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贞观俗人-第5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目光死死的盯着那面帅旗,盯着旗下那个金甲将军,杀了他,自己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唐军就将崩溃。

    忽然,一箭袭来。

    尊王肩膀中箭,栽落马下。

    亲兵扑上去,赶紧将尊王扶上马,此时再也没有人去继续完成尊王的挽天倾计划了,亲兵们护卫着受伤摔晕的尊王直接调头就跑,根本不去想什么杀秦琅夺帅旗败唐军这些。

    尊王中箭,大旗调头。

    他部下的人马,也立即跟着狼狈而逃,四下溃散。

    骑兵轰隆,铁蹄践踏。

    山上的一支支唐军,已经跳上了战马,从山下接二连三的俯冲下来。

    万马奔腾,山崩地裂。

    其势已成,无人可逆。

    整个二十里的北面战线,吐谷浑军山崩地裂一般的溃败,四散而逃,那五万赶来的救兵,还没与他们汇合一起,就已经被唐骑杀穿冲散,也转头加入溃散队伍之中。

    唐军四处冲杀,在那几万亩的大草场上,无情的碾压着他们。

    刘兰成此时也才终于可以有喘息之机,他兜马来到帅旗之下,在马上向秦琅行礼,“老刘多谢卫公相救。”

    金盔上的面甲掀开,却露出了一张陌生的年轻面孔。

    “拜见刘将军。”

    “你是谁?”

    “我是卫公家将张超。”

    “卫公呢?”

    柴绍策马赶到,瞥了眼张超,“谁让你把面甲掀开的,赶紧放下。”

    “这是?”刘兰成不解,难不成卫国公秦琅受伤或战死了,现在秘不发丧,故意让他的亲兵冒充,以免动摇军心。“卫公怎么了?”他赶紧压低声音。

    “刘公,卫公另有任务,暂不在此处,现在不及细说。刘公,我们还是赶紧乘胜扫荡蕃贼,莫要错失如此良机。其它事,回头再说吧。”

    刘兰成稍稍心安,“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十几万吐谷浑军溃散,在数万亩的草场上奔逃,而数万的唐军则纵马四处追杀。

    天黑前,一路追杀四十余里,一直杀到了南面的温泉河谷前。

    天柱王派兵过河接应败兵,退到台下河谷。

    眼看天色渐黑,而天柱王在野马滩上的兵也军阵齐整,兵马众多,追至此处的唐军也没敢再追,纷纷停下整军列阵。

    传令骑兵四处奔走,传主帅将令,退后十里,在台东南安营扎寨,依山背水立营。

    相距十里东南角上的野马台上,依然被天柱王大军团团围困的程咬金所部,白天也几乎全程目堵了北面的战事,虽然隔的远看不太真切,但也还是看到了这场激战,也看到了唐军的最终胜利。

    此时仅相距十里,程咬金薛万彻等已经能站在台上看到唐营的那面大纛旗了。

    “三郎果然了得,这仗赢的漂亮。”

    老程惊叹。

    白天北面激战的时候,老程也顶盔贯甲,发动了几波试探性的突围,虽然每次都只是佯攻,但也确实牵制了天柱王的注意力。

    薛万彻在一边无语,他的腿伤此时还未全好,走路依然一瘸一拐,想起自己先前败的狼狈不堪,而今日人家秦三郎却胜的如此豪武,真是羞愧万分。

    倒是薛万均忧心忡忡。

    “今日卫国公虽然大胜,还解了刘将军之围,可是细细思量,这也是伏允老贼轻敌之下才败的,天柱王也是一时大意,没有及时派兵增援。可就算如此,伏允的这十五万人马,今日也还只是折了二三停,其它的有天柱王接应收拢,其实也大多保全,只是丢了营地,折损了许多粮草牲畜而已。”

    “而天柱王的十万主力,更是一兵未折,这么一算,蕃贼依然有超过二十万众。卫公与老刘合兵,经此一战后,抛去伤亡,估计也就三万不到,今日伤亡也重,再战,亦是敌众我寡。”

