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贞观俗人-第7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地方还有大象,岭南也有,而在安南等地大象更多,甚至许多部落还有专门的象兵。
象是庞然大物,是巨兽,有长长的鼻子尖利的象牙和庞大的身躯,四条腿跟柱子一样。
但承乾知道,取名象肯定不是兽名之意。
“朕考考你功课,你可知这个象字何意?”
承乾想了想,取名多自古书中取,如男诗经女楚辞等,男孩取名字往往直接从诗经周易等里面取。
“回父皇 易经 系辞上有言,在天成象 在地成形。国子监祭酒孔颖达曾注释 象谓悬象,日月星辰也。儿臣斗胆猜测 父亲为大郎取名象,可是此意?”
“哈哈哈 你小子看来功课还没落下 不错,父皇正是取此意。”
李世民对这个长孙的期待可是极高的,日月星辰,那跟掌上明珠没啥区别了。
尤其在封建时代 日月星辰可不是一般人能够用的 皇帝便是肩挑日月,背负星辰,有日月星辰的那是皇帝登基时穿的十二毓冕大礼服。
“诏敕皇长孙李象为敦煌郡王!”
李象是承乾长子,也是李世民长孙,但不是嫡出 其母是太子妾。但毕竟是长孙,所以李世民对这个孙子很破例的赏赐加封。
李唐起兵之初 李世民被封为敦煌郡公,如今他将这个封号赏封给长孙 足见其喜欢。
承乾高兴的拜谢。
“大郎啊,刚才殿中侯君集对秦琅的弹劾指挥 你怎么看?”
“父皇 这是攻击 侯君集虽是父亲心腹,潜邸旧臣,曾经旧友,可臣以为侯君集无德无才,有负圣人重托。身为吏部尚书,没有做好本职,对于在外奉旨办事的使相,却这般没底限的攻击,此非大臣所为。”
承乾一提侯君集就来气。
李世民捋了捋胡子。
“大郎啊,看来你对侯君集有成见,对秦琅倒是信之不疑。”
“儿臣并非因为卫公是臣之老师,才这般维护的。”
李世民叹了声气。
“大郎,你以为权力是什么?皇帝的权威又是如何维持的?是皇帝的名号吗?”
承乾沉默。
秦琅曾经不止一次跟他说到这权力的本质之类的,他对此也有很深刻的一些理解,可在面对皇帝时,他沉默而不回答。
因为知道的太多了,不是好事。
知道了,也不能展现出来,尤其是在面对皇帝的时候。
这个时候,得藏拙装傻。
“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灭六国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名传千古的汉帝、汉武帝,甚至是汉灵帝,隋帝,隋炀帝,这些人都是皇帝,但却又都不同。赵武灵王曾经吞灭中山国,大败林胡、楼烦二胡,带领赵国日益强盛,后来在鼎盛之时,为了专注于军国大事把王位禅让给儿子,可这样一位雄主后来却遭遇沙丘之乱,被幽禁沙丘宫,在掏尽最后一个鸟窝后活活被饿死了!”
“秦始皇平定天下,一统六国,霸气无比,他十三岁被立为秦王,然国家军政大事,却皆由国相吕不韦把持。直到二十一岁亲政之时,都没有半点真正的权力”
“汉献帝刘协本汉灵帝次子,灵帝之后长子刘辨继位,是为汉少帝。但东汉末年朝政混乱,十常侍之乱,引发何进袁绍曹操等诛杀宦官,引西凉董卓入京,结果董卓带西凉兵入京后,却废了少帝而改拥刘协称帝汉献帝后来又落到曹操之手,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终其一生都只是曹操的傀儡”
“大郎,你看秦皇汉武,那是多么了得的君王,可他们年幼继位,虽拥皇帝名号,却迟迟不能亲政秉国,甚至如赵武灵王也曾十分英雄了得,但最后却落得被囚禁饿死的下场,还有近代的杨广,这也是个很有才能的皇帝,可结果却亡了大隋江山,自己在江都被弑杀你说,权力是什么,皇帝的权威又如何维持的?”
