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贞观俗人-第3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见,这个魏征,肯定又是那一套,什么我大唐轻启边衅,失信于人,什么这是再开战端,将天下无宁日,什么边疆百姓又要陷于水深火热。大将在外打了胜仗,魏征却想让朕惩罚这得胜的将军,还要朕向突厥颉利赔罪,这是何道理?”

    李世民对魏征一脸嫌弃。

    他拿起张公谨的奏折,弹了弹。

    “到嘴的肥肉怎么可能再让出去?”

    皇帝召来中书舍人,让他拟诏。

    “敕封苑君璋芮国公爵,食邑五百户,检校左武卫大将军,入朝。”

    “敕封苑孝政荣国公,实食封三百户,使持节,都督朔州诸军事,朔州刺史。”

    “敕封苑孝左卫中郎将,赐武威郡公爵,云州司马!”

    “诏设立燕然都护府,都督丰、胜、云、朔,统领阴山以南突厥、杂胡诸部,以皇太子承乾遥领燕然都护府都护,拜秦琅为燕然都府护副都护,李大亮为都护府长史。”

    都护府不同于都督府。

    这是大唐第一次设立都护府,但都护府早在西汉宣帝时就开始设立了,最早是设在乌垒的西域都护府,统领大宛及其以东城郭诸国,兼都督乌孙、康居等游牧行国。

    魏、西晋时设有西域长史府。

    而现在大唐又再次设立了一个都护府,却不是在西域,而是在漠南河地区。

    都护跟都督府区别很大,都护侧重的是护,都为全部,护为带兵监护,都护之意便是总监护之意。

    可以看出李世民这一字之词的区别,重点是要突出河套地区的蕃汉形势特点。

    “掌统诸蕃,抚慰征讨,叙功罪过!”

    这是都护府的职掌,而都督府的职责,是掌都督诸州兵马、甲械、城隍、镇戍、粮禀,总判府事。

    已经到嘴的肉,李世民是绝不会再吐出来的。

    新设燕然都护府,也是为了强化丰胜朔云这些新得之地的控制权,统一节制指挥,尤其是强调秦琅这个朝廷派出大将对于突厥、杂胡诸部的统领之权。

    对于归附的诸部大小首领,李世民也没小气。

    秦琅授了那些杂胡首领个土团校尉这样的小官,李世民觉得太小气了,于是他决定给这些人加官,视其部落人口数量授官,有三千人以上的,授三品散阶,有一千人以上的,散五品散阶,有五百以上的,也授六品,百人以上的也并授七八品阶。

    并特旨录用他们的子弟到长安或为三卫官,或为国子监生。

    当天,李世民在讲武堂里,与李靖、侯君集、李道宗等一批大将在沙盘上推演了一天。

    最后李世民自信满满,认为颉利这次不敢动手,就跟去年颉利兵临长安,李世民也不敢真的决战一样。

    天时地利人和,颉利现在一样都不占了。

    苑君璋的投唐,更是让颉利现在东西两侧受敌。

    “趁他病,要他命,绝不能给他喘息之机!”

    李世民咬着牙,终于让他找到雪耻之机了。

    皇帝刚才与李靖他们沙盘推演,就算他是颉利,现在也毫无胜算。

    增兵。

    李世民决定给秦琅增兵,秦琅为燕然副都护兼丰州都督刺史,以李大亮为都护府长史兼胜州都督、刺史,以尉迟恭为云州都督、刺史。

    灵州都督秦琼从灵武调五千兵至丰州,代州都督张公谨调五千兵至云州,并州大都督府长史李绩调五千兵至胜州。

    虽说眼下寒冬腊月,可这次不能怂,得把气势做足了。

    一个方向出兵五千,分路北上增援,李世民认为吃点苦还是可以的。

    “告诉秦琅,朕在后面撑他,颉利敢龇牙,就把他的那狼牙拔下来。”

