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贞观俗人-第1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治中!”

    赵慈晧惊醒,“翼国公,下官在!”

    “随我一起去招降叛军!”

    赵慈晧惊道,“翼国公,外面尽是叛军,这样出去只怕难以控制啊。”

    “放心,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秦琅自信的道。

    豳州州衙后院升起了一面红旗,这面红旗高高升起,附近远远便能看到。

    很快,豳州东城门楼、南城门楼、北城门楼等几处都升起了红旗,甚至城中数处燃起了烟火。

    豳州统军府统军杨岌早率府兵千人,分驻南门北门处,遥见烟火和红旗起,便立即按照约定,将兵马交给秦勇秦用这两位镇抚司将军分统。

    银面韦陀秦勇和大锤公子秦用各率五百府兵,自两面杀出。

    此时李艺手底下的那数千人马,正在豳州西门外准备扎营,几千人马杂乱无章,安营的、喂马的、做饭的、打水的、打柴的

    这些人都早卸了盔甲,扔了刀兵,谁都想不到还会打仗。

    毕竟除了李艺和他的少数心腹清楚这趟是在干掉脑袋的造反之事外,其余绝大多数的泾州兵勇,都真相信李艺是奉了密诏带他们去长安听旨除逆的,在大唐自己的州城下,怎么可能会遇袭呢?

    一千豳州府兵左右杀到,泾州兵勇还在怔怔出神。

    秦琅顶盔贯甲,一手提剑一手提李艺人头。

    他走出衙厅,一百镇抚司精锐皆全副武装过来听令。

    “走!”

    州衙后院,李艺的几名随从家将还在那喝酒呢。

    秦琅一脚路踹开门,拎着人头进入。

    “李艺谋反已被诛杀,尔等弃械免死,反抗者死!”

    李艺的人头被高高举起。

    在秦琅身后,是一名名镇抚司精锐,或执刀盾,或持弓弩,全都对准了他们。

    罗艺家将赵玖伸手就去摸腰间的刀。

    咻咻数声。

    下一刻,赵玖身上已经插了十几支箭弩。

    赵玖倒地不起,带翻了酒席。

    “敢有反抗者,格杀勿论!”秦琅再次喝令。

    剩下几人见这架式,酒也醒了,胆也吓破了。

    一个胆小的家伙直接跪地。

    其它人也终于醒悟过来,纷纷跪地求饶,连兵器都不敢摸了。

    “绑了!”

    端了这队李艺亲兵后,秦琅便继续提着人头,押着那些李艺家将亲兵来到衙前。

    李艺的人头被秦琅扔了出去,然后是十几个倒霉的李艺家将亲兵被五花大绑推出去。

    赵玖的人头也被扔了出去。

    衙前本来正在那里聊天的泾州轻骑,全都吓了一跳。

    “本官大唐镇抚使秦琅,诛杀逆贼李艺!”

    “李艺矫称密旨,起兵叛乱。念尔等被李艺哄骗裹挟,只要放下武器跪地免死,但敢顽抗,皆罪为谋反,遇赦不赦,满门抄斩!”

    正常来讲,其实秦琅这样做挺危险的。

    不过他敢这样做,其实也是深思熟虑过后,经过了仔细计算后的结果。李艺虽然起兵,可毕竟是在泾州起兵,那里不是他的地盘,经营时间短,再者此次又是矫诏起兵,是哄骗了那些泾州兵将们,只有极少数是跟他一起谋反叛乱的。

    更何况,眼下泾州城中衙前,不过区区几百人。

    秦琅提着李艺的人头,是有极大威慑力的。

    他有上次幽州平乱的经历,知道这种情况下,不说李艺手下的兵多数是被蒙在鼓里不知道叛乱的,就是上次王君廓那样手底下好多清楚的,可一见形势不对,也都是马上就溃散的。

    这种情况下,比起正常战场上的交兵对战,还是相差太大了。

    果然,结果和秦琅预料中的一样。

    这次连个摸刀的人都没有。

    他们看到了李艺的首级,看到了赵玖的首级,看到了那些被绑着的李艺家将亲兵,再看了看手提大剑的秦琅,看着他身后那一百全副武装的镇抚司精锐。

    这些镇抚司士兵们个个明光甲在身,还披了一件绣袍。

    这些轻骑,本来也算是李艺在泾州想尽办法喂饱的,可此时既然李艺都死了,谁还为他卖命呢?

