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贞观俗人-第8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徒一年。其服内生子,事若未发,自首亦原。
翻译过来就是,丧期生子,指的是在二十七个月内生孩子,产期在二十七个月内,和什么时候受孕无关。但是服内生子,如果官府没有发现,无人举报,犯事人自首的话,可以获得原谅。
特别是皇家宗室,如果服内生子,甚至宗正寺都不会给上户口。
那如果大丧期间已经怀孕了的女子怎么办,一般情况下会打胎,或者生下来后过继给别家。
丧前怀的也是不行的,主要是在孝期内生就不行,不管什么时候怀。
这一点,其实很不人性,但古人讲孝,尤其是对大唐来说,更重孝道,李世民就经常嚷着大唐以孝治国。
缺什么就越要讲究什么,李世民因为自己是逼不得已发动政变弑兄杀弟软禁父亲,所以当皇帝后越发讲究这个孝字,试图以此来掩饰自己的过错。
太上皇驾崩,李世民得守丧三年。
不过皇帝守孝一般是以日易月,正常其实是二十七个月,所以皇帝只要带孝二十七天就行。
可其它人却得严格遵守的。
长乐公主就得为祖父守孝满一年,当然,这个一年其实是指九个月。
九个月内,不得婚姻嫁娶,不得娱乐饮酒等等。
“派人去跟秦琼说一下,定好的婚期取消。”
“传旨秦琅,即刻召回京师长安。”
“另诏令萧瑀、陈叔达、杨恭仁、宇士及,并房玄龄、高士廉、长孙无忌、秦琅并为山陵使。”
一共八位山陵使,都是前宰相及现宰相,萧陈杨宇四位,更都是太上皇武德朝和贞观朝都任过宰相的,特意让这几位也进来,也是想表明孝心了。
大明宫一下子就气氛紧张起来。
大批御史围在了太上皇的寝殿里,时刻盯着太上皇,准备记录驾崩的时间,一众太上皇嫔妃们,有儿女的则被允许带着儿女们远远的看着。
柴绍等年长的女婿们,则开始张罗后事。
至于太上皇那一堆退位后生的年幼儿女们,好多都还没明白正在发生什么。
二月里倒春寒,格外的冷。
大明宫里更冷。
李世民干脆缀朝。
三天。
太上皇愣是又熬了三天,每天都在那里时而清醒时而糊涂,糊涂的时候经常喊着建成元吉的小名,说他们来接自己了。
李世民呆不下去,总觉得毛骨悚然。
三天后,二月十七,太上皇驾崩于大明宫长生殿中,走时还喊着建成元吉的名字,死后眼睛仍然大睁着。
李世民赶到,为父亲合上眼,几次却都合不上。
最后是皇太子承乾上前,为祖父合眼,才终于合上。
殿中一众宰相大臣们都暗自松了口气。
八位山陵使,除秦琅还没回,其它七位立即主持起国丧。
向天下宣布国丧,太上皇于贞观九年二月十七日,因病驾崩于大明宫长生殿。
政事堂宰相为李渊定庙号高祖,谥太武皇帝。
李世民披麻戴孝,在灵前听完禀报后,沉吟良久。
“谥神尧太武大圣大光孝皇帝!”
