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贞观俗人-第4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现在漠北的突厥人迁到了漠南后,铁勒人不可避免的乘机坐大,顶替突厥人。虽然我也建议太子,让太子提醒皇帝,要防范薛延陀取代突厥称雄草原,让扶持回纥联盟,但现在看来,回纥联盟很难挡的住薛延陀人的强势,薛延陀的可汗夷男又年轻气盛,所以只怕这个新兴的薛延陀汗国,也会很快就不服中原大唐的控制了,到时说不得战争又起!”

    秦琼皱起眉头,“不会吧?”

    “阿爷若不信,但只管往后看,不出五年,不是漠南的东突厥有人要造反叛乱,就是漠北的铁勒人要南下漠南,意图称霸草原。不管是哪种,大唐都只能重陷入北疆战争。”

    “有办法制止吗?”

    “现在来说,没有办法可以制止这一切,东突厥汗庭被灭的太突然了,而且颉利败亡之时,其实东突厥并没有遭受到什么真正的实力损失,他们只是被斩首,失去了首领而已。这对大唐来说,其实是非常危险的,因为我们现在根本不可能真正的把这几十万聚到漠南来的东突厥人掌控住,这些人做乱就是早晚的事情,压是压不住的,越压反的越快。”

    “而新兴的薛延陀人,更没人能压的住他们快速膨胀的野心,最终只有一战,才有可能真正打压他们的狂妄。”

    相比之下。

    其实吐谷浑虽是个讨厌鬼,但对大唐还形不成什么真正的威胁,也就是犯边入侵,搞搞抢劫破坏,他们的真正实力有限,没法跟大唐真正相提并论,也没有那个能够杀通陇右,威逼关中的能力。

    历史上,能从西北真正威胁到大唐的,也就是突厥和吐蕃。早期突厥也经常自西北方向入侵,但最大的威胁方向还是正北方。

    也就是中唐起,吐蕃彻底的崛起,灭掉吐谷浑后并在青海稳固后,这才开始跟大唐争雄。

    他们与大唐争夺陇右、剑南,后来杀穿陇右,占领长安。

    “我也能理解朝廷诸公现在停战的想法,有几分力做几分事,现在朝廷多事之秋,晚打比早打更有利。先忍一忍吧,阿爷在松州,可得多做准备了,估计秋风一起,松州就是党项人重点入侵方向。而吐谷浑人则可能自羌水河谷入侵,或者是重点进攻河西方向。”

    不管怎么说,这次战事过后,大唐跟吐谷浑已经是彻底撕开了曾经结盟为友的友善面皮,真正撕破脸要不死不休了。

    “胜利最终属于我们的!”

    秦琼也相信胜利最终属于大唐,但是只怕接下来的几年,边境都不得安宁了,松州也会不得安宁了。

    “阿爷,我看还是让老四回长安吧,现在松州不太平,等阿爷在松州经营几年,稳固一些后,再说。老四还小,过两年也就要到启蒙入学的年纪了,长安条件好,让他在长安多读几年书,等成年后再随阿爷到松州来也好。”

    秦琼没答应。

    “我会向陛下陈明此事的,相信陛下能够理解。不管怎么说,老四也是堂堂济南郡公,虽是个虚封爵,也是个郡公嘛,这么点特权难道没有?”

    做为封臣,就藩之国是制度,妻妾子女当然也要随同到封地生活,这是制度也是规矩,享受分封之权力,当然也要承担守藩之责任。

 第538章 波涛如怒峰峦聚

    “你跟郑公似乎有些误会?”

    秦琼注意到这几天秦琅跟郑元璹在一起的时候,从没有过交流,双方甚至都避免目光交集,这让他觉得有些奇怪。

    当年秦郑两家的事情,早就已经过去了啊。

    “阿爷难道不记得我们从洛阳离开时,宫里发生的事情?”

