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贞观俗人-第6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了,韦思言有个妹妹韦妮子,曾嫁给王世充之子王玄应,后来武德四年与其堂姐韦珪一起进入了当今的宫中,现为昭容。”

    韦珪早年曾嫁给隋朝大将军李子雄之子李珉,后因卷入杨玄感谋反一案,父子皆被杀,韦珪成了寡妇,在武德四年,跟同样是寡妇的妹妹韦尼子一直进入了授封为大唐天策上将的李世民府中。

    而在贞观元年,韦珪正式进封为贵妃,为四妃之首。

    京兆韦家的家世很盛,韦伯匡是太傅韦孝宽之孙,大将军韦总之子,韦伯匡北周时就封黄瓜县开国侯,隋朝时袭爵郧国公,后改封舒国公,有隋一朝,韦氏家族达到鼎盛。因此就算韦伯匡在大唐开国之前就已经死了,可李家依然跟韦家联姻,甚至李世民连韦家的两个小寡妇都没放过,都纳入宫中了。

    而李渊、建成、元吉父子,也一样都纳了韦家女子。

    “那怎么没有再嫁?”

    秦琅笑笑,“人家也才二八,大家族礼仪多,虽没嫁入韦家,可杜娘子也为韦思言守了几年丧的,现在不是也正在张罗着这事嘛,我刚好想起来,如何,要是你愿意,我马上替你去杜家走一趟。”

    马周心动,杜氏从各方面来说,确实都是良配。

    可他摊到有些自卑了,“我这都要三十了,还是再婚,只怕杜家瞧不起我。”

    “呸,瞧你这话说的,你可是宰相。”

    “我现在无官一身轻。”

    “谁说的,我不还有金紫光禄大夫的三品阶吗?再说了,起复拜相也是早晚的事,痛快点,别娘们一样叽叽歪歪的,要不是我是订过婚的人了,我都想去登门求婚呢,如此名门淑女,不比什么五姓家的歪瓜裂枣强的多吗?”

    马周被说的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那就,有劳三郎去替兄弟我问问?”

    “这话就对了嘛,男大汉大丈夫,还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这事包在我身上,定帮你拿下。”

    京兆杜氏固然名门世家,可杜淹和杜如晦两位宰相的接连出世,也是让杜家一时大受打击,如今只有一个杜楚客担任刺史之职,若是能够有个宰相女婿,相信杜家也是很乐意的。

    马周不管从哪方面来说,那都是年轻俊彦,佳婿良配啊。

 第704章 鸾凤

    皇帝的使者寻到了白鹿塬上。

    内使宣达诏敕,拜马周中书侍郎职,封高唐县开国侯爵,兼谏议大夫,加翰林院学士衔,参知政事。皇帝还特派人给马周送来一套全新的紫袍玉带金鱼符。

    “这条七环玉带乃是上次高昌国王鞠泰进贡的和田美玉制成的。”内侍向马周恭喜道。

    秦琅在一边招手,称心上来,“公爷。”

    “请天使去用茶。”

    机灵的称心立马明白秦琅的意思,于是恭请天使一行去往旁边,好茶好点心备上不说,还给宣旨的天使送上了一份礼物,给使者的是一只晶莹的玻璃玻,高脚造型,精美雅致,比黄白这等俗物可强多了。

    再说,这样一只杯子,市面上怎么也能值个几万钱的,不比沉甸甸的金银雅嘛。

    使者非常满意,说了好些感谢卫公的话,跟卫公打交道就是好,这差事不枉他费力争夺来的。

    前厅。

    秦琅笑着恭喜马周,“恭喜宾王兄复相。”

    翰林院大学士岑本亲自草拟的内制,白麻宣相,正式复马周之相。而皇帝还特意亲笔写了一副草书让天使赐给马周。

    “鸾凤凌云,必资羽翼。肱股之寄,诚在忠良。”