李世民给父亲加了个九字尊谥。
似乎唯有如此,才能表明自己对父亲的孝心。
“诸太嫔妃们如何安置?”萧瑀问。
李世民想了想,望向长孙无忌,长孙马上替他回答,有子嗣的太上皇妃嫔,皆随子女出宫居住,各赐府第。将来诸王分封就藩,则随同就国。
若无子女者,则于长安西郊建崇圣寺,为高祖别庙,令所有有品级且没子嗣的嫔妃前往寺中出家,九嫔以上不用剃发出家,在寺中供养,而九嫔以下皆令剃发出家。
而无品级的宫人中,有被太上皇临幸过的,送往献陵守陵,其余者皆释放出宫,各回本家。
李渊称帝前生了五个儿子,称帝后又生了十七个,称帝前的五个儿子,只余下了李世民一人。
称帝后的十七子,已夭折两个,还有十五个。
最大的荆王元景十八岁,已经就藩之国,而最小的滕王李元婴才五岁,看着那一堆披麻戴孝的小老弟们,李世民眉头皱的更紧了,他自己总共也只生了十四个儿子,还夭折了三个,现在只有十一个儿子。
这些跟自己儿子们一样大的弟弟们,比儿子还多了四个。
第928章 征召还朝
岭南。
二月底的广州却还陷入一场倒春寒之中,连热闹的广州码头都显得要冷清了许多,习惯了岭南凉爽春季的南人,也忍不住躲屋里烤起火来。
虽说远离中原,但广州通商天下,联络四海,那些走南闷北的商人们本就消息灵通。
码头各大商馆里,商人们一边聚堆烤火喝茶,一边也在交流着各种信息,互通有无,既有各地的商业信息,也有来自内地长安的政情时事。这几天,广州港谈论的最多的一个新闻,无疑就是太上皇驾崩于太极宫长生殿了。
享年七十一岁的太上皇龙驭归天,其实对商人们来说,也不是什么大事。盖因为这位大唐开国之君,早在九年前就已经退位了。当今天子在位已九年,所以太上皇驾崩,丝毫不会影响到如今的局势政策半点分豪。
商人们最看重的还是政策的稳定性,尤其是贞观朝对工商的重视发展,若是当今重工商兴贸易的天可汗驾崩于太极宫,估计每一个商人都会如丧考妣,每个人都会担忧未来的政局走向,不知道是否会人亡政息。
可大明宫里那位太上皇走了吗,日子还是照旧。
丧讯已经传到广州。
广州经略使行辕、都督府衙第一时间树起了白幡,衙役们也四处向处州县乡里传发丧讯,接着就是要举国为太上皇服丧。
好在太上皇的国丧,普通百姓其实影响不大,督府有令,岭南九府诸州禁娱乐饮酒七天,禁婚姻嫁娶七天。
七天后,恢复正常。
都督府和各地官府、学校,都要设立祭台,遥向长安祭奠上皇驭天。
围坐炭炉前,打个边炉,以茶代酒,大家也都换下了华丽的丝绸夹袄、貂皮大衣,难得穿上了布衣。
其实这布衣看着素,却是武安府秦家特产的白棉花所织棉布,配上谅山山区里的土僚们所织的僚锦,表面相素,暗则低调奢华。
广州的商人也是抱团的,就看港口码头建的那一排排的会馆就知道了,第一大会馆便是长安会馆,这是来自中原京畿长安的商人们,这些商人有个特点,多是权贵们的台前掌柜。
每一个都是实力雄厚,财大气粗,个个背后非富既贵,不是宰相就是王公,最次也得是个外戚,你要是后面只有个候伯将军做后台,你都只能在长安会馆里做个跑腿的。
仅次于长安会馆的则是洛阳会馆,洛阳会馆则以山东士族为主,山东五姓七宗,什么刘张赵王颜等。都是有名的百年甚至数百年的士族门阀大姓。
这两大顶级的会馆后面,则是扬州会馆、益州会馆、荆州会馆、杭州会馆等各地商人抱团建立的,其背后也多是一地之豪强大姓。
反倒是如广州会馆,桂州会馆、邕州会馆、交州会馆这些岭南本地的商帮,显得有些势弱,不论是会馆的占地规模,馆舍的高低大小,甚至是雇佣的人员等等,都远不如那些过江龙。
就连武安会馆,都要远比广州会馆等大的多。
