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贞观俗人-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连魏征这样的人,也都对如今的局面感到有些绝望,不知道哪里是个头。

    “我以为,攘外须先安内,先平缓渡过此次中枢的权力交接,然后才能团结举国之力来对抗突厥,迫使突厥不再入侵,这样才能全力休养生息,安宁天下。”秦琅道。

    “谈何容易?”魏征摇头,大唐太原起兵,至今九年,一路走来,也是刀剑征伐,击败一个又一个反王,平定一个又一个州县,总的来说日子看着是比以前有些奔头了,但李世民玄武兵一搞,又让本来渐安稳的天下局势变的混浊起来。

    大唐好不容易树立起来的那点中央权威,那点天子威慑,正在一点点失去。

    这一切怪谁?

    当然是怪李世民。

    不过秦琅倒觉得这种事情没法深究,毕竟这是已经发生了的事情,现在要考虑的是如何改变当前的困境。

    魏征判断今年的局势会急转直下,不管幽州李瑗王君廓、泾州李艺等会不会叛乱,仅今年多地霜旱灾情,就会让今年关内关东的粮食大减产,今年必然会暴发饥荒。而突厥也不可能会放过这个趁火打劫的机会,突厥再一来,整个北方只怕都要乱起来。

    到时边患、饥荒四起,必然导致流民、盗匪横行。

    连年的战乱,导致不管是朝廷中央,还是地方州县的仓库里面,都是空空如也,百姓更是没有什么存粮。

    路边荒草里,一具枯骨半露。

    风吹雨打,这具骸骨早就已经残缺不全,但仔细观看,还是能看的出来,这具枯骨绝对没超过十年。

    也许这是武德四年中原大战时倒下的哪个士兵,又或许是个饿死的百姓。

    可到如今,居然连收葬都不曾,就这样白骨露于野。

    秦琅跳下马,看着这具枯骨许久,最后一躬腰。

    “挖个坑,把这具枯骨入土为安吧。”

    秦勇摇头,劝道,“出了长安后,这一路上这样的枯骨到处都是,收葬不过来的。地方上的州县官员们都管不过来,我们只是路过。”

    “这样无人收葬的尸骨很多?”

    “多,河南河北,还有河东河套等边塞之地,到处都是枯骨,有些地方甚至百里无鸡鸣,到处荒芜一片。”

    隋末以来,长达十余年的反复鏖战,让曾经繁华的中原地带,时至今日也还有许多地方如同无人区一般。

    中原大战后,虽然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可时间太短,依然还没恢复过来。

    大唐在关东击败了王世充,击败了窦建德,又击败了刘黑闼、徐圆朗、高开道等一个又一个的反王,但时至今日,依然还有无数的流贼草寇占山为王。

    大唐均田地,清户籍,安民抚孤,可饱受催残的中原依然还没恢复元气。

    秦琅没有理会秦勇他们的劝谏,路边但凡看到有尸体露于野,必定会收敛尸骨,让他们入土为安,再树一块无名碑。

    秦琅让魏征登记这些无名之人的数量。

    越往东行,收敛的尸骨越多,魏征的本上,已经记下了三千多具无名者尸骨。

    出潼关,入洛阳。

    秦琅登上北邙山,来到罗士信、裴行俨、裴仁基的坟前祭拜,他们都曾是秦琼的兄弟,乱世之中已经先一步往黄泉招旧部了。

    倒一杯国公酒,点上三枝香。

    “罗叔,这天下越来越好了,总有一日,大唐将开创盛世,那盛世定会如你所愿!”

    飞鸟腾空。

    一群人围过来。

    那是一群饥民,老弱妇孺皆有,甚至还有抱着娃的。

    他们有的拿着桑叉,有的拿着打狗棒,双眼发绿的围过来,盯着秦琅供在罗士信他们坟前的猪头、烧鸡等。

    秦勇提起盘龙棍。

    五十名已经操练的有些模样的黑云长剑队员,纷纷拔出了手里的横刀。

    可对面的那一群饥民并没有后退,依然站在那里不肯走。

    秦琅摆手。

    “收起你们的刀兵,这些只是些饥民而已。”

    “三郎小心,人饿急了什么事都干的出来!”秦勇当年在河南随秦琼剿匪,其中剿的最多的就是因饥恶而造反的流民。

    秦琅摇头。

    “因为饥饿抢劫食物,不应当算是犯罪!”

