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贞观俗人-第5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意思还不明显吗?那是不把我们放在眼里。”

    “难道大唐还要我们把吞下去的领地再吐出来,让他们复国不成?”

    苏我仓麻侣摇头,“这不可能,也就是恶心我们。”

    不管是当年的弁韩,还是后来的任那,又或是后来分离出来的加罗联盟等,其实在半岛南部中间这块土地,早就已经逃不脱被周边百济、新罗、倭国吞并瓜分的趋势。

    甚至其实已经没有了什么任那、加罗等了,因为任那诸国已经被新罗陆续吞并,虽还有诸国王室在反抗,但事实已经灭国。而加罗名义上还存在,可事实上也已经沦为了百济的附庸,而倭国口口声声喊着任那是他们的,加罗也是他们的,但现在事实则是他们只在半岛上维持了五座据点,随时有可能要被新罗人给赶出半岛。

    这就是事实。

    可偏偏大唐不理会这些事实,这个时候把加罗等十国列为藩属,宣布他们是大唐的被保护国,这就让人恶心了。

    恶心的不仅仅是倭国,也还有新罗和百济。

    “唐人究竟是怎么想的?”

    物部连子有些不解,这次大和主动来朝贺唐天子,提出结盟,这应当是好事啊。

    正使犬上三田耜叹气,“我打听到的新消息,新罗已经跟高句丽翻脸了,如今在大唐的倡议下,新罗和百济重新结盟,共同对抗高句丽。”

    听到这消息,苏我氏等都大为惊讶。

    新罗原本跟高句丽结盟,也正是因为这个结盟,新罗得以全力向南征讨任那,对抗倭国,而高句丽与新罗结盟后,也得以安心向北,与中原的隋朝交战,双方各取所需。

    因此,倭国来找大唐结盟,认为大唐没理由拒绝这个结盟,毕竟新罗是高句丽的盟友,那也就是大唐的敌人才对。

    可现在,新罗人的狡诈让倭人大出意料。

    四方馆里,原本加罗等伽耶十国是没资格住进来的,因为所谓十国,有一半多其实早就亡国了,所谓的国王,其实也只是流亡大唐而已。他们本来租住在平康坊或怀化坊中,谁料突然就得到大唐的册封,还被请到了四方馆内。

    一个个兴奋万分,在馆里得意洋洋。

    一名高鼻深目卷发的粟特胡走进了四方馆,敲响了倭国使团的院门。

    “自我介绍一下,鄙人姓安,名禄山。”

    高大却又肥料的粟特胡一身丝绸,十个手指上都戴满了宝石戒指,满脸堆笑。

    苏我仓麻侣打量了他几眼,“有事?”

    “我是一名粟特商人,祖上是安息王子,但我出身武威,在长安多年,我曾在右骁卫大将军、凉国公手下当过兵,不过现在是四海商号的管事。”胖子笑眯眯的道,“我知道几位使者的需求,我能帮到你们。”

    “你?”

    苏我仓麻侣表示怀疑,他没听过眼前这人名字,也不知道凉国公是谁,更不晓得四海商号,可一个粟特胡商,敢说能帮到他,他不相信。

    安胖子递上一张名贴,上面是烫金字。

    四海商号,安禄山,别无其它。

    “几位倭使初来长安,不知道四海商号也不奇怪,但是你只消知道,四海商号背后的东家是谁,便会相信了。”

    “你东家是谁?”

    “四海商号的东家很多,但你只消知道其中两个大当家就好,最大的东家便是武安州世封刺史,另一位是嘉德银行的主人。”

    几位倭使面面相覷,却并没有领悟到胖子话中之意。

    “怪不得你们办不成事,你们居然连武安州世封刺史便是卫国公也不知,嘉德银行是东宫产业这事你们也不知?”

    苏我仓麻侣惊讶,“你是秦相公家管事?”

