什么威胁的看门狗罢了。

    同样的,宣徽院的宦官们虽有批红之权,但这个批红之权跟中书门下和枢密院的军国决策之权可不同,他们只是代皇帝行批复之权而已。

    决策文武的,还是两府宰执。

    从某个角度来说,外戚和宦官都是皇帝信任倚靠的两大势力,甚至有天然盟友的味道。

    当然,以秦家如今的地位,没必要跟宦官们搅和在一起,但也没必要对着宦官们喊打喊杀。

    让别人去盯着吧。

    真有宦官做的过份了,可以不留情的揪出来打杀了,但对整个宦官集团却不能动手。

    秦伦感觉很挫败。

    “今天这个喜庆日子,还是说点其它的吧,谈那些没卵子的家伙,实在是倒胃口。”秦珪笑着道。

    秦伦这个寿星公却没有什么谈兴了。

    本来他是准备好好的搞一下这个宦官专政的事情的,甚至计划着掀翻宦官们,废除掉内廷诸司,罢撤护军中尉、边镇监军宦官们,也算是他做为宰执的一个政绩。

    但现在被叔父和侄子这么一说,他也意识到之前犯了个大错。

    “安国公郭待封最近上本,说之前西昌、吐蕃、苏毗、象同出现的那次大叛乱,影响极其恶劣,也是这些高原上的蛮子们辜负了天皇的恩赐。他提出要把苏毗、吐蕃、象雄这高原三藩属国,全都直接改土归流,并皆纳入西昌道,他的西昌镇将士已经做好了出兵的准备,要把那些敢叛乱朝廷的乱臣贼子通通铲除!”

    郭待封是郭孝恪的儿子,当年郭孝恪和其长子在西域战死被杀,朝廷不少要要追究郭孝恪丧师辱国的罪名,最后还是入朝的秦琅保全了他身后名,还力主追赠。

    事后又让郭待封兄弟随秦俊去西域从军报仇。

    先前吐蕃西昌等地出现大规模叛乱,滇越道节度使秦彦道率兵北上平定叛乱,事后,郭待封从安西节度副使调任西昌节度使。

    他刚上任没多久,整顿兵马,清剿叛乱余孽,搞的也是风风火火,现在更是直接提议要把整个高原地区,全都改土归流,都纳入到西昌道,纳入西昌镇节度使之下。

    秦珪端着茶杯,“郭待封和郭待聘兄弟俩个当年夺情从军西征,打起仗来不要命,我印象深刻,本来这兄弟俩个当年是学文的,郭待封还中了举人,准备考进士的。”

    “郭待封是个狠人,郭家兄弟也一直记着当年三郎对他们家的恩情呢,他既然想对高原三国用兵,倒也没多大问题,他有这能力,况且经历上次的叛乱后,我觉得改土归流的条件也算成熟了,高原那些部落蛮子,就是养不熟的白眼狼,没必要一直留着。”

    秦孝忠低头思索了下。

    “现在用兵高原合适吗?刚经历了江南叛乱,今年又是新皇继位初年?”

    “这有什么,该打就打,新皇刚继位,若是平定高原三国,这不也是给新皇的献礼吗?”

    秦利见和秦景嗣这堂兄弟俩,都出声表示愿意去西昌支援郭待封。

    “明天拿出来两府议一下吧。”

 第1457章 行省

    早在贞观年间,大金川以西就设立了西昌道,将这片包括西山弱水四十八羌部的边远山区都纳入了大唐直接控制。

    设州置县,屯兵驻军。

    以西宁州(凉山西昌)为首城,设立了会野州(康定),丹巴(西嘉梁州),道坞州(道孚),剑川城(剑川),聿赍城(德钦),剑寻(维西),铁桥,谋统城(鹤庆),松外城(盐边),会川(会理),保塞(冕宁)诸州县、城堡、驿站等。

    不过当年初设西昌道后,对于东女、西山八国等为首的诸西羌部落,其实也还是以羁縻统治为主的。哪怕后来设道,但也给予了那些西羌很多的自治之权。

    毕竟大金沙江、大雪山以西地区,实在算不上什么好地方,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人烟稀少。

    只是既然是边远蛮地,那么西羌部落首领们,便不免格局有限,往往有些酋长便目光短浅,甚至容易膨胀,桀骜不驯。

    这几十年来,虽然朝廷坚定不移的往西昌道加强控制力,修建道路,增加驿站,甚至是移民,又是开发当地的矿山等,但受限于这里的条件,发展的还是比较缓慢的。

    因此时常有劫掠贡品、税赋,部落互相兼并、仇杀,以及公然对抗朝廷的事情发生。

    西羌过去号称四十八部,实际上这不过是个统称,事实上大大小小的部落林立无数,一直也都是一盘散沙,早年较强势点的也就是东女国、西山国等,其余的也都是这个占一条河谷,那个占几条山川,反正就是在山里逍遥自在。

