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贞观俗人-第6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女费男啊。

    “其实吧,你所担心的事情我很清楚,这事情其实很好解决的,关键在于你们心态的转变,不要总给自己设限划圈,不要总将自己当成蛮子。既然武安州三百里都成了我秦琅的世封地,也成了大唐的疆域一部份,那么你们就应当转变观念,不要再拿自己当蛮子了,蛮子有什么好呢?”

    “你们要把自己当成汉人,改土归汉,看到阿忠了没?他在安南是个地道的南蛮子,可你现在看他,哪里还有半分蛮子的样子”

    侬存忠现在主动改姓秦,叫秦存忠,关中音与洛下音整合的大唐官话说的倍地道,汉人服饰礼仪更是十分讲究,比那些在长安咋呼的什么突厥贵族、党项、吐谷浑贵族等强多了,若没有人说,绝不会有人能感觉出他是个南蛮子。

    “你们把自己当成南蛮子,那么武安州的人也自然视你们为南蛮子,便始终会有隔阂,可若是你们把自己当成汉人,那么自然也就成了自己人。就好比阿忠在我这里,不论是这卫国公府里,还是在崇贤馆中,又或是在外面长安城中,都没有人会视阿忠为南蛮,为外人。”

    阿侬夫人身上出了一层细密的汗水,盖着一条薄薄的丝被,身材曲线毕露,听着情郎的话,若有所思。

    “可我们本就是南蛮子啊?”

    “南蛮子没错,但你们好多东西确实已经落后了,也未必一定要保留啊?我们带去的那些律法、礼仪、化,甚至是技术难道不好吗?其实你们自己也清楚,我带去的新东西很好,只是许多如你侬家一样的头人酋长们不满罢了。”

    在过去,许多部落溪垌其实很落后,生产技术落后,甚至是还处于奴隶时代,许多蛮子们日子苦的很,也只有部份蛮子首领们才过的好点,但也只是相对而言。

    如今绝大多数蛮子们其实日子都变好了,那些首领们更是如此,不少还因合作开矿或卖山卖林的还发了财,但是,他们过去高高在上的地位,却是有些降低,在过江龙一样的新移民面前,他们被压制了,有些酋长们既享受着财富的增长,生活的便宜舒适,又怀念从前的地位。

    可鱼也熊掌哪里能够兼得。

    秦家既然都已经建起上千座的坞堡庄园,移民过去数万人了,还能容许这些酋长们成为完全的国中之国?

    就连秦家在武安州,都不敢说能够独立于朝廷之外,都得接受朝廷派驻的御史、税吏们的监督检查,秦家又怎么能允许蛮子们依然独立于外呢。

    强大的武力面前,现在秦家已经一步步完善了武安州的区划,州下有县,县下设乡,乡下还设了保和甲。

    不但有封臣骑士、武士,也还有乡兵土团,就算乡里,都已经有了派出所、巡回法庭,村里还有保丁巡逻队。

    司法权尽归官府,一般的民事纠纷,乡里原来的垌寨,也只有调解权,没有直接的处置权。

    秦家承认过去酋长土豪们的私产,但是已经不允许他们再凌驾于秦家之上,不能再向蛮民们征税征役了,更不许他们私拥兵马武装。

    “你们需要的是积极的转变,阿侬,你是我的女人,阿忠是我的儿子,你们只要转变了这个观念,那么门县依然是你们侬家最大,你们依然是我秦家在门县最大的封臣,地位不变。你看阿黄、秦用、秦勇他们在武安州,深得我信任,其实你们侬家也一样可以的。”

    “其实我汉家虽讲华夷之辨,但并不以血统来论,华入夷则为夷,夷入华则为华,这个入,就是接受,接受化礼仪制度,改服易发,学汉语习汉字,与汉联姻,我们又哪来的彼此区别呢?”

