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贞观俗人-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多说无益,拿到证据才行。”秦琅道。

    “直接去拿人,三木之下,还怕不招?”刘九道。

    “别这么粗鲁,你也说这人关系广,所以我们办案更得讲究证据,得铁证,明白吗?要无懈可击,任谁也找不出半点差漏来。”

    镇抚使亲自定下目标,各校署立即围绕展开工作。

    魏昶和林三都把自己的大网撒了下去,无数人手上街,许多暗桩眼线也都被激活。

    大总持寺更是被全天十二时辰严密布控监视,法雅无论在哪,都保证他全天处于镇抚司的耳目监视之下。

    档案房,正在不断的整理收纳关于法雅的各种档案情报。

    法雅这种人,是经不起查的,随便查一下,就找到无数的罪名,不过秦琅没急,他要求对每一条罪名都要有足够经的起推敲的证据稳固。

    这次法雅不过是个引子,他真正要钓的是裴寂,只是他没急,就这样一点点挖,最后挖到裴寂身上时才是无懈可击。

    三天后,秦琅带着刘九、魏昶、林三还有许敬宗、秦用、阿黄等一众司里骨干,来到了大总持寺。

    长安西南和平、永阳二坊,东半部皆为大总持寺,占地足足九百亩之多。

    站在寺门前,不禁会让人疑惑,这京师长安城中,佛家居然能有如此力量,哪怕因为太上皇退位前的一道抵制佛道的诏令,这大总持寺似乎也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这座佛寺建成至今不过二十来年,仁寿三年,前朝帝为其亡妻孤独皇后祈祷冥福所建,原名禅定寺,寺里最有名的是那座高达三十三丈的木塔,总高十三层,由当时最有名的建筑大师宇恺亲自设计并监造。”

    秦琅扭头,回头看着身后的归义和昭行坊,“那这边的寺院也是大总持寺的?”

    “那边不是,那边是大业年间,炀帝杨广为其父杨坚所修建,规模建制与禅定寺一样,亦有十三层浮屠木塔,名为大禅定寺。”

    这两座占了四坊一半之地,足一千八百亩地的大小禅定寺,入唐后改名大总持和和大庄严寺,两寺中的双塔,亦是长安一景,算是城西南的地标。

    法雅便是在大总持寺中修行。

    秦琅突然想起来,好像历史上睡了高阳公主的辨机和尚,似乎也是这大总持寺的?

    这么说来,这大总持寺看来还真是风气不行啊,建成不过二十余年,却总出妖僧污师。

    大总持寺门前,听闻知客僧通报翼国公率镇抚司官员前来,寺中住持道岳和尚领道宗、辩相、法雅等和尚出来相迎。

    “见过秦学士!”

    住持道岳和尚看着倒是挺正派有行,还挺礼貌。

    秦琅很客气的上前先递上一张贴子。

    “辩机!”

    道岳和尚喊出一个沙弥来,也就七八岁模样,小光头剃的锃亮,容貌十分俊秀。

    这小沙弥上前先对秦琅双手合十,然后接过那贴子。

    秦琅细细打量着这家伙,看看时间,估计历史上睡高阳公主的就是这小子了,据说贞观时本来也是一个有名的高僧,精通不少佛经,还帮着唐僧玄奘翻译西天取来的经,可谁知后来居然跟高阳搞到一起,最后丢了性命,也是可惜。

    辩机把那贴子并没有呈给道岳和尚,而是交给了法雅,大总持寺里,道贺是住持,法雅则更多是负责俗事这块的。

    法雅目光一瞥,见贴上陈列着一些捐献的香油钱帛,只是数量有些少。要知道大总持寺的名头可是非常响亮,无数善男信女来上香许愿,那些贵族高官名门来上香,更是出手不凡。

    往往一次捐献十万甚至数十万钱的香油钱。

    而秦琅这贴子用的是黄麻纸,可上面却写着敬香百支,油十斤,然后没了。

    这算啥进献?