    皇帝的诏令传到东受降城时,已经快过年了。

    颉利终究是没敢犯险来战。

    张公谨的代州兵就驻在外长城杀胡口,距离后隋杨政道的定襄大利城才一百里,距离他阴山下的单于台也才二百里而已。

    而西南面的秦琅一万余兵马驻于东受降城,离他也才二百里,更可怕的是,东南的张公谨离他还有百里的险要山谷道路要走,还要大利城扼守山道。

    而秦琅距离颉利的单于台,却是一马平川。

    事实上,现在颉利不但不敢龇牙,而且都已经在考虑把汗庭迁回漠北旧单于台了。

    这些年,突厥人有三个单于台,一个是在漠北于都军山下,那是突厥人的旧汗庭。

    另外两个在漠南,一个就是现在前套阴山白道下的单于台,另外一个是在长城内,之前始毕可汗和处罗可汗曾在长城内的云中设立过单于台,在隋末时极方便他们入侵中原。

    现在云中的单于台已经丢失了。

    阴山下的单于台也不安全了。

    颉利不得不考虑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现在诸部不肯听从号令出兵,偏今年又是大雪灾,而唐人居然敢如此行险的出兵,唐人会不会见好即收,还是说会继续趁胜进攻?

    如果唐人一旦从胜州、云州两路攻来,甚至是再派兵从幽州方向攻来,那他能不能顶的住?

    “大汗!”

    秦琅派来使者。

    “带上来!”

    “你是何人,在唐庭官居何职?”

    “回大汗,在下元珍,曾为隋朝丰州参军事,后被掳为突厥之奴,为奴十三载,突厥名为欲谷,如今为翼国公麾下刀笔小吏,此次奉翼国公之令前来,特宣告大汗,大漠以南向为我中原土地,大汗应当带部下回到漠北去放牧,你们的汗庭在漠北,祖地在漠北,该是时候把漠南交还给我中原了。”

    “秦琅就派一个奴隶来跟我说话吗,一个奴隶有何资格跟本大汗说话?”颉利恼怒。

    元珍却不卑不亢继续道,“翼国公说念眼下天寒,便再给大汗三个月的时间准备,但在入夏之前,必须率部迁过阴山,回到漠北。”

    “若是大汗同意,那么请将前朝余孽杨政道和萧氏等交给我大唐,以为诚意。否则,大唐将不会停止进攻,战争还将继续,直到我唐军攻入单于台,拔下大汗的白狼大纛,插上我大唐的红旗为止!”

    “放肆,把这个卑贱的奴隶拖下去砍了!”

    元珍哈哈大笑。

    “大汗今日杀我元珍一人,他日翼国公必屠你突厥万帐血偿!”

    执思失力和思摩等赶紧劝说颉利息怒。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

    “把这南蛮奴隶逐回去便是!”

    好说歹说颉利收回了命令,改成把人赶出汗庭。

    可是汗庭里,颉利和执思失力等更加头痛了,现在秦琅说出了如此嚣张的话,他们又该如何回应?

 第350章 破鼓乱人捶

    “武德七年,我曾逼迫的李渊差点迁都山南,放弃长安。武德九年,我更是统三十万骑兵临长安城下!”

    风在金狼帐外呼啸呜咽。

    颉利可汗阿史那咄苾手按着腰间的金狼头宝刀,一张脸胀的通红。他双眼赤红如血,愤怒至极。

    李高迁、李大恩、高满政、蔺莫、张堇,唐朝一个又一个的北地都督、刺史被他击败,他的突厥狼骑一次次的踏破中原北方之门,如入无人之境。

    可现在,秦琅不过一个十七岁的小兔崽子,居然来向他下最好通牒,限他三个月内率部迁回漠北,还要他现在就把前隋的萧后和隋王杨政道等交给唐国。

    欺人太甚。

    “冠军侯这世上终只有一个,他秦三郎并不是冠军侯!”

