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贞观俗人-第3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算下来,其实秦琅手里能战也有装备的兵,已经有三千多。

    五百亲军、八百家臣,再有一千多侍从。

    “可我们现在连我们的敌人是谁都不知道,更不知道他们在哪里,这里山高林密,咱们人生地不熟的,还是小心谨慎一些为好。”

    秦琅其实除了这些能打的兵,还带了约两千人,那些是他在长安地下城弄来的,有重罪发配的长流犯,也有轻罪的,还有一批强迁去的地下城里的逃人乞丐等。

    他们现在还在湘源县城,同行的交州刺史李大亮带着些随从在那看管。

    湘源县城。

    残破的湘源县在夏日下显的有些死气沉沉。

    李大亮正组织着秦琅留下的人,在简单的修补县城。

    湘源县城很小,隋朝时也只是个拥有五百户人口的县城,当时还有半数户在城外,所以县城里那时也才二百来户人。

    这样的县城,其实倒像是个寨子,这里其实以前确实就是个寨子。

    因为处于南下岭南的必经之路上,又处于湘江上游源头附近,故此从秦开始,这里倒一直存续着,只是难以生展壮大。

    中原隋乱,其实也影响着这个偏僻的小县城,中原乱,蛮夷便不服管控,永州也是这样,隋乱时,湘源县城其实就已经几次被山蛮攻破洗劫了。

    这次湘源县城被攻破前,其实城里仅有不到百人,那位倒霉的县令,还不如中原的一个里正管的人多。

    蛮子是半夜来的,一队人马悄然潜至,攀爬上墙,然后打开了城门。

    当时守门的仅有两个老掉牙的当差百姓,毫无阻碍。

    秦琅他们来晚了一天。

    贼人半夜破城,大肆抢劫了一夜。

    其实也没什么东西好抢,不过在那些山蛮的眼里,其实湘源县城里汉人的东西都是好东西,他们连家具都给抢走了,这个矮小土墙围起来的小城里,真的是空空如也。

    若不是那几堵土墙还在,都会让人怀疑这根本就是一处荒地,城中像样点的几栋房子,县衙、仓库,还有几位地主和商人家的宅子,全都被那些山蛮抢了,然后家具也搬空了,甚至后到的蛮子们没东西抢了,便把屋子的砖、瓦、梁、柱这些全抢了。

    就剩下了一些土砖房茅草屋还在。

    李大亮其实觉得那些山蛮也挺可怜的,居然连屋瓦都抢,这得多穷啊。

    原本就只有百来人的县城,一个人也没逃过,不是被杀,就是被掳走。

    “把那几具尸首都收敛好,这是血债,要清算的。”

    虽然李大亮也是从中原隋乱走过来的人,早年也见识过无数惨像,中原大乱时,那边的惨烈景象可是比眼前这里惨过百倍千倍的,这实在不算什么。

    但恶小也勿为。

    血债就要血偿。

    “卫国公都追出去一天了,也不见派个人回来报个信,不知道情况如何了,这山险水恶的,会不会中埋伏?”

    一名随从对李大亮道。

    “卫国公你别看年轻,人家可是在幽州平过王君廓,豳州平过罗艺,还在河套打的颉利求饶的英雄,区区几个山蛮能算计到他?”

    李大亮对秦琅很有信心,秦琅确实年轻,可这小子也向来行事谨慎,况且他身边还带着三千多人马呢。

    这越城岭群山之中,有哪个蛮部有那实力伏击秦琅?

    “其实,卫国公说不定正盼着有那不开眼的蛮子想要伏击他呢,这样他就省的到处去找他们了。”

    几个长安来的随从小吏,抹了把脸上的汗水,看着这四周的景象,在那叹道,“以前只知道国公坊的蛇酒用的是永州蛇,还真不知道这鬼地方居然如此偏僻。”

    湘源县城是前天夜里被蛮子攻破的,昨天天一亮就抢空了,蛮子们也没再逗留,昨天午前就全走了。

    他们今天上午抵达湘源,才发现这个县城居然没了,而他们来的一路上根本没有半点消息。

    秦琅发现蛮子们走了没多久,于是让他留在这,自己带兵去追。

    李大亮也希望秦琅能追上那些该死的蛮子们,最好是狠狠的杀一些。

    可现在都没有消息回来,他觉得事情恐怖比预料的还要严重一些。

    “哪怕抓几个蛮子回来问问消息也好啊,现在这样两眼一摸黑,真是让人干着急!”