    皇帝一笔飞白书法,笔枯意却玄妙,端的是出神入化,已登大雅之堂。不过相比皇帝的书法,这两句话,却更让马周感动。

    能得皇帝如此赞语,先前的一点点小委屈尽去了。

    御史大夫转中书侍郎,参预朝政变成了参知政事,但不变的是宰相身份,本品还是正三品的金紫光禄大夫,因为中书侍郎是四品官,皇帝还特意给马周又加了一个三品的谏议大夫兼职。

    更别说,这次还特将马周的爵位从开国子,直接提升为开国侯。

    秦琅拍了拍马周,一介布衣书生,能混到今天这地步,确实能让马周士为知已者死了,李世民的手段很了得。越格超拜,让马周忠心耿耿。

    李世民继位后,在秦琅等的帮助下,比历史上早了近十年把唐初的散秩虚阶给整理出来,实现了武两大散阶体系,并正式确立了官阶本品制度。

    相比魏晋以来有些混乱的散官散秩勋衔等,如今大唐的官阶体系是以散阶为本品,以职官为差事,又有爵位和勋官。

    凡任官先授散阶,先阶后职。阶是本品,也是俸禄发放的依据。官阶和职事可以不匹配,可以是高品低职,也可以是高职低品,也可以阶职相当。

    如本品低于实职,则在实职前加守字,如魏征初任秘书监时,本品才只是五品的朝散大夫,所以魏征每次写奏章,都要写守秘书监臣魏征。

    魏征之前干的三品的秘书监差事,可实际上却拿的是五品的俸禄,盖因为李世民整理了官阶体系后,朝廷官员都是以本阶来发俸禄的,同样品阶的官员,只分京官和地方官,同是京官,不论是尚书省的官,还是什么清水衙门的官,俸禄都是一样的。

    并不按差事区分待遇。

    当然,现在魏征已经封郡公爵位,加正三品阶了。

    这两年开始,一般臣们的散阶,一般也就到三四品,就算是宰相,一般也就三品散阶,或银青,或金紫,再往上得光禄大夫这些就比较难了,至于开府仪同三司就更难得了,这是给威望功勋已经差不多能授三公的人准备的。

    当然,若是有那些功勋特别高的武将,又另当别论,虽说开府仪同三司是散阶,但事实上李世民有时为了以示特殊荣宠,也会给顶级武将这个阶,比如秦琼,比如李靖,比如秦琅。

    李靖灭突厥后获左光禄大夫,后拜相后又加封特进,在秦琼晋封太尉后,李世民给了李靖开府仪同三司之阶,以示对其的赞赏。

    同样获得这个仅次于三公之位的,还有杨恭仁,这次以开府仪同三司阶致仕,然后便是司徒长孙无忌了,他加开府仪同三司,也是在他晋位三公前,皇帝特加此衔,然后让他参预朝政。

    总的来说,大唐的官阶体系已经完善,越来越规范,官员们已经讲究资历,一步步升迁按部就班,就算武将,也有二十九阶武散阶要爬。

    但越是如此,皇帝对马周的特别,就越发显得珍贵。

    “陛下以国士待我,我唯有国士报之!”马周捧着那副字眼现泪花。

    秦琅拍了拍他肩膀,“那你得悠着点,保重好身体,多活个几十年,否则就对不住皇帝对你的赏识了。”

    马周比李世民还年轻几岁,但他这个身体实在是太差了。

    当天,秦琅便与马周同返长安城。

    马周一进长安,便入宫面圣谢恩,然后去中书省主持工作去了,中书侍郎是皇帝的笔杆子,这一点却恰是马周最擅长的,他曾经做过翰林学士,也做过中书舍人,再回到中书省做侍郎,负责草诏制书,倒是得心应手。

    秦琅回了长安,则依然挂着病号。

    虽然身体已经没什么大碍了,可秦琅却不急着回去上班。

    他的府兵制改革计划,遇到了阻力,皇帝李世民亲自按下了此事,改革无疾而终,皇帝不支持,秦琅的所有努力自然也就付之东流,连一点余地都没。

    既然如此,干脆借机多休息段时间。

    正好阿豹的女儿给他新添了一个可爱的女儿,秦琅看着这个跟自己另一个时空长的极似的女儿,对她宝贝的不得了,甚至愿意亲自为她换尿布哄睡觉,这他连两个儿子都没这样过,让玉箫和鱼玄机都有些吃醋。