 第83章 李存孝

    供在罗士信几人坟前的大猪头、烧鸡等被秦琅端走,摆在了饥民们面前。

    饥民们看着那肥硕的猪头,金黄的烧鸡,都不由的直流口水。

    秦琅拔出刀,把猪刀和烧鸡切斩成小块,又把蒸饼也摆在面前,“妇女儿童老人优先,排队来食!”

    饥民们犹豫的看着秦琅,若不是秦琅身后站着那数十人都手按着刀柄,他们早就忍不住会围上来抢了。

    “来吧,人人有份!先到先吃。”秦琅拿刀子叉起一块猪鼻拱,在众人面前晃了晃。

    终于,有个孩子忍不住小跑着过来。

    这孩子瘦的皮包骨,头上梳的两个角也早散了,披头索发,光着脚丫赤着上身,露出两扇排骨。

    他冲到秦琅面前,就伸手去抢肉吃。

    秦琅一下擒住他手。

    “按规矩来,站好,先在这盆里洗干净手。”

    那少年盯着肉挣扎了几下,可手如同被铁钳夹住一下扯不开,最后只好点头。

    秦琅松开手,他马上又伸手来抢,秦琅一刀背拍在少年手背上,痛的他直咧嘴。

    “老实点。”

    少年这才无奈的走到旁边,弯腰随便在盆里洗了几下手便又过来,一双眼睛依然一动不的紧盯着秦琅刀上的肉。

    喉咙却已经不住吞咽口水。

    “叫什么名?”

    “没名。”

    “那别人怎么称呼你?”

    “他们都叫我李突厥,也有叫我李丑儿的。”

    秦琅细细打量,发现这小孩还真有几份异族模样,听他这名号,估计这孩子是个突厥人或是突厥混血,所以别人就喊他李突厥,或是李丑儿的。

    “哪个是你阿耶阿娘?”

    “我没有阿耶阿娘。”

    秦琅把那块猪拱鼻递给李突厥,“你先站到一边。”

    李突厥很胆大,此时也不管其它,接过猪拱鼻便啃了起来,甚至吃的太急而噎的眼泪都出来了,秦琅给他拍了几下,一块猪拱鼻自喉咙里喷出掉地上,结果他马上又捡起来扔进嘴里嚼了起来,还一脸满足。

    见李突厥吃到了肉,其它人也终于相信了秦琅,纷纷排队。

    妇孺老弱排前面,青壮男子们排后面。

    人多肉少,便每人先分到一块。

    秦琅让大家把携带的干粮饼子等先拿出来接济下这些饥民,这群饥民约有百余人,吃的狼吞虎咽。

    李突厥吃完了猪拱鼻,便又围着秦琅身边,想要再吃点。

    “我已经让人生火架锅煮汤饼了,一会就有吃。”

    李突厥倒也胆大,围在秦琅身边不肯走,倒是有问必答。

    这孩子看着瘦弱,居然已经有七岁了,他说他家本是河东人,母亲姓李,多年前突厥南侵,母亲被突厥乱兵糟蹋,后来便生了他。因为未婚生子,李氏被人鄙夷,后随乡人逃到洛阳一带逃荒,病死了,李突厥那时才三岁便没了娘,也没有人抚养,于是成了乞丐儿,吃百家饭长大的。

    最近洛阳城里也讨不到吃的了,李突厥于是出城,跟着一群饥民到处游荡。

    虽然有着突厥的血统,也被人称为李突厥、李丑儿,可他打小生活在洛阳附近,也从没有接触过突厥人,李突厥说自己最恨突厥人。

    “你们是做什么的啊?”李突厥问他。

    “我是个商人,走南闯北的贩卖货物。”

    “那你们为什么要在这拜那几个坟呢?我听人说那几个坟都是有名的大将军呢!”