    “好了,不要想太多,累了,睡吧。”

    秦琅感觉有些累了,把枕头放好,躺平。

    阿侬也躺好,她侧倚秦琅怀里,半枕着秦琅手臂,如猫一般蜷缩起来,呼吸渐渐平稳,沉沉睡去。

 第723章 遍地是黄金

    贞观五年。

    热闹的端午节刚过,开府仪同三司、司徒、吏部尚书、平章事长孙无忌领天山道行军总管,接受皇帝所授的三辰旗西征。

    皇帝从长安南北禁军中抽调了一支三千人的精锐组成骑兵交给了长孙,羽林营、旅贲军、千骑营,还有左右千牛卫里的一批勋戚高官子弟的三卫侍官,这是一支豪华的队伍。

    离京时,各个特意披起锃亮的明光甲、乌光甲等铁甲,身后还系着猩红的丝绸披风。

    连长孙无忌这样的臣,今天也难得的穿了一套御赐的金甲,显得很是威风。

    “此去西域万里,祝长孙公一路顺风马到成功!”

    长孙觉得数十斤的铠甲披在身上有点重,尤其是这端午已过,虽然早上太阳还没出来,可已经觉得有些闷的难受了,有些发胖的长孙感觉全身都是汗。

    “以前也从跟着圣人征战,只是还从没这般正经披甲过,真不太习惯。”

    “等离了长安,长孙公便可卸甲乘车而行嘛。”秦琅安慰长孙无忌,说是统兵挂帅征讨,但估计不等长孙无忌人到西域,只怕那边战事就已经结束了,这次长孙去西域,真正的任务不是打仗,而是重建西域的格局。

    这方面长孙无忌是高手,他有他爹的天赋遗传,当年隋帝时,长孙晟就是对付突厥人的外交专家,数次出使突厥,一手合弱离强分化打击用的炉火纯青,把突厥人可是坑的够厉害。

    长孙无忌虽没有长孙晟一箭双雕的本事,但一肚子的坏水,青出于蓝。

    “三郎在朝中,好好关照太子。”

    “赵公到了西域,要提防点侯君集!”

    两人相视一笑。

    两人凑一起,最后密语了一会,叉手拜别,没有人知道两人说了什么,但肯定是顶级机密。

    秦琅别了长孙无忌,径走来找苏定方。

    “谢三郎这次大力举荐我!”苏定方一身黑光甲,很是威风。

    “其实以你的本事,挂帅都足以了,只做个左先锋,倒是屈才了。”

    苏定方倒是挺满足的,他在朝中可以说属于边缘派,做为当年窦建德的麾下,后来还跟着刘黑闼反了两次唐,在武德九年才正式归唐,若是一般情况下,他根本连长安城都进不来。

    也是全靠着秦琅这位贵人的相捧,他才能有机会在这短短的几年里,能在贞观朝中坐到如今这位置,虽说已经得检校左卫率之职,也在北伐突厥、陇右之战中立了不小功劳,但他的出身限制了他。

    若不是秦琅,连个先锋都没机会当,更别说副总管或总管了。

    “机会我替你争取了,但表现得看你的,长孙公挂帅,但不擅军事,所以这方面得倚重于你,你好好表现,若得他赏识,以后还会有更多机会的。”

    “我能得三郎赞赏就足够了。”

    苏定方虽然才三十多岁,可毕竟十来岁就跟着他爹打仗了,十几年的战场经历,使的他其实也不笨,长孙无忌固然地位高,但他有秦琅这个关系就够了。若是想脚踩两只船,这无疑是最愚蠢的做法,哪怕长孙跟秦琅是盟友,但还是大忌的。

    秦琅笑笑。

    这样的聪明人才能合作久远,值得下力气的提携。

    “到了西域,见到老程,跟我带句好,还有遇到席君买梁建方这些老兄弟,也一起问个安,说我想他们了。”

