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贞观俗人-第5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琅在另一把炉前椅子上坐下。
“知道我喊你过来的原因吧?”
“下官估计是因为历法。”
秦琅点头,坐在炉前轻拍着手里的山芋,拍掉灰尘剥去毛毛的芋皮,露出里面香糯的芋泥来。
“我大唐立国以来,最初沿用的是隋朝的大业历。武德二年,又颁用东郡道士傅仁均和崔善用的戊寅元历,但在贞观元年,你曾上书朝廷,对这个历法指出过十八个问题?”
今年三十岁的李淳风虽说在大唐刚创立之初,就得刘静推荐成了李世民的参军,但现在官职却很低。他刚见秦琅时自报官职是将仕郎守太史局司历。
将仕郎只是个从九品下的散阶,而司历做为太史局的职事官,也仅仅是从九品上而已,本品比实职还要低一级,故官职前还要加个守字。
按理说,不应当官这么小,毕竟秦琅先前因事查到李淳风,发现他才是个从九品官时还真很意外,尤其发现他可是在开国之初就投到李世民麾下的。
太史局是秘书省下的一个下属衙门,长官太史令是五品官,武德九年,正是当时的太史令傅奕给太上皇李渊上密奏,说什么太白经天,见在秦分,秦王当有天下这样的话,弄的李世民相当危险。
太史局这个衙门,过去也叫钦天监,其职掌就是掌测验天,考定历法,每日向朝廷报告所测日月星辰、风云、气候,每年制订历法,呈报皇帝后颁布,选择祭祀、冠婚及其它重大典礼的日期。
司历这个官职,职事就是掌国之历法,造历以颁于四方。手底下有理历六人,历博士一人,还有历学生五十五人,装书历生五人。
李淳风就是大唐历法这块的首席历法官,手底下有几个小官员,另外还有一群学生,这些学生相当于流外吏,八考入流,一边学习一边实习,学成之后就是大唐的历法官了。
李淳风做司历这个官已经四年了。
正是当初上书指出先前历法的不足之处,后来李世民便授他为司历,授他将仕郎这个从九品下的散官。
现在看李淳风年轻高大,人长的也挺精神,他不免好奇的问为何贞观元年才是个从九品下的本品。
李淳风倒没介意,直接告诉秦琅,他以前做过道士,当初投唐做秦王府的参军,其实是以道士身份在幕府的,故此之后一直都没有正式接受过朝廷的官阶,很潇洒自由。后来因为被李世民委任司历一职,这才正式接受了官阶。
本是学道之人,所以并不在意官阶这些。
这话,让秦琅佩服。
吃了个烤芋头,喝了杯红茶,秦琅倒也弄明白李淳风的经历,今年三十岁的李淳风,出生于关中岐州,他父亲曾在隋朝做过县衙小吏,因为不得志,便干脆弃职当了道士。不过他父亲很有才干,注释过老子,也写过十卷地方志,甚至还编写了古代天入门读物天大象赋,正是在父亲的影响下,李淳风很小就聪明好学,博览群书,尤其是对天和数学很有兴趣。
九岁,入观拜师学道。
十六岁,得刘静推荐入秦王府任记室参军。
后来因为指出傅仁均的历法有问题,而被李世民授予司历一职,由他负责修订历法。
“你任司历一职也有四年了,不知道新历修订的如何了?”秦琅问。
“回秦相公,傅公是非常有名望的天学家,他与崔员外编订的戊寅元历,是根据天象计算时间的历法,也是我华夏历史上第一个采用定朔法的历法。此历法关于日行盈缩、月行迟疾等计算方法,与大业历大致相同,而大业历本身又是在刘焯的皇极历基础上而来的。”
秦琅不懂这些,可知道历法对于各朝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
“这个历法有什么问题吗?”
