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贞观俗人-第5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玉箫自然也是受她洗脑了,一心也想培育秦俊学考进士了。

    “考进士我赞成,但别着急给孩子压力,这孩子确实天资聪明,可越要珍惜,若太早给他过多的压力,孩子产生厌恶心理,可就得不偿失了。慢慢来,不急。”秦琅摸着孩子笑道,“有时间多玩玩,跑跑跳跳才是这年纪应有的样子。”

    玉箫本想跟丈夫好好晒下娃,谁知道却反被丈夫一通批评,心里委屈不已。

    秦琅也便干脆把玉箫搂到怀里,弄的玉箫倒是满面通红,秦琅倒是在一众妾侍面前面不更色。

    这时,承乾却是突然走了进来。

    他见秦琅心切,到了门口也不让家丁禀报便直接进来,也没料到,这大白天的,秦琅却还在花厅里当众搂着美侍妾呢。

    承乾毕竟也马上十三岁了,也算是该懂的不该懂的都懂了不少,一时间也闹了个大红脸,慌忙后退。

    玉箫也没料到太子闯进来,惊的花容失色,赶紧挣开抱起秦俊便退往后宅去了,其它侍妾们自然也赶紧回避。

    一时间,莺莺燕燕的倒是全跑光了,连两儿子都还没抱热呢也被带走了。

    这些女的就算慌乱间,倒是没忘记把送给她们的宝石连箱子一起抱走。

    秦琅整理了下衣衫,出了花厅,对站在廊下仰头望天的承乾笑着道,“殿下?”

    承乾转身,“学生刚才多有唐突冒昧,向老师道歉。”

    秦琅却没那么客气,反正这是私宅,也没有旁人,直接伸手拍了拍承乾的臂膀,“你跟我客气这些做什么?一年多没见,殿下越发高了,嘴上还长胡子了?悄悄问下,殿下跑过马没?”

    “我经常骑马,如今骑术不错。”

    “我不是说这跑马,是晚上有没有做过香艳的梦,然后湿了裤子?”

    承乾不由的脸又红了红,“老师说这做甚?”

    “哈哈哈,看来已经跑过马了,嗯,从今往后,殿下就是大人了。”秦琅笑了笑,“开过荤没?”

    承乾脸红的跟猴屁股一样,不知道如何回答了。

    “看来是还没有,不过这事也不用急,殿下还年少,太早了有伤身体,再等两年不迟。”

    “老师,圣人派了羽林郎郊外百里迎候,还派了九部鼓吹,四十班剑,又特赐金甲兵车,要让老师荣耀入京,怎么老师却悄悄回来了?”

    “搞那么大排场做什么,本来都好多人看不惯我秦三郎,屡屡上表弹劾了,我这再这骚包,岂不是更惹他们眼红?还是算了,低调点好。”秦琅呵呵一笑。

    “圣人让我把赐给你的班剑四十人带来了,另外还有黄金甲一套,并给老师三天休假。”

    班剑,原本是古代大臣们的佩剑礼仪,汉制,朝服带剑。这些剑以虎皮饰之,谓之斑剑。晋代起,以木替剑,班之班剑,取装饰灿烂之义。

    再到如今,已经演变为仪仗,天子赐功臣,由武士佩持。

    赐班剑四十,就是赐了四十把木头制作,刻饰花纹的礼仪用剑,并派四十名武士佩带此剑,充当护卫依仗。

    这些样式好看,剑首上以不同饰物来代表贵贱阶级的木剑,其实就跟秦琅平康坊门后的门戟一个性质,就是摆设装逼用的。

    出门时,四十名武士佩带着这些班剑护卫,那彰显的就是顶级功勋臣子的地位。

    至于黄金甲,一般上战场谁穿这玩意啊,也就是供在家里显摆荣宠用的。

    秦琅叉手面向北,谢过皇帝赏赐,然后便拉着承乾就在廊庑下坐下来聊天。

    两人一年多没见,但秦琅在陇右时也是经常接到承乾的书信,两人是书信往来不断,承乾大事小事都喜欢在信里跟秦琅说,有的是找他拿主意,有时只是跟他抱怨,有时则是跟他炫耀。