    羽林郎们都是天下府兵中精选的年轻骁勇者,为天子讲武堂门生,秦琅也是讲武堂的教官,这些年轻人也是他的学生。

    这次皇帝派出心爱的学生们,也是给他们一些历练的机会,羽林郎们个个雄纠纠气昂昂,遇到秦琅,纷纷向他行礼打招呼。

    秦琅跟他们笑骂着,祝他们前程似锦。

    出征的人群里,还有一个是他的学生,也是他的义弟,那是来济。贞观元年科举的榜眼,当年秦琼老上司荣国公来护儿的儿子。

    来恒如今是政事堂枢机房的堂后官,六品。

    来济在兵部任职,这次找秦琅主动提出想随长孙无忌去西域,秦琅佩服他的胆气,也支持他的行动。去西域历练,也是镀金,归来后,这能成为一个很宝贵的资历。

    来济成了长孙总管府的记室参军。

    “到了西域,注意安全!”

    秦琅特意给来济派了四个家兵护卫。

    “希望这次灭掉肆叶护可汗后,朝廷能如愿意在西域开设高昌、焉耆、龟兹、疏勒、于阗五都督府,到时我想留在安西大都护府任职,在那边真正的历练一番,如汉朝时班定远他们一样!”

    “好志气,若真有这机会,我定助你一臂之力!”

    秦琅很喜欢这种书生意气,豪爽而又浪漫,大唐的诗人中有许多边塞诗人,最是浪漫,写出来的诗也最豪迈,这是比宋代词人更让秦琅喜欢的地方。

    南唐后主李煜也就只能写春花秋月何时了这样的,或者是秦观的金风玉露一相逢这样的,他们写不出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样的诗,或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休这样的。

    也只有到南宋时,才会有如岳飞这样的英雄写下满江红这样的雄词,或是辛弃疾、陆游他们能写下豪情万丈的词了。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饮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秦琅随口吟诵一首诗,为来济送行!

    “好诗!”来济眼睛发亮,惊叹不已,“许久没见老师诗作传出,想不到今日能得老师如此好诗相赠,谢了!”

    来济与三千精骑随长孙无忌离开长安,往西域进发,沿路还会有两万府兵汇合加入,同时在吐谷浑、党项、朔方、漠南等地,也会有许多蕃部出兵加入,一起奉天可汗之诏,讨伐肆叶护。

    大唐的男儿总是如此雄壮豪迈,就算是贵族勋戚子弟也争相出征,寻求军功,没有人畏惧战争,百姓们也向往出征。

    这三千出征男儿,归来时,也许就会少好几百人,但没有人畏惧。

    这就是汉唐雄风。

    也是以军事扩张为思想下的汉唐朝廷的尚武精神表现,后世有人说这是穷兵黩武,是军国,但秦琅还是以为,在汉唐这样的时代,这是一种值得赞扬的拓取精神。

    这方面,是宋时时代始终无法比拟的地方。

    回到家,见阿黄正坐在前院跟一群人吹牛聊天呢,如今也是堂堂开国伯了,身上挂着银鱼符呢,可昨晚一夜未归,在平康坊老相好那喝了一夜花酒费了几十贯的阿黄,这会却一样还能端着杯浓茶,在那里嘴无摭拦的胡扯。

    秦琅也没打扰他,反而靠在一边听了会,这家伙在鼓动以前府里的一群老伙计们去安南落户,说着那里万般好处。

    什么一过去,就能分田授地,在这边打光棍,到了那边马上就能娶上婆姨,什么不用很多娉礼,甚至不花钱都能娶到二八小娘子,还能不花钱再纳上几个南蛮女子。

    种棉花种甘蔗收益高,稻子一年能两熟甚至三熟,随便种都不用怎么管理都比关中产量高,什么农闲时还能到作坊、码头、矿上去干活赚钱,真金白银。

    “知道吗,在那边干活,一天最少能赚一百钱!”

    “这么多?”

    围在阿黄身边的主要是府里的一群马夫啊车夫护院等,长安大居不易,近年来长安城日益繁华,消费水平激增,物价虽说比刚开国那几年其实还降了,但依然比其它地方要高不少。

    现在长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