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贞观俗人-第4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火朝天,十分兴旺的,他们这边却受上次羌人入侵影响,到现在都还没恢复过来呢。

    “秦琅上次狠狠抢劫了党项人一把,叠州现在府库很丰,再者,细封等不少党项人现在都在跟松州的秦琼和叠州的秦琅做买卖。而我们洮岷诸州主要是通过洮河谷,与吐谷浑人做生意,但现在吐谷浑人正频频袭扰我们的边境,我们被迫关闭了边市,商人们也就大多转往叠州做生意去了。”

    李道彦对这个结果并不满意,他又问,“那为何吐谷浑人不去犯秦琅的边,就敢来犯我洮州的边?难道我李道彦就显得这么好欺负?”

    幕僚心想,秦琅把吐谷浑人和党项人打怕了,他们现在自然不敢轻易去他的地界,但这种话不能说,于是他便笑道,“吐谷浑去叠州毕竟要绕远路,他们直接来洮州更近。”

    李道彦黑着脸。

    “边境的洮州现在一片死寂,以往热闹的岷州现在也已经淡了下来,商人们都跑去叠州,甚至有些境内的羌氐部落,也都跑到那边去了,说那边什么政策好待遇好,这样下去,还得了?”

    做为都督,那就是有牧民之职,也有守境之职。

    除了守边打仗,劝桑课农也很重要,而户籍人口更是一项考核的重要指标。秦琅做上叠州都督,短短时间,就把叠州千余户,几千人口,弄到现在帐面上有五万多口人了。

    虽说这里还有朝廷新设的折冲府兵和家眷,也有新设的镇西军的边军,又有他扫羌氐入籍的蛮夷们,可不管怎么说,叠州的户籍人口,那是翻了十倍。

    仅这一项,秦琅的功绩就已经不得了了。

    而他现在不但管的州从九个降到了三个,州中的人口还在流失,边市商队减少,税收也就在减少。

    幕僚进策。

    “不如我们也重新开放边市,并去招党项人和吐谷浑人来交易,只要边市重开,我们有地理优势,边市肯定会比叠州和松州更强,则商人都会回流,我们的税收也就能上来。”

    “问题是党项人和吐谷浑人都还在袭扰边境,此时如何开放边市?那岂不是开门揖盗,引贼入室?”李道彦反问。

    “党项人好利,不如派人携带金宝贿赂”

    “实在不行,咱们就带兵去袭击劫掠党项人,反正现在党项人经过上次入侵大败后,如今也是元气重伤,咱们正好突其不意,趁其不备干他。”

    听说出兵,李道彦倒是有些担忧起来,他不是武将,没带过兵不曾打过仗,虽说做过几任刺史都督,但其实根本没上过战场指挥过部队。一听到打仗,还是有些犹豫的。

    幕僚于是又提出了几个建议。

    “让我考虑考虑!”

    积石山下。

    拓跋部营地。

    一只黑色鹰在白色大旗上展翅欲飞。

    拓跋部崇拜白色,也崇尚鹰。

    鹰就是拓跋部的象征,是他们的图腾。

    一袭白衫的士被请进了拓跋赤辞的大帐,士呈上礼单。

    “我家主公岷州都督乃是大唐宗室,向来仰慕大王的威武,这次特差某来拜见大王,是想劝说大王,良禽择木而栖,识时务者方为俊杰,细封步赖归附我大唐,立即被天可汗授封为轨州刺史,并封侯。”

    “若是大王愿意弃暗投明,我家主公愿意居中荐引,保证能让大王得一个都督之位,郡公之爵,定比细封步赖要强上许多。”

    拓跋赤辞连那张礼单也没有看一眼,拿着刀子削着羊骨上的肉,不屑的道,“浑主乃我翁丈,他以心腹待我,我不会背叛他的,你赶紧离开,免的我动怒污了我的宝刀。”

    “大王何不三思?”

    “送客!”