杨广曾经也是一句话就能灭掉八柱国家中的太师李穆家族的,甚至还连灭了多个国家。
但这样的大业皇帝,也会落得被自己禁卫骁果军弑杀的下场。
再比如说大明宫的李渊,他也曾是皇帝,但最终却是被只是秦王的自己给夺位了。
对于皇帝来说,权力这东西让人迷恋又让人恐惧。
“朕对你说这些,只是想提醒你,做皇帝与做学问不同,更与你主持京兆府事务不同,更复杂。侯君集是什么样的人,朕很清楚,但朕必须得用这样的人。”
“朕当了七年皇帝,才终于悟出了一点,平衡,做皇帝最重要的就是掌握平衡。”
承乾一直沉默着。
似乎在虚心接受皇帝的教诲。
“现在,你再好好思考一下,秦琅在岭南的所做所为,朕该如何对待?”
皇帝的暗示已经十分明显了,秦琅在岭南所为,已经打破了皇帝所需要的平衡。
承乾似乎只要顺着皇帝的暗示回答便是无误的。
可承乾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坚持道,“儿臣以为,卫国公自东巡之后,夺卑沙,开流求,治海商,镇南蛮,每一项都做的很好,皆为了大唐为了圣人的利益,十分尽心。如今句町蛮叛乱,左右溪动荡,卫公一面调兵平叛,一面趁机对两溪蛮改土归流,这正是一劳永逸的解决后患,至于说将广源等八州划到武安州代管,臣觉得这也只是权宜之计,毕竟眼下是战时”
听到这个回答,李世民不动声色。
“那你是赞成秦琅在岭南左右溪搞改土归流,也同意他将广源等八州纳入武安州?对于他给滇黔桂交四道的界线堪定也认同?”
“左右溪改土归流虽有些仓促,但也是时不我待机不可失,当趁势而行。至于广源等八州入武安州一事。”他犹豫了一下,最后咬牙道,“儿臣以为确实不太妥当,眼下是战时,可权宜行事,暂时划入武安州代管,但朝廷得着手后续安排。”
“你觉得当如何安排?”
“广源等八州可划入广南道管辖,也可划到武安州都督府都督统领,但不可改州为县,臣以为这八州之地,皆属于交通不便的山区之地,是以往溪垌蛮们控制之地,要想将之改土归流,也并不易,但现在有机会,就得去做。为了加强朝廷对这些地方改土归流的成功,儿臣以为可将这些地方分封宗室或功臣,间杂朝廷直管的州县。”
李世民笑笑,“这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秦琅扩大封地的事情,就这么轻轻放下了?”
“父皇,现在是战时,卫公也只是为平乱便宜行事,且并没故意隐瞒乱来,而是奏报朝廷了。”
“朕知道你的心思,还是要维护秦琅便是。”
李世民取过岭南地图,仔细看着上面武安州秦琅封地,这副地图可比之前他圈地给秦琅时详细多了。
秦琅新圈的八个州,地方可是很广阔,尤其是七源、广源等地,因为西面都是僚子部的地盘了,所以西面根本无真正的界线,秦琅想圈多大就圈多大,只要他有能力赶走上面的僚人就行。
李世民又看向武安州东面,那个鸿基大石炭矿的储量,太诱人了,之前怎么就没人发现呢?
