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贞观俗人-第8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殿下,就算是鄯州这样的西北门户,朝廷全力经营,可你发展有限啊。武安州可是个异数,他的太平港如今可是在岭南仅次于广州、交州的第三大海港,甚至超过了人家宁氏高氏几百年经营的钦州港高州港等、”
太平港一年的贸易量是多大,每年多少艘商船经过停泊?
而在海晏,虽也说处在商路上,但整个青海道也只是丝绸之路的一条支路而已,而海晏也只是青海道商路的又一个支路,从陇右入青海,有三条商路,海晏是北路。
这丝路分支的分支,其贸易量肯定是有限的,完全无法跟岭南的太平港比,太平港本身有许多独一无二的产业,又处于南海海路上,更别说背后还靠着个交州港,近年朝廷平岭南,开南中,交广开发,带动的贸易提升也是惊人的,武安州占的便宜实在是太多了。
“为何你们不多投些钱在领地,多招募些移民,或多买些奴隶过来垦荒、开矿呢?那样不就能很快兴盛起来了?”
侯君集有些不想回答这弱智的问题,投入也是要讲产出的。
不考虑半点回报,谁会这样不计后果的砸钱,又能砸多久,长孙无忌不傻,房玄龄也不笨,他侯君集当然也不是蠢货,开发封地,经营产业,总也得讲个可持续性的,就算是亏钱投入经营,也是个有度的。
“赵国公家的封地州城在哪,还有多远到?”承乾又问。
“大概还有百里左右了,赵国公的封地城堡建在领地中心。”
“是跟神威军的军城一起吗?”
“神威军城在海晏州的最西面边境牛心堆,为朝廷驻守边疆,并不在一起。”
承乾遥望西面,“让部队加快些速度,孤迫不及待的想进阿舅家的封地城堡瞧一瞧了!”
第983章 骄狂
“秦琅是对的。”
承乾催马往前,“吐谷浑根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这一次,孤要亲自擒斩慕容承,灭掉吐谷浑。从此青海之地,都将并入大唐,成为大唐之青海道四都督府。”
他说这话的时候,赐名慕容忠的诺曷钵便在他旁边。
那位已经被大唐皇帝下诏册封为大唐河源郡王、青海都督、吐谷浑可汗的年轻人,听了这话后却不敢露出半分不满,只是拢了拢身上的皮裘。
这个秋天,有些份外的寒冷,凉到心底。
贺兰楚石拍马追上承乾。
“诺曷钵害怕殿下了。”
“他害怕是对的,我亲自来到这西海之地,我认为吐谷浑完全没要必要再存在了,诺曷钵当初在长安也跟着我伴读了三年,也是有些感情的。等吐谷浑灭掉后,他依然可以继续当他的河源郡王嘛,甚至我还可以让圣人给他赐国姓,以后就改名李忠好了,到时可以让他来东宫,我可以给他安排个东宫官职,家令寺食官、典仓、司藏三署,可以任他挑一署。”
“哈哈哈!”
承乾得意的纵马奔驰。
贺兰楚石纵马跟上,“殿下轻勿轻敌,吐谷浑是马背上的部族,向来骠悍,而且桀骜不驯。他们全民皆兵,甚至是老人妇人和半大的孩子,都一样能骑马作战。”
承乾不以为意的道,“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过这些了,他们总是说草原上是马背上的民族,是如何从小学习骑射的,什么一岁多的孩子就削给弹弓给他们玩,等到三岁时就给他们做把小弓,让他们去射野兔,到了七八岁时就能射天上飞的野鸟,十一二岁就能骑马打,甚至有些人十二岁便能跟着父兄们骑马打仗、劫掠了,这些话我都听起茧子来了。”
“可是我记得秦琅也曾经跟我讲过霍骠骑的故事,说他当年是如今纵横草原,大破匈奴,是如何封狼居胥,包括酒泉之由来的许多故事的。我记得很清楚,他曾说草原上的部族虽然弓马娴熟,但在与汉军作战时,却有一汉抵五匈的说法。”
“你知道这个说法吗?”
