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贞观俗人-第5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不到小小的倭国,宫廷历史也如此复杂。”李世民若有所思,似乎想到了大唐开国之初的宫廷争斗,那个时候不也是刀光剑影。
不过相比起来,却又还要简单一些,起码没有强大的外戚权臣势力干预。
“这苏我氏倒有点如北周之杨坚,这次倭国副使苏我仓麻侣也是这苏我家的吗?”
“回陛下,苏我仓麻侣是苏我马子的侄子,也是苏我氏当代族长,任如今倭国朝廷的大臣一职,权倾朝野。”
李世民点了点头,嘴里喃喃念叨着,“外戚干政,权臣乱国,皇子争位不得不防也!”
第660章 祥瑞现世封泰山
太极宫,金銮殿上。
十枚高及三尺,径约二尺的石头摆在金殿当中。
看似不起眼的石头却形如鼓状,花岗岩的石面上面更是各刻有大篆四言诗一首。
“诗共十首,计七百一十八字!”
学士苏勖围着石鼓上的篆字惊叹道,“如金钿委地,芝草团云,不烦整裁,自有奇采。”
同样为书法大家的虞世南也围着看了半天。
“陛下,这些石鼓篆刻,辞严谨,意义深奥,难以读懂。字体既不像隶书,也不像甲骨,虽年深日久,可却还完整如新。笔力刚健果断,就像快剑斩断蛟龙一样。笔势舒展生动,就像凤凰翩翩起舞,或似众仙下凡。笔画瘦硬劲健,纵横交错,有如枝条交叉重叠的珊瑚、玉树,真是美不胜收!”
虽然苏勖和虞世南都是当世书法大家,对于字最为精通,可面对传说中通行于周秦之时的这些石鼓,他们却都一时认不出来。
“认不出?”李世民也很惊讶。
这些石鼓是在贞观五年上元节当天,岐州陈仓的三峙原突然地龙翻身,山体开裂,露出了这十块带有古怪字的石鼓形花岗石头。岐州刺史郑元璹认出这是周秦时使用的大篆,他觉得岐州本就是古秦之地,如今古秦之地山中突然出现这些埋藏千年的古秦之物,那么对应当今皇帝曾经做过秦王,这就妥妥的就是祥瑞啊。
上天赐给皇帝的祥瑞,岐州刺史郑元璹立即就亲自护送着这批石鼓赶到长安,献上祥瑞庆贺。
“陛下,臣可以肯定这石鼓上的字肯定是大篆,但这些大篆与说解字上所收录的籀字相似,但臣观石鼓上字,却并未有收录于说解字之上。”
一群饱学之士在那里跟皇帝解释籀zhou字,据说春秋战国之交,有一部字书叫史籀篇,传说是周宣王太史籀所著,四字一句,编成韵语,为儿童启蒙之书。
这种传说周宣王为显国威,于是让太史籀把原本钟鼎的字,繁化而成为了籀,这也是小篆的前身。
这些籀的特点,就是字形繁复,呈正方形,笔划优美,可却不象形象事,脱离了古代字象形功能。
秦灭六国后,统一字,这种籀也就没有再使用,只有一些古籍上有一二百个古籀传世。
“准确点说,这种就是籀,是大篆的一种,也是大篆中的异体字。”同样是书法大字的褚亮说道。
大篆是相对秦国开始的小篆而言,因此钟鼎就是大篆,而籀字是从钟鼎中异化出来的一种字体。
大篆是汉字发展的一个重要进程,使的汉字脱离了图画原形,线条化和规范化,尤其是奠定了方块字的基本结构。
但大篆与小篆虽都叫篆,可相差巨大,尤其是其中做为大篆异体字的籀,更是不象形不象事,纯粹就是一种人工制造的新符号。仅传世一二百字,唐人早就不识得这些字了。
但从他那很规范的四字一句的格式,从那些笔划,这些书法大家们也都推断这应当就是刻的诗句。
有人猜测这应当就是周宣王时期的作品,也有人认为这可能是秦统一六国前的作品。
