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贞观俗人-第3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了广州后,他又派人给秦琅送去几封歉书,以及不少礼物,还给秦琅的人马,采买了不少物资等过去。

    谁料,人家秦琅礼物和物资等倒是收下了,可一个字回书也没给,只是让人带了一句话,说东西收到,心意已领。

    没了。

    “这个秦琅太张狂了些!”冯游道。

    “人家有这个张狂的资本,再说这次的事情是我料差了,一时鬼迷心窍,结果好不容易处好的关系,都毁了。”

    说好听点,他那只是知情不报,有意试探秦琅本事,说不好听点,他就涉嫌借刀杀人了。

    所以秦琅不给他半点面子,甚至连长安天子都已经知晓了此事,给他在长安的嫡长子智戴一通警告了。

    这已经是非常严厉了。

    冯盎深感后悔,没事瞎折腾啥。

    本来这次入京,效果不错,让皇帝满意,也还结交了个得力盟友秦琅,一同南下,关系处的不错,可就因他一念之差,现在双方关系降到冰点不说,还让皇帝对他极为不满意。

    虽然他有心恢复缓和,但秦琅就是不接茬。

    而从秦琅留在桂州做的一系列事情来看,冯盎又感受到了几分威胁。

    秦琅在桂州,清理曹武征余党,解散旧有兵马,然后新建乡团,从长安调来官吏,甚至是在山区新置了许多蛮人任县令的羁縻县令。且并不止限于此,他还跟蛮子们开集市,修驿站等等。

    如今桂州的汉蛮一家亲,倒是热热闹闹。

    表面看,冯家控制的高州雷州琼州岛等离桂州远着呢,可问题是冯家治下州县,可是也有大量的俚僚蛮的。

    过去冯家靠联姻俚族首领冼家,来做稳位置,稳固势力,不断地打压那些山里其它的俚僚,开辟新州县,一度控制了二十余州。

    如今朝廷给冯冼两家的二十余州并成了五个州,其余的州改成了县。

    但冯盎担心的是秦琅在桂州推行的这些新政,万一效果好,说不定下一步就要在岭南其它地方也推行了。

    到时秦琅若是也跟那些他治下的俚僚们关系好起来,给他们再划个一二十个蛮县,授那些向来被冯家打压的蛮子首领们为县令啥的,那可就麻烦了。

    秦琅很有可能会以蛮夷来反制肘他冯家。

    冯盎对朝廷十分顺从,那也只是他在朝廷肯维持他核心利益的前提之下,冯家的核心利益,就是保证对他们家二百年来打下的岭南东部西南一带的实际控制权不变。不管朝廷要并州县,还是改都督为刺史,或是改为世封刺史等,冯盎都不在意,不过是个名头而已。

    只要实质控制权不变,那岭南冯家不管换个什么名头,总管也好都督也罢刺史也行,总之冯家依然还是这片土地的王。

    但如果这个事实被触动了,冯盎可绝不能容许的。

    这是底线。

    当初武德五年宁长真因为朝廷拒绝他进贡的合浦大珠,打算强行在岭南入籍征税废南选之官,宁长真等起兵后,冯家这边冯盎兄长也跟着起兵造反,然后冯盎却起兵讨逆。

    这其实就不过是冯家人自己演的一出戏而已。

    为的其实就是演给朝廷看,宁长真冯盎等人反,是要告诉朝廷,岭南绝不接受这样的改变。而冯盎陈树龙等的讨逆,也不过是告诉朝廷,岭南局势并不是无可救药。

    总之,他们都不希望朝廷介入岭南局势,更不愿意改变岭南的根本。

    当初的效果还是可以的。

    但是这一次,冯盎又嗅到了危机了。

    先前在长安时,他没威受到那股真正的杀机,他自以为皇帝依然会维持岭南的格局不变,顶多也就是会加强对桂交广三州的控制。

    可现在看来,事情有了变化。

    冯盎的嗅觉是极其灵敏的,判断也向来了得。

    但现在,他察觉到了危险,觉得秦琅似乎在磨剑。

    “我看秦琅南下,本就没安好心。”