“回秦相,采用定朔法,容易出现连大月或连小月的意外,如按此历法,到贞观十九年,便将出现四个连大月。”
秦琅知道古代历法跟天学、算数有很大关联,是个非常先进的东西,他自己肯定搞不清楚这些玩意,但也知道后世时用的农历阴历,其实已经是明清时才改进的一种历法,里面还已经掺和了当时西方的一些算法在里面,与此时的历法有很大区别。
“那李司历找到解决办法了吗?”
“以传统定朔法难以避免这种意外,除非加以创新。”
“我只想知道你有没有好的历法出来?”
“有,我这几年一直在研究一种新的历法,我不打算再采用旧有的老平朔法,而是再次采用定朔并独创了一种进朔法,即根据朔日小余数据的具体情况,将朔日上推一日或下推一日,使相应大月变小月或小月变大月,从而解决出现连续四个大月或三个小月这样违反日常习惯的意外”
对于这些很专业的东西,秦琅听不太懂,但也知道李淳风确实在天数学和历法上很有研究,似乎已经研究出了更好的历法。
“什么时候能用?”
“现在就可以用。”
“比傅员外的历法更好吗?”
“更精准!”
秦琅满意的点头,“那就好,你把这部历法交上来,我呈给陛下批准颁行,更替旧历。”
李淳风没想到秦琅这么相信他,倒是意外了。
“若是秦相再给我一些时间研究,我还能改进新历中岁差的问题。”
秦琅却是笑道,“颁行之后再研究改进也行。”他急着颁行新历,是因为打算以新历为契机,借此次四方来朝的时机,向依附于大唐的诸藩赐颁历法,宣布正朔。
正为一年之始,朔为一月之始,正朔就是新年元旦。自古以来,历法与政治统治密切相差,以哪一月为正月,以哪一月的第一天朔为岁首,这都是由政治上的最高权力决定的,是为正朔。
据说后世的农历以寅月为正月,据传是夏朝的正朔,故农历又称夏历。而殷继夏,翻前一月,以丑月为正月,周继殷,又翻前一月,以子月为正月。
朝廷厘定正朔并向所统治地区和从属的藩属颁赐历法,宣布正朔,是确定天下一统的大事。
周礼中述太史之职,便是正岁年以序事,颁之于官府及都鄙,颁告朔于邦国。
奉正朔是藩属认同中央王朝权威的重要标志。
天子谨于承天,诸侯凛于从王,皆莫大乎正朔。
宣布正朔的特权是拥有上天赋予治权的象征,历法颁赐是王朝行使上天赋予的权威,而制定时间节律的一种象征性统治权力,而接受正朔就是承认王朝的统治权,是认同这种统治秩序的象征。每年重复不断地颁正布朔的象征性仪式不断强化既有的统治格局。
“这次海东四国,以及突厥、薛延陀、吐谷浑、党项、高昌等国使者回去,都将带回大唐的新历法,奉正朔,并改以大唐贞观年号纪年。”
甚至连记时,都将以长安的昼夜时刻,做为颁行天下时刻的标准,以表达大唐天子代天敬授民时的神圣职责使命。
以后大唐以及周边藩属各国,都将实行长安时间记时,用贞观年号记年,采用大唐历法正朔。
“新历法,就暂名皇唐贞观历吧!”
“高句丽、倭国也颁赐历法,奉正朔?”李淳风有些怀疑。
“敢有不奉正朔者,皆讨之!”秦琅微微一笑,似乎在说这芋头有些粉一样随便。
李淳风听着这霸气的宣言,只能闭嘴告辞。
秦琅本想问问他是否真能推算出女主称帝,武氏代唐来,想想还是算了!