    这话有些破坏气氛,可却是事实。

    今日唐军胜利,其实也只能算是惨胜,毕竟有天柱王十万大军在侧,唐军虽败伏允军,却未能歼灭多少,溃而不灭,敌人有大军接应,聚拢休整,便又重新恢复。

    反倒是唐军,经此一战,伤亡不小。

    关键是吐谷浑还围着程咬金他们这七千人马,这是个大麻烦,他们攻唐之必救,唐军想撤都不行。

    可想打,也不好打。

    这一战,伏允大意,天柱王轻敌,可吃了这么大亏后,还想有今日这样的机会,就难了。

    老程一时也愁眉苦脸,老程一生征战,从当年隋乱时,散家财以招募骁勇子弟组建乡团,到后来主动上瓦岗投奔,再到后来瓦岗兵败后被迫降于王世充,再到劝说秦琼弃王世充归唐,老程这一生,虽然平时表现的大大咧咧的似个浑人夯货。

    可实际上老程读的书可不少,心思精细着呢。一次又一次关键时刻,老程都没慌过乱过。玄武门之变前,他可没少跟李世民劝谏先发制人。

    这一次,确实是有些狼狈了。

    “大家也别一副死了老子娘似的愁眉苦脸样了,不管怎么说,今日我唐军大胜,所以我们都该庆贺,虽然这胜仗不是我们打的,可也是我们大唐的胜利。传令下去,燃平安烟,杀牛宰羊,弟兄们饱餐,无美酒便以茶水代酒,痛饮相贺!”老程懒得去烦恼,兵来将挡,水来土淹,先庆贺一番,提升下士气再说。

 第605章 乌海

    出大非川往西南而行,过积石山西,前面豁然开朗,是一马平川的草原,一望无际。

    侦骑回报,“前面就是苦海。”

    苦海其实只是一个很小的湖,湖水苦涩,秦琅的地图上,这里被标注为列谟海,而他自己在旁边加了个拼音注释豆措湖。

    不大的苦海湖南边,却有一座小土城,乌海城。这是吐谷浑天柱王三部之一的乌海部的领地,也是他们过冬的草场。每到初冬是,他们就会赶着牦牛、羊和马匹等前来过冬,一直到次年的六月夏天时,才迁转到夏秋草场去。

    这里依着积石山脉西侧,背风温暖,尤其是附近还有暖泉。

    此时已入夏,本来牧人们要开始准备一年一度的迁移,家家户户这个时候都是忙碌的时候,转移草场需要准备的东西太多,相当于是一次大搬家,只是今年这个时候,牦牛们依然悠闲自在的在湖边上吃草,羊群遍野都慢。

    青壮男子都已经受召出征,草原上只有妇人和老人儿童留守,一些年轻的妇人和少年也随着丈夫和父亲出征,使的留守的老弱十分辛苦,牛羊要赶出去放牧,牛奶羊奶一天要挤三遍,挤回来的奶还要打酥油,天气好还得去草原上翻牛粪,把晒干的干粪背回家。甚至早早的,还要去远处河边背水回家。

    沉重的担子一下子就全压到了留守的老弱肩上,好在天柱王乌海部向来强盛,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奴隶。

    奴隶多是以汉人为主,也有一些小羌和吐蕃人,因为在跟汉人打仗,所以奴隶们大都被留在家中帮忙干活,活太多干不过来,奴隶们时不时的被鞭打。

    几名汉人奴隶在湖边牧羊,悄悄的凑在一起聊天。

    “听说了吗,汉家在赤水源大败。”

    “你从哪听的,不是说汉家在赤水源大胜吗?”

