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贞观俗人-第5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按他所说,此时倭国习俗,贵族女子也习惯化妆,据说这妆容还是当年倭国遣使朝贡曹魏,得赐亲魏倭王之印后,使者带回来的中原贵妇们的化妆之法。不过秦琅相信,肯定学歪了。
到了此时,倭国贵族圈子里,都流行化妆。贵族男子们也扑粉描唇,女人就更不用说,煞白的脸是基本,还要引眉和黑齿。引眉自然就是把眉毛剃掉,然后画眉。
至于黑齿,则是用茶酒醋和铁浆弄出的黑水染黑牙齿,倭人认为,染黑的牙齿好看,且显得高贵,还不容易弄脏,也不知道是怎么得出的结论。
反正,在倭国,如果不引眉、黑齿,女人连嫁人都难,就跟明清时女人不小脚,难找对象是一样的。
也只有那些平民、奴隶女子,才不会引眉黑齿。
按苏我仓麻吕的话说,他们是尊敬秦琅,才特意找了位高贵的倭国贵族女子献上。
秦琅却大倒胃口,这倭女,看着真像是后世见过的艺伎模样,可这审美完全不能接受啊,若是半夜醒来,半睡半醒间突然看到身边一个这样的女人,那真跟深夜的恶鬼有些相似了,完全就是个贞子啊。
“你们称这个为尊重?把这个叫美人?”秦琅恼怒。
以他的地位,多少人排着队在门外想来送礼呢,各式各样的美人多不胜数,可却门都进不来,也只有皇帝赏赐的美人,秦琅才会收下。
“卫公可是不满?”苏我仓麻吕不解,“这可是我们日本最美的女子了。”
“日本?你们何时自称日本了?”秦琅冷笑两声。
中原对岛夷们向来是称为倭国,或是东瀛,也有叫扶桑,邪马台等的,可日本却还从没有出现在中原。
山海经中有记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而另一本书论衡中说,“周时天下太平,越裳献白雉,倭人贡鬯草鬯草就是香草的意思。这都是中国最早对倭人的记载。
当然,更加详细的记录,是在汉光武帝时,倭奴国派使臣朝贡,光武帝还赐了一枚印,汉委奴国王印,后来还在日本出土了。
不过当时的这个奴国王,其实只是日本上百个国家部落中的一个而已,不能代表整个日本。到了三国时期,曹魏接见了来自大海对面的邪马台国,自称女王是卑弥呼,统有三十多个小国,大致位置其实就是在后世的九州岛上,实力挺强。
魏国官员们当时对这个邪马台国很奇怪,哪里冒出来的?翻找书籍史料,找了半天,找到个倭国记录,当时就想,也别叫什么邪马台了,你们就是倭国,于是魏帝就大笔一挥,赐女王亲魏倭王金印一枚,另赐铜镜百枚。
这时跟邪马台对抗的一个叫狗奴国的一看,也马上派使者跑到曹魏,请求册封,这让曹魏官员们又是觉得大受冲击,怎么还有这种国名。
不过邪马台国虽强,但后来还是被来自关西地区的和国给击败,和国后来渐渐一统诸岛,传到此时,据说也已经历经了三十多位天皇,号称万世一系。
而当年的邪马台国,也早被和国击败统一,成为了和国的地方豪强贵族,还有一部份邪马台人,则在海峡对面的三韩半岛上,保留了当年强盛时占据的部份地盘,后来也都归附于和国。
不过对于中原来说,不管王朝怎么变换,反正对和国也是一样的按倭人倭国处理。
到了隋唐之时,和国实力也挺强,开始与中原更进一步的交流,有些倭人也读了不少汉书,顿时觉得这个倭字,在字典里是矮小、猥琐的意思,明明带着贬义啊。
还有人发现,中原人说这个倭字代表的是魏国属国的意思,魏字去掉鬼,加上人,代表倭国是魏国属国。
倭国偏居一隅,可是从来只有他打三韩的份,甚至能让曾经强大的百济对他们朝贡,俨然以海东之国的霸主自称,什么时候愿意当魏国属国?