贺兰楚石点头,一汉抵五匈,这种说法并不是什么夸张之辞,汉军与匈奴人的作战时,确实更厉害。
究其原因,其实是汉军装备上带来的碾压。
再加上汉代有卫青霍去病等一众名将,其战术上的碾压,更把草原上的霸主匈奴人打的节节败退。
而到如今,大唐的军事装备以及训练等方面,自然也一样先进。
“北方草原上的突厥人厉害吧?他们曾经是柔然人的锻铁奴,据说也早匈奴人的一支后裔。南北朝时了在草原上称霸,甚至欺凌中原,但你现在再看突厥,不管是东突厥还是西突厥,如今都是我大唐的臣属附庸,尤其是东部突厥,连老家漠北都被薛延陀人霸占,有家回不得。”
“吐谷浑,哈哈,如果说一个唐军抵五名突厥兵,那一名突厥人怎么也得再抵上两个吐谷浑人吧,这么算来,我唐军一个可以打十个吐谷浑人!”承乾得意的展示自己的算术才能。
贺兰楚石却唯有一笑。
自贞观朝以来,先后大破突厥、吐谷浑后,如今大唐上下,确实有股子睥睨一切的傲气。
这股子傲气来自于贞观以来对外战争的屡战屡胜,所向披糜,是实打实的砍出来的。
曾经武德朝时,对突厥人的畏惧,甚至对吐谷浑的示好,连党项羌都得低声下气的拉笼,如今早就一去不复返了。
不服,打,打到服为止。
突厥轻骑兵厉害?
他们挡的过大唐的强弓劲弩吗?
薛延陀人的骑马步兵强悍,那他们挡的住大唐的陌刀步槊吗?
吐谷浑桀骜,他们的天灵盖比大唐的战锤还硬吗?
承乾没带过兵,也没打过仗,可这不妨碍他跟所有的大唐子民一样,对唐军无比的自信和自豪。
“当初秦琅仅以叠州一府之兵,便能大破党项羌八部。后以陇右一道之兵,区区几万人马,便能横扫吐谷浑三千里地,槊挑吐谷浑大汗,败敌数十万,吐谷浑人的脊梁早就被秦琅打断了,休养了几年,还真以为又能狂妄起来,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了!”
“凉州大都督府长史程咬金快到了吧?”
贺兰楚石回道,“暂时还没收到宿国公的回复,估计接到殿下的信后,正领河西兵前来。”
凉州,后世甘肃武威,汉武帝元朔三年,改雍州为凉州,以其金行、土地寒凉之故也。隋朝大业时,武威统县四,户一万一千七百五。
一直以来,凉州都是河西地区的中心,大唐贞观在州上再划设道治,河西从与陇右分离,凉州都督甘、肃、瓜、沙等州。
武德初,平李轨,置凉州,李世民就曾兼任过凉州大总管。
凉州地处河西走廊的东部,是天梯山山麓所展开的扇状地区,河流密布,地势平坦,是一个天然的绿洲,且周边山脉环绕,水流充足,土地肥沃,地理位置险要。
曾是羌戎的必经之路,也是绝险的防御之地。
汉代开河西之地,隔断诸羌与匈奴。
从此以后,中原历代王朝都极重视河西走廊,牢牢将这片地区控制在手,吐谷浑立国数百年来,也一直想要争夺河西,但不论中原哪个王朝控制着关陇地区,都不曾放弃半分。
到如今贞观十年,因为突厥吐谷浑等都臣服于唐,大唐重新进入了西域,重开丝绸之路,贸易大兴,凉州也因此稳定下来,成为西部地区最繁华富庶的地区。
凉州与吐谷浑虽隔着祁连山脉,但是依然还是有通道相连。
唐初,李渊便送还吐谷浑太子,以此结盟吐谷浑,共同夹击河西李轨。在秦琅出兵灭吐谷浑前,唐吐关系越来越坏,吐谷浑不仅频频入侵陇右地区,而且不止一次的前去袭扰凉州。