    “发生了什么事,我怎么什么都不知道?”秦琼反问。

    秦琅叹声气,“算不得什么大事,但也不是什么小事,或许对于郑家来说,只是死了个联姻工具而已,但对于我秦琅来说,那却是件奇耻大辱。”

    简单的把郑婉言被皇帝怀疑跟自己有私情,然后被赐死的事说了。秦琼停下脚步,盯着儿子看了好一会,“我相信你不会做这样的蠢事,而且那姑娘之前你送来齐国公府里给你妹妹做女先生,我也见过几面,相貌人品样样俱好,受过良好的教育,很懂事守礼,也应当做不出这种事来。”

    “阿爷,如果陛下跟你一样想就好了,可是就因为突然的无端怀疑,他就把那个可怜的女人给赐死了。”

    秦琼叹气,“伴君如伴虎,你说的没错,郑十三娘既然入宫了,做了皇帝的女人,又怎么能拒绝怀龙种呢,私自饮用避子汤,这确实是大罪了。虽然不知道为何牵连上了你,但她的死,其实也怪不得别人。”

    秦琅惊讶于秦琼也会这样想,可转念想想,他是一个古代人,有这种思想倒也不奇怪了。

    可郑婉言之死,确实一直成了秦琅心中的一个过不去的坎,让他跟皇帝之间有了一道深深的裂缝。

    他跟郑元璹没有什么私人过节,他只是厌恶郑家的虚伪,一个高高在上的门阀士族,居然为了利益,把个嫡女当做联姻工具,一而再的利用。更是在她冤死之后,没有人为她说一句公道话,为他讨半点公道。

    他们的冷漠,让他厌恶,所以也不想跟郑元璹说上半句话。

    “三郎,你知不知道你现在的表情像是什么?像极了你跟郑十三娘之间真的有过私情,像极了你为她痴情怨恨,你既然跟她没私情,就不应当这样过度的关注,否则,只会越发的瓜田李下的纠扯不清。”秦琼拍了拍儿子的肩膀,“郑十三年确实是个不错的姑娘,你们也曾差点订婚,可毕竟姻错缘差,所以这事情早就该过去了,你是个年轻人,难免有时意气用事,可”秦琼叹气,不再说下去。

    秦琅觉得胸口很闷。

    都几个月了,可这事还是堵的他难受。

    “以后不要再提这事了,也不要再提那姑娘了。”秦琼告诫儿子。“倒是武士彟,他是咱们家的亲家,这次也是因为出兵来救援松州而出事,如今被削爵夺官除籍为民,咱们得想办法挽救一下。”

    秦琼对武士彟的这下场,有些愧疚,毕竟是因救他而起。

    “阿爷,武公的事情我也了解了一些,其实他本来守州是有功的,最后出城追敌的是他的兄长的儿子不听他命令,私自带兵出城追敌。武公担忧他有事,这才带兵跟着追出去,谁知道那位武公子本事没多少,胆子倒很大,还不知军事,轻敌大意结果带着武士彟中敌埋伏,导致全军尽没。”

    秦琼当然也知晓这内情,但朝廷可不管这些,武士彟虽不是州刺史,只是来援的客军,但他是带兵之人,五千人马全军覆没,当然是他的责任。

    “先缓缓吧,让武公在老家休息段日子,然后我看找个机会,让太子征召他到东宫,武公长处不在军事,但其它方面还是很有才能的,东宫也确实缺武公这样大管家型的人。”

    “安排进东宫也好,不过这事还是得陛下同意,有机会跟陛下替武公说几句话。”

    秦琅笑笑,“武士彟本也只是一木材商人,因缘际会,追随太上皇,立下从龙开国之功,如今一朝除籍,重为庶民,阿爷没考虑过干脆取消与武家的订亲?或许重新为老五寻一个士族之女,或是勋戚之女也不错啊,比如说程叔家的女儿,或是尉迟家的女儿?要不牛叔家的牛儿也不错啊?”

    秦琼摇摇头,“做人不能言而无信的,既然已经立过婚书了,那这事就没的悔改了,除非武家主动取消婚约,否则我秦琼绝做不出这种事情来。”

    “武家之前不就是相当于悔过一次婚吗?”

