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贞观俗人-第4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相比起大哥的老实本分,武君雅这个孩子无疑就有野心的多了,他是不会甘于做个地主,或是做个农官的,这孩子想当个大将军。

    武士彟与秦琼联姻,重新翻身后,便借用秦琅的关系,把这侄子弄来了利州,安排了个铠曹参军事的官职,跟在他身边做事。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松州遭遇了羌人叛乱,我们利州处于山南东道、剑南道、陇右道三道之间,离关中也近,自西魏起就在这里设立总管府,我大唐先前也设立了都督府,故此这里向来属于枢纽要地,驻有不少兵马。本就是周边有警,可随时调动支援的。”

    他瞧出侄子担心什么。

    秦琼不肯撤离松州,面临着羌人包围歼灭的险境,而利州虽说屯有不少兵,可朝廷在原利州都督李孝常谋反后,便罢撤了利州都督府,降为普通刺史州。武士彟这个刺史,失去了典兵之权。

    境内的府兵、边军,他都调动指挥不了。

    当然,如武士彟所说,遇特殊情况,比如叛乱这种事情,他还是可能行便宜之事的。

    但这也是主动揽事,还是揽的危险事,秦琼自身难保了,武家何必非要插这一脚?

    万一把自己也给搭进去了,也太不值了。

    天色越发昏暗。

    武士彟点起烛火,侄子不笨,相反有些过于聪明了,他只看到了此时出兵救援松州的危险,却看不到武家必须去做。

    如果他见死不救,结果有两个,一是秦琼命大本事强,撑到援军解围。或者是秦琼命背运气差,被包围后战死。无论哪个结果,对武家来说都不可能置身事外的。

    秦琼活下来了,那秦家对于武家的见死不救,肯定会记恨于心,而现在武士彟这个武德心腹能稳住地位,靠的就是秦家的支持,若是秦家抛弃武家,那武家也没前途了。

    而秦琼若是战死,秦家更会记恨武士彟,秦琼死了,他儿子秦琅还是宰相是太子师,要收拾武家并不难。最重要的是,秦琼若是死了,他见死不救,皇帝只怕更加会借此把他这个太上皇心腹彻底清算。

    所以不论结果如何,武家敢不救,武家都完了。

    相反出兵去救,还未必真有事。

    武士彟不是带兵打仗的武将,他追随太上皇的时候,也只是负责后勤辎重粮草等,但也毕竟是开国功臣,对于打仗也还是有些理解见识的。

    秦琼能带着五百人直接就把松州拿下,将把利部收拾的服服贴贴,这说明秦琼确实宝刀未老,而羌人也确实是乌合之众。

    就算人多,也未必就能短时间内攻下秦琼把守的松州。

    更何况,秦琼的儿子秦琅就在长安,那也是个硬茬子,虽然年轻,但几次出手,都是赫赫战功。之前南下武安州封地,更是把一群岭南蛮子们收拾的老老实实的。

    秦琼家将老铁枪已经去长安找秦琅求援了,相信秦三郎很快就会赶来救父。

    武士彟到洗脸架边,用盆里的水湿了湿脸,让自己舒适些。

    侄子年方十六,还是过于年轻了些。

    想事情没想长远。

    “去请那几位折冲都尉和果毅都尉们来吧,”武士彟对侄子道,“救急如救火呢,一刻也耽误不得。”

    “叔父,是否先等旨意下达,或是等秦三郎来了后再行动也不迟啊。等秦琅一来,我们听从他的命令行事就是,不论是出兵还是不出兵,都听这位秦小相公的。”

    “等那个时候,黄花菜都凉了。”武士彟挥了挥手,“做事不要犹豫观望,做人更不要脚踏两只船,看准了便出手。若是等秦三郎来了,那咱们以后做再多,那没用了。”

    要出兵,就得抢在长安的秦琅南下前出兵。

    冒点险,但跟与秦家的关系来说,是十分值得的。

    “去把我们的护卫、家丁们也全都召集起来,还有,把手里的钱都拿出来,招募游侠义士好汉们,让他们随本刺史一起去救援松州!救援秦司徒!”

