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贞观俗人-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郎不必客气。”

    长孙十三岁时嫁给当时十六的李世民,到如今已经是第十二个年头了,为丈夫生了数个儿女的她,此时却也才二十五岁,这个年纪的女子若是在后世,甚至可能刚开始步入社会开始工作。

    秦琅每次见到长孙氏,都觉得她像是一个邻家嫂子一样亲切。

    长孙笑着对秦琅道,“殿下今日召你入宫,应当是给你复爵复官吧?之前因丹阳的事,你也不要往心里去。”

    “臣岂敢。”秦琅忙道。

    那边长乐郡主李丽质却喊道,“三郎,我刚才命令我阿耶给你恢复官爵呢,他有没有给你都恢复了?”

    “呵呵,谢谢郡主好意,殿下已经复我翼国公爵位。”

    “啊,我阿耶说话还算话,你不用谢我,你可是我的郡马呢。”长乐刚才得了父亲的亲口赐婚,便兴匆匆的跑回去找母亲报喜了。

    看见小郡主那可爱的模样,秦琅也不由的笑了。

    那边长孙还以为女儿只是玩笑话呢,问,“不知改了何职事?”

    “殿下现授我为镇抚司丞,仍领门下行走,不再检校长安县令兼北门长上了。”

    长孙打听了几句镇抚司的职责后,微微皱眉,却也没多说什么。

    这时,一名内侍带着几名小宦官抬着几个箱子过来,却是给秦琅的一些赏赐。

    一套李世民曾经用过的备用明光铠甲,一把他用过的秦王槊,一把玉具大剑,一把铁胎弓,另外还有一匹宝马,这匹是李世民坐骑母马特勒骠所生,也是一匹黄马,白喙微黑,毛色黄里透白,十分雄俊,是一匹突厥血统的宝马。

    除了铠甲武器和战马外,李世民还特赐给秦琅金瓮银瓶各一对,金瓮有个大冬瓜那么大,本身就有几十多斤重,里面还装上几十斤的金沙。

    那对银瓶纯银打造,造型别致,上面还有精锐的雕纹,里面则装的是珍珠宝石翡翠等。

    “阿耶把小特勒骠都赏赐给你了。”

    承乾看到那匹黄马,有些意外,特勒骠是当年突厥可汗送给李世民的突厥宝马,李世民当年骑着此马征讨刘武周宋金刚,当时天下未定,宋金刚陷浍州,兵锋甚锐,其麾下尉迟敬德更是勇悍难挡。

    李世民骑着特勒骠勇猛冲入敌阵,一昼夜接战数十回合,连打了八个硬仗,居功至伟。此战后,李世民麾下大将秦琼击败尉迟恭,最后迫使尉迟恭归降,让李世民又得一绝世猛将。

    因此李世民对特勒骠是非常喜爱的,平时跟个宝一样。配种都是从突厥运来的宝马,产下的小特勒骠也是爱乌及乌,想不到现在却赐给秦琅了。

    长孙氏也觉得丈夫对秦琅有些过于情绪化,之前一口气封了上柱国和翼国公,然后没两天就因拒婚之事给一日数贬,可现在不但复爵还给了他一个更重要的职事。

    镇抚司丞,正四品上,相当于是六部侍郎或五监了,比起之前的检校长安县令明显权职更重,不仅仅是品级高。

    长孙对秦琅印象不错,觉得人年轻又勇敢,可现在也还是觉得丈夫把这么重要的一个新衙门交给秦琅去管,有些太过于草率了。毕竟年轻勇敢是没错,可也没有经验啊。

    秦琅其实也是赶鸭子上架,他其实宁愿当长安县令,哪怕只是当个千牛备身也不错,轻松悠闲嘛。

    告别了长孙太子妃和中山王承乾他们后,秦琅先到了东宫詹事府去报了个道,他这个镇抚司不归三省六部管辖,直接向李世民负责。

    但也不可能事事都向李世民请求汇报,所以李世民交待,一般事务可以找詹事府对接。

    东宫有詹事府和左右春坊,对应的是朝廷的尚书和门下、中书三省,现如今太子掌国,东宫机构其实就是一个小朝廷,是真正的权力中枢。

    宇士及为太子詹事,长孙无忌和杜如晦为左春坊左庶子,高士廉和房玄龄为右庶子。

    秦琅先去拜访了一下宇士及,这个干巴的瘦老头是隋朝权臣宇述的儿子,当年娶了杨广的长女南阳公主,他的哥哥宇化及后来在江都弑杀杨广。宇士及算是一个另类了,宇家本是北周宇泰家族的奴隶,后来也是以军功起家封爵,成为关陇贵族之一。