    颉利咬牙切齿低吼道。

    颉利难以接受眼下这样的事实。

    从他兄长始毕可汗到处罗可汗,再到他继位,这十几年来,他们突厥人的铁骑可以从单于台到太原,到幽州,甚至直接杀到洛阳附近,灵凉泾原关中各州,更是想去就去,甚至能够兵临长安城下。

    至于胜州丰州,那更是被他们的铁蹄踏破,再无唐人可以立足。

    什么时候,这局势怎么一夜间就变了天?

    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去年他还铁骑饮马渭河,兵临长安城下,怎么今年就唐人逼到他的单于台前,要他迁回漠北?

    唐人怎么一夜间这么厉害了?

    颉利不相信,他认为唐人在虚张声势。

    “只要我们狠狠的干他们一次,他们的虚假就都被戳穿了,他们就将重新臣服在我突厥铁骑之下。”

    执失思力很担忧的道,“我听说自李世民继位皇帝以来,这一年多积极改革,推行新政,在短短时间里,便府库充盈。唐廷沙汰佛道,大索貌阅,改革税制,一年增加税赋一千多万贯,粮食增加数百万石,李世民又挑选精锐,组建北衙禁军。”

    “这次秦琅北上,便带了三千六百北衙精锐禁军。”

    “而且之前唐人以开放边市为名,换取了我们牧民手里大量的皮毛牲畜等,现在丰胜代并幽定等边境州府,储存了大量的奶肉粮食,所以唐人的边军粮食充足,军械精良,更不缺战马坐骑和驮马骆驼。”

    “他们积极备战了一年多,早就在准备跟我们开战了,我们却还一无所备,偏偏今年夏天中原各地粮食丰收,粮仓满满,而我们入秋以来,却是早霜早雪,各部落草场早早枯死,牛羊冻饿死无数。”

    执失思力言下之意,唐人并不是虚张声势,他们这一年多来,确实是脱胎换骨了。

    他们已经一统中原,再无后顾之忧,现在可全力集中精力对付突厥。

    如今已经不是武德年间了,那个时候唐朝主要精力在于中原一统,战乱频繁天灾不断,所以日子艰难,百姓困苦,他们也没有足够的钱粮来支撑北方的战事。

    可现在已经不一样了,尤其是他们通过改革新政,现在要钱有钱,要人有人,人家的边境不是几年前那样任突厥人出入,而是深沟壁垒,边军精锐了。

    “阿副罗我是了解的,虽然狂了一点,但也确实有狂的本事,他上次兵败,虽有轻敌大意的原因,但细细分析,就算再给他两倍三倍人马,可在冰天雪地里,面对着数千精锐倚冰城而守的唐军,不缺粮不缺衣,他们完全可以不惧我们,除非我们有十倍二十倍的兵力攻打他们!”

    这恰恰是一个问题。

    秦琅现在东受降城集结了一万多兵力,还没算许多杂胡牧民,真要算起来,两万来人都凑的起。

    十倍二十倍,那得一二十万人马去围攻,但现在是什么季节,漠南根本凑不出这么多人来,而漠北铁勒诸部去年南下之后,一直对颉利不满,东部统领契丹、奚族等的突利小可汗更是跟颉利矛盾重重。

    西面的郁射设又降了唐,现在苑君璋又降了唐。

    颉利早就四面楚歌了,这个大汗可谓是当的最憋屈的时候。

    这种时候,颉利从哪调二十万骑来围秦琅?

    真调的起,也不敢去,毕竟唐军已经拿下云朔,直逼单于台了。

    “我看,要不先把萧后和杨政道送给唐人,反正他们也没有什么用处了。”执思失力说道。

    颉利愤怒道,“你是要我也向李世民称臣吗?”

    “大汗,先行缓兵之计啊,眼下我们确实打不了,要打也得等到明年开春之后再打,先得想办法团结各部,让他们一致对外,共同出兵才能打啊。”

    颉利根本听不进去。

    “我们突厥优势在于骑兵,在于来去如风,我们不能跟阿副罗一样愚蠢的去围唐人的城,那不是我们所长。”颉利对着羊皮地图,一通拳头乱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