    “更正一下,我不是秦相公家管事,是四海商号的管事,秦相公是四海商号的大东家。”

    苏我仓麻侣却不纠缠这些,“你说能帮我,怎么帮?”

    安胖子却笑道,“几位倭国使者不请我进去一坐?难道倭国有站在门口谈事的习惯?”

    倭人赶紧将胖子迎进门,要倒茶,却热水也没,去喊吏员倒茶,也没有人应。安胖子招了下手,身边随从出去。

    片刻之后,四方馆就有一名七品绿袍的丞官进来打招呼,对安胖子一粟特胡商居然十分客气,他来打过招呼后,马上就有吏员进来端茶送水,还附送了丰盛的果盘。

    “几位使者来长安,对长安感受如何?”

    “长安很大,很辉煌!”苏我仓麻侣道。

    “是不是看到什么都想买点回去?”

    苏我仓麻侣不想东拉西扯,可胖子却告诉他,如果双方能够合作,他便愿意出面帮倭使的忙。

    “合作?”

    “再次介绍一下,我们四海商号,专营海上贸易,我们有意跟倭国开展贸易,开辟对倭航线,并在倭建立商站。”

    四海商号是一家新建的海上贸易商行,主要贸易对象是海东诸国,也就是跑东海航线,高句丽、百济、新罗、东瀛以及靺鞨、契丹等都是贸易对象,主要对象还是高句丽、倭国等海东四国。

    这家商行由秦家牵头组建,拥有七十多个合伙人,秦家是最大的股东,东宫也在里面入伙,甚至国舅长孙无忌家、太尉秦琼家、兰州都督程咬金等许多勋戚之家入伙。

    虽然合伙人多,但这家商行的架构采取的还是职业经理人经营制度,商业决策上还是按照股份决策,日常有管事团队运营。

    秦家拥有超过半数的股份,因此拥有商行的最高且最终决策权,安胖子是商行的总管事,负责平时商行的运行。

    有着如此雄厚的实力背景,因此四海商行目标很大,在扬州、广州、登州、幽州、交州、杭州等分设商站,订购商船,招募雇佣兵,甚至发行自己的金银币以及银票和汇兑业务。

    四海商行甚至是大唐第一家发行股票的公司,募集资金,发放分红派息,有东宫的支持,四海商行甚至还可以在海外建立起殖民地。

    凭借着七十多个强大的股东家族,以及后续公开招募得来的大量资金,四海商行在各大船厂订购商船,各地挖船长水手管事,采购货物,招募佣兵,一上来就已经是拥有三十多条大商船的巨无霸了。

    安禄山做为一名粟特人,天生就有经商的特赋,而他曾经在凉国公安兴贵手下当兵,确切的说曾经是安兴贵的义子。玄武门之变时,结识秦琅,后来投到秦琅手下的镇抚司,最后又到了东宫,再到现在,成为四海商行的大管事,他身上有多重标签,也代表着许多势力。

    其本人长袖善舞,交际能力强,经商有天赋,又有一股子凶悍狠劲,秦琅曾说他是笑面虎,最后也是秦琅钦点他来做大管事。

    “只要我们达成合作,你们的事包在我安胖子身上!”安禄山笑呵呵的拍着胸膛道。

 第654章 入倭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

    皇帝颁旨,今年春节放长假,各衙门从腊月二十四开始封印,一直到正月十八才开衙,近一个月的大长假。

    而为了举国欢庆,与民同欢,皇帝还特降旨意,整个正月,长安金吾不禁。

    一个月时间,长安全城不实行宵禁,到了晚上,长安诸城门、坊门也不关闭。

    平康坊、怀化坊等几大已经改造过的商业坊,甚至是昼夜不停,门市、街摊十二时辰不停,朝廷还拔钱举办灯节灯市。

    今年还特开恩科,进士科特增开一科,不受常科影响,天下各地诸道此前已经通过乡试考中举子的士子,经过科试这道初试后,选出五千名举人入京参加恩科会试,最后从中录取五百名新科进士。