十个石鼓,七百多个认不出的籀字,却让大唐君臣们一起围着看个不停,当然不是大唐君臣们都有考古精神,实际上因为这些石鼓的出世,如今引发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岐州刺史郑元璹送籀字石鼓入京,一路宣扬的满世界都知道,到处嚷嚷着祥瑞现世,歌颂皇帝如此了得,顺便也没忘记宣传一拔自己,意思是这些籀字石鼓出现在他治下的岐州,肯定也表示上天对他这个牧民之官很满意,是德政的一种体现嘛。
荥阳郑氏公关能力强大,到处宣扬。
祥瑞这种事情,历朝统治者都喜欢,连得了白化病的野兽,什么白虎白熊白蛇白龟都能当祥瑞,庄稼长的好点,也能称为嘉禾祥瑞,这种山中现千年前神秘石鼓书的事情,当然得大肆宣扬。
毕竟,祥瑞嘛,代表的是老天的满意啊。这就跟大灾,代表着上天示警,是老天爷不满一样。祥瑞,代表的是老天爷的满意和赞美。
在郑家的带头下,无数官员上奏,纷纷拍李世民马屁,把李世民舒服的都要呻吟了,据说做梦都笑醒好几回。
没办法,自玄武门兵变夺位以来,李世民也是顶着巨大的压力的,偏偏前几年还十分不顺,如今好不容易灭突厥降吐谷浑,万国来朝,不得好好得瑟得瑟一下嘛。
而在这些歌功颂德之声中,有一位沉寂了许久的大佬也站出来发声了,这位就是河间郡王李孝恭。
开国之初,与李靖搭班子,统兵南征,平定了大唐东南半壁江山的这位郡王,可谓是当年宗室里名头最响亮的王爷。
只是当大唐一统后,这位王爷也就失了兵权,玄武门之变前,就被李渊以他人检举为由把李孝恭从扬州大都督的位置上直接擒拿进京下狱审问,虽说最后查明清白,可也因此失去封疆大吏的身份,只能缩在京师。
李世民上台后,更是对这位皇家里打仗能力仅次于他,又十分年轻的堂兄弟十分忌惮,一直按着他,继位之初,还借秦琅之手,把李孝恭的兄弟给收拾了,来了个杀鸡儆猴,也就是从那时想,李孝恭懂了,怂了。
礼部尚书也不当了,退隐回家,年纪轻轻,就整天修豪宅、买美人,听歌看舞的夜夜欢歌,饮酒作乐。
这几年时间,李孝恭家的豪宅越修越豪华,家里的美人越买越多,已经足有一百多个姬妾了,人也老老实实的不再过问朝政,一心就两耳不闻窗外事。
李世民对这位识趣的堂兄弟,自然也是非常满意的,所以先前给李渊选配享太庙功臣时,就给了李孝恭一个名额,成为六人之一。
时不时的,也会给点赏赐。
今年李孝恭四十岁了,这位宗室名王一反常态,居然上了一道奏表,不是密奏,而是公开的奏疏。
这道奏表的内容也很惊人,李孝恭居然提议请李世民封禅泰山。
这个奏章一上,无数先前还在拍马屁喊祥瑞的官员们,立马不由的痛拍大腿,拍了半天马屁结果都没拍到位置,白搜空心思,想了许多华丽词藻。
看看人家河间郡王,不愧是宗室名王,不出手则已,一鸣则惊人啊。
封禅泰山啊,太他娘的会拍马屁了。
封禅泰山,这是华夏帝王在泰山举行的祭祀天神地祇的仪式,汉代班固曾说,王者受命,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何?教告之义也。始受命之时,改制应天,天下太平,物成封禅,以告太平也。
五经通义说,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
故升封者,增高也。下禅梁父之基,广厚也,刻石纪号者,著已之功绩以自效也。
天以高为尊,地以厚为德,故增泰山之高以报天,附梁父之阯以报地,明天地之所命,功成事遂,有益于天地,地高厚加高,厚者加厚也。