 第510章 横刀立马唯我秦大将军

    秦琼没有弃守松州。

    封臣有守土之责,弃土便等于弃封。

    秦琼立于松州城头,目光坚毅,他全身披挂倚城而立,并非舍不得刚到手的封地,而是做为大唐臣子,做为边地封候,他有守土之责。

    身后,五百秦家兵马也都誓死一战。

    松州司马、交川县令把利步利披着秦琼赐给的明光甲站在他身后,紧皱眉头。五百名把利部羌兵也一起备战协守。

    城中,是有约三千名把利部的羌人。

    除此外,就是原本属于把利部的约五百名汉人奴隶,自把利部归降后,这些人便由秦琼出钱赎回自由,授给他们户籍,成为松州第一批汉人编户齐民。这些刚得到自由不久的汉民,也都正在接受着训练。

    青壮男子们分到了长矛、盾牌、横刀,正在秦琼亲兵的指挥下刻苦练习。哪怕是临阵练枪,也总是会有些效果的,起码号令旗语等,总要能懂点。

    妇人们孩子老人们则承担起做饭送水等任务。

    羌人部族的妇孺孩子,则听从了把利步利的命令,提前开始宰杀一些牛杀,围城一旦开始,牲畜不能出城吃草,早晚会瘦,所以趁早杀掉一些风晒腌渍起来备用。

    嘉诚本只是座不大的寨子,现在成了松州治所,秦琼还修整都来不及,好在这处寨子位置较为险要,寨子分内外两寨,内寨平面跨崇山,依山顺势略呈三角形,东部崇山之下河谷部份为长方形。

    外城毗领内城南面的河谷下坝,有寨门与内城相通。

    寨子简陋,但却控扼险要,面积很大。

    以山石、原木等筑成,墙高三丈余。

    虽说不如中原那些以糯米、石灰、桐油等熬制的灰浆粘连勾缝,以山石或青砖砌墙,但这看似简陋的寨子位置选的好。

    依山临水,控扼河谷。

    山上地势险要,山前地形狭窄,是个易守难攻的险要。

    秦琼先前全凭突袭,用把利步利诈开的城门,否则想硬攻拿下此寨,也是极为艰难的。后来他巡视了山寨的,觉得这处地形确实好,一来山寨所在处,前河后山都极为险要可依,同时山寨所在是一片很不错的平地,使的山寨就是一座半山上的山城,不仅险要好守,而且还能容纳许多人口牲畜,甚至可以在山上种田都可以。

    方圆十多里的平地,关起城门来能坚持许久。

    而另一个优点,则是在山寨下远处河谷两边,是一大片很宽阔平坦的河谷平地,能够开垦许多田地种植粮食,附近山谷也利于放牧牲畜,总的来说这确实是在险山恶谷的群山里的一处难得的能够自给自足,且控扼险要,封锁通道的要地。

    秦琼本计划要在这里开始垦荒屯田,兼放牧养殖,顺便利于这处交通要地,经营边市商贸,谁知道计划都还没定好,羌人就已经杀了过来了。

    松州城内,小溪流水,清澈河流从东向西,穿寨而过,转往南流,汇入岷江之中。

    “司徒,拓跋部的前锋,已经越过了岷山,正往我松州而来。”