    拓跋赤辞喝道,顿时几名拓跋武士进来,将他请了出去。

    帐中。

    拓跋思头忍不住问,“叔父为何拒绝这使者提议?岷州都督李道彦既然肯出面牵线,这是一个不错的机会啊。”

    拓跋细干也点头赞成。

    经过上次松州之战和叠州撤退后,拓跋赤辞也是元气大伤,把利、宕昌等几个附庸部落都打没了不说,拓跋本部也损伤不轻,加之秦琅深入腹地袭扰,也让拓跋部雪上加霜。

    全族动员,结果一根草没捞着,倒损失了上万的附庸,本部也损失了数千,这都堪称伤筋动骨了,牛羊也白白的折了许多。

    现在部落上下,都是怨声载道。

    拓跋思头和拓跋细干这两个打了大败仗的头领,更是整天都无脸见人。

    细封步赖等归附大唐,授封刺史后,思头等不少人观念也在转变,打又打不过,倒不如跟细封部等一样,也内附唐人,起码能保个平安啊。

    拓跋细辞拿着刀削着羊骨肉,“李道彦是谁?他也配要我拓跋部归附于他?”

    “那要不我们派人去叠州?据说秦琅被皇帝贬为叠州都督,罢相了。”思头问。

    赤辞却依然不屑道,“拓跋家族的勇士已经丧失了勇气吗?我们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不战而降,那是懦夫!”

 第543章 雄威边塞镇西军

    “拓跋老贼,安敢如此狂妄!”

    岷州城里,本来寄希望能够一举招降拓跋部而立功的李道彦,见幕僚十分狼狈而回,不由的大怒。那幕僚去时夸下海口,什么但凭三寸不烂之舌一定能为都督招降拓跋赤辞。可谁到了那边却吃了个憋。

    他回来没法交差,于是半路上憋了个坏主意,一见李道彦便编织了许多谎言,说那拓跋赤辞如何骄狂,百般侮辱都督等等。

    李道彦这辈子吃的早大的苦,就是他跟着老爹李神通逃亡山里那段日子,扮做流民去讨饭,跑到山上摘野果子,过了几十天苦日子。但这点苦,其实相比于隋末的那些水深火热的百姓来说,根本不值一提。

    做为西魏八柱国家的曾孙,李道彦一直是个高高在上的贵公子,幕僚一通谎话就把他气的暴跳如雷。

    那幕僚趁势又进一策。

    “如此可行?”李道彦听了犹豫起来。

    “都督,我此次奉命出使拓跋部,一路走访,暗中观察,那拓跋部确实元气大伤,而且他们并没有多少防备。若是都督发兵,学生愿做向导。既然那拓跋老贼敬酒不吃愿吃罚酒,那咱们就别跟他客气了,拿下他,照样是个大功。”

    李道彦不免有些动摇起来。

    这种公子哥虽位居高位,但向来没有什么真正的见地,很多事情都是由幕僚属下们帮着决策的,听那幕僚说的不错,就心动了。

    “大王,那拓跋部虽号称党项八部中最强,甚至拓跋赤辞娶了吐谷浑可汗伏允的女儿,被封为王,但拓跋部也就万骑人马,现在他们没有集结,赤辞营地平时也就千余骑兵马,咱们轻骑突袭,一战可定。到时擒拓跋,平河曲,这功劳可就大了。”

    李道彦转着圈,犹豫了半天。

    “要不要联系下秦琅,他麾下有三千精骑,如今转为镇西军,上次深入党项,又在叠州硬战吐谷浑,若是与他联手,更稳妥一些。”

    “都督此言差矣,那拓跋部营地才千余骑,我们只要集结三千精骑,就完全可以突袭击败他们,哪用的着请叠州兵马,若是联络他们一起行动,到时事成之后,功劳得分他们一半,甚至说不定到时秦琅还要抢去大半的功劳,那就为他人做嫁衣裳了。”幕僚赶紧劝说反对。

    西倾山南支。

    迭山下,叠州。

    这里正是一片忙碌的景象,新设的折冲府,选营筑寨,迎接府兵家眷。镇西军三千边军,加上新点选的羌人侧近军和氐人城傍兵,还有汉民土团兵,则在忙着修复增置烽堠墩堡,加筑关寨驿站。