太掉价了。
倭人认为跟中原应当是对等关系,所以后来才有了圣德太子对杨广去信,称日出处天子致信日落处天子,再后来又用东天皇致敬西天皇这样的称呼,就是不想再做臣藩了。
到此次出使,倭人更是坚决不再用倭国这样掉价的称呼,他们也不想用中原人给他们的东瀛、扶桑这样的称呼,而是取日出之国、日出照耀之地的含义,正式采用日本做为外交上的国号称呼。
对内,也同时还用大和。
倭人个子挺矮,但自尊心挺强。
秦琅还真不愿意惯着他们这种自大的臭毛病,这跟汉朝时对汉使问,汉孰与我大的夜郎王有什么区别?
夜郎王那一问,留下了夜郎自大这个典故,如今小小倭王也敢自称天皇,还敢称自己日本国,太放肆了。
“本相听说倭国如今是苏我虾夷执政掌权,倭王不过是一个傀儡而已,虾夷征召了两万五千兵马,准备渡海攻打新罗?你们可知,新罗乃是我大唐藩属国,新罗王是我大唐册封的乐浪郡王,柱国。你们敢对新罗用兵,便是对我大唐的挑衅和宣战!”
“区区两万五千人,在你们倭国也许称的上是重兵了,但是你可知道我大唐带甲百万,天下人丁五千万口之众。前年,我大唐发兵十八万灭掉了北方控弦四十万众的突厥汗国,去岁冬,本相亲自统兵,仅以一万二千大唐将士,灭掉了百万之众三千里地的吐谷浑国。”
“两万五千人,嘿嘿,我大唐随便边境一个都督府,都能调集这么多人马,而我大唐有三百余正州一千余县,倭国若是如此狂妄自大,我大唐随时可发兵十万,浮海东渡,攻灭倭国!”
第650章 自古以来
送礼还送出祸事来了,苏我仓麻吕等也没有料到,特别挑了一个出身高贵长相美丽的大和美人来送给秦琅,结果还送出来一个战争威胁。
几位倭国使者都不由的脸色苍白,汗水都冒出来了。
来中原以前,他们虽也读过汉书学过汉语,但对于海对岸的大唐,没啥太大的认识,只以为就跟对马海峡那边的三韩差不多,故此还一直自大的以为,中原其实也没什么了不得的。
这次奉命出使,乘着自认为天下最先进的船只,依着以前使团留下的航线,在海上经历了危险重重的航行之后,才明白,大和与中原相隔很遥远,远不是与三韩那般近。
在扬州登岸之后,更是马上就被繁华富庶无比的扬州城给震惊到了,这座大唐东南的工商业中心,此时是大唐最富裕的城市之一。这里还是盐商聚集中心,是大唐淮盐的集散中心,同时也是重要的港口,特别是位处于长江、大运河和大海边,使的扬州成为最重要的水运码头。
因为近年海上丝路贸易的发展,这里还成为了海贸重要的加工区,是有名的织造中心。
不说其它,仅仅是超十万户这个人口规模,已经吓倒了倭国使团,而那繁华的码头上,千石大船遍地都是,甚至有专航行于长江中下游的超级大船,能载万石粮食。
而唐人的战舰,甚至有高达五层能载千人。
这些,都深深的震惊到了他们,也让他们头一次感觉以往对中原认识的不足。从扬州沿大运河到汴州,这运河两岸的富庶繁华,看的他们是目瞪口呆。等到了洛阳后,更加惊叹于洛阳城比扬州还要辉煌。
不过进了长安,才知道什么叫做巍峨雄城,太极宫的宏伟壮阔,更是让他们有种五体投地的感觉。
可他们也还记得自己的使命。
金殿上受冷落,跑到找年轻宠臣送美人找路子,谁知还送出问题来了。
苏我仓麻吕想了想,改口道,“我大和国”
“停!”秦琅挥手再次打断了他,“小小岛夷也敢自称大?夜郎自大乎?难道你们也想在史书上留下一个倭国自大的笑柄?”