    太子一天天在长大,已经不是当初那个七八岁的小男孩了,他正在变成一个大人,马上十三岁,这个年纪,突厥党项吐谷浑等游牧部族里的男孩,有的都已经开始骑马随同父兄征战了。

    而中原的贵族子弟,这个年纪其实也都已经很成熟稳重了。

    从信里,秦琅也能感受到承乾的变化。

    承乾信里隐隐透露出一些成长的冲动和烦恼,比如他外表端庄稳重之下,其实已经越来越讨厌于志宁、杜正伦这些东宫老师,他们对承乾的教育是传统家长式先生式的,这个不许,那个不行,稍稍有些过界的地方,就要大肆引古论今的严厉批评承乾一顿。

    “我不过是在东宫修葺了一下殿阁,于志宁便说我过于奢华。我偶尔跟随从嬉戏一下,又说我是秦二世。孔颍达和张玄素二人,更是无时无刻不谏诤,不管是在什么场合,恨不得我就做他们的提线木偶,什么都听他们的,不能有自己的半点想法。老师,我太难了!”

    承乾当着秦琅的面,忍不住再次抱怨起现在东宫的几位老师,都是名动天下的朝中大儒,孔颍达、张玄素、于志宁、杜正伦等,现在承乾看到他们就有些厌烦了。

    “我都快被他们压的喘不过气来了,老师回来就好,有老师统领东宫,今后总算有个能为我做主的人了。”

    秦琅听着承乾的抱怨,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这个悲催的娃,那几位人不坏,可根本不懂的教育,他们这种方式来教导一个已经十二三岁,正开始进入青春期的太子,根本就是起反作用啊。

    人家承乾也是到了好面子要尊严的年纪了,怎么能这样强硬的管教,这个不许那个不行,还总当着众人面训斥太子呢。

    “请殿下放心,回头我找那几位好好聊一聊。”

    承乾一听,十分兴奋,“老师,能不能想办法,把他们调离东宫?”对于这几位大儒,承乾现在真是怕了。

 第631章 一血

    天空漂漂洒洒下起了鹅毛大雪。

    太子承乾竹筒倒豆子一般的跟秦琅诉起了苦,此时年纪的承乾自然不可能再是那个老老实实乖巧的小承乾,他已经长大,尤其是皇帝不在京两年,这让他很自由。

    秦琅微笑着听他诉苦,完全能理解他的心情。少年太子,正在青春期之时,肯定活泼好动一些。他心里崇拜秦琅年少统兵征战,于是也经常学习骑射,偶尔出去射,结果于志宁等便觉得这是不务正业,好像犯了十恶不赦的罪行一样,甚至有时说他这是秦二世。

    东宫小金库很充盈,手里有钱的承乾,有时花钱难免会大手大脚一些,经常会赏赐一下身边人,或者有时用度也大方点,东宫的宫殿旧了,也直接拔钱翻修下,甚至有段时间学习建筑设计这块的知识,也手痒自己设计了几座房子,便拔钱让人买来材料,在东宫搭建起来,因为这事,张玄素都把他骂做杨广第二了。

    打个马球要被训,下个棋也要被劝,连弹个琵琶都要被说三道四,承乾只想说这太子当的也太难了。

    尤其是这几个号称是十八学士出身的老师们,还最喜欢不分场合不会轻重的张嘴就是直谏,很多时候让承乾非常的下不来台。

    承乾是既气又委屈,当个太子,他们倒是要求圣人一样要求他了。

    “殿下莫要理这些老家伙,一味的谏诤求名而已。”秦琅当然也尊重这些人的学问,但这些人也就是老学究,对于如何教导指引一个青春期的太子是真的不懂。

    他们出发点是好的,规劝引导太子,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可问题是教育也分方式方法的。

    尤其是秦琅觉得其实太子的许多行为并没有错,比如太子练习君子六艺,学习骑射车马,学习琴棋书画等,这都是很不错的,可张玄素等有时却认为只有学儒家经典才是有用的,学其它的似乎就杂了。