第669章 阿舅
新罗国使团因为老国王归天,于是赶着回国,回国前又特来拜见秦琅,主要还是想顺便带批订购的军械回去,当然,也希望大唐能够派出一位天使回访,前去吊祭老国王。
这样的请求,秦琅当然没理由拒绝,新罗对大唐的态度还是向来恭顺的,这种时候派人去给新罗撑下场面,甚至为新旧王交接做下主持对大唐也有好处。选一个亲唐者,自然很重要。
“阿舅,这次有劳你去新罗国一趟,辛苦了。”
崔敦礼坐在秦琅的对面,对这个差事倒也没抗拒,因为秦琅刚给他帮了一个大忙。他本是中书舍人,而秦琅不久前刚在政事堂上提议,说他年前出使薛延陀和回纥等漠北诸部,劳苦功高,因此论功行赏,可提升为兵部侍郎,进阶三品银青光禄大夫。
秦琅说自己这是举贤不避亲。
其它宰相们也没反对,一来崔敦礼出身博陵崔氏,又是秦琼的小舅子,秦琅的娘舅,再者崔敦礼这几年跟博陵崔氏家族一样,对天子向是顺服,深得天子喜欢,而崔敦礼做中书舍人也表现出门阀士族精英的出色才干,确实做的很好。
中书舍人虽说品级不高,可权势重要,正常上升也起码是侍郎的。秦琅的提议,并没有什么不合适之处,大家也就乐的卖个人情。当然,实际上宰相们都负有举荐之责,每个宰相夹袋里也总有一批自己的人要提拔,只要不涉及到核心利益,大家都会相互通融。
政事堂堂议通过之后,奏呈皇帝。
大唐人事这块,现在形成的规则是宰相和三品实职,权归皇帝。三品以下到五品官,人事权在政事堂,而五品到九品,人事权则官归于吏部,武官归于兵部。宰相们对于三品以上官职只有荐举权,而皇帝也不会直接任命三品以下官。
皇帝对于政事堂的这个荐举,自然没有驳回。
今天崔敦礼得了官职告身,也去领取了崭新的紫色官袍,从此也进入紫袍大佬之列。从绯袍到紫袍,一步之遥,却是一道高级官员的重要门槛。朝中若没大佬们的支持,官员们想跨越这步难之又难。
而崔敦礼这个当年建成东宫之心腹,仅用了几年时间不但得了新皇信任,还能跨入紫袍之列,他很清楚,这里面对他帮助最大的不是他那已经位列三公的姐夫秦琼,也不是武德年就做了黄门侍郎而今转任幽州刺史加封博陵郡公的叔父崔干,真正帮他上位的是秦琅。
曾经他说秦琅烂泥扶不上墙,狗肉上不得台面,他好心牵线他联姻五姓郑氏女,结果这小子还拒绝。但后来他才知道,是他想简单了,这个秦琼的庶出子早就搭上了秦王的船,并在玄武门之变后翻身。
“三郎让我去新罗,有什么交待的吗?”
崔敦礼捧着杯茶,几年沉淀,如今的崔敦礼也大变了样,武德九年玄武门之变前,那时的他是年轻得意,意气风发,五姓嫡子又处于中枢,做着中书舍人,早早穿上绯袍,人人称赞吹捧。
玄武门之变后,他经历了一年多的沉寂期,倍受打压,好在最后想通了,低头了,秦琅也开始帮他,这几年抛弃过去的浮躁,认真踏实做事,倒也着实做了些政绩,得到了皇帝的认可。
整个人更沉稳内敛,不过份张扬五姓子身份,反倒处处散发着名门气度。
“新罗王金白净无子嗣位,听闻之前新罗国中就有两种声音,一个欲拥真平王之女金德曼为储,一个则打算拥真平王外孙,德曼妹妹之子金春秋为储。金德曼一直未嫁,而金春秋却只是真骨。按新罗骨口制度,新罗王位只有圣骨才能继承王位,金春秋母亲虽是王女圣骨,可他父亲却只是真骨,故他也只是真骨,没有资格。”
金德曼倒是圣骨,名声也不错,可新罗国也没有过女主继承之事,加之这位公主一直没嫁人,这也使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