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贞观俗人-第5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官制也是沿袭晋制,略有变通而已。
高昌国与中原可谓是同根同源,同同种,相互认同。
不过在西突厥控制西域后,高昌也被迫向西突厥称臣,男子被迫改为突厥辫发、左衽,唯有女子还保留着汉家髻发、华服。
隋朝时,统一天下,结束数百年分裂,并先后击败东西突厥,迫突厥归附,高昌国也上表归附,高昌王伯雅更是数次朝拜隋天子,隋朝东征时,还亲自率兵前往参战助威。
伯雅也因此被杨广封为左光禄大夫、车师太守、弁国公,杨广还封心腹重臣宇述之女为华容公主,赐婚伯雅,这样一来,高昌王也就成了隋朝皇家女婿,关系更近一步。
大业八年,伯雅夫妇返回高昌后,便下令国中改服制,恢复汉家传统衣冠袭缨解辫,削衽曵裙。
不过很快隋朝内乱,难以西顾。
而此时铁勒的契苾部首领契苾歌愣在高昌附近自立可汗,开始反叛西突厥,契苾部很快就控制了高昌和伊吾等地,而曾被灭国的吐谷浑也趁着隋朝征辽败绩,而再次复国,且末、鄯善重为吐谷浑所有,大隋在西域也基本上无力再管。
射匮可汗崛起,击败了契苾歌勒,一统西域,伊吾郡也随之撤废,高昌再次臣服于西突厥。
一心恢复汉家衣冠的麹伯雅,也在这西域的大动荡中,被篡夺王位,篡位者是西突厥扶持的麹氏王族,篡位后在位六年。
直到武德二年,在大唐的帮助下,伯雅才得以复位,但很快病死,伯雅嫡长子泰继位,按改习的突厥收继婚制,立宇氏为王后。
继位后,他上表大唐,请求派使者参加其父的追祭、追葬大典,表明归附大唐的忠心。
此后五年,泰在大唐的支持下,彻底平定内乱,安稳高昌。
李世民继位之初,也是立即遣使朝贺。
今年,更是亲自携王后宇氏来贺,又献玉盘,又献狮子狗。
宇氏更是请求请求改姓李,入李氏皇族。
“伊吾归附,已设为西伊州正州,高昌可否如此?”戴胄问。
秦琅觉得这想法太想当然了,大唐当然想趁机吞了高昌,问题是人家麹氏也传国一百多年了,岂会甘愿。虽说高昌是同同种的汉人王朝,但毕竟隔了浩瀚大漠,人家在外几百年,终究还是与中原内地有些不同的。
想这么简单的并了高昌,不现实。
第652章 安西大都护府
“此不义也!”
魏征却是最先表态,认为高昌心向中原,向来忠义。大唐如今若是搞这种动作,就是不义,是要被天下人耻笑的。
秦琅虽然认为国家利益至上,可毕竟时机不成熟。
“不妨先赐封泰之妻宇王后为李氏,列入属籍,并赐封一个公主封号,这也算是和亲友好。
国与国之间,利益为上,没有那么简单,若只同同种,就会举国归附,那也就不会有那么多战乱分裂了。
宰相们议了一会,最后决定赐封泰之妻宇玉波国姓李氏,收录皇族谱谍,赐封号常乐公主。
对于麹泰,虽然他远不如当年伯雅时对中原王朝的忠心,但政事堂还是认为应当给他个较高级的待遇。
“当与高句丽、吐谷浑、新罗等一样待遇,可封上柱国、开府仪同三司、车师郡王、高昌国王,以示恩赏。”
高昌只是个绿洲小国,户籍人口三万,实际上全部人口连奴隶加起来,也不会超过十万。
这样的小国,当然还不够与高句丽、吐谷浑、新罗、百济等相比,但高昌毕竟处于西域门户,又是同同种的汉人政权,因此政事堂认为朝廷下一步战略目标是西域,故此可以对高昌稍加拉拢,给予破格封赏。
隋朝时,杨广给高昌王的封赏只是弁国公,现在秦琅干脆提议给他封郡王,这就跟高句丽王封上柱国、辽东郡王,新罗王受封上柱国、乐浪郡王,而百济王受封上柱国、带方郡王,吐谷浑慕容顺受封西平郡王一样,都是郡王一级。
这方面,唐朝可比隋朝大方多了,隋朝杨广对国内贵族都只保留了王公侯三级,对外也多只是赐封国公郡公,如高句丽王封辽东郡公,新罗王封乐浪郡公,百济王封带方郡公。
反倒是在西域组织二十七国朝拜杨广的高昌王伯雅,破例赐婚公主,并封弁国公。
“要不再设个都督府?”