    当然,秦琅也没有忘记答应马周的事情。

    先派人去杜府送了份贴子。

    杜楚客还在蒲州做刺史,暂不在京,但他夫人韦氏在京,秦琅精心挑选了一套玻璃瓶装的香水送了过去,果然杜夫人非常喜欢。

    来而不往非礼也。

    于是乎,第二天,杜夫人便携带儿女登门拜访,还给秦琅新添的小千金送了许多杜家产的精美锦绣。

    杜夫人很年轻,杜楚客其实也才四十九岁,他夫人也四十出头而已,保养的很好,雍容华贵,身上倒没有穿金戴银的晃眼睛,看着好像挺朴素,其实也都是高档的丝绸料子,只是低调的奢华而已。

    杜韦氏论年纪那是秦琅母亲那辈了,故此他还特意早早让玉箫去亲仁坊把崔氏给请来接待。

    玉箫礼数周到,一番甜言蜜语,再来上一套低调奢华有内涵,高端大气还上档次,连宫中妃嫔们都争相使用的秦氏香水后,马上就带着儿女带来了。

    老秦如今官居太尉,却远镇剑南边垂的松州封地,过年都没回家,崔氏一人在家教儿育女,掌管家业,这几年秦琼地位越发高,亲仁坊秦家的产业也是越来越大,崔氏倒是很享受这种太尉府当家娘子的感觉。

    秦琼不在家,可有个当宰相的庶子秦琅在京,还很孝顺,日子也是过的惬意的。不是买买买,就是玩玩玩,比秦琼在时还舒适呢。

    “今天这么隆重,是有什么大事?”崔氏笑问秦琅,“三郎莫不是想跟你家二郎向杜家订亲吧,这倒是门好婚姻的,京兆韦杜,去天五尺,比我们博陵崔家也只是差那么一点点啦。”

    秦琅笑笑,这无处不在该死的五姓优越感啊。

    “二郎一岁不到呢,不是他的事。”

    “一岁不到又怎么了,如今你深得圣眷,趁着当红就该给二郎先挑个好妻子的。你家大郎,不也刚出生没多久,就定了长孙相公家的女儿嘛。”

    秦琅说不过这崔大娘子,只好直言,“是马相公的事,我觉得杜刺史家的千金,倒是挺适合马相公的,所以想给他保个媒,今天特请大娘子来帮我问下杜夫人。”

    “哎呀,别人的事你倒是更上心啦。”崔氏说着,想了想,倒也觉得似乎不错,“这倒是蛮好的,我一会替你问问。”

    因为年龄差距,所以秦琅也用不着跟杜夫人避嫌什么的,直接厅中宴请,秦家的厨子得了吩咐,也是特意高规格招待,很是用心。

    杜韦氏以往也常听说卫国公喜奢华,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装凉菜的都是晶莹的玻璃盘,汤盏是玉做的。

    各种菜的精致就更别说了,出身韦氏,嫁入杜家的杜韦氏,也算是顶级名门的了,可也不曾见过这等场面。

    崔氏是个擅长交际的,席上借机提起了正事。

    杜韦氏这次来,其实心里也是有点准备的,不过本来也跟崔氏一样,以为秦琅是想跟杜家来结个儿女亲爱的,不料却是为马周做媒。

    愣了好会,细细思量,倒也觉得不错。

    不过她没马上答应,只说要先问过丈夫,秦琅见他也没拒绝,心知事情有戏,于是大家笑着继续吃喝,倒是先不谈这事了。

    当天宴会结束后,杜韦氏立马派家人去蒲州给丈夫送信,提到秦琅为马周做媒求娶女儿杜淑之事。

    身在蒲州的杜楚客见信,毫不犹豫的就开始回信,直接表示接受这桩婚事。

    几天后,杜家邀请秦琅携家眷上门做客,还特意邀请了马周前往。

    崔娘子提前跟秦琅报喜,“事成了!杜公答应了!杜刺史就一个要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