    可宇士及却是弃武习,而且人品比起宇化及宇智及两个兄弟来好的多,只是后来杨广亡国,身为皇帝女婿的他也只能随波逐流,隋末时也投过窦建德,后来归唐。

    因为妹妹是李渊的得宠昭仪,宇士及做为李渊的大舅子在唐朝倒也一直混的不错,做到宰相位置。他向来跟秦王关系好,如今更是顺水推舟的成为太子詹事。

    “三郎年少有为啊。”宇士及赞赏秦琅。

    秦琅也不管他只是说场面话还是真心赞赏,笑着回敬了几句好话。

    “三郎你打算怎么做呢?”

    “还要请教郢国公!”

    李世民只说给秦琅便宜行事之权,可现在问题是这个镇抚司仅存在于太子令之上,一无所有。

    既无衙门,也无官吏。

    宇士及很忙,他现在是中书令兼太子詹事,两边担子一起挑,也没什么空跟秦琅闲聊,几句话后直接便道,“太子已经吩咐过,对镇抚司大开方便之门,总之,这衙门现在是你的了,你先在城里找个合适的地方做镇抚司衙门,然后衙门官吏差役等,你可以到长安各衙门挑人,挑中的我都答应调给你,另外公廨经费这些,可先拔给你一千贯钱绢三千匹为公廨钱拿去放贷收息,另在郊外蓝田县拔给你们三千亩地做公廨田收租。”

    公廨田和职田类似,职田是给有职事的官员的,公廨田则是给官府的,都是佃地出租,亩收六斗,三千亩地一年能收一千八百石粟租,拿来肘平时镇抚司伙食是足够了。

    “我看上谁都可以给我?”秦琅笑问。

    “你看上谁了?”

    “魏征魏玄成可以吗?他现任詹事主簿,我想请他到我镇抚司去做主簿。”

    宇士及笑了笑,“你这也太贪心了,换个人吧,这个不行。这个魏玄成可是殿下打过招呼的,殿下身边要用。”

    其实秦琅也只是随口一说,没真想调走魏征。魏征原是东宫核心之一,在李世民那里是挂了号的,不可能轻易的交给他,魏征有本事,李世民要用他。

    “那暂借如何,我那还没开张,一无所有,总得有一两个经验丰富的人帮忙搭下台子。等台子搭好了,我一定完璧归赵,如何?”

    “这我得问下太子。”

    “这点小事就不必惊动太子吧,你就算让魏征去我那兼个职也行啊,他还可以继续做他的太子詹事主簿嘛。”

    宇士及摇头,“实不相瞒,我现在一人身兼多职,忙的昏天暗地的,东宫詹事府这块,我现在都要依赖魏玄成替我分担处理,你把人给我借走了,我哪能放。”

    软磨硬泡了半天,最后秦琅跟宇士及终于达成了协议。

    魏征不借调,但可以有空时过去镇抚司兼职帮帮忙,另外,对于秦琅提出其它衙门办公场地、借调人员等方面,都是全力配合。

    宇士及特事特办,直接给了秦琅一大迭空白的告身,两个从七品下的主簿,两个从九品上的录事参军。

    此外镇抚司暂设前后中左右五个校署,各置七品令、八品丞一人,府二人,史五人,典事二人。

    “郢国公,镇抚司比较特别,我们要辑查镇暴,监督追捕,还得要有兵马,有武备。”

