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贞观俗人-第13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俞在位一月而薨,薛绍自然是最希望女婿秦孝恭继位的。

    孝恭来了。

    心情悲痛又忐忑不安,在一众家老的注视下,他来到祖父面前。

    做为秦琅的孙子,孝恭名声不显,同辈中最出名的是孝忠,五十一岁在洛阳朝中任右仆射,也曾在河中做过节度副使,打过不少漂亮的仗,连白衣大食人都十分忌惮他,吐火罗叶护曾被他打的跪地请降。

    在里海西北伏尔加河一带的西突厥可萨叶护,也在他手下吃过败仗,孝忠曾经亲自往可萨汗庭会见可萨部叶护,仅凭三寸之舌,就说服了可萨部重新向大唐称臣纳贡,甚至带着可萨可汗回到洛阳朝贺天子。

    还有孝安、孝文、孝武、孝昌他们,也都是早打出名头的堂兄们。

    相比起他们,孝恭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经历,他在旧金山出生,在旧金山长大,十二岁行加冠礼后去了洛阳读书,做羽林郎,在宫中当了一段时间侍卫,十八岁时又回到了旧金山。

    转眼已经快三十岁了,他基本上就在旧金山渡过的。

    也曾去过西域,去过辽东,去过漠北,去过滇越,但那都是还在洛阳宫中为侍卫时,出的短暂差事,一般也就是跟着宣旨的使者一路护卫同行,转一圈又回来了。

    南洋和吕宋他倒是都走遍了,但不过是跟着父亲巡视宣慰,没做过什么实际的职事。他受过军事训练,学习过骑射战术,但没带过兵打过仗。

    他会写诗做赋,但才学一般。

    至于说行政治民这块,就更没有经验。

    曾经,他以为吕宋王位离自己还很遥远,毕竟祖父仿佛青春不老,谁知道,突然间,王位就落到头上了。

    “今日起,你就是吕宋王了!”秦琅上前,拍了拍嫡长孙的肩膀,语重心长的道。

 第1479章 无上王

    “圣人!”

    高福赶到紫宸殿,急奏皇帝。

    天子正在翻看着奏章,御案上摆着十几份奏章,却都是关于同一件事情的。高福的目光迅速在这些奏章上瞟了一眼,就明白皇帝又在研究啥了。

    这些奏章其实都是已经处置过的。

    下面有司将奏章上报中枢时,会送一份副本到宣徽院备份,另一份正本则按文武不同分送东西两府处置。

    皇帝平时会跟自己亲信的内廷宦官和北门学士拿着副本,研究处置方案,就如两府一样的给予票拟,但是这些处置结果不会下发,最后只是存档记录,类似于一种模拟票拟。

    等两府那边把正式的票拟呈上后,皇帝一般也都会同意,就算跟他与内廷宦官及北门学士拟出的处置结果不同,皇帝也很少会驳回。

    对这种不同的处置,皇帝往往会如眼下这般,事后把这些奏章摆在一起,再重新研究一次,虽然每次结果也不会变化。

    “圣人。”

    皇帝李昊抬头,“何事?”

    “吕宋王薨了!”

    “太师死了?”皇帝猛的抬头,眼睛瞪的老大,甚至眼神深处还有一抹微不可察的喜色。

    高福赶紧提醒皇帝,“太师正旦时刚把吕宋王位传给世子秦俞,退位为太上王了,薨的是秦俞,据说是猝死······”

    皇帝心底的那点喜色渐渐消失。

    “哦!”良久,皇帝才哦了一声。

    将手中的奏折合上扔到案上,皇帝坐回御榻。

    高福赶紧为皇帝倒了杯茶,然后细心汇报着具体的详情,消息是从内廷的情报部门来的,由丽竞门的来俊臣和周兴上报。

    丽竞门是当今天子通过内廷宦官们所建立的一个情报机构,这个名字其实不是正式的机构名,只是因为衙门设立在洛阳丽竞门内,所以被人如此称,就如当年刑部下属的一个情报机构,被称为六扇门一样。