    秦琅笑呵呵的问法雅,“大师莫不是嫌某的香油捐的少了?”

    法雅把贴子扬给其它几个大和尚看,一边皮笑肉不笑的道,“佛渡有缘人,岂会在意这些俗物。”

    秦琅心想,你们的佛只怕不渡穷逼,要不然,你干嘛一脸嫌弃?

    道岳和尚脸上没什么变化,但其它几位和尚看向秦琅的目光,就有些变化了。

    秦琅也不理睬他们,“不知可否方便入寺一观?”

    道岳和尚道,“施主请!”

    法雅却在那里阴阳怪气的问,“不知道秦学士是来烧香礼佛,还是有他事?”

    秦琅望着法雅,眯起眼睛,“其实此来主要是要来找法雅大师的,不过既然来了宝寺,便顺便烧几根香吧。”

 第166章 巧织罗网捕司空

    大总持寺,知客厢房里。

    秦琅很不客气的在主位坐下,魏昶刘九等人个个佩刀带弓的列坐两旁,并有几名书吏更是直接取出房四宝,摆开纸笔。

    顿时一副公堂审案的架式。

    “这是做何?”

    法雅问。

    秦琅的脸上已经没有了笑容,气氛凝滞起来。

    道贺和尚等也看出来今天这位秦学士是来者不善,这位真不是来上香的,也不是以秦学士的身份来的,对方是以镇抚使的身份来的。

    似乎还要办案。

    “法雅,你现住于大总持寺?”

    秦琅居高临下的喝问道。

    “正是。”

    “你现在寺中负责何事?”

    “贫僧现是大总持事知事僧,管理僧众杂务,寺中日常。”法雅也严肃起来。

    秦琅把面前一叠档扔到了法雅面前。

    “看看这上面的供词,这些话你可曾说过?”

    法雅捡起来一看,发现里面都是一些口供笔录,里面清楚的记载着某年某月某地,有某人在场,某人举证法雅曾说过的某些话,其中一些话犯有不敬,有一些是谣言,邪说。

    这样的口供笔录很多。

    “你的这些邪说,还曾对谁说过,一一招来。”

    道岳和尚这时也明白事情不对劲了,赶紧上前,“秦学士,这是佛门清净之地”

    秦琅打断了道岳,“本使也知这些佛门之地,但这也是天子脚下,是京师长安城中,法雅既是寺中僧人,但也一样是大唐之民。他的这些妖言邪说,已经不再是你们寺中内务了,我在这里审他,也是给你们大总持寺留一个面子,否则我直接派兵围寺捉人,你们就更无脸面。”

    “法雅,还不速速召来!”

    “你今日若是坦白招来,本使便从宽发落,若是你敢隐瞒抗拒,后果自负!”

    秦琅一边逼问,一边又拿出许多卷宗来,却是递给道岳和尚的,这上面记录的不再是法雅的妖言邪说,而是他身为知事僧,掌握大总持寺的寺中俗务后,是如何贪墨寺中常住物什常住金的。

    所谓寺中常住物什,指的便是寺院的不动产。

    法雅是个爱钻营的和尚,不安心修行,却整日钻营,在上流社会甚至是宫廷里混,虽是个和尚,可又爱享受,因此没少贪墨钱财。

    其实法雅是个很有能力的人,这大总持寺这些年的荣光,也与他的钻营有关,甚至寺中的许多产业,都是他置办起来的,可不管怎么说,法雅他是个和尚,这寺庙又不是他的私产,他把寺中产业钱财,转移别处,那就是贪墨。

    经过三天时间的准备,秦琅不但查清了法雅这个妖僧的罪行,也顺便摸清了大总持寺的寺产。

    很惊人,不查不知道,一查是真吓一跳。

    这大总持寺就算经历了武德九年的朝廷打压后,也依然还有数百僧人,寺中更有净人千余,这净人便是寺中奴隶,改个净人的名号,弄的好像很干净一样。

    另外,寺下有田产几千顷,佃户无数。

    寺中又还有质库,抵押放贷收息。

    虽然每遇灾荒之时,这寺中也会拿出些钱粮来施粥济民,但相对于他们庞大的寺产,和丰厚的收益来说,这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