    “这些蛮子为何这么大胆了?”有吏员问。

    李大亮扯了扯领口,让一丝风带了点凉意进去,“估计还是入籍导致的,每年因为这入籍一事,多少地方的蛮夷们做乱。”

    对于蛮夷们来说,他们只想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哪怕是与汉人接触多的熟蛮,也一样不愿意入籍,入籍就意味着有税赋,有瑶役等,要到衙门当差,要去修城铺路等等,而这税赋差役负担又并不轻松。

    蛮子们畏惧差役,一旦官府逼迫入籍,只要有人肯带头,他们都是一呼百应的跟从造反。

    这一次,在这个节骨眼上,这里的山蛮做乱,也不知道有没有更深层的原因,但是蛮子们做乱,敢攻破县城,掳走县令,这事情已经不仅仅是反对入籍,这已经是杀官破城的叛乱了,性质极为恶劣,朝廷绝不可能轻视的。

    现在摆在李大亮面前的疑问,这次造反的蛮子,到底有多少!

 第413章 月黑风高杀人夜

    兵法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战略上要藐视敌人,但战术上得重视敌人。

    一路追击到四明山,也还没见到敌踪后,秦琅便没再轻敌冒进了,前方近是高山密林,险隘陕谷。

    阿黄和秦用带着冯家送的横冲射雕都亲军,分头出去侦察。这些来自岭南,由冯家大公子一手训练出来的战士,确实了得。对于北方来的秦家骑士们来说,这里的地形与气候等,让他们无以适从。

    可是在这些黝黑瘦小的横冲射雕都战士们眼里,那些山蛮们处处都是破绽,留下了无数蛛丝马迹。

    出去不过一个时辰,他们就回来了。

    “我们找到那些蛮子了。”横冲队的队头冯山说,“贼人主力驻扎在秦城,有一大股人马驻扎在此不远的严关。”他们抓到了一伙蛮子的游哨,就是严关那伙山蛮部落的,简单审讯了下,就得到了许多有用的情报。

    秦琅拿出了岭南的地图。

    冯山便在地图上为他讲解起来,这家伙虽然黑瘦的很,可双眼有光,很凶悍,平时冷言少语的,但他手下那一都横冲队都很服他。

    “严关那伙蛮贼约有三千,他们扼守严关,似乎得了高人指点。”

    秦琅听了冯山的简单讲解后,也一下子意识到他要面对的蛮子们不简单了。

    严关,在秦城之北,而秦城在桂州境内,是在灵渠与漓江上游支流大溶江汇合之处修建的一个屯兵之处。

    秦城具体讲是包含了大营和小营两个屯兵营地,还有一座军事要塞王城,而严关在秦城之北的几十里外,属于一座更险要的关隘。

    它所处的位置十分特殊及险要。

    严关正处于越城岭和都庞岭之间那条狭长的湘桂走廊间,关西侧的凤凰岭与越城岭相接,关东侧的狮子山与都庞岭相连。

    此处是必经之地。

    两侧凤凰岭和狮子山陡峭危耸,走廊一线天接,严关就堵在这狭窄的走廓山隘里。

    这处关隘,因扼险要,所以从秦朝时就已经设关守隘,如今山蛮主力在秦城,却还懂得派人来守住严关,可知这伙人确实不简单了。

    若只是一般反抗入籍的做乱,往往都是跟激情犯罪一样,一时冲动而起,然后打砸抢过后,很快就会一哄而散的。

    但现在山蛮子居然在秦城聚集了万余人,还派了三千左右守住了严关,这妥妥的是深谙战略兵法啊。

    对面有高人。

    越发说明这些山蛮做乱,不是简单的反抗入籍。

    “秦城那边的情况如何,审到了吗?”秦琅问。

    “回卫公,秦城在桂州北九十里,是当年始皇帝修灵渠攻岭南的屯兵之地,也是当年秦在五岭之一的越城岭修建的要塞。其地分为大营和小营,大营东临灵渠,西临溶江,纵约十二里,横约四里,拥有多个城堡、寨垒。”