而华夏以来,在泰山封禅的天子有秦始皇、汉武帝和汉光武帝,历朝以来,到泰山祭祀的皇帝很多,但能举行封禅仪式的却没几个,因为没有一定的功绩,是没脸去的。
封禅便是有大功后,前往泰山直接对话上天,若没有一定功绩又如何有脸直面神。
起码,得功绩能够与秦皇汉武他们并论才行,可又有几个皇帝有这种本事。秦皇是始皇帝,汉武也是有名的开疆拓土的大帝,汉光武也有恢复汉室,再致太平的功绩。
天下公认要想封禅泰山,必须得有两个基本条件达成,一就是王者受命,易姓而起,就是开国建朝,二是改制应天,天下太平,这是由乱治世,开创太平盛世。有这两点,才有资格去想,否则想都别想。
李孝恭也不知道是在家酒喝多了没味道,还是美人歌舞看腻了,这个时候提出了让皇帝封禅泰山之议,虽然有点突然,但却让朝中上下都是懵了一懵。
他们怎么就没想到呢。
对于一位皇帝来说,什么是最让他们兴奋的?自然是封禅泰山啊。
这可是帝王盛事,最能夸耀功绩,并青史留名的事啊。
李世民这样比较有自制力的皇帝,都是难以拒绝这样的诱惑的。
李孝恭请封禅奏章一上,虽然皇帝没有马上同意,可却转头就以李孝恭开国有功为由,给李孝恭增实封到一千二百户,并立即让他出任礼部尚书一职。他的长子李崇义,也马上除授同州刺史之职,这可是近畿要州。
皇帝这态度,可谓是有些急不可耐了。
满朝上下谁还不知道皇帝心动了。
只不过在这股涌动的浪朝下,政事堂却惊人的平静。
连向来最能意会皇帝心意的首相房玄龄都没吭一句声,这未免就让李世民有点坐立不宁,于是乎才有了今天这么一出祥瑞石鼓上金殿。
第661章 秦怀良为何发笑
秦琅身着紫袍玉带,做为政事堂宰相参与了这次宫廷扩大会议,听着那些学士们的评论,有些无聊的坐在那里。
他知道皇帝醉翁之意不在酒,也清楚政事堂早达成了一个默契,就是要阻止皇帝头脑发热去封禅。
天子封禅,宰相们自然也是于我荣焉,可大家也清楚,现在的情况,还不够这个资格,若是现在让皇帝封禅,不说财政上要耗费大量钱财,而且这样的封禅也只会让后人耻笑。都是比较厉害的宰相,他们不会如李世民那样身处局中头脑发热。
“陛下,臣以为这应当是周王之鼓,宣王刻诗。”原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现弘馆学士褚亮得出结论。
他认为这上面的诗应当是写周王在岐州狩的事情。
学士苏勖则认为这应当是写西周宣王的,“世咸言笔迹存者,李斯最古,不知史籀之迹,近在面前。”虽然这些籀字一时难以辨认,但还是能勉强推测出一些意思,应当是写狩之事。
“卫公,你笑什么”
大殿之上,郑元璹突然朗声道,引来众人目光。
原来,秦琅坐在那里,居然在笑,关键是这笑容,明显好像是嘲讽讥笑的样子,本来秦琅一人在那里笑,结果郑元璹这一嗓子,所有人都望过来,秦琅的样子顿时人人都看到了。
“怀良为何发笑?”
李世民有些恼,本来今天这事,就是一出表演,是皇帝想借这机会,让政事堂宰相们表态,甚至是支持封禅的,结果学士们在那里讨论的很热闹,宰相们不发一言,偏偏现在秦琅还笑,这笑容还是嘲笑的样子,李世民不免觉得秦琅这是在笑他。
“陛下,臣”秦琅一抬头,看到李世民那恼羞成怒的样子,心中顿觉不好,若是让李世民给误会了,估计会很麻烦,毕竟以政事堂的态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