长孙无忌摸着胡子笑道。
这个用意就很奸了,设都督府,那就等于把高昌的地位降了一级,从很独立的藩属国,变成大唐的羁縻地。
如果是藩属国,其实大唐是没有权力干涉的,但如果是羁縻都督府的话,大唐就有很大的干涉权,甚至能够驻军、派官等。
“这样不太好吧?”秦琅笑着回应。
“给泰加个官,有啥不好,就设个车师都督府?”
秦琅想了想,“如果真要加,我看倒不如设个安西大都护府,以一位皇子遥领大都护之职,然后让泰任副大都护。”
大都护府,源出汉代,大唐已经有安北和安南两大都护法,大都护府比大都督府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大都护府有都督监护异族藩属之意,意味着控制力比大都督府要弱,主要针对沿边新开拓归附之地。
安北大都护府设在长城外的漠南、河套一带,而安南大都护府设在天之南的交趾。
“等时机成熟,可派一位上将军前往高昌任大都护府长史或司马之职,并率一军屯驻高昌,都护高昌,就说是保护高昌免受突厥、铁勒之迫。”
两人一唱一喝,倒是已经想着如何把高昌给吞入腹中了。
魏征在一边听着直皱眉头,怎么能这样呢,太无耻了。
房玄龄、戴胄等一干宰相,倒都是实用派,管那些做什么。
转眼到了午间。
政事堂有堂食,菜还很丰盛,八个菜,四热三凉一汤,这是李世民钦定的标准,虽然曾经魏征一度反对,认为宰相堂食过于奢侈了些。可李世民认为,宰相为国执掌政事,太过操劳,当然得吃好点。
反正一天就一顿堂食,这笔餐费他特批从他的内库中拔取。
因为皇帝有钱,所以魏征反对也没用,等后来魏征加了参政衔,也有资格吃堂食后,立马觉得真香。
这八个菜确实够香,既美味又好看,天天还变着花样吃,吃堂食真是种享受。
今天的堂食也不例外,因为还在过年期间,皇帝特旨加了餐钱,于是御膳房更是费了心思,做了八道特色菜,都是藩邦外国的菜式。
食堂里,宰相们一人一几,每人八个菜,分餐而食。
皇帝还特意给宰相们准备了点酒,因为是工作餐,酒只有一杯,但也是名品,更别说还有餐后水果,茶点。
边吃饭,还能顺便聊聊工作。
宰相们吃的是御膳房送来的小灶,但政事堂五房的堂下吏们,则就只能吃政事堂食堂里厨子们做的四菜一汤了。
也还算是很不错的,这些堂下吏虽说都是吏员,可毕竟是大唐最核心中枢的吏员,因此都是出身不错的名门士族,或者极有才干的吏员抽调上来的,俸禄也比同级别的其它衙门吏员高的多。
而实际上,做为政事堂的吏员,他们还能享受到长安京师其它衙门不少官员都享受不到的好处,有不少的正当的灰色收入。
更别说,做的好了,资历足,外放起码也是县丞起,是个很不错的出身。
吏员们每天堂食的时候,会排着队过来跟宰相们汇报下工作。
“拟册封加罗国王高灵侯,安罗国王咸安伯,多罗国王陕川伯,斯二岐国王宜宁伯,卒麻国王山清伯,古嵯国王固城伯,子他国王富林伯,乞飧国王丹城伯,稔礼国王宜宁伯、散半下国王草溪伯爵位。”
秦琅口述,那位吏员赶紧提笔握卷记录下来,对于这些饶口的国名暗自腹诽,却也知道这些都是弁韩诸部伽耶联盟城邦。