    “大小营之间,还有一王城,是长方形土城,是当年秦军越城岭方向十万大军的中军所在,东西百丈,南北七十丈,城高一丈三,厚两丈。这座王城之外,还有一座外城,外城的城墙高、厚皆只有四丈。”

    按冯山所说,秦城其实是一片占地极广,拥有多座土城、城堡、营寨的屯兵之所,地势平坦,两边又高山绵亘,四面江流环绕,地理位置十分险要,进可攻,退可守。

    当年的秦军营垒城堡,历经八百年后,其实多少都已经湮灭在历史长河之中了,隋末时,岭南也是十分混乱,江陵的萧铣,还有江南的林士弘等都曾派兵争夺岭南,再加上岭南本身的军阀混战,故此这处秦城遗址因其独特险要的地势,也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在唐收附岭南前,秦城已经在隋末战乱中差不多又恢复了秦时的模样,等桂州李袭志归附中原,秦城这片军营也再废弃,这次却是让山蛮们据为了大本营。

    “桂州那边为何没有半点动静?”

    秦用向秦琅提出疑问,秦城距离桂州城也只不到百里,这上万的蛮子占据了桂北的秦城,他们没理由不知道。

    “他们也许跟永州一样,还没得到消息,或者是知道了也没办法。”秦琅说,“李袭志在隋末时,本只是郡守,统领郡县之兵。后岭南大乱,李袭志招兵买马据地自守,多次击退了许多来侵犯的兵马,也算保得一郡安宁。”

    秦琅对李袭志的评价还是不错的,他是中原派到桂林的官员,隋乱时做为地方官员能保一方安宁,就都是好样的。待中原局势明朗后,他也很快上表归附大唐,没有抵抗,这又立一功。

    不过李袭志在武德五年归唐之后,朝廷马上将他召回朝中,但时隔一年多又派他回桂州,同时也还是不断的派官吏过去,甚至下旨让李袭志解散掉了桂州的兵马。

    这马放南山刀枪入库,虽然有利于朝廷对桂州的接管,但也还是有些后遗症的,比如不能再很好的震慑蛮子们了。

    秦用怀疑的是桂州官府是这次山蛮做乱的幕后主使,原因是李袭志毕竟在桂州称雄多年,也是个土皇帝了,如今朝廷征召他入朝,偏偏这个时候钦州的宁长真还死了。

    或许李袭志担心朝廷召他入朝要对他不利呢?

    想想当年的江淮之王杜伏威,再想想如今的钦州宁长真?

    秦琅摇头。

    “我觉得李袭志当不会做出这种事情来,况且李袭志都已经入京了,他还有什么理由这么做?”

    阿黄猥琐的笑笑,“或许桂州出了个辅公祏。”

    辅公祏是杜伏威的好兄弟,杜伏威归附大唐,后来受诏入朝,结果吴王入朝没多久,辅公祏就在江南反了,还以杜伏威的名义反的,最后结果就是辅公祏被朝廷平定斩杀,连带着杜伏威也在长安被杀了。

    阿黄怀疑,就算李袭志心向朝廷没有反意,可他手下或许有那野心勃勃之辈。在李袭志走后,便寻机做乱。

    毕竟桂州隋朝时称始安郡,能在混乱中坚守下来,肯定也不只是李袭志一人的功绩,肯定也有一批能守能打的部下。

    现在情况不明,秦琅也不能说秦用和阿黄的怀疑是错的,很有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