    一人扔刀,十人扔刀,百人扔刀。

    秦琅直接迫降了这些人。

    也有大约几十个人,这些人或许是跟李艺牵连较深的,见此情形后,没提刀上前,却也没投降,而是呼喝几声,齐齐奔往城外。

    也不知道是要逃,还是想要回到城外军中。

    秦琅倒也不惧。

    他让人把这些投降的几百轻骑的武器收缴了,然后把赤手空拳的这些家伙关进了衙内,派人看住。

    接着他捡起了李艺的首级,带人往西门外去。

    等来到西门前,秦琅才发现这边李艺留下的轻骑,早就已经溃逃无踪了,顺利的夺回了西门。

    西门外的泾州军营地,此刻一片混乱。

    多达近八千的泾州军勇,在一千豳州军的左右夹击之下,居然不战而溃。

    原以为会有一场交战,但事实上当泾州军发现豳州军突袭他们,并听到秦勇他们一直在喊李艺叛乱,镇抚司奉旨诛贼后,没有人迎战。

    所有人都在跑。

    现在豳州西门外,到处都是在溃逃的人。

    “传令下去,投降者免死!”

    泾州兵勇顺着来路往泾州跑,秦琅便也带着豳州兵往泾州追。

    一路逃一路追,沿途逃不过的泾州兵勇听到了投降免死后,许多人干脆投降了。

    三天后,秦琅坐在泾州州城安定城中。

    李艺出兵的时候,把能带的兵全带走了,泾州城根本没有留兵守卫,他连家眷都全带着走了,所以当秦琅顺着泾州兵杀过来时,城中根本没有抵抗。

    那些留守的泾州官吏们还一头雾水呢。

    等听到秦琅派兵宣布李艺谋反被诛后,他们还不敢相信。

    “那些兵怎么处置?”

    州衙里,众人有些不安的问,这些不安的人主要是泾州的官员们,他们虽然没跟着去长安,但之前李艺以校阅为名召集兵勇的时候,他们也是协助的,李艺自称接到密诏要带兵去长安,他们也是帮忙准备粮草这些。

    “所有军官,就地解职,继续软禁于州城中,听候朝廷处置发落。至于那些兵,他们也是被欺骗裹挟的,没有必要过多追究。每人发二斗粮赏赐,让他们留下衣甲回家,告诉他们,老实在家捕蝗抗灾,照顾庄稼,不必胡思乱想,他们只是被欺骗裹挟的,这些我都会一一如实呈奏陛下,为他们开脱。但若是有谁敢胡作非为,暗里四下串连,煽风点火,想要趁乱打劫,那我秦琅的剑可就不留情了。我既然连李艺都敢斩,其它人更不在话下!”

    事涉七八千泾州兵勇,后面就是七八千户泾州家庭,若是真严厉追责,谁也跑不掉,到时说要家家挂孝,于这种大灾之时,更容易引发动荡。

    既然李艺的这次谋反叛乱,也不过是出闹剧,最终没出什么大乱子,所以秦琅也就斗胆做主,对这些不明原由就附了逆的倒霉鬼们,网开一面。

    真正与李艺阴谋造反的从逆者不过数十人,这些家伙一个不漏的已经都被镇抚司清了来了,现如今俱都已经收押在监,这些家伙不出意外,最后都会被押到长安斩首,以儆效尤。

    秦琅的决定,让泾州一众官吏们既惊且喜,既然那些士兵都不追究,那他们这些人应当也没事了。

    在做出决定后,秦琅便把现在暂时围着的七千多泾州兵勇们叫起来开会,在一通宣示警告之后,秦琅先是拉了十几个附逆者直接当众斩了,立了威,然后便开始发放赏赐。

    一人二斗粮,领完后留下衣甲等返回家乡去。

    一场兵乱,连个泡都没怎么冒起来,结果就被平息了。

    奏章已经发往了长安,秦琅也从原州、豳州、岐州、宁州等四面州抽调了几千人马到泾州加强防御,以防万一。

    长安。

    夜色里一骑自豳州一日夜狂奔三百里而至,沿途驿站换马不换人,等到了长安城下,马上骑士直接就栽落马下。

    “豳州急报,燕王李艺起兵叛乱,叛军已入豳州”