凉州至青海有几条路线,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好走的路线,是从凉州沿庄浪河往东南直抵兰州,再沿湟河河谷往西北而行,从鄯州一路抵达青海湖畔。
另外两条路则更险一些。
一条是从凉州往南翻越祁连山余脉姑藏山,越过大通河,直接就进入了鄯州北面,另一路则是凉州南下,从西南翻越大雪山,进入大通河河谷。
这两条路,一东一西,西线,就是从后世的武威康宁到门源,在门源盆地还能沿大通河河谷往西北到峨堡镇,翻越祁连山进入张掖的民乐县,往西北一直到重镇张掖。
而东线,则是从古浪到天视再到永登。
凉州是唐代西北第一重镇,仅次于长安,不仅丝路繁华,工商兴盛,各族聚居贸易往来,而且也是大唐屯兵重地。
凉州设大都督府,亲王遥领大都督之职,而猛将程咬金也正是此前随秦琅大破吐谷浑的前鄯州都督,后任兰州都督,再升凉州大都督府长史兼刺史,他的手里,握有一支精锐重兵。
是大唐河西陇右第一的战略力量。
侯君集奉旨送诺曷钵回青海伏俟城继汗位,并让他率兵讨伐慕容承,名义上侯君集是整个河陇战区的大总管,河西、陇右、青海、西域甚至是剑南,五道皆要听他节制。
不过程咬金跟侯君集向来不和,老程一向鄙视侯君集,甚至在上次的陇右破吐谷浑大战中,老程还跟侯君集动过手。
所以侯君集征召河西之兵时也没什么底气,特别请太子承乾发太子令征召老程的河西军,就怕他不来。
至于剑南道,那里由秦琼这位晋封为三师之一太保的门神镇守,担任宣抚经略使兼松州都督,侯君集也只是象征性的发了个,让那边配合征讨,派点兵马过来,根本就没敢说让秦琼亲自带兵前来。
陇右河西曾经是一体,这就好比关中与陇右曾经是一体一样。
青海路也是河西路的辅助路线,凉州大都督府的兵马数量、实力都是整个河陇地区最强的。
侯君集也想单独灭掉吐谷浑,但又有些不太自信,所以还得依靠河西程咬金的兵马。
“其实根本用不着调程咬金的河西军,我们这里数万人马,还怕灭不掉慕容承?”承乾不以为然,程咬金以前做过东宫左卫率,跟他的关系倒还好,不过承乾知道程咬金跟秦琅的关系更好。
他很迫切的想要拿一场大捷,不依靠程咬金或者是秦琼这些人。
“我们这数万大军,每一个都是彪悍的战士,而慕容承的叛军,估计还没从当年的兵败中恢复过来呢,一见到我们,估计就会畏惧的手发抖。”
承乾笑道,“我相信当慕容承看到我带着这千军万马杀到,阳光照在将士们明亮的铠甲上,发出耀眼的明光,能够把他们吓傻,到时只需要一冲便能击溃他们!”
“殿下,你千金之躯,可不能亲冒矢石,你只需要在后方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便可,至于冲锋陷阵这样的事情,交给席君买这些将军们就行了。”贺兰楚石还真怕这位太子爷到时一兴奋,非要披着这套显眼无比的金甲去冲锋。
第984章 谢氏
“你在想什么?”
阿姹问他。
“青海湖应当已经起霜了。”秦琅说。
阿姹听了只是哼了一声,这个女人是刚从广州赶来的,最开始秦琅问她要不要去南中,她说不去。还说,这辈子都不想再回去了,不仅是滇池边的昆州爨家,还是乌蒙山里的乌蒙部落娘家寨子。
可是当秦琅沿着龙江进入到了黔中道,阿姹却随着补给的队伍来了,在黔中的应州赶上了秦琅。
应州是贞观三年,东谢首领谢元深入长安朝觐天子,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