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贞观俗人-第8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夜市照开,生意照做,只是少了些丝弦曲乐声罢了。

    长安如今的夜市,甚至都关乎到千家万户的生计,所以只关了七天夜市后便继续放开了,皇帝也不能让那些在夜市上做生意养家的人饿肚子不是。

    这次再见面,才发觉承乾真的变化不小,都已经开始蓄起了胡须了。

    十八岁,这在后世也就是个高中生,可在这个时代,承乾却已经当了十年太子,儿子都快会打酱油了。

    以前的承乾对秦琅几乎言听计从,甚至是带着崇拜的,可是现在,两人却有些陌生了。

    他苦心劝说,承乾却认为他是因为侯君集的关系而故意不帮忙,这种想法,以前承乾绝对不会有,现在他却深信不疑,走的时候甚至很不满。

    哎,翅膀硬了。

    镇抚司魏昶一件翻领对襟羊皮袄,头戴了顶粟特胡帽,掀开车帘,“看我给三郎带什么好东西了。”

    干荷叶打包的酱牛肉,烤鸭、烧鸡,还有五香豆干等好几大包,又将一坛子好酒摆上。

    马车虽看似不太起眼,但车厢内很宽敞,折叠的桌板打开放下,两人隔案对坐饮酒还能很宽松舒适。

    桌子底下还生着小炭炉,一边还挂着小香炉。

    秦琅看了眼酒坛,京师有名的国公酒,他摇了摇头,“现在可不能喝酒。”

    脸上一道刀疤显眼的魏昶不太以为然,“偷偷喝两口也没人知道,其实京师多少勋戚豪门贵族,还不都照样饮酒做乐,甚至晚上让家里歌伎舞姬压低了声音歌舞呢。”

    秦琅摇了摇头。

    于是魏昶倒也爽快的把酒放到了一边。

    秦琅给他倒茶,“喝茶吧,刚才在那茶楼里喝了会茶,他们家茶不错,买了一点,你也尝尝。”

    魏昶于是便干脆把那些卤味小菜等都收起来放一边,接过茶杯。

    十年前,他是长安不良帅,遇到了秦琅,于是结下缘份,六月初四,跟着秦琅做了桩惊天动地的大买卖,于是飞黄腾达。

    这十年,他一直在镇抚司里,本品现在是从五品下,职事却还是正六品上,高品低职。其实以他的资历,还有跟秦琅的关系,只要肯出京,外放一个五品职事还是很容易的,甚至在大州做几年佐职,然后转迁一个边地下州做个刺史也是没问题的。

    可魏昶没挪窝,他挺喜欢长安的。

    隋朝时本是宇家的一家奴,后来借宇家势,做了长安不良帅,甚至后来入骁果军,做上了六品校尉。跟着宇化及江都弑君谋反,建立许国,也当过短暂的许朝三品将军封侯。

    只是这许朝败亡的也快,最终他跟着宇士及逃回了关中投了李渊。回长安后,宇士及便让他自谋生路,于是后来他凭旧关系,又回长安县做了不良帅,一做就又是九年。

    长安不良帅,坊间威风,但相比起镇抚司的镇抚来,那是远远不及的。别看在长安城中,五品阶六品职只能算是上不得台面的小人物,但是魏昶却混的是风声水起。

    长安屠行里面,他家就占了首席,一年毛利近万贯,就算扣除各种开销、打点、孝敬等,一年下来,也是数千贯的净收益。再加上其它的一些买卖,好些跟着秦琅投的钱,也不用参与管理等,只管每年算帐分红派息,下来也是收益不错。

    魏昶官职不高,但现如今也混了个伯爵虚封,在长安城中也有一座大宅子,宅门上不敢写魏府,可魏宅二字挂上去,也很威风。

    魏昶这些年在长安混的是八面玲珑,如鱼得水。

    甚至长安三省六部九寺五监的一些高官们,都得喊他一声老魏,给他几分薄面。

    不过对秦琅,魏昶始终心怀感激,更清楚自己有今天,靠的是谁。他的前半生,是宇家的家奴走狗,后来被宇士及踢出去,自己在外面厮混,直到遇到秦琅,才算是遇到真正的贵人了。