    当镇的镇抚司城门郎赶紧上报,中郎将吴黑闼接到禀报,大吃一惊,赶紧亲自把急报送往皇城。

    急报直抵政事堂中。

    “李艺造反,兵入豳州!”

    当值的宰相们吓了一大跳,“立即呈奏陛下!”

    长安城中,李艺起兵杀奔长安而来的消息也不径而走,听说李艺军已经打进了豳州城,整个长安都骚乱起来。

    李艺能征善战,而豳州又是长安西大门,众人都开始担忧李艺叛军杀到长安城下。

    东宫。

    李世民接过内侍呈上的急报,看到开头说李艺兵入豳州时吓了一大跳,可越往后看越惊讶,最后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陛下,李艺造反,陛下为何反笑?”殿中监豆卢望问。

    “李艺叛乱已经被平定了,李艺也被斩首。”李世民扬着手里的急报,“诏,夺去李艺国姓及燕王爵位,复其本姓,罢其官职,削其食邑,传首京师,枭之于市,族诛,籍没其家!”

 第204章 李存义

    黎明前的黑暗里,三儿醒来,他如往常一样擦了擦眼睛,扭头去看父亲,结果见父亲蜷缩着身子躺在那一动不动。

    他抬头望了望天,黑暗里有了一抹晓色。

    往常父亲肯定早就已经醒来了,可他今天一动不动的躺在那,他害怕了,伸手去摇父亲,父亲依然不动,甚至身子都僵硬的如块石头。

    三儿小声的啜泣着,连哭都不敢大声,因为他们只是逃荒进泾州城的灾民,若是惊扰了城中的官差,会被赶出城去。

    才六岁的少年呆愣的啜泣着,根本不知道接下来要怎么办。

    他把昨夜父亲盖在他身上的破袄子盖在了父亲的头上,然后就跪在那里等待天亮。

    天明。

    泾州城中街上开始有了行人。

    萧瑟的秋风里,大家行色匆匆,有人看到他们爷俩在那街角,也只是瞥了一眼而已。

    慢慢的,终于有人在旁边停下了脚步。

    一个老头询问起来。

    还有人在问要不要买棺材,有人问他要不要卖身葬父!

    有人直接开起了价钱。

    秦琅一早带着亲兵在城中遛马,也算是巡视街道,发现了这处聚集的人群。

    亲兵赶开人群。

    秦琅骑马来到近前,他在马上看到那个瘦弱的男孩,骨瘦如柴,但骨架还算粗壮,尤其让他印象深刻的是这孩子的眼神。

    他脸上犹带泪痕,但眼里却有着一股子坚毅,或者说是带着几分仇视。

    他在仇视谁?仇视这些冷漠的人,还是仇视这个无情的社会?

    秦琅的目光转向了地上的那人,一件破烂袄子全是洞,脏的看不出本来颜色,黑兮兮的半截子,盖住了那人的脑袋和上半身,却把下半边身体露在了外面,粗布胯褶,一双赤脚。

    裸露的脚很脏,还能看出厚厚的茧子。

    “三郎,一个倒伏,估计是饿死的,看着昨夜就死了,人都硬了。”

    独孤燕云上去检查了下,回来禀报。

    秦琅叹气。

    一个可怜的灾民,或许本来就是泾州城外附近的一个农民,饥荒之时被迫带着孩子出来逃荒。

    可秋夜漫漫,他没能等来今天朝阳的温暖,死在了那个漫长的寒夜里。

    “你叫什么名字?”

    “三儿。”

    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