    本质上,丽竞门是隶属于宣徽院的秘密情报机构,非朝廷正式衙门,受宦官们管辖控制,但具体行走办案的都是网罗的绿林草莽市井恶少两京游侠等等,反正不论出身到处招募,四处安插眼线,因为经费充足,宦官们又得到皇帝的支持,所以丽竞门这几年膨胀的很迅速。

    在情报消息这块,也确实还不错。

    他们在吕宋了同样安插了不少暗桩眼线,如秦俞猝死这样并不隐秘的消息,也就能第一时间加急送回洛阳。

    而吕宋正式的奏陈,却还要晚一些才能到。

    “太师已经派人上奏,请圣人册封其嫡长孙秦孝恭为新的吕宋国王!”

    皇帝捧着茶杯,有些怔怔出神。

    秦俞刚继承吕宋王位,这还不过一个月就没了,想不到吕宋居然会出这等意外。

    “太师还好吧?”

    “吕宋的消息,太师依然强健。”

    听到这消息,天子李昊有些失望,国之柱石的秦琅,早成了压在年轻皇帝头顶,甚至压的他有些喘不过气来的一座大山了。

    “有不太确定的消息称,太师曾想废嫡立长,想立秦俊为王,再立秦孝忠为世子,但皆被秦俊拒绝,然后秦俞猝死后,太师又召秦俊密议许久,据说仍是想让秦俊为王,但秦俊还是拒绝了,最后太师只好让秦孝恭继承王位。”

    事实上。

    秦俞猝死的当天,秦孝恭便已经在旧金山王宫的亡父灵前,在吕宋诸侯封臣们的见证下继承了王位。

    现在秦琅上表洛阳天子,请求册封,不过是按惯例补一道程序而已。

    这种情况,洛阳天子也不可能再旁生枝节。

    除非说秦琅突然没了,然后秦俊抢了侄子王位,请求朝廷册封,这个时候天子才有可能干涉。

    “等吕宋奏章到来吧!”

    皇帝有些意兴索然。

    五日后,吕宋的奏章到了。

    秦琅亲自向天子写的奏章,一是禀奏天子吕宋国王薨逝,二是请册立世子孝恭为吕宋新王,并册封孝恭嫡长子秦昭为新世子。

    皇帝接奏后,下诏,为秦俞缀朝五日,追赠太保,追谥庄肃,追赠侍中,陪葬定陵,配享太庙。

    谥号算是朝廷给的盖棺定论,庄肃这个谥号,在谥号中属于很特别的一个,跟壮肃一样是可褒可贬,意义多样。

    比如凌烟阁功臣里的段志玄,也是庄肃。

    总的来说,庄肃还是属于比较好的一个谥号了,如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里,有七个谥号是襄,襄就是开疆拓土有军功的美谥。

    当然如秦琼的忠武更高。

    秦俞以后就可称齐庄肃王。

    死后的待遇还是不错的,规格很高,这不仅仅是因为他是吕宋王,更多的还是因为秦琅的身份。

    相五帝立四皇的六朝元老秦琅还在世,他嫡长子的身后待遇自然得够高。

    这是做给活人看的。

    定陵是在唐第四位天子唐高宗李曌的陵墓,他是秦琅的外甥,也是秦俞的表兄。李曌在位一年多就去世了,秦俞在位才一个月就去世了,两人甚至死的原因都差不多,纵欲贪色,到地下倒是有伴。

    朝廷进封秦孝恭为齐王、吕宋国王、上柱国、特进、左神机上将军,加封太子太保,吕宋行省总督、南洋宣慰使,册封其子秦昭为吕宋王世子、越国公、银青光禄大夫、柱国、旧金山府牧、右骁卫大将军······