现在成了秦琅的一个聚宝盆,源源不断的开采出黑色的金子一样值钱得石炭啊。
“这样吧,秦琅也为国有功,有功当赏。七源州就如他所请,改为七溪县,直接划入武安州。镇南关以北的石西州、思陵州、思明州、西平州四州,合并为一州,赐名太平州,原四州皆降为县,太平州治石西。”
“邕州西南的上思羁縻州与瀼州合并为思州。”
李世民指着明江,“以明江为广西广南两道边界不太适合,应当以原瀼笼边界的四方岭做为两道边界,明江皆划入广南道。思州以南以十万大山为界,南面直抵大海,原苏茂州与新安州合并为一州,名新安州,其东以北仑河与钦州划界,为广西广南两道东南界线。”
第832章 削藩
李世民盯着新安州西边的鸿基煤矿许久,最终还是压制住了贪念,没把新安州的西界划到鸿基煤矿上去。
咬了咬牙,李世民最终把新安州西界划在了一条天然河流巴节河上,最终还是维持了原来武安州的东南界线,甚至还给武安州东面新增了一些山谷过去。
镇南关以北的明江、思陵江一带还算较平坦的地带,李世民直接设立为朝廷直管的太平州,而做为山区的思州和沿海同样山多地少的新安州,李世民打算用来分封给宗室功臣镇守,以此牵制平衡秦琅的封地。
至于武安州西北一带,七源州划给秦琅,算是奖赏。
但是对于高平堡和广源州,李世民不打算退让。
这相当于是一条界线,若是让给秦琅,以后秦琅往西扩张的会没边。
而且朝廷这次若是能够成功的平定句町之乱,并对左右溪蛮改土归流的话,那么高平这个位置就太重要了。
“广源州并掉思琅、金龙二州,为朝廷正州,高平也归广源州。”
如此一来,武安州的东南西北四面,都已经再次确定好边界了,北面和西面都是朝廷直管的正州,太平和广源二州。东面是新安州,西南是交州,正南是长州。
武安州西以沧江为界,原本秦琅都已经扩张到了求江一带。西南以太平江为界,西北是求江为界。
以前陇江以北地区的平原丘陵地区,也是分为两块的,以求江为界,江北地区多是俚僚蛮们,求江南到陇江北岸这一片,主要是汉移民为主的汉人豪强们。
求江下游是从西到东流,而中上游是从北向南流,过去求江流域比较混乱,多方势力混杂,和武安州原来的情况其实差不多。
秦家这几年各种手段用尽,硬生生的往西一路扩张到上中上游的东岸一带,甚至有继续向西岸扩充之意。
李世民现在直接划界,改以求江下游北面的南流河沧江为界。
“沧江以西,求江上游东面,下游北部之地,新设一州 名为武峨州。”
李世民拿红笔圈起了新的武安州 感觉还是有点大了些,有些心疼 可这次下刀也比较狠 秦琅圈了八个州,李世民只给了秦琅一个 还又割走了一个州,并把高平堡这块秦家飞地也拿走了。
现在又把沧江以西这么大块地拿走 有些狠 可不狠不行。
这是秦琅的试探,不坚定点,这小子还不知道要怎么得寸进尺呢。他最初给秦琅圈地授封时,西界可是以渌水河为界的。
“你说 朕是不是应当把镇南关划到太平州?”李世民似在自言自语。
承乾不敢吭声。
镇南关划给太平州 那是不是太平州也划给广西道?
他觉得这有些太过份了,镇南关秦家可是非常重视,十分认真经营的。
“算了,镇南关还是留在武安州吧,不过如此重要的关防 朝廷应当驻兵才是。当新设一军,军号镇南 兵额三千,驻防镇南关以及左江上游地区。”
“秦琅的功劳还是很大的 他最近又添了一双儿子,朕总不能小气了。“皇帝自言自语 盯着武安州圈起来的地图 北有山川 东有大海,南有平原,西有丘陵,这块封地以前觉得偏远荒僻,现在却觉得太好了。
牙疼。
当初怎么就把这么好的一块地给了秦琅。
当然李世民也想不到,贞观之初他刚继位时,就连整个岭南,也就广州、桂州算是实控在手,其实的地方都是冯盎、冯暄、冼宝彻、谈殿、宁长真等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