    “那不算,并不曾真正的悔婚的。”

    秦琼是个耿直人,他不希望做那种无信之人,也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做那种人。

    “那阿爷你抓紧再多生几个,以后跟牛叔程叔他们家联姻。”

    “哈哈哈。”秦琼只是一笑而过。

    爷俩进入叠州城,对守在门前行礼的士兵点头示意。

    “你有什么打算?”

    “打算?暂时还没有,走一步看一步吧,若是此间事了,没有什么新差事的话,我倒是想再去趟岭南,上次去封地,匆匆忙忙,还没有来的及做部署安排就被召回,现在过了一年了,也不知道封地发展建设的如何了,想去走走瞧瞧。”

    “你对那封地挺上心啊?”

    “不管怎么说,这可是世封之地啊,能够传袭给子孙的,是秦家代代相传的基业了。朝廷授封的官职再高,那也是有任期的,传不了子孙。爵位虽可传袭,但也是要降等的。相比之下,我觉得这封地不错,值得好好经营。”

    秦琼没去想那么远,皇帝给他世封松州,虽偏远还面临党项羌,但他还是接下来了。

    “我听说现在朝中对世封之制,还是有许多反对声音的。尤其是这次战事过后,只怕会掀起更多反对的浪潮了,一定会有许多官员说世封边地,容易引发战乱,会说这是取乱之制。”

    秦琅对此倒不以为意。

    “世封这事,有利有弊,就看如何取舍了,真正能做主的还是皇帝陛下。只要皇帝陛下觉得这制度从长远上对大唐有利,对皇唐李家有利,那么皇帝就会不顾劝谏的推行下去。”

    松州和武安州的就藩都引发了战事,但结果都还不错,所以就算有人以这种边境世封法会引来边地动荡甚至是引发战争来反对,可李世民这皇帝毕竟是个很有魄力的皇帝,就如他推行的许多新政,一开始一样有很多反对一样,但还是最终推行下去,并很成功。

    皇帝是自负的,平时表现的很虚心纳谏的样子,可很多涉及核心问题的事情,皇帝都其实是很坚持的。

    对于皇帝李世民来说,授封功臣以世封之地,其实就是利用这些能征善战会打仗的功臣们,却挤压周边蛮夷的地盘,同时稳固大唐的边境。相比起朝廷对蛮夷们威服之后,设置的羁縻州,功臣世封州能够更受朝廷控制,也更忠心于朝廷。

    可以用世封州做为边境上,与蛮夷们的一道缓冲。借用功臣们的能力,同时借用功臣们的财力人力去经营建设封地,带动边境上的发展。

    而从已经分封的两个真正的功臣世封地武安州和松州来看,确实也是在向皇帝期望的方向发展,而且效果还是可以的。

    武安州收拾了许多俚僚蛮,宣威教化,也扩大的税收,增加了户籍人口。松州经此战后,更是把陷于羌人之手的松州收回,并将西面实力渐强且不服大唐的党项羌狠狠教训了一把。

    有这两个积极正面的典型在,只会更加增进皇帝坚持推行世封制的想法。

    虽然这两个世封州的实况,也会让不少功臣打退堂鼓,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把握能够在这种环境下,经营好封地的。更有许多功臣,不会跟秦琼这般能够淡然接受皇帝的旨意,愿意跑到穷乡僻壤去当土皇帝,而远离中原京师的政治化经济中心。

    “你就不担心,最终因大臣反对,世封制取消吗?”

    “我个人认为,世封制是会推行下去的,就算万一真的取消,那也不怕,大不了只是改成享受实封食邑税赋而已,再说了。世封地取消了,可我现在占据的那些田地,开建的那些矿山,那些作坊,那些商路等,并不会因此而消失啊,他们依然是我的,我占得了先机,就算不再是世封州了,可收益也依然还是能够保证。所以现在,我更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