    承乾学习下建筑,学习下制造设计,搞点实践,他们就觉得是玩物丧志。

    “其实连你父皇都没法完全如他们所愿那样去做的,你不要太往心里去。”

    承乾听到秦琅这样的安慰,顿觉终于找到了个能说心里话,能引起共鸣的知音,还是三郎最懂我。

    就算在外面,也能为东宫谋划源源不断的钱帛收益,又能替他网罗举荐许多人才,总是处处为他着想,做什么事情,也都能理解他,哪像是那几个老头啊。

    “不要总去想这些了,殿下只要记牢一件事情,他们是圣人指派给殿下的老师,传授经典的,他们说就让他们说,谏就让他们谏,你面上得一直笑呵呵的虚心接纳,不要顶撞。”

    “那心里呢?”

    “殿下如今也大了,知道是非善恶,所以心中有数便是。”

    “那岂不阳奉阴违吗?”

    “不能用这个词,我们是尊敬这些大儒先生,可不代表我们就完全得听他们的。好了,不说这些了,这天下雪了,殿下干脆就在我这里休息会,我让人杀只羊,我们君臣俩喝两杯涮个羊肉火锅好了,边吃边聊。”

    承乾一听,果然就不由的露出笑脸来。

    自从皇帝回长安后,张玄素于志宁几个老师,更没少在皇帝面前告他的黑状,这让承乾很不自在,虽说皇帝也并没有怎么训他,可毕竟也说了几句重话,这是皇帝头一次这般说他。他心里委屈的要死,却又觉得父亲跟他陌生疏远了,不能理解他了。

    有些话就只能更藏在心头,年关将至,朝中事情太多,虽说皇帝回家后,他不需要再监国摄政,可却也天天要跟着学习政务,各种各样的会议都得参与,甚至皇帝还总就各种朝中事务,询问他的意见,搞的他十分疲惫。

    所以一听到秦琅回京了,承乾就精神振奋,第一时间跑来了。

    他还真不想马上回去。

    “咱们亲自去挑只羊来杀如何?”承乾问。

    “杀羊这种事情交给厨房去做就好。”

    “反正没啥事,自己动动手也好啊。”承乾却似乎对此很有兴趣,这让秦琅有些疑惑,杀羊有啥意思的,可见他这跃跃欲试的样,觉得或许这个年纪的男孩子,可能对血之类的东西有些亢奋。

    “好吧。”

    秦琅没有直接再拒绝承乾,便带着他来到宅子一边,平康坊秦府占地二百余亩,比他在叠州修的五星要塞还大几倍,有专门的厨房,也有专关关牛圈羊养鸡的地方,就是为了图吃的新鲜。

    俩人来到羊圈,秦琅教承乾如何挑选羊,什么样适合什么样的吃法,哪块肉又适合怎么烹饪,承乾听的很有兴趣,随着年龄渐长,他现在越发的不怎么喜欢什么之乎者也圣人大道儒家经典这类的这些东西,对写诗做赋研究韵脚这些也没劲。

    还不如秦琅在这里跟他讲讲羊的品种以及羊肉的烹饪等。挑中一个大肥羊,承乾自告奋勇的进羊圈却把那只大肥羊给擒出来。

    他撸起袖子,十分兴奋,满脸开心。

    秦琅看着他在羊圈里追逐那只羊的认真专注劲儿,当他终于成功擒下那只羊,拖着往外走的时候,哪有半分帝国尊贵太子的样,但却多了几分烟火气儿。

    “老师,这羊怎么杀,教我。”

    秦琅挥退了羊倌和屠子,亲自指点承乾动手。

    做为一个老饕餮,秦琅当然也是一个优秀的厨子加屠夫,杀羊这种事熟练的很,在陇右的时候,他就经常自己动手。

    “老师,草原上的突厥人、吐谷浑人、党项人都天天杀牛宰羊吃肉吗?”

    “那不可能,除非是贵族,一般的牧民一帐家庭,一般有四五口成员,若条件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