    另外其它的明经明法明算明律明医等诸专科,今年也开特科,依然选五千人入京考试。

    一下子一万名读书人入京,这是最大的经济刺激,再加上各国朝贡使团,以及赶来的贸易商队,还有各地朝集官吏们,让长安城里在新年时,涌入了数万外地人口。

    而今年的灯节,也吸引了无数外地人赶来参展或是经商或是观灯。

    长安城几大商业坊区的客栈等早就住满了,长安城其它坊区的百姓也都赚了一波热钱,把自家空余的房间拿出来出租,连城郊的农居都住满了外来人。

    马车行、骡马行等都跟抢钱一样,而长安城里那些凭驴人们,也都是忙的驴都累瘦了。

    长安城内城外,南北禁军、宫廷之人,长安居民,百官,商贩、士子,数十万人汇聚京师,而且聚集的还都是消费能力强的士子、官员、府兵等。

    每日,京东长乐坡的广运潭码头,运船如林,将无数物资商货转运入京,码头附近,无数的工坊遍布。

    这里还有长安城郊最大的屠宰加工点,无数从陇右、塞北运来的牛羊骆驼猪驴,还有关中河南等贩运来的鸡鸭鹅等,在这里集中屠宰分割好,然后一船船送进长安城,再分送东西两市以及诸坊里店铺。

    数十万人口聚集长安,又是新春佳节之时,又是连续几年丰年,朝廷对外也连灭了两大国,边境无战事,内地无大灾,朝廷新法实施以来,摊丁入亩,不再征役,租赋负担也大为减轻。

    手里有余钱,自然也就能消费欲望。

    更别提那些贵族豪门之家,得意的举人士子们,还有那些商贾巨富了,每日长安城消耗掉的各种牲畜肉蛋蔬菜米面,都是个极惊人的数字。

    做为宰相。

    秦琅很忙。

    虽然官衙封印,可宰相们也还得轮流当值,政事堂九位宰相,分成了三班,一班三天轮着来。不用早朝了,可轮值时也还得坐衙当值,甚至不当值时,若遇皇帝相召,也得立马赶去。

    今日秦琅当值,与魏征、戴胄一起轮班。

    皇城门下省里,三人先坐一起商议了下手里的公务,过年期间倒也没什么大事,重大的事务比如朝政预算分配等,都是在过年前就已经定下了的。再比如说重要的人事调整、以及军队的调换屯驻等,也都是在年前由皇帝主持下定下了。

    现在当值,也就主要是长安城过年期间的治安、秩序的维持,物资供给的调配转运保障这些,另外就是慰问在京番上不能回家过年的南北衙禁军的赏赐,看望孤寡残疾百姓的慰问品等的调拔。

    朝廷国库充盈,常平仓等各大仓里物资充沛,因此去年年前,京师百官和各衙的胥吏们,都拿到了该得的俸禄和赏赐,另外各衙门几乎也都还发了小金库的福利。

    秦琅做为顶级重臣,也一份没少。

    国库俸禄,皇帝赏赐,太子赏赐,甚至太上皇也给发了一份赏赐,而职田租子,公廨田租分红,政事堂、兵部、东宫几个任职衙门,还又各发了一笔小金库福利。

    那些胥吏们明面上俸禄很少,可这一过年,各种赏赐资金福利,以及下面的孝敬收入,却是能顶的上平常几年的俸禄数了。

    不说其它,现在诸道、各州,都已经在长安城里统一建立了驻京奏事院,这些驻京办主要就是负责各地与京师的联络,同时也是代表地方跑跑关系。比如要兴工程,要拔款啊,要办事,要批啊,遇灾情,要赈济等等,另外也是为本地来京官吏入京时招待等。

    这些奏事院确实方便了地方,但与后世的驻京办一样,这几百个驻京办也不可避免的在每年的年节之时,要给京师各衙准备许多福利。

    什么冰敬炭敬,什么车马茶水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