    “先前是胜了一仗不假,后面还又胜了一仗,前后斩杀了该死的蕃贼八千多部众,俘虏牛羊数万,可是后来轻敌冒进,在暖泉河谷被围住,统军的听说是姓薛的兄弟俩,大败,五千人马几乎尽没,又得一姓程的将军率五千人马来援,结果还是被击溃,一路逃到赤水源附近,现在被困在野马台上,只怕也撑不住多少日子了。”

    几名奴隶惊讶的问,“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

    “我昨晚在主人帐篷里做事,恰好见到主人父亲回家来,他在温泉谷受了伤,断了一条胳膊,于是被送回来了,他喝着马奶酒,在那里吹嘘他是多了得呢,还说我们汉军这回要被全歼。”

    “听说蕃人擒了有上千的伤兵,不少已经分赏给了那些蕃兵做奴隶了。”

    “那我们怎么没看到有俘虏送来?”

    “俘虏肯定要稍后送来的。”

    几个汉家奴一时都沉默起来,之前听闻汉军深入,大家都以为说能够获救,谁料到上次汉军深入仅是讨伐党项,击败了党项诸部,将他们招降后,便带着党项诸部的头人和一些子弟,另外将诸部中的汉家奴解救,便撤离了。

    其实上一次秦琼距离他们已经很近了,可终究是没来。

    这次又听说来了一支汉军,都打到赤水源了,还打了大胜仗,大家心里暗暗高兴,奴隶们之间悄悄传递消息,谁知道却又大败了。

    这些奴隶们因各种原因沦落蕃地,多数还是因战乱被掠的,有些还曾是边军士兵。

    “我们这辈子还能再回到中原故乡吗?”

    有人垂头丧气。

    一个粗壮的汉子道,“肯定能,上次秦琼大将军能够横扫党项,迫降三十余万众,这说明什么?说明大唐的实力已经很强大了,就算这次失利,可很快也会再次征讨,到时一定能击败丑蕃,将我等汉家子民救回去。”

    苦海里,一群天鹅在嬉戏,还有一群黑颈鹤也在戏水。

    青青的草原,碧绿的湖水,还有蓝天白云,在这里呆久了,也渐习惯了这里的寒瘴,甚至开始喜欢这里的风景,只是风景再美,也是异乡。

    每个汉家奴,都无时无刻的不想逃回去。

    可是在这里想逃回中原,几乎是难比登天,也有许多人尝试过,可没有一个能逃回去的。

    苦海湖往南数十里,有一处险要峡口,名为花石峡,这处峡谷以出花石得名,但更是一个交通要道,是通往党项河口的必经之地,这里是一个十字路口,又是两山夹一峡。故此乌海部的酋长的土城,其实设在苦海南面数十里的这处峡口。

    因这座小城,使的这里还成为了方圆数百里的一处重要蕃人交易地点,过去,许多汉商也会贩货前来,而吐蕃、苏毗、甚至泥婆罗的商人,也经此往中原去贸易,故此使的这处高原小城,还成了一座难得的城池,常年兴盛,不像寻常的牧人或地,四季流动无常。

    夜色下,一支唐军悄然而至。

    这支人马正是秦琅所统领的,从北面出发,长途奔袭四百里,一路杀到了此处。

    秦琅的目标,正是这座背倚大花石山而立的乌海城。

    与柴绍分兵,秦琅统中军精锐长途来此,没有去救援野马滩的程咬金他们,也是自有深意。

    “乌海城只是一座小城,依山而建,有一个大土围子,跟伏俟城类似,但没有那么大,城里没多少兵。”

    斥候向秦琅报告,乌海部的青壮都随天柱王去赤水源了,本来留守的只是些老弱了。乌海城虽有一座城,可跟伏俟城一样,并没有什么真正的城市居民,里面的市集,也是半月才开一次,只有在市集的那三天,乌海才会比较热闹。

    平时,也就是酋长和他的家眷们在里面居住,这相当于是一座豪华的牧人帐篷,土围墙,就是座豪华点的羊圈牛栏。

    更多的牧人,依然还是散布在周边放牛牧羊,逐水草而居的。

    这个结果在意料之中,不过还是让大家都松口气。

    这一路奔来,寒瘴反应越来越厉害,大家也是多感不适,若是再遇重兵把守的坚城,这可就是要了命了。

    简单的做了个布置,四面围攻。

    潜伏在城外不远,略做休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