    冯游劝说叔父,“秦琅在桂州搞的那些,实际上已经把李袭志曹武征时代的桂州格局完全打乱了,旧有势力几乎被铲除和压制,现在长安派官吏来,派府兵来,秦琅又组建乡团新军,这些都把过去二十年桂州的格局改变了。虽然李袭志再任桂州都督,但实际上,这一次已经跟武德七年那次再回来不一样了。”

    武德五年李袭志曾入朝,还曾改任江州都督,一年多后再回来,桂州的格局并没有改变什么,他人不在的时候,桂州上下,依然还是原来他在时的那个势力。

    可这次不同了,李袭志是又回来了,但曹武征被诛了,原来桂州军方全都被一锅端了,而李袭志原来的旧部属下,也全都被清洗了。

    所以李袭志回来了,可也已经是孤身一人了。

    桂州原有的那个地方势力集团,现在已经彻底的被清除,这次将全面换上中原来的官吏们。

    说到底,桂州就是真正的改头换心了。

    长安连向来比较亲朝廷的桂州那些人都给全清洗掉了,那么对于岭南其它的势力,会放过吗?

    “谈殿在做什么?”

    冯盎问,“之前曹武征与谈殿等往来密切,如今曹武征被诛杀,谈殿难道还能坐的住?”

    “谈殿最近正在积极联络岭西诸蛮,左溪蛮、右溪蛮、都泥江蛮、潭江蛮、融溪蛮、蛮江蛮,全都在联络,疯狂送礼!”

    冯游所说的这些,都是如今岭南的几股俚僚大部落势力,左溪蛮是在邕江上游左江一带的那些蛮部,右溪蛮则是邕江上游右江两岸居住的蛮部。

    都泥江、潭江、融溪、蛮江等都是岭南重要江河,两边也都是未开化的地区为主,大量的僚俚蛮部居住着。

    “看来谈殿也怕了!”冯盎道,“这个谈殿倒是聪明,知道秦琅来势不小,所以现在想要拉上各部蛮子们一起。”

    “叔父,这次秦琅南来,所图非小,我们岭南人必须得联合起来才行。”

    “愚蠢!”冯盎骂了一句。

    他虽担心秦琅,可现在局势不明,这个时候上窜下跳,不是故意招引朝廷目标吗?

    “让谈殿去闹!”

    “可是唇亡齿寒,一旦谈殿斗不过秦琅,可就危险了。”

    “秦琅再厉害,可他也不过是孤身南下,谈殿虽鲁莽,可也还是有些本事的,就算斗不过秦琅,可也没那么容易就败亡,他只要能真正联络起各溪垌蛮,秦琅现在的实力还奈何不了他。”

    “万一呢?”

    “万一?万一强龙非要压地头蛇,那么你可以去跟你二叔冯暄谈谈,再跟你舅父冯宝彻聊聊。”

    冯盎之意很明显了。

    唇亡齿寒是没错的,但冯家也不能不留后手,实在不行,让冯暄和冼宝彻也出马,但冯盎会一如继往的举旗效忠朝廷。

    这样一来,冯家才是真正的可进可退。

    虽然在长安时,冯盎已经跟秦琅家结亲联姻,可一旦触及到他冯家的根本,冯盎就绝不会念那点情面。

    “再给秦琅送十船钱粮过去,他那也有上万人马滞留桂州,人吃马嚼的开销也大。等东西送到了,船和人也都不用回来了,一起送给秦琅。”

    “挑十艘千料船,记得。”

    冯游不解,刚还说要跟秦琅干呢,怎么又要送钱粮,还送船送人,千料船?这可是很大的船只了,这种千料商船,专跑广州到邕州和柳州江面的大船珠江,这些商船的千料指的是船的容积,冯家的千料船长十丈,宽一丈八,深八尺五,容积约为十点七立方丈。