    一般他们部落仇杀、互相劫掠兼并,西昌道的官员、驻军也都会去调解,只要不太过份,就是不搞到朝廷、官军头上,也不会大动干戈。但有时这些人也会胆大的抢劫商路,甚至打动中原商人过去开的矿山,劫掠移民的屯堡等,这就是犯了红线。

    前两年蔓延整个康藏高原的大叛乱,其实起因就是朝廷在山南控制了滇越和丽水等地区后,对这片高原也形成了一个战略包围,朝廷有了南面更富裕的河谷平原、河口三角洲后,当然也就更有动力要打通高原,联通内地。

    所以新一轮的改土归流开始,也带动了区域内的许多矿产资源等的开采价值上升,大量商人涌入,甚至朝廷的驻军都在增加,朝廷实行更高规格的流官派驻,对土酋自治的权力削弱,对他们以往那种乱来容忍更低。

    于是各地都出现了规模不小的剿匪行动,其实也就是敲打那些土人,同时也是抢夺一些重要的资源矿产等,冲突加剧,最后爆发了蔓延整个高原地区的大叛乱。

    之所以没牵涉到剑南云南以及青海陇右等地,就是在于,那些地方朝廷的控制力度更强,而康藏地区其实之前一直是半羁縻状态的,他们的利益触动是最大的,所以他们反应最激烈。

    只是现在毕竟不是贞观朝了,朝廷连丽水、滇越都拿下了几十年,还会允许康藏高原上这些蛮子们闹腾,当然是不客气的出兵。因为当时西昌镇节帅刚好病逝,西昌军一时群龙无首,加之西昌军在边镇中属于不论数量还是实力都偏弱的,因此刚开始的平叛中表现不太好,惹的滇越道的秦彦道直接联合了丽水道的吴师德,三江镇的程伯献一起出兵,迅速联手平定叛乱,杀的人头滚滚。

    事后,朝廷从安西调来了郭待封做西昌节帅。

    郭待封是个狠人,来了又杀了一通人头滚滚,然后上书朝廷,说之前改土归流不够彻底,给土人们的自治权力太大了,得收回,要全面改土归流,西昌镇将士们愿意为朝廷深化改土归流,提供武力支持。

    郭待封甚至还上了一道平藏三策。

    紫宸殿。

    东西两府联席会议,共议国政,内相翰林院大学士、计相转运使以及御史大夫也都列席,另外皇帝的内廷诸司宦官首领太监们也都在。

    左右宣徽院使、左右枢密院使、左右翰林院使、左右政事堂使等大宦官们,被尊称为太监,这个称呼来源是宣徽院二使分兼内侍监和殿中监。

    二监最早是用士人文臣为长官,被称监,或大监、太监。后来渐渐的专用宦官,也尊称太监,现在则成了对最顶级的那群宦官们的敬称。

    右仆射秦孝忠在向皇帝报告郭待封的平藏三策,其实也是老生常谈,不外乎加强整治川滇腹地边境野番地区,将腹地三边之蛮夷,收入版图,设官治理,将整个西昌连带着之前为朝廷藩属的苏毗、吐蕃、象雄甚至是泥婆罗,都要直接改土归流。

    郭待封力主把这四藩也都纳入西昌道。

    最后一策则是加强对高原的开发,先是修建几条连通整个高原,并连接剑南云南丽水滇越以及安西、信度、青海、陇右的大路,使的联系一体,同时改造高原,广兴教化、开发实业,加大对当地资源矿产的开发。

    矿产资源的大力开发,也能带动地方经济税收,甚至能带动地方百姓,也能引入更多的人口过去,有助于加强控制。

    “苏毗、吐蕃、象雄、泥婆罗四藩都纳入西昌,全部改土归流,那这个西昌道也未免太大了些,东西得有六七千里,南北也有两千里,太大了,根本管辖不过来。”

    新拜中书侍郎入政事堂的魏元忠提出异议,他早年是在西宁州任过刺史的,算是西昌道出来的官。

    很清楚的了解那片地区,蛮的很。

    虽然贞观朝起,道一级行政区划就稳固了下来,后来又常设了经略使司、观察使司、常平使司和提刑使司,分管军、政、财、法,不过道一级,四司是平行机构,甚至许多道的四司都不是设在一城。

    往往是各驻一城,有的道甚至四个司分驻四城,因此道都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正式道城。

    而在后来,朝廷又正式取消了内地都督府制度,大的都督府改设为府,如并州府、扬州府、广州府、益州府等,这些升格为府的原大都督府治地,削去了许多军事职权,甚至对周边州的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