“只有我中原大唐可配称大,其余者皆不配!”
这霸气的话语,让几位倭使真跟便秘一样的憋的难受,物部还想要争辫一下,结果苏我仓麻吕赶紧又改口,“我和国对大唐十分尊敬,对卫公更不敢有半分不敬之意,若是卫公不喜这个女子,我们可以换上其它礼物。”
说着,苏我仓麻吕赶紧掏出准备好的另一份礼单。
张超上前接过,直接大声读了出来,“黄金百两,银十斤。”
“嘿,就这?你们这也叫求人办事?这么点东西,你们也好意思拿的出手?”张超不屑的把那礼单丢回,“知道我们卫公前些天进献给皇后多少钱吗?一百万贯,不是一百万钱!你这点金银,都还不够一千贯钱!”
倭使们再度被震惊了。
这么大笔礼物,这卫国公居然如此嫌弃?
他们不敢想象,一百万贯的礼物,是如何的了得。
秦琅此时却摆了摆手,“好了,远你退下。说的我好像贪图倭人的礼物一样,我乃朝廷宰相,岂会向蕃国索要贿赂礼物?这个吓人的美人,你们带回去,留着自己享用好了,这点金银呢,你们留着采买点我大唐的好东西,你们有事就直说,用不着这些!”
看到秦琅转换了态度,几个倭人使者这才心里长松口气,刚才真是让他们喘不过气来了。
苏我仓麻吕心里整理了下思路,这才道,“新罗国是大唐藩属国,可新罗无礼攻打我大,我和国任那领地,我国请求大唐能够主持正义,命令新罗停止无礼行动,并归还我和国任那被占领地,并赔款道歉。”
秦琅呵呵笑了两声。
“可是新罗王却早派了使者送上国书,称倭国先发动了战争,并说任那向为辰韩故地。”
苏我忍不住插嘴,“当年弁韩渡海来犯我和国邪马台部落,反为邪马台击败,后邪马台渡海反击,灭掉了弁韩,而辰韩却趁机夺取了弁韩大量土地。此后,弁韩灭亡,诸部邦国从此成为我和国藩属”
他大声的争辨,说当年弁韩先攻的倭国邪马台部,后为邪马台渡海反击,灭亡弁韩,结果新罗却趁火打劫,因为新罗的从中干涉,弁韩一分为六,形成了六伽倻联盟。
而新罗与邪马台又各占据了弁韩部分土地。
此后,邪马台威服六伽,扶持建立了任那国,但后来新罗抢夺了任那许多城池,还扶持加罗国从任那脱离。
秦琅当然不会听这一面之辞。
事实上,关于弁韩、加耶、任那、加罗这些,不仅新罗和倭国各有各的不同记载,就是中原这里,其实也一直有史书记录的。
秦琅让张超却找来后汉书和三国志。
“知道这是什么吗?我中原王朝之史书,白纸黑字确切的记录着历史。后汉书和三国志这两本正史之上,皆明确的记录着辰韩,乃是秦人避役者,故称为秦韩。后自称辰韩,其实乃是从我中原避役移民过去的华夏人。”
“秦人避役出塞,辰韩割东界居之,分为六村,曰杨山,曰高墟,曰大树,曰珍支,曰加利,曰明活,各有村长。汉宣帝神爵四年,朴赫居世,以六部之推尊,即王位,建国号曰徐罗伐,筑金城居之,后世乃改称新罗。”
秦琅侃侃而谈,却比苏我仓麻吕更猛,直接就说如今新罗国本是当年秦朝时避役出塞的华夏人,当年迁到半岛上,最开始是六个村子,后来发展成六个部落,再后来建立了徐罗伐国,后改称为新罗。
“至于加罗,我中原史书亦有详细记载,称又有驾洛者,亦汉族,先有金天氏裔八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