伽耶诸城邦小国,大多已经被新罗和百济、倭国灭亡占领,这十国却是这次前来朝贺的,其实也都已经灭国了,来朝贺的使者其实就是流亡来长安的原国王或王室子弟,有些打着原王室旗号或占据海岛,或啸聚山林,名为复国义军,实则沦为一群贼寇了。
他们向大唐天子朝贺,同时请求大唐为他们主持公道,为他们复国。
对于这些小国,政事堂宰相们都懒得理会,可秦琅还是特别交待,以政事堂名义起草一份册封书,上呈皇帝,让皇帝下诏册封这十国国王为侯爵或伯爵。
对外正式宣告,把这十小国,都正式纳入大唐的藩属国之列,大唐成为他们的保护宗主。
虽然一封册封诏令,未必真能让他们复国,但却能让半岛局势更加复杂。
秦琅还是很乐于做这事的,这也是为将来大唐干涉半岛留下埋伏。
反正,总有一天,大唐是终究还要调转目光到朝鲜半岛上的,而那一天也并不会太久远,现在起,安插几颗棋子,就很有必要。
“对了,关于倭国使团朝贡回赐之事,你们拟好没?”
第653章 安禄山
被赶出卫国公府的倭人带着惶恐不安回到四方馆,听说他们得罪了卫国公,连鸿胪寺四方馆里的小吏们,也马上对这些倭人换了个脸色。
冷炕冷茶还有冷脸。
这位卫公虽不说权倾朝野,但确实是深得圣眷,兼之去年挟灭吐谷浑之功还朝,更是令长安上下都深为佩服。
大唐尚武成风,长安城里的勋戚子弟,城外的五陵豪少们都喜欢以侠少自居,最是崇敬秦琅这样能打仗的人了。
若说以前,秦琅的红,还只是皇帝的近臣,是大帅秦琼的儿子,是皇帝女婿身份,但是现在,秦琅已经再不止是天子近臣,也不会再有人称秦琅为幸臣了。这位能安邦,武能定国,长安人已经将秦琅称之为大唐霍骠骑。
这么一位既有名望,又位高权重的宰相、检校司空,太子太师,几位倭人也敢得罪?别说几个倭使,就是倭王,都不配跟大唐的宰相并列,更别说是秦琅这样当红的宰相。
一时间,四方馆内,倭国使团在屋里愁云惨雾,个个哀声叹气。
很快,四方馆里又迎来了一批使团,却是那加十国。
苏我仓麻侣气愤的拍碎了一张桌案,结果门被推开,一名身着褐色圆领袍衫,脚踩乌皮靴,头戴软脚幞头的小吏进来,目光扫了几眼,然后阴阳怪气的道,“想不到倭国使者个头不高,力气倒是不小啊,我们这几案可是特别订制的上好物什,就这么打碎了,可是得照价赔偿的。”
苏我仓麻侣气的脸发白,最后却又不欲跟这小吏纠缠,只好取了一块碎银给吏员。
“约摸着有一两左右,不过成色可不太好,也就值千钱左右,可不够啊。”
“你这一张木桌,千钱还不够赔?”
“不够!”
小吏一翻白眼,“都说了这是鸿胪寺特别订制款,补一张可不容易,费事着呢。”
苏我仓麻侣只得又拿了块约一两重的碎银递过去,那小吏才满意的走了,临走前还提醒,若是损坏物品,一律照价赔偿。
“欺人太甚!”
物部连子阴沉着脸道,“这那加十国,原本都是我大和任那之地,已经被新罗、百济侵占,现在居然得大唐赐封爵位,这是什么意思?”
“意思还不明显吗?那是不把我们放在眼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