    “你之前手下不是网罗了上千不良人、游侠儿等嘛,这些人做辑查这些更专业,你从中招募就好。招募好了,造个名册报上来便行。”宇士及直接道。

    “剩下的事情,你去找魏征好了。”宇士及说着已经端起茶杯送客了。

 第60章 重招旧部

    平康坊内有二寺,南门之东有菩提寺,街之北有阳化寺。

    此二寺在隋时也曾一度兴盛,大唐开国之后,皇帝李渊受太史令傅奕等谏言影响抑制佛教,发布了沙汰僧道诏下令整顿僧道,下诏京师只留佛寺三所、道观二所,天下诸州每州只许留一寺一所。

    菩提寺和阳化寺因此都被朝廷取缔,寺中僧侣净人或转并他寺或还俗归籍,昔日占地宽广的寺庙被封闭荒废下来。

    新任万年县令虞世南陪着秦琅两座寺庙都转了一圈。

    “怀良觉得哪里合适?”

    “两座寺庙都还不错,地方大房间多,要不虞明府干脆两块地方都给我好了。”

    “怀良胃口很大啊。”

    秦琅笑道,“我镇抚司新设,是个比较特别的衙门,除了办公之场所外,还得有个监狱。这两座寺庙,刚好一做办公一做监狱。”

    虞世南听到监狱二字,面色微微有变,叹息一声还是点了点头。对于这个新设的镇抚司衙门,这位新任万年县令其实是反对的,认为没有必要弄这样一个衙门,尤其居然还能够有自己的监狱,这岂不是要脱离朝廷监督管控?

    “太子说过要全力配合你们,既然你两处都想要,那就都拿去吧。”

    “虞公,我还有个不情之请,想请你出手帮我镇抚司提个匾额。”秦琅笑呵呵的道,虞世南可是位书法大家,他本江南人,父亲南陈太子中庶子虞荔,兄长则是有隋朝五贵之一称号的大奸臣虞世基。

    虞世基在隋朝杨广时为宰相,极有才名,权倾一时,可虞世南跟兄长住在一起,却甘守清贫,正直忠厚。历仕陈隋二朝,任过秘书郎、起居舍人等,还曾被窦建德任命为黄门侍郎,后来归唐,引为秦王府参军、记室、弘馆学士,与房杜等共掌翰,为十八学士之一。

    如今李世民执掌朝政,便让他出任万年县令。

    虞世南与同是十八学士之一的许敬宗不同的是,他还是一个相当有名的诗人、书法家。一般人找他写个墓志铭什么的,都得上百贯钱。

    “好吧。”

    虞世南知道给秦琅写字也不会有润笔费,也只能无奈应下。

    “你怎么偏挑中平康坊呢?”他有些不解,按理说秦琅之前是万年县尉,镇抚司选在街西长安县内更合适啊。

    “其实也没什么理由,就是太子妃赏赐了我一套平康坊内的宅子,我想着若是镇抚司衙门也在平康坊内,那我以后上班不就近些嘛。”

    听到这个理由,虞世南哭笑不得。

    不过等他知道了太子妃赏赐给秦琅的宅子是在西北隅后,更惊讶了。那处宅子是平康坊内第一大宅,原是隋朝申国公太师李穆的宅子,李穆可是西魏八柱国之一,跟当今天子李渊的爷爷李虎齐名的同辈人物,历任三朝太师。

    这座宅子因此也占地极广,独占坊内一角,据平康坊四分之一地。更别说楼台亭阁,朱门绮户无比奢侈。只不过李穆家族虽曾辉煌一时,可终究在隋朝时子孙不孝无能还偏偏内斗争产,最终卷入谋反大案搞的家破人亡,此后这宅子也被收为皇家。

    “恭喜怀良,那处宅子可真不错。”

    平康坊紧邻皇城,本就是勋戚云集。

    褚遂良、李靖、孔颍达、郑元璹等高官府第,也有前朝兰陵公主等贵族府邸,坊中国公府就有八家,公主府第五家,尚书侍郎将军等更是十几家。

    可哪家也没有给秦琅的这个宅子大啊,独占了坊内十六分之一。

    平康坊约有一千亩大,坊内街巷分割,将整个坊大致分成了十六块,除去街道等每块约五十亩左右,而这个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