    “离甘松岭还有多远?”秦琼问把利步利。

    秦琼所说的甘松岭是松州西面州界界山,因其高峻绵延,成为了天然地理分界,十六国时,这是吐谷浑与凉州的边界。

    又因迭山与岷山间的白龙江河谷非常狭窄,迭山南面属地非常有限,所以在当时甘松山大部份都属于南面的合川郡。

    甘松山,以山上遍布甘松草而得名。

    十六国前凉之甘松护军,西秦之甘松郡,北魏之甘松县,唐之松州,皆因此山得名。

    松州城向北三十里,可沿着岷江支流羊洞河河谷,往西北而行,在曲折的群山间穿行百里过甘松山,进入到西面,可沿白河抵达黄河岸边。

    不论是拓跋部还是细封部,或是其它羌部,以往来松州去劫掠,都是要走这条路的。

    这条路处于岷山和甘松山之间,沿着河谷孔道而行,地势相对要好走些,也正因为这条路,才使的松州在历史上有很重要的战略地位。

    “快到了!”把利步利回答,“请司徒放心,我们松州寨易守难攻,只要我们坚守不出等待援军,不用怕他们。”

    党项羌,又自称弭药,游牧在积石山、西倾山、白龙江以南,紫巴颜喀拉山山以北,黄河和金川上游。

    实力较为强劲,八大部落为首的党项羌人,有数十万口,也是吐谷浑较为密切的盟友。

    这次党项羌两个顶级的部落,拓跋和细封部号召诸部出兵,一起来夺回松州。

    面对这样的进攻,把利步利认为要么趁早弃城逃去成都,要么就只能坚守不出了。

    秦琼却让家将秦猛取出一副地图,这是他来到松州后,结合把利部的地图,以及秦猛等人亲自去打探查明的地形,重新绘制的一张地图。

    甘松山是松州西面屏障,甘松岭隘口则是一段狭窄而险要的隘口通道,党项人东来,必经此路。

    “秦猛,你留守松州,我去甘松岭迎接下我们的客人!”

    “把利司马,你可愿随秦某前去?”

    把利步利怎么也没料到秦琼居然在这个大兵压境的时候,还要主动出击。深吸了一口冷气,把利步利觉得牙疼。

    “司徒,咱们兵少,何不坚守待援?”

    “把利司马怕了吗?若是怕了,把利司马且留下来协助秦猛一同守松州城便好,我自去就是。”

    把利步利感受着旁边秦猛那杀人般的眼神,哪敢说不去。当初被俘后,深为感激秦琼的不杀之恩,后来秦琼还对他十分客气,对他的部族亲人也没有屠杀欺凌,深深为秦琼的个人魅力,以及大唐朝廷的强势所震慑,最终把利步利还是决心就此归附朝廷,向秦琼效忠。

    毕竟秦琼也为他向朝廷请封一个县子爵位和州司马县令的官职,并让人送他的几个儿子去了长安读书,又亲自挑了几个他的孩子留到身边做侍卫。

    只是他也没料到,拓跋和细封部这次反应这么强烈,马上就号令出兵来夺松州了。

    若不是秦琼一意坚持,他都想跑了。

    羌人对于背叛者,可是绝不留情的。

    尤其是拓跋部,他把利部依附拓跋部这么多年了,他们更不会留情。

    “司徒,拓跋和细封部的兵马,确实很强。”把利步利再次劝道。

    秦琼却只是笑了笑。

    “蛮夷尔。”他指着地道,“松州城虽险,可如果我们只是坐以待毙,那就太被动了。”虽然秦琼早下令,让把利步利把部族人马全都迁到了松州城和交合城里,实行坚壁清野策略,不给党项来犯之军半点牲畜粮食补给的机会。

    但羌人打仗,其实跟突厥人等差不多,都是赶着牛羊,带着部落老少一起行军的,他们边走边放牧,只要不是时间太长,他们并不用担忧补给的问题。

    秦琼早清楚了这一点,同时他也很清楚,朝廷的援军绝不可能很快就到,路远,偏僻,加之粮草运输不易,所以朝廷就算接到求援信马上出兵,可一时也来不了,来了也只能是来少量兵。

    中原军队跟游牧部族的行军打仗方式不一样,注定了秦琼不可能指望有几万大军很快就赶来。

    真几万大军来了,后勤都能压跨他们。

    一切还得靠自己。

    “这百里甘松河谷,是一处相当理想的伏击战场,这地形有利于兵少的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