    更别说,平时还总是接受贵族名门的捐献。

    自汉代时佛教传入中原开始,寺庙经济便向来发展迅猛,实力强劲,哪怕经历过魏武、周武两帝的灭佛打压,但总是能够迅速死灰复燃,这里面不仅仅是宗教问题,更多的还是政治问题。

    正是借着政治上的得势,寺庙才能够迅猛扩充寺庙经济,形成实力强大的寺庙经济产业。

    如这大总持寺的和尚们,从不需要为吃喝劳动,他们只需要翻译下佛经,研究下经书便好了,平日生活里还寺庙净人服侍,经济上有寺庙田产、质库丰厚收入,还有大笔捐献进账,代代积累,不断占田并地,隐匿人口,日子那真是过的潇洒悠闲,如法雅这样活跃的和尚,甚至还能自由出入宫廷,结交宰相高官,受世人追捧。

    为何李渊要在今年初发布打压佛道的诏令?

    便是因为在北周武帝灭佛之后,佛道,尤其是佛教在经历了隋朝几十年的推崇后,又再次兴盛起来了。

    仅长安城中,大总持寺、大庄严寺、大兴善寺等佛寺就不下百家,大的往往占据一二坊之地,他们在京畿更拥有成百上千顷的田地,占据良田,拥有许多水碾磨房等,可以说令本来对佛寺印象还不错的李渊都眼红了。

    魏武帝周武帝灭佛时,当时的佛寺甚至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国家政治经济。

    不过今天秦琅来,不是来查这些的,他只是来查法雅,进而要钓出裴寂的。

    这些毒瘤,是李世民要面对的事情。

    据他所知,因为李渊退位前才发的那道汰僧道诏,所以现在李世民似有意想要废除这道诏令,重新让那些还俗的寺观僧道再回去,并把已经废弃的寺观又重开之意。

    这完全就是从政治角度来考虑了,是为了反李渊,收买人心而行,现在朝中对此事还有许多争议,封伦、高士廉、宇士及等宰相认为不能否定前诏,而崇佛的萧瑀却向李世民积极建议废除这道诏令。

    长孙无忌和杜如晦、房玄龄三人没表态,但他们其实就是李世民最坚定的支持者。

    这种大事,轮不到秦琅发表意见,但他心里还是对李世民的想法很不屑,为了反对而反对,不顾长远。虽说这种反对,能让李世民马上从佛道中取得一些赞名,但那是要付出大代价的。

    李渊可是好不容易才下决心挑破这颗毒瘤的,结果李世民却要接回去。

    “住持,今日究竟只是法雅一人之事,还是大总持寺之事,皆决于住持了。”秦琅对道贺说道。

    道岳看着那些记录,对于法雅贪污有些震惊,但没什么恼怒怨恨,毕竟大总持寺家大业大,好多还是法雅弄来的,他私挪用一点也算不得什么。

    但现在秦琅这话,却是暗示他们要跟法雅分割关系。

    其中厉害,不言而喻。

    “道岳相信朝廷,也相信秦学士。”

    说完,道岳很配合的带着其它人走了,将法雅一人留在了那里。

    秦琅对法雅道,“看到没,大难临头各自飞,如实招来吧,坦白从宽。”

    审讯持续了一整天。

    秦琅很有耐心,一开始只是在核对那些证词,到后来慢慢的一点点引诱。

    最终开始让他招供曾经与哪些贵族官员们往来,又对他们说过什么妖言邪说,一点点,一个个人名。

    “你常出入裴司空府上,据说交情不错,你有没有把你的这些妖言邪说对裴司空说过?”

    “没有。”

    “你好好想想。”

    法雅被审一天,连口水都没喝上,有些疲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