    造船厂一般以一立方丈为一百料,去零取整,所以这种船为一千料船,换算排水量一料约为零点二四吨,千料就是排水量两百四十吨船

    十艘千料船,能装一百零七立方丈的货物,总两千四百吨排水量。

    满载钱粮补给,这可不小一笔,更别说,十条千料船和船工水手们,还更值钱。

    可冯盎却只是淡淡的道,“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跟秦琅交恶,更不能跟朝廷交恶。区区一些钱粮、船只,算不得什么。若是用钱粮和船只能换来秦琅的友谊,就算是他要一百条千料船和一百船的钱粮补给,我都会想办法给他送去!”

    这就是岭南王冯盎,总是喜欢多方布子。

    狡兔尚有三窟,冯盎也绝不会只孤注一掷的。

    年轻的冯游不解,秦琅都这样绝情,冯家为何还要上赶着给他送礼送船?万一他收了钱粮和船,却又依然对冯家下手,那冯家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第430章 不足为惧

    十条千料船抵达桂林城外码头,船上那一面面冯字旗,引来了许多围观。

    冯智瑞跳下船,见到了来迎接的冯山。

    他打量了几眼对方,见这个冯家奴如今倒是人模狗样,一袭绢甲倒是挺鲜艳的。

    “听说你如今很得卫国公器重,已经授封你为武安州骑士?”

    “主公高恩。”冯山在先前破山蛮诛曹武征一战中,还是立下了不少功劳的,秦琅特授予他武安州骑士之封,还答应给他十里封地,从原先冯家奴兵,到如今放还自由,还分封授邑,这自然是巨大的变化。

    冯山对于秦琅的大方也是感激万分,如今早一心忠于秦琅了。对于前主冯家,也就剩下过去那点旧情谊了。

    “父亲让我运来十船粮食物资以资卫公所用,另外这十条千料船,还有船上的奴隶船工等,也一并送给卫公了。”

    冯智瑞有些得意道。

    冯山打量了几眼那些船,千料船很大,长达十丈,宽一丈八,停在水面上犹如一头水中巨兽,而十条千料船相连,更是蔚为大观。

    不过冯山知道,这些千料船对于冯家来说也只是一般,冯家还掌握有许多更大的船,冯家有不少二三千料的大船,甚至最大的船还有五千料的大船。

    不仅有跑珠江内河的江船,也还有跑海的海船。

    冯家海船与江船形状等完全不同,冯家的顶级大船木兰舟,可载千人,士兵四百,水手六百,拥有十二面帆,相比起江船,冯家的海船要宽一些。

    可就算是这种千料江船,那也已经是珠江上极先进的船了,可载人二百,加载粟千石。

    这次冯家的十条千料船,每船上船工水手八十,外加奴兵五十,然后带了一千石稻谷,还装了不少猪牛芋头等菜。

    这就是冯家的实力,能够豪送十条千料船,甚至外带八百船工水手和五百奴兵,都送给秦琅了。

    冯山是冯家出来的,当然对冯家的实力很清楚,号称拥十万之兵,可知冯家之强悍。冯盎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岭南第一土王,他这次又是送粮又是送船还送人,估计是要赔罪,甚至也可能暗含展示实力之意。

    冯山笑笑,“公子随我入城,主公在桂林城中等候。”

    桂林城中,都督衙内。

    秦琅正跟李袭志李袭誉兄弟俩谈话,被皇帝敲打了一番之后,兄弟俩这次南下动作迅速,一路上没有丝毫的耽误,日夜兼程的赶路,每天都赶一百多里路,很快就风尘仆仆的赶到了桂州。

    李袭誉这位衡州刺史,也跟着先到桂林来拜见秦琅这个宣抚使。

    李袭志入桂林后,发现这个他呆了二十年的过方,如今已经大变样了。

    第一印象是这里很安定,原本他以为桂州发生了这么大的叛乱,就算秦琅招抚了山蛮等,可肯定还会有一些后续的余震的。

    但现在看到的却是一片安定详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