    皇帝各种恩封赏赐,又特派了高福亲自去一趟吕宋吊唁,并安慰太师秦琅。

    ······

    洛阳皇帝使者到达吕宋旧金山时,秦孝恭已经为父亲服过了二十七天孝期。

    二十五日大祥,二十七日释服。

    做为一国之王,秦孝恭的为父服孝也是以日代月,本来服二十七个月的三年孝期,实际只服二十七天,甚至在秦俞病逝当天就已经灵前即位,然后在三七后举行了正式的即位大典。

    旧金山似乎又恢复了平常。

    一如以往的热闹。

    秦琅被朝廷加封为吕宋国无上王。

    做为新国王的祖父,由太上王晋升为无上王,秦琅接旨时没什么表情,脸上也没什么悲痛。

    对于八十多岁的老家伙来说,白发人送黑发人,也是早有心里预料的事情。

    整个旧金山港也不见什么国丧的样子,这也都是秦琅的意思。

    没有必要过于执着那些仪式,一切从简,以免影响社会生活,所以吕宋的国丧就一个月时间,这一个月内禁饮酒娱乐,但不禁屠,一个月一过,除了秦家人自己还穿着孝服,其它人则都恢复正常生活。

    高福还带来了宫中几位太后、皇后等的问侯,她们也都是秦俞的姑姑、姐妹以及侄女、侄孙女们。

    “圣人特旨免去吕宋今年的税赋一年。”

    “臣谢圣人。”新任国王秦孝恭向着北方拜谢,二十八岁的秦孝恭,论辈份他还是当今天子的表舅父,皇帝的祖母天后是孝昌的亲姑姑,中宗皇后是他的堂姐,当今皇后是他从弟秦适的女儿,准皇太子妃秦氏则是他从兄孝忠的孙女。

    吕宋秦家跟皇族李家,从世祖承乾娶了秦琅的两个妹妹起,经高宗、中宗,再到当今天子,以及皇太子,已经五代与秦家联姻。而秦家从秦琅娶圣祖女儿太平公主李丽质起,秦琅的儿子、孙子甚至曾孙、玄孙也是五代跟皇家联姻。

    这种联姻,将来也肯定还会继续。

    这是由两家的特殊地位而产生的,只要如今这种局面不打破,这种联姻就会一直继续下去。

    秦家出了四朝皇后一位太子妃,将来肯定还会继续有第五位,甚至是第六位第七位皇后。

    而秦琅的正妻是太平公主,嫡长子秦俞的正妻是世祖承乾的公主,嫡长孙秦孝恭的妻子则是高宗的公主,现在的世子秦昭年方七岁,却也在当今天子继位的当年,便赐婚其嫡长公主予秦昭了。

    这样的代代联姻,其实已经跟爱情什么的没关了,跟当事人也没关系,只是两个庞大的利益集团的联姻。

    连秦琅都已经难以阻止这种政治联姻。

    “听说越王李贞在大理洱海起兵叛乱了?”秦琅问。

    “确有此事,不过朝廷已经发兵去平乱了,相信很快就能平定。”高福也不隐瞒,越王李贞乃是圣祖李世民的第八子,初封汉王,授徐州都督。

    他的年纪,跟秦俊一样,今年六十九快七十了。

    其母燕德妃,做为四妃之子,李贞在李世民诸子中地位还是不错的。甚至也算是圣祖诸子里命较长的。

    他的那些兄弟,每经一朝,总要有那么三两个卷入谋反案中被诛杀,李贞一直活到如今也算难得。

    与大多数李家皇族宗室不同,李贞和其十弟纪王李慎名声还算不错,长于骑射,又兼涉文史,有不错的行政能力,在分封地方后,表现的还是不错的。

    李贞的封地几经变动,最后封在洱海,朝廷设大理府,世封其为都督,这里最初原是侯君集封地,朝廷在贞观时深入南中地区,对洱海的河蛮诸诏的打压很成功,大理做为云南的两个支撑要点,尤其是后来开拓永昌、丽水、滇越等地后,大理更是必经之地,所以大理发展的很迅速。

    跟通海、昆明并称南中三大明珠。

    李贞做为世封皇族宗室,也曾为大理的繁荣有很大的功劳,但是年纪大了,也渐渐的就糊涂起来了。

    特别是在李昊刚继位时,徐敬业兄弟奉吴王李恪之子李琨谋反事败后,不少高祖、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