    “呵呵,你知道的倒不少。”

    “你带上我吧,我什么都可以干,我可以帮你喂马。”少年期盼的道。

    “我们要去河北,卖完这批货要回长安。”

    少年道,“那就去河北,回长安,我恨洛阳,恨这个地方。”

    “这里没有半点值得你留恋的地方吗,毕竟是你长大的地方?”

    少年摇头。

    “我讨厌这里,人人欺负我,你带上我吧,我只要一口吃的就好。”

    “我可以做你的奴仆!”

    少年本就是个黑户孤儿。

    有一丝生存的机会,他都愿意抓住。

    秦琅感叹,在后世,这个年纪的孩子,就算再可怜,也依然还会有阳光温暖,而在这,他却从三岁起就开始自生自灭了,也不知道这个孩子是如何在这世上挣扎求存了四年。

    “好吧,你可以跟着我。”

    “谢谢。”

    少年跪地,向秦琅磕头,磕的很认真,额头都磕出了血来,直到秦琅扶他起来。

    “都磕出血来了,小心些。”

    “没事,烂命一条。”李突厥道。

    “你会些什么?”秦琅问。

    “我会下陷阱捕鸟捉兔,我还能用弹弓打鸟兽,我还会突厥话。”

    “你会突厥话?你不是说你从没接触过突厥人吗?”

    “曾经我跟一个老头一起乞讨,他会说突厥话,但不是突厥人,李突厥这个名字就是他起的,后来他教过我突厥话,再后来一个冬天他冻死了,再也没有醒来了,他是个好人。”

    说起那个老丐,李突厥有些伤感。

    “突厥丑儿只能算是外号,我给你取个大名吧,存孝,如何?你在这世上唯一的亲人是你母亲,她虽然已经过世,但我希望你能够记得她,心中永存一份孝心。将来活出个人样,混出几分出息来,为你娘挣个诰命追封,也算是对的起你娘了。”

    “存孝,李存孝。”李突厥念了几句,点头。

    “这名字好,我以后终于有大名了,就叫李存孝。我在这世上有娘无父,从今天起,你就是我爹了,爹爹在上,请受孩儿一拜。”

    秦琅有些措手不及,不料这小子倒是聪明的紧,还知道打蛇随棍上,给他取个名字,他就来拜爹。

    不过想想这年头人普通喜欢收义子,许多义子其实也就是部曲奴仆之意,并不算是儿子,只有那种记入祖谱的继子才算是真正的儿子。

    “你小子,好吧,我就收下你这个干儿子了,以后你就跟着老马头阿黄,学学如何喂马赶车这些。”

    阿黄对这机灵的小子倒也挺喜欢的,“三郎收个义子,我就收个徒弟。”

    汤饼煮好,一群饥民狼吞虎咽,李存孝更是连吃了三大碗,那个瘪瘪的肚子都吃的溜圆起来。

    “三郎打算怎么办?”魏征指着那群饥民。

    秦琅叹口气,“我能做的也就是给他们一顿饭吃了,至于其它,我暂时也鞭长莫及了。救济灾民,安抚百姓,这应当是地方官员们的责任。”

    “地方官就是没法子了,才会有这么多饥民游荡在外的。”魏征道。

    “那你有没有什么好法子呢?”秦琅问。

    “我这里倒是有个临时的安置办法,我听说三郎你手里可是有不少田地,足足两万亩,遍及关内关外?”

    “你消息倒是灵通,确实如此,不过有八千亩是长乐郡主的永业田,我只是代管。”

    “反正早晚都是你的,我有个提议,你可以派人去联系下你在洛阳附近的庄园,然后看能不能把这些饥民安置到那里去,让他们干点活,能混口饭吃,暂时撑过这饥荒,也算是做了件大好事。”

    “这倒也是一个办法,试试看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