    边军乡兵城傍们都化为了土程兵,按着图纸规划赶工。为了抢进度,秦琅还拿出钱粮来雇佣百姓们做工,开出的条件很优厚。

    因为条件好,甚至引来了宕、武、成、岷、洮、渭、秦诸州的百姓们前来,秦琅管吃管住,工钱也都是一日一结,绝不拖欠,工钱还开的不错,这样的条件对于这两年年景很差的百姓来说,绝对是值得来揽活赚点钱粮回家养婆娘孩子的。

    秦琅还乘机暗里招揽起这些来揽活的汉子们,拿出不少优惠的条件,引他们来落户。什么一来就可以分地啊,划地垦荒,一丁上限可垦百亩,一家上限可达五百亩,新垦之地三年免地税,再三年只征半税,甚至州县提供无息的贷款,租借耕牛种子等等。

    各种条件绝对诱人。

    虽说叠州其实也没有现成的熟地了,来了也只是去寻找那些还没有人占据的谷地,自己圈地开垦。

    但对于许多百姓们来说,能有一块自己的地,哪怕是边州的地,也很诱人。况且秦琅在叠州大破党项羌的战绩,也让大家觉得有秦琅在,叠州也会很安全。

    尤其是对于那些穷困的边民们来说,好多人其实都是无产者了,要不也不会跑来这里揽活挣钱。秦琅开出的落户条件,太诱人了。

    好多人心里有点顾忌,主要是他们是其它州的编户齐民,如果逃籍,怕官府追逃。但秦琅却告诉他们,只要他们来了叠州,谁也不能再把他们带回去,更治不了他们的罪,有什么事他都愿意帮他们扛下来。

    他会让他们在这边落籍分地的。

    这是违背正常制度的做法,但秦琅的话他们觉得很有份量,有不少人心动,甚至有人已经开始领了秦琅给的安家费返乡,准备悄悄的带着家人跑到叠州来。

    这种挖其它州墙角人丁的做法,是违反朝廷户籍管理制度的,但秦琅可不管这些,叠州要发展,就离不开人。

    叠州虽说现在有五万人口了,可这么大个地方,五万人口其实太少了,他有一府一军八县,总共却才五万人,这里虽说山多水险,可有无数的山谷河谷,只要开垦起来,一样能容纳许多百姓,就算人口再翻上几翻,都不会过剩。

    这种事,别的官员肯定不敢做,要做也只会偷偷摸摸的,被发现肯定也不会承认。但秦琅却不怕,公然大胆的干。

    秦琅现在叠州,就有点类似是后世那些北上广深的副职跑到大西北的贫困地区去挂职一样,自己本身有着深厚的背景人脉关系,来到的地方虽说一穷二白,但凭自己关系也能搞到许多项目落户,助力起飞。

    秦琅那朝中的关系是没的说的,自己本身又有雄厚的资本,所以他早就已经在叠州重新开放边市,通过手里的许多稀有商货,使的现在叠州成了羌人、吐谷浑人进口中原商货的一大重要关口,无数商队都跑来这里。

    同时,秦琅还对叠州那个铜矿,加大投资开采。一个大铜矿开采,配上冶炼、运输等配套产业,带动的可就不是一点两点。

    那个铜矿,现在就已经形成了一个带矿奴工匠在内六七千人的矿产小镇了,光矿奴就有五千。

    秦琅有资本有关系有人脉,引入叠州,当然也不会亏本。他是叠州都督,掌控着这处边州的一切,资本和资源的结合,是互利双赢。

    叠州的羌人牧民们最近日子过的不错,畜牧产品销路很好,以前牛羊这玩意很不值钱,叠州最值钱的也就是土贡的麝香,可现在这里边市兴旺,边军大增,人丁大增,使的奶肉等消耗大增,都能卖个好价钱,皮毛草药等原本总是被压价贱卖的东西,如今也是全都脱手,不卖了个好价钱。

    种地的羌民汉民现在日子也不错,农产品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