至于什么江西会馆,潇湘会馆、福建会馆、浙江会馆、江东会馆等等,就更小了。
可不管是哪个会馆里的商人,都喜欢谈论时事,甚至侃侃而谈,指点江山,俨然一副政事堂宰相的模样。
长孙复抱着个茶壶,听着那些来自京师的同伴们的侃侃而谈,却只是一言不发,这位复姓长孙的商家,一听姓就知道不一般,事实上这位也确实是当今皇后族人,是河南长孙氏的庶出子弟,在外为长孙家奔走,打理商业。
他就是宰相赵国公长孙无忌家的族侄,顶着长孙家族的头衔,不过他只是很卑贱的一个旁枝庶出子,甚至还是个婢女生的。在大唐,婢女所生的孩子,有时卑贱的都不能记入族谱,不被宗族承认地位。
特别如果那婢女还是个奴婢而不是雇佣的女婢,那有时可能所生之子也会沦为奴隶的地位,既不是家族承认的子弟,又似乎不完全是奴婢下人,但实际上这类婢生子,长大后地位处境非常低。
家族的名声地位,爵位财富等跟他们根本没有关系,他们最好的出路,其实就是为家族打理事务,做一个可靠的管事。
算是一个高级点的奴仆,但依然摆脱不了这种身份。
长孙复从小就明白这一点,也很早开始为长孙家奔走,如今四十许的他,在族中以精明能干著称,甚至得到长孙无忌的数次赞赏,现在更是坐镇广州,执掌着长孙家在岭南的产业。
相比于长安,他更喜欢广州。
天高皇帝远,在这里,人人尊敬他,这尊敬大多来自长孙二字,他很喜欢这种感觉,在这里,不会有人特意纠正他并不是长孙家族的子弟,不会说他只是个下人。
他就是长孙家族的代表。
“听说圣旨召卫公火速返回长安。”
渤海高家的高大临笑道,“卫公可还是献陵的山陵使,肯定要回去的,听说因卫公不在京,圣人又点了七位前宰相和现宰相共任山陵使。”
“其实卫公当山陵使早就把献陵营建好了,甚至当今圣人的九嵕山昭陵,也已经营建数年,大体都建好了。”
太上皇的献陵是封土为陵,而当今天子的昭陵则是因山为陵,封土陵就是直接在一块平地上堆一座巨大的人造土山出来做帝王陵,而因山为陵是选一座山,挖出帝王陵寝。
因山为陵,无疑工程量更小一些。
不过昭陵早早营建,花费却很大,皇帝圈了很大一块地,做为陵区,整个九嵕山做为皇帝山陵,然后围绕着九嵕山要建陵宫、陵城,又在外围划出了数以百计的位置,特赏赐给贞观朝的这些佐命元勋功臣将相,还有勋戚世家等等。
得到陪葬昭陵荣耀的各大家族,也早早就开始在修建自家的陵墓,基本上都是覆土型的,早早提前修建,堆好土留好位置,然后还要建一个小庄园,各种石人石马等,能修上好多年。
仅一个昭陵,帝陵和勋戚们的墓的修建,就招募了无数的工匠、民夫去做工,甚至带动了礼泉县的繁荣,礼泉县人口大增,消费大涨。
修陵墓是很耗费钱财的,光是石匠数量就十分惊人,贞观以来,朝廷财政充足,两税法后,摊丁入亩,折役入亩,使的工匠们都摆脱了极大的负担,以前朝廷动不动征召做役,免费,还得自带干粮。
现在改成雇佣了,花钱雇役,工匠们的待遇水涨船高,都很期盼着能接到官府的征召,因为现在做工有钱了,工钱还不少。
像是营建献陵昭陵这样的活,那都是大活,能一干好些年,除了每年农忙季节暂时停工外,工匠们一年能干很多个月,有稳定的一笔收入,工钱还不低,尤其是石匠。
因需求大增,所以石匠们的待遇那是水涨船高,这几年关中石匠们的收入提升了几倍了。
导致无数的农家贫民子弟,都跑去学石匠,这活以前都属苦活,费力气又辛苦还脏,但现在收入却是百工里较高的,仅次于铁匠,还排到了木匠之前。
干一年下来,能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