    “这侯君集的女儿啊,确实长的很漂亮,而且听说很会服侍人,太子殿下被他服侍的晕头转向的,甚至都言听计从了。当初是东宫千牛贺兰楚石居中牵线,为太子介绍的侯氏那贺兰楚石说来,跟三郎你也是亲戚,他家跟武士彠和侯君集都有联姻的”

    老魏是长安百里通,对于长安城里发生的事情,都是了如指掌,这既有他在镇抚司的便利,也跟他这人在长安多年打下的人脉有关。

    不仅是街坊的情况,甚至就是宫闱里的消息,他都能知晓许多。

    “太子想废太子妃,这事现在长安其实不算什么保密,好多人都知道,这事啊,其实全是侯氏跟裴氏两个女人在一边吹枕头风呢。”

    “那侯氏想当太子妃,裴氏呢也想顺位补个良娣。”

    侯氏是侯君集的女儿,裴氏则是裴寂的孙女,出身本来也都不算差,但是两个女人虽然外表美丽,却都不是什么贤淑之辈。

    裴氏给承乾生了庶长子,在宫里很是得宠,这几年总是吹耳边风,让承乾帮助裴家。承乾也确实卖力,张罗着给裴寂平反,帮忙把裴寂先前获罪时被牵连流放的子侄们,从各地边疆给弄回长安,还给他们安排官职,甚至是很大方的拔给了许多田地产业。

    闻喜裴氏的裴寂这一支,本来已经被踩到了泥底,可硬是靠着裴氏的枕边风,在太子承乾的大力帮助下,又咸鱼翻身了。

    “那裴氏子弟回京后,可不安份,其中不乏一些家伙仗着太子的关系,在京为非做歹的,上月就有一个裴氏的兄弟打伤了一名鸿胪寺的官员,据说是在争夺一个宅子,那宅子原本是裴家的一处别院,后来被抄没发卖,那官员买下居住着,如今那裴氏兄弟硬要买回来,倒也加了些价,可那官员并不想卖,不说近些年长安人口大涨,那宅子本就涨了不少钱,而且他也就这一宅子,卖了再买也不容易,可裴氏兄弟硬要买,最后便花钱请了一些坊间闲汉折腾,今天扔死猫,后天泼粪,搞的人没办法,最后那官儿直接到京兆府告状,可状纸递上去,太子最后却反而偏袒裴家,说这本来是裴家祖上云云,最后弄了个私下调解,东宫出那房子市价两倍补给那官儿买下宅子,再赏给裴氏兄弟,三郎你说,这不是个糊涂判案吗?”

    “这样的事情还不止一件呢。”

    魏昶说起这些,都有些语带嘲讽。

    秦琅喝着茶,静静的听着,魏昶的话他是非常相信的,他跟承乾等并没什么利益关联,与自己关系也特殊,有什么话都能直说。

    这些,是先前他在岭南时,并不知情的。

    “京师现在都已经有一些非议了,咱们的圣德太子再这么搞下去,这名声可就要坏了。终究还是太年轻,血气方刚,迷恋女色,妇人枕边说几句话,就把人迷的晕头转向了”

    “三郎你是太子的老师,听说太子最听你的话,你回来了,可得好好劝劝他。”

    秦琅苦笑,李世民的话承乾都不愿意听了,又哪还听的进自己的话呢,刚才承乾的那态度,已经让秦琅想明白很多事情了。

    秦琅放下茶杯,走了会神。

    “老魏,我知道你是老长安,又在镇抚司,向来人脉强,耳目通,就劳烦你替我仔细收集一下关于裴氏子弟的一些不法行为,另外,太子这几年还有什么做的不合适的事情,你也给我整理一下。”

    “要隐秘去做,切不可走漏消息。”

    老魏压低声音,“三郎可谨慎些,那裴氏是太子的心头肉,莫因一妇人而惹怒得罪太子,不值。”

    秦琅叹气,“不管怎么说,太子叫了我十年先生,这份情义我总要顾念,我如今回来了,总不能看着他在歧路上越走越远的。”

 第942章 国本之危

    今日的承乾,让秦琅觉得失望。

    秦琅觉察到承乾的变化,他相信李世民、长孙无忌他们也肯定早就发现了。为何圣德太子承乾会转变这么大?秦琅觉得不能简单的用青春期来定论,从八岁立为太子开始,承乾可谓是一帆风顺。

    与魏昶一番详细的交谈后,秦琅已经能确定承乾的变化不是突然的,而是这几年一点点的在变。那位圣德太子已经不仅仅只是孔颖达等一些东宫大儒名师们的不满了,他的很多行为,确实有些离经叛道。

    再这样下去,只怕会越演越烈,甚至连李世民都控制不了局面,难以收拾。

    难不成历史有所谓的惯性?

    承乾终究还是变了?

    最终他要成为一个废太子吗?

    秦琅摇头,很难去接受这样的事实,不说对承乾确实有着师生情谊,就是秦家这些年在承乾身上下的注,也让秦琅经受不起这样的损失。

    承乾若倒下,大唐朝廷都要大动荡。

    难怪先前李世民已经在长孙无忌、秦琼等面前透露过对承乾的不满,还说他缺少磨砺,甚至近两年对另一位嫡皇子李泰格外的宠爱。这究竟是李世民已经开始对承乾真的失望,准备另外再培养一个接班人,还是说打算用李泰来刺激下承乾?

    皇子们渐渐年长,但真正能威胁到李承乾地位的,也就是两个嫡兄弟一个庶兄弟,魏王李泰、晋王李治还有吴王李恪。

    李泰李治都是长孙皇后所生,与太子一母同胞,而李恪是杨妃所生,这几年也很有贤王之名,加之母亲是隋朝公主,弘农杨氏在朝中的势力也很强,甚至在后宫中,大小杨妃,杨嫔好几个。

    李世民给承乾选的太子妃是武功苏氏,隋朝宰相苏威的曾孙女,当朝学士苏亶之女。

    而给李恪选的吴王妃,却是其表妹,杨妃的侄女。吴王妃杨氏的父亲杨誉是隋观王杨雄弟弟杨士贵之子,而当朝宰相杨恭仁、杨师道兄弟俩则是杨雄之子,因此李恪的老丈人,跟杨恭仁、杨师道兄弟俩,那是同一个爷爷的堂兄弟。

    弘农杨家不仅曾是隋朝皇族宗室,而且为关陇门阀,与诸门阀相互联姻,比如杨雄的观王妃便是长孙稚的孙女,其继妃则是太原王氏。再比如杨雄第三女嫁给燕家,其女入李世民宫,便是燕德妃。

    燕德妃跟杨妃,其实是表姐妹。

    其它诸女嫁豆卢家、李家等等,可以说弘农杨氏跟几乎所有的名门都有联姻。

    李恪的吴王妃杨氏,其出身甚至都强于武功苏氏,再加上又是亲上加亲,这让李恪跟弘农杨氏的关系更密切。

    更何况,李世民为李恪娶了弘农杨氏为吴王妃后,又给他纳了兰陵萧氏女。

    大唐皇帝后宫有一后四妃九嫔等,而太子则有太子妃、太子良娣、良媛、承徽、昭训、奉仪等。

    至于亲王,则亲王妃下,有孺人二人,视正五品,媵十人,视正六品。

    亲王孺人算是贵妾,与太子良娣等类似。

    兰陵萧氏为吴王孺人,这位萧氏也是出身显赫,却是宰相萧瑀的侄女,同样也是隋朝杨广萧皇后的侄女。

    从这方面就可以看出,李世民对这位庶出的李恪其实还是比较好的,他的婚姻,选的妻妾都是极用心。

    弘农杨氏、兰陵萧氏,都是当世顶级名门,还都曾是皇族。

    相比之下,李恪的同母兄弟李愔却待遇差的多,做为皇六子的李愔,甚至封王都比其它兄弟们晚了好几年。这位也确实打小就顽皮胡闹,长大出宫开府后,就更肆无忌惮了。

    出入市井酒肆青楼,与人争风吃醋,牵狗架鹰四处游,经常践踏百姓庄稼,甚至因为争道